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人攻占了保加利亚,在帝国的金山上还创作了“尼伯龙根之歌”。自此,地中海地区几千年积攒的黄金一下子又被搬到了法兰克王国。也正是因为如此,商业文明和地中海文明,从东欧转移到了西欧,巨额流通的黄金又创造了金融。金融家想方设法将白银等贵金属排挤出货币体系(我们已在“期货”篇中的“控制市场价格”中讲述过),而最终形成了“金本位”制度。而金本位制度一直持续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止。
货币的层级
在宏观调控中,购买力与物质财富和服务的对比数量至关重要。如果不平衡,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会形成购买力,也不是只有货币才具有购买力。长期存在银行、地窖、床垫下的货币,不会产生对社会的影响,因为货币只有流动的时候,才有意义。同时,影响购买力的不只是货币,还有货币的替代物。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货币及其替代物进行层级分类,才有助于宏观调控。
第一层级,是可以随时形成购买力的货币。它存在于你的钱包里、信用卡账户里、支票账户里,以及可以随时支付的账户里。
第二层级,是可以形成潜在购买力的货币。它存在于你的活期或者定期的银行账户里,只要你去一趟银行把它取出来,就可以形成购买力。
第三层级,是可以形成后备购买力的替代货币。它就是你的股票、债券、汇票、期货、期权、投资保险等,这些商业票据虽然不是货币,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你可以把它们转化成为货币,甚至可以直接当货币使用。
失业
因为“谈虎色变”,因此,人们管老虎叫“大虫”。说起失业,大家就觉得没饭吃,很恐惧,因此叫“下岗”、“待业”,或“择业期”。
在计划经济国家,人们对失业的恐惧远胜于市场经济的国家。因为在计划经济中,劳动力几乎不流动,一旦失业就意味着脱离体制,长期没有收入,因此,寻找工作岗位显得比提高自身素质重要得多。但是这不属于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市场经济下的失业问题。
失业有很多种,首先被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类。
比如衣食无忧的贵妇人或者富二代,或者游手好闲的流浪汉,工作与否完全是自愿选择的事情,如果想在家歇着或者在街上溜达,就叫“自愿失业”。这种失业一点也不可怕,而是一种生活境界。
在非自愿失业中,又被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比如你从一个城市搬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刚到新环境一定会缓缓劲休息几天,找工作可能也需要一段时间,这就叫“摩擦性失业”。
比如,发展中国家很多工人在工厂里做简单的体力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工厂需要生产科技含量更高的商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这会导致那些知识和技能达不到要求的工人失业,这种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不过它可以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来改善。
再比如,市场经济在供给调整过程中,会循环往复地出现经济的衰退、谷底、扩张、顶峰阶段。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社会需求下降,生产萎缩,失业率自然上升,这种失业称之为“周期性失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失业并不可怕。对于个人来讲,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是关键。对于国家来讲,保持创造力,提升经济发展潜力是关键。
成本
“成本”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
商业中除了生产、投资中产生的直接、间接成本之外,还有“隐性成本”。比如回扣、行贿等上不了台面的费用,大多与潜规则有关,没什么好说的。
在生活中,我们也总是在不停地计算成本。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事情可不好办”;“这水果太贵了”等,意思都是在说“成本太高了”。成本高低倒是不怕,关键看“产出”。比如说:干这种事情,划不来。说明“投入产出”不令人满意。
咱老百姓总是为两种成本懊悔和恼火。一种是“机会成本”,一种是“沉没成本”。
比如有人说:要不是陪你去逛街,我今天早上就在股市赚high了。其实即便他不陪女朋友逛街,也未必能赚high,而且还有可能赔high。但是毕竟他失去了这次炒股的机会,谁也无法证明他不能赚high,因此,也就只能算是他这次的逛街的成本了。这种由于丧失机会,而造成的最大可能性损失,便被经济学家称为“机会成本”。“要不是听你的改了三个数,我这次彩票就中奖了。”;“要不是嫁给你,我现在就是第一夫人了”……每当你听见“要不是”三个字的时候,他或她就是在表达机会成本。
再比如有人说:“照你这么讲,那我就白干了”;“你要这么干,就晚节不保了”;“你诋毁了我的偶像,颠覆了我的理念”……这些话说明,此前所有的努力、投入都会化为乌有。这种产出为零的成本,便被经济学家称为“沉没成本”。
成本的概念还用来分析行为心理。比如,为什么男孩子出门不爱带伞,而女孩子看到天阴就一定要带伞呢?因为男孩子总想有玩耍的机会,带把伞会增加潇洒玩耍的成本。而女孩子总想保持漂亮的外表,一旦下雨而没有带伞,会让以往的形象投资变成沉没成本。
社会管理,也需要考虑成本心理。比如,为什么有人冒险贩毒?因为投入产出比令人振奋。为什么在宽松的法律环境下,人们为什么容易违法?因为受到的处罚很轻,犯罪成本很低,而违法的产出很高。
商品的效用决定价格
生活中,很多朋友遇到了困惑的问题。
比如“脑体倒挂”,我上了半天学,挣得还没有没上过大学的同学多呢!
旅游点上一碗面稀汤挂水,啥味道也没有,凭什么那么贵?
一个厂子出的同一款手表,打上不同的品牌,为什么价格就差那么远?
于是愤愤不平。
别着急,你之所以无法理解这些想象,是你的价值观在作怪。
我们原先学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说,商品的价值=劳动×劳动时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对吗?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请问,1斤米和1斤黄金谁的价值高?在颗粒无收的灾年谁的价格会更高?事实证明,商品的价值学说不能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
比如同一块手表,打上不同的品牌就会有不同的价格。是它的劳动变化了,还是劳动时间变化了?都没有变。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价值”,你把一只手表碾碎了也找不到一个价值原子,它的价格体现在“效用”上。一般的手表只能计时,而名表却可以彰显富有。
效用理论也能解释所谓的“脑体倒挂”,你投入那么多金钱、时间学到的知识,无非是对当前大部分公司没有效用,和你投资投错项目是一样的。能说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吗?
逆向选择
朋友们,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东西就一定卖得好吗?当然不是。
比如北京有一种老品牌的“领洁净”非常好用,市场占有率很高。后来,很多化工企业也进军领洁净市场,但是产品效果不佳。可是这些企业资金雄厚,通过精美的包装、时尚的广告很快就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这种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的现象就被称为“逆向选择”,也叫“逆向淘汰”。
逆向淘汰的事情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管理领域等有人的地方都会发生逆向淘汰,历史上也不断记载类似的故事。比如,有才干的人往往有自己的主见,昏庸的上司往往难以驾驭,因此,这些有才干的人往往最先被淘汰。你有体会吗?
垄断
为什么同样的汽车在北京卖20万元,而在重庆就卖22万元呢?难道是因为重庆销量小,因此就歧视重庆吗?是的,这叫“价格歧视”。
这种让人不舒服的现象源自“垄断”。
根据垄断程度,可以分为:
完全垄断,只有一个公司垄断整个行业。比如中国的铁路,无人替代,因此常年“一票难求”。
寡头垄断,由几个大公司垄断整个行业。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只要他们兄弟三个“串谋”,世界油价暴跌也不会影响中国油价的上涨。
根据垄断的方式,可以分为:
自然垄断,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市场竞争等手段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比如微软公司,让全世界的电脑都长得一个样。
行政垄断,任何人想进入行业,挑战垄断企业,都会被宣布为非法。比如中国的金融业。
垄断使价格不能反映需求,不能反映成本;销售不再根据市场,而是根据企业的计划;由于没有竞争,产品质量下降,先进技术被拒之门外;自由竞争消失了,人们投资的机会没有了……垄断使“市场失灵”,使社会倒退,不可容忍,1890年,美国通过了世界第一部反垄断法。
话又说回来了,政府就那么痛恨垄断吗?那倒未必,因为政府本身也在创造垄断。如果不信,就看一看国有企业。
那为什么还要出台反垄断法呢?主要是政府为排除异己找个由头。
如果你看到当年美国政客在商业巨人勒克菲勒面前是如何毕恭毕敬,如果你看到欧洲政客在传媒巨人默多克家族(因为默多克垄断了欧洲的媒体,在民主社会,他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政客,甚至一个政党)面前是怎样俯首帖耳,你就理解这些垄断企业对政权的威胁了。
试想,如果勒克菲勒把收入同美国政府分享,如果默多克是欧洲政府的喉舌,政府有动力将他们肢解吗?
如果你的梦想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做成NO.1,做成市场的主宰,那就首先要做政府的“小三”。
如果一个政府制造了太多的垄断,那么,它所推行的经济体制也就不会被承认是市场经济了。
公地悲剧
前一阵子,社会上一直在讨论活熊取胆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国家为了拯救濒危物种,不允许贩卖象牙、藏羚羊皮毛等物品,也不允许个人喂养占有、不能交易,更不允许猎杀、贩卖,甚至国家还花了许多精力和资金去保护、饲养。但是多年之后,为什么濒危动物仍然是濒危动物,还有很多物种消失了?可大部分人天天都在吃猪肉,国家没有保护猪,为什么猪就不会灭绝?
因为猪是私有财产,你养肥了能卖钱。因为有利益吸引,所以各种品种的猪都被大量地繁育出来了。
而濒危动物不是私有财产,因此不会有人投资饲养繁殖,因为无利可图。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著名论断“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概念是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提出的。他说,在公共草场上,每个牧羊人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因而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争相将自己的羊驱逐到草地上吃草,最终由于过度放牧使得操场迅速恶化,大家都失去了这块草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公地悲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公地上产生的利益各自所得,而成本却需要大家分担。
公地悲剧几乎到处可见。如果一座山没有私有化,就会乱砍滥伐;湖海没有私有化,就会过度捕捞;江河没有私有化,就会随意排污;大气没有私有化,就会过度排放……中国实行合作社时期,公共土地收成最差。
请不要误会,我并没有鼓吹私有化是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因为在私有化的初期,人们出于对政策不稳定的判断,或者处于资本的短视等原因,可能会造成公地上更大的悲剧和社会的不公,切不可急于求成。
难道公地悲剧就无法解决了吗?2009年,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政治学家奥斯特罗姆提出来解决方案。她认为:第一,利益涉及的成员要充分参与,伸张自我需求;第二,达成共识,形成公认规则;第三,得到政府的认可,使规则带有强制性。
但是,多方达成共识需要时日,还要共同意识到公地悲剧发生后的恶果。这样很多公地上在建立公共秩序的时候,悲剧已经发生,这就是“延迟惩罚”的特性;而且在形成公共秩序的时候还容易发生“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为什么在双方合作或公共合作的时候会那么难,为什么在公地上维持秩序总是不容易?
因为每个人总是怕其他人先违反约定,占有更多的利益,而侵害了自己的权益,因此总是倾向于“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哲学;或者看到别人违约之后,使用更加强烈的报复性的违约行为,痛击违约者,以挽回自己的损失。结果大家都没有好结果。
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这个概念来源于1950年经济理论界采用的法律案例,大意是:两个囚犯在被捕前约定守口如瓶,这样警方就拿不到证据,两个人就可以无罪释放了。但是入狱之后,警察将他们分别关押,相互挑拨。两个人都以为对方背叛了自己,最后相互揭发,共同获罪。恶果产生的原因是:第一,沟通不畅;第二,相互不信任。
挤出效应
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想额外投资怎么办?首先要筹钱,筹钱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方法,出售政府债券筹资。这样老百姓就会把钱投资在政府债券上,而减少了消费和其他投资,影响了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从而使生产投资下降。
第二种,增加税收,会减少老百姓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市场,从而使生产投资下降。
第三种,动用储备资金或者增发货币。这样一来,市场上的货币就会增加,物价就会上涨(不能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地步),使人们消费降低,从而使生产投资下降。同时,也会使出口价格相对提高,出口下降,从而使生产投资下降。
大家发现了吗?无论政府是增加投资,还是增加政府采购,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政府一出手,大家就没路走。这种现象被称为“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