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不开水,一切生物都不能缺少水。那么,长期生活在水中的鱼类要喝水吗?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鱼类的生活环境和生理特点差别很大,喝水的方式也是有差别的。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要谈一谈中学教程中才能学到的渗透原理。如果拿来两份浓度不同的盐水,倒在一个容器中,中间放一张半渗透的膜,那么,浓度较稀的溶液就会透过薄膜,渗透到浓度较高的溶液那一边去。这就是所谓的渗透作用,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身体内的液体和血液浓度要高于周围的淡水,外界的水就会经过鱼鳃,不断地往鱼的身体中渗透。这时,不管淡水鱼的身体里需要不需要水分,水分已经让鱼的身体“喝”够了。这时,淡水鱼还要经常不断地将体内多余的水份排出去,否则,鱼体被过多的水分胀大,会有胀裂的危险。
相反,海水的浓度要高于鱼身体内的浓度。对于绝大部分软骨鱼来说,它们巧妙地在血液中含有很多的尿素,使体内的浓度比海水浓度高。这样,这些软骨鱼就和淡水鱼一样,虽然嘴上不喝进水,其实,身体内的水分早已通过渗透作用不断地“喝”足补充了。而生活在海洋中的硬骨鱼类,由于周围海水浓度高于体内浓度,身体里的水分往外跑,造成体内失水相当严重。因此,它们就需要大口大口地喝水。不过,也不必担心鱼在喝海水时,摄入体内的盐分过多,因为在海水鱼的鳃片中,有一种特殊的氯化物细胞,专门用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海水鱼靠了这种特殊的细胞,既可以使水分不停地得到补充,又使体液保持了正常的浓度。
需要补充的是在海洋里还生活着属于哺乳类的鲸、海豚、海豹等高等动物。它们同时需要水分维持生存。但是,它们在喝海水或吞食食物时,随着这些食物进到体内的盐分是非常可观的。可是,根据解剖分析,在鲸体内血液和尿液里,含有的盐分却非常小。它怎样把进到体内的浓厚盐分,加以稀释或者排泄到身体外面的?这是一个有待于动物学家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