答应帮助别人办事时,先要考虑自己能不能办到,有一些不自量力的人,往往对别人的要求总是一概应承下来,事情办好了当然好,但办不好或只说不做,便是不守信用。对一些有点权力而地位不重的人来说更要注意,因为有权,别人托办的事必定较多,不可轻易答应别人,要当面跟朋友解释清楚,不要让他们留下念头,也为自己留下余地。
著名成功企业家李嘉诚也认为,正直是自愿自觉地服从、坚守自己的诚信,这是很难得的品格。这种品格可以给人带来许多益处。也会赢得别人的友谊和钦佩。至于要如何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可以说没有现成答案,但首先要锻炼自己在小事上做到完全诚实。当不便说真话时,也不要编造小小的谎言,不要去重复一些不真实的流言蜚语等。
这些方法可能是微不足道,但这是建立诚信的第一步。
三、推进企业诚信
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诚信负责,而优秀的企业则还能够营造环境来培养别人的诚信。只有当我们检查了自己的行为,并且衡量了这些行为是否与我们的价值观、目的和诺言一致后,我们才有可能为世界的诚信做出贡献。
要推进诚信,首先要明白:因个人诚信而产生的行为并不总能轻易为人们所接受。对于企业来说,害怕混乱是其本能,企业很少能容忍破坏秩序的行为。卓越的领导懂得如何从内部的异议中受益。如果明白这一点,真心想要推进诚信的领导,在诚信以破坏性的面目出现时,就不应该逃避或遮掩。
此外,任何想要推进诚信的企业,都既要有明确的制度,也要有全体员工真正信仰的共同价值观。而首先要做的,是清楚地区别什么是制度,什么是价值观。前者无论员工赞成与否都要执行,例如:政府法律。而后者只有当融进每个人的心底时才能共享,例如:彼此的尊重。对于大多数早已建立公司价值观的企业来说,应该考虑诚实地、公正地重新检验一下自己的价值观:这些陈述是否真正传达了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它们是否反映了从公司一把手到新员工的真正信仰?对于那些不信奉这些价值观的员工,你有什么措施?
领导的另一项任务是系统性地根除不真诚的习惯。虽然在某种特定场合下,诚信需要掩饰,但最终的目的必须是善意的。例如:鼓励员工收藏起一部分个性,而放大“忠诚”和“主动性”这些得到提倡的特征。类似这样的掩饰如果适当,不仅是可以容忍的,而且是可贵的。
所以,在大多数人际交往中,真诚仍然是无价的,聪明的领导应想尽办法鼓励这种态度。
总之,诚信是不可能凭空生出来的。它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一种精神品质。那些认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诚信的人所能做的最有用的事,就是提高他自己的诚信。
四、重视企业诚信的管理
企业诚信的管理是要把企业的诚信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对其进行培育和维护。
首先,要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就是企业要从诚信是生存之本的高度来认识诚信的重要价值,对企业的每一个组织系统、每一项活动、每一个员工进行诚信管理。企业培育诚信文化,应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起来,以诚信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在管理和发展中体现诚信的丰富内涵。
其次,要对企业诚信进行维护。企业诚信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诚信建立起来后,需要精心维护,并要通过适当的企业制度来予以保障。企业诚信能否保持持久性,必须通过相应制度的建立而得到保证。
其三,必须建立起与内部制度互补的企业外部诚信制度系统。企业外部诚信制度系统是诚信产生的重要外部条件和冲突解决机制。要通过建立区域性、全国性的企业诚信管理支持体系,以建立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全国性的企业征信行业协会,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等等,使得企业必须倍加珍惜和爱护其诚信资源。
其四,创建学习型企业组织。企业诚信文化和个人诚信心理的建立是长期逐步养成的,缺乏主动学习精神的组织和个人即使遭受外部再强大的诚信约束,也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持久的诚信理念。
儒家思想倡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治国齐家,还是经世、治世,都是如此。经营企业,营销买卖,均应以人为本、贵在人和。人不知则心不齐,心不齐则事难成。当今社会,一个人抑或一个群体、乃至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只有在经济相互依存、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本人、本企业、本国家的发展。那么,在现代社会,有人说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这也需要有一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有要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要达到“人和”。
一、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能否协调好企业内部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与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有的企业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结果导致上下级主管不支持,同级之间不协调,与下级关系不正常,干群关系不和谐,职工之间不团结,等等。
处理好人际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无间、心齐劲足的环境,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应经常思考和要解决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1.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是调动职工积极性、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础
协调人际关系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宽松、祥和、文明、健康、友爱、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企业人与人之间处于无间和谐状态,使上下级坦诚相待,和睦相处,同事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这样职工就会感到安全、愉快、幸福,促使大家为企业的利益和荣誉,加倍努力工作,从而产生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企业上下左右真诚相处,同心同德,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有效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发工作。
2.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是发挥管理整体功能、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结合方式和结构的不同,协调程度的差异,而整体效应力量的发挥,则有本质的差别。人与人之间关系结合得好,其整体效应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反之,其整体力量就很小,甚至等于零。因此,协调好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就会使职工彼此心情舒畅,建立起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惟有如此,企业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得以提高。因此说,搞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的效能和效益,都显得十分重要。
3.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是推行人本管理的内在要求
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于人的管理,而要管好人,除了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制度约束外,更重要的是感情影响、人际吸引和共同价值观所产生的凝聚力。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只有建立起祥和宽松,信任支持,充满友好理解的人际环境,才能使企业形成有凝聚力的群体,体现人本管理的实质。人本管理的真谛就在于,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协调好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是真正实现人本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企业价值观与企业内部人际关系
所谓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的企业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着人们追求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的情感体验又反过来淡化或加深这种人际关系。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
1.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石
只有在价值观思想认识上实现了统一,企业内部才容易形成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干群之间,职工之间团结友爱,互相体贴,亲密无间,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减少矛盾纠纷,避过影响团结的暗礁,才能形成无懈可击的群体。因此,企业内部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统一后,才能产生同振共鸣,命运上互为一体,喜乐忧患相共,这无疑是体现企业人际关系协调的一个重要标志。
2.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与协调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核心
平等友爱,互助互利,这既是人际交往的原则,又是人际关系协调的标志。所以,在企业内部,广大职工不仅要以极大地热情和主动性,搞好本职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相互提供帮助,创造条件,相互满足各自的需要。只有在价值观利益方面合理地加以协调,才是企业人际关系协调最实际的反映。相反,只讲索取,不谈奉献,假公济私,就难以谈上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更不用说去发展和巩固。
3.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企业内部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应是开放的,即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彼此沟通。
职工需求什么,领导心中有数,尽力满足,领导希望什么,职工清楚知晓,尽职尽责,献智出力,共谋振兴企业之大业。不少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不协调,往往与价值观信息沟通不够有关。不正常不健康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往往不利团结,腐蚀心灵,使企业内部正常的人际关系被扭曲变形,庸俗化。因此,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
4.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保证
在企业内部,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表现为职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步调一致。只有在价值观实践上达成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团结融洽、充满温暖的企业群体,企业内领导与职工关系和谐,工作中就能配合默契,生产效率就会倍增。反之,价值观实践不一致,各行其是,就会给人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影响到职工的精神状态,导致职工充沛的精力被白白内耗掉,生产效率也自然会下降。可见,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才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协调的一个真正标志。
三、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途径
企业职工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生活在企业里,处处要与人交往,需要温暖和友谊,这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是其他一切物质因素所无法代替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去独立工作和生活,总是要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才能活动,顺利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因此,企业要通过多渠道的努力,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1.价值观认识上的协调
价值观认识上的协调和统一是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和睦的先导和基石。如果一个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价值观认识的基础一致,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观点相近,就容易相互理解,形成亲密融洽的关系。有的企业成员之间经常发生认识上的不一致,这主要是相互缺乏了解和沟通而造成的。因此,要不断改善沟通手段,加强上下左右的思想交流,消除心理障碍,这样就能加深了解,统一认识,形成和睦良好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
2.价值观情感上的协调
在价值观上,人与人之间缺乏深厚感情,就难以形成一个团结战斗、坚强有力的企业群体。在企业成员之间,彼此好感、喜爱、吸引,就可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减少隔阂,建立融洽的关系。反之,人际关系就会疏远、冷漠、不满、紧张,甚至发生冲突乃至破裂。这样,势必视企业为畏途,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产生沉重的精神负担。所以,价值观情感上的协调和相近奠定了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3.价值观行动上的协调
在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中,无论是价值观认识因素还是情感因素,最终都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通过价值观行动上的协调来实现的。首先通过制定和落实体现企业价值观的共同行为标准,规范大家的行动;其次从企业价值观角度对职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合理调节和引导,最后运用体现企业价值观,尤其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色的礼仪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进行有效地调节。
四、企业人际关系规范
企业人际关系规范的推行,是一场意识革命和全新价值的创造。
它分为对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两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