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也不难理解,投资市场有自己的规律,会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政府作为一个大财团一出手放钱,一定会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降低。
因此,政府花钱一定要慎重呀!
闲不住的手
亚当·斯密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整着经济的运行,而政府只是一个守夜人,维护经济规则。
但是,自从凯恩斯确立了宏观经济学,很多政府就曲解了凯恩斯的调控理论,开始用“闲不住的手”代替市场调控经济。
有的政府怕日常用品太贵,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于是限制日用品价格不能提价。由于生产成本增高,使生产者只能停止生产,从而日用品干脆从市场上消失,要么价格报复性增长。
有的政府认为某种产业应该保护,怕价格降低会影响产业利润,于是不允许相关产品降价销售,或者采取保护性价格。由于价格太高,公众接受不了,产品就会积压,销售不出去,进而行业破产。
有的政府急于让劳工改变生活状况,提出最低工资标准。结果小企业不堪重负大批倒闭,大企业减产裁员,很多劳工失业,物价却在上涨(生产成本高了)。
还有的国家突然颁布劳动法,规定劳工在某个企业工作到一定时间,企业就必须与他签订终身劳动合同。一时间,老工人被企业纷纷解雇。
政府事与愿违、烦扰社会的举动还有很多,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这些举动不但会扰乱社会,还会滋生政府腐败,工作效率降低(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使政府自身就变成一个“麻烦”。
从历次经济危机分析,主要原因是管理漏洞,导致的公众恐慌心理。政府的主要职责最好是修补制度漏洞,做市场规则的守夜人;调节市场和社会管理也应该是宏观的、间接的,而不是婆婆妈妈地就事论事,显得无处不在。
科斯定理
朋友们,你们听说过贩卖“污染指标”,或者贩卖“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吗?你一定觉得滑稽可笑,甚至认为这是可耻的行为,对吗?这种“坏”东西怎么能卖呢?
先别早下结论,这实际是对治理公共危害的一种前沿性尝试。
说到公共危害,会涉及一个经济学概念“外部性”。任何一个人或者企业、政府等总会对周围产生一些影响,这些影响被经济学家称为“外部性”。好的影响称为“正外部性”,比如大学给周围居民带来的文化环境;坏的影响称为“负外部性”,比如造纸厂排污。
我们总是听说某企业将未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或者湖泊里,造成下游群众吃水困难,或者造成蓝藻泛滥。政府投入巨资整治环境,三令五申不许排污,可这些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
原因很简单,河道、湖泊是“公地”,没有人真正去捍卫公众的利益。
那么,如何才能让人们捍卫这些利益呢?科斯提出了一个想法,一切纠纷都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被称为“科斯定理”。很多人误解了科斯的想法,因此说,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是金钱关系。
科斯解决的办法是把公地“私有化”。科斯定理强调的是“产权明晰”,而我为什么要强调私有化呢?因为很多国家环境的产权也是明晰的,但是产权却属于公共部门,这样环境就又成了公家的事儿,人们又不会积极捍卫它了。
试想,假如你私人拥有一段河流的产权,如果你的上游排污对你造成损失,你是不是要不遗余力地通过法律武器捍卫你的权益?
如果你的上游请求你的谅解,他说不排污就维持不了生计,你会怎么办?你和你的下游可能会允许他稍微排放一些污水,前提是不至于过分影响你们的生产生活,但是需要上游对你们进行经济补偿;并且超过约定排放量要加倍赔偿。
如果你们的上游有很多家企业,怎么办呢?你们可能会把每年的排放量做成指标,分别卖给上游每家企业。
如果有的企业指标不够用,而有的企业指标没用完,怎么办?这就出现了我们一开始说的贩卖“污染指标”,或者贩卖“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事情了。
必须要说明的是,科斯定理只是一种想法,切不可削足适履。科斯定理对那些“私有制”和“诚信制”经过漫长岁月发展完善的国家或许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公有制国家、未建立诚信社会的国家不一定适用。因为,产权从“公有”一下子转为“私有”,很可能会引发私有者追逐利益的短期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配额制
人代替市场分配生产和消费,这就是“配额制”。
比如,让你生产多少就得生产多少,如果生产多了就没有销路,这就是生产配额;让你消费多少你就只能消费多少,再想消费也没有了,这就是消费配额;如果规定每所高校招生数量,或者每个地区可以升入大学的考生数量,就是教育配额……如果你仔细想一想,配额制几乎如影随形。
而负责“分配”指标(额度)的往往只是几个人,事实证明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分配,而且一定会催生腐败。
欧洲曾经将进口商品配额分配给香港,而在香港,商会中有权力的人只需要倒卖配额就可以赚取暴利。
在中国历次饥荒中,粮食配额被官员倒卖,不法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百姓饿殍遍野。
教育、医疗、福利、工作机会等配额又导致社会的不公,滋生了潜规则。
配额制的弊端显而易见,为什么总会被政府使用呢?答案就是:简单省事,创造权力。
双轨制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定会经过社会的阵痛。这也不难理解,相当于更换了经济运转的骨架和灵魂。
俄罗斯在经济体制转型的时候就发生过经济休克。长期的计划分配使市场冰冻三尺,瞬间推行的市场经济虽然启动了人们的自觉生产,但是从生产到市场,并且在各领域达到供需平衡,毕竟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足以使物价持续飞涨,社会到了动荡的边缘。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双轨制。为了避免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猛烈冲击,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法:先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让市场经济的份额逐渐扩大,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看起来,这是个明智、稳妥,甚至完美的思路,但实际效果却南辕北辙。
计划经济导致长期物资匮乏,国家采取限制购买,限制价格的办法来均衡分配,而官员掌握着物资的配额。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下,谁能拿到配额,谁就能以极低的价格领取物资,转而在市场上高价出售,谋取暴利。逐渐地,官员与商人勾结形成了“官倒”,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公众的不满,进而引发了社会动乱。
双轨制不止存在于价格上,还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养老金,不同阶层、不同工作性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养老金缴费、领取制度;比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享受不同的利率、拥有不平等的经营范围等。
双轨制的实质就是在同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套标准,它一定会造成不平等、腐败和垄断。
宏观调控———当把总理
我们讲过,货币是一种社会生产组织工具。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方式越来越显得无可替代。可以说,货币就是社会运转的润滑剂,少了,社会难以运转;多了会让社会运转过快,直到崩溃。因此,国家货币政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将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假设你是一位国家的总理,那就利用此前我们讨论过的货币知识,在经济萧条和投资过热的风浪中一显身手吧。
经济萧条时期:
人们手中余钱不多,社会购买力下降,市场萎缩,社会生产下降,企业规模萎缩,失业率上升,人们手中货币更少,社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逐渐进入恶性循环。原因就在于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少了。这时,你应该将货币补充到社会中。怎么补充呢,总不能乱撒钱呀?
因此,第一,要按照多劳多得的社会价值体系分发货币;第二,把钱给富人,不如给穷人,因为“消费边际效应递减”。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发现有的政府把钱给了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并没有投资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是投资于房地产或者金融行业。这样不但不会提高社会购买力,让经济复苏,反而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让经济雪上加霜。
首先看看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中央及各级政府有很多财政经费,可以动用预备费,通过投资、转移支付,或者增加政府采购等方式(在“税收的支出”中我们讨论过),将手中的财政资金注入社会之中。同时,还可以降低税收,把更多的资金留给社会。政府也可以使用非经济手段,劝说企业和消费者,促进生产和消费。
我们再来看看央行的货币政策。
央行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虽然不直接面对储户和企业,却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来调节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
第一,可以减低储蓄利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一部分储户觉得无利可图,于是把钱取出来花掉或投资;二是可以降低银行运作成本,从而可以降低向企业的贷款利率,减轻企业投资成本,有利于恢复生产。
第二,可以降低准备金率(在商业银行中讨论过),以便使银行有更多的钱贷给企业。
第三,如果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在利率中讨论过),可以让自己的货币贬值,这样,可以抢占国际市场(市场是生产力要素之一,在贸易中“要素禀赋理论”中讨论过),使国内恢复生产。
第四,可以降低贴现率(在商业银行的“贴现”中讨论过)。它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商业银行针对企业的贴现率,一个是中央针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这样,可以鼓励银行和企业把未来的钱赶紧拿到现在花。
第五,可以降低信用要求(在“信用”中讨论过)。它包括提高信用限额、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现金折扣、允许多种支付方式。总之,促进商品流通,刺激生产。
第六,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回购有价证券,比如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增加社会货币总量。
第七,特殊存款。中央银行将一大笔钱存进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有充足资金放贷,刺激生产。这钱可不白存,商业银行是需要付利息的。
通过以上操作可以刺激生产,使失业率降低,使人们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走出经济萧条。
现在有的国家发行代金券,这是个非常好的办法。因为代金券可以“限时”使用,因此可以立即刺激社会消费,使企业恢复生产(企业最终可以将代金券兑换成货币),尽快使经济复苏。
但是还有的国家采取扩张型货币政策(就是乱印钱),这可能使国家进入可怕的“滞涨”,就是停滞发展,而且通货膨胀。
投资过热时期:
生产规模过大,人们收入增加过快,购买力过剩,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投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入恶性循环。原因在于社会上流通的钱太多了(通货膨胀)。这时,政府应该想办法把社会流通中多余的货币收回来,这就是所谓的“紧缩银根”。怎么收呢?总不能乱收钱呀!这就要从自身的财力和现有的经济规则中想办法,基本和经济萧条时期的政策相反。
首先看看政府机关的做法。中央及各级政府要少花钱,通过减少投资、减少转移支付,或者减少政府采购等方式,减少注入社会的财政资金。同时,还可以提高税收,把更多的资金留给社会。政府也可以使用非经济手段,比如道义劝说,争取民众不哄抢,企业不抬价,但是效果十分有限。
我们再来看看央行的货币政策。
第一,可以提高储蓄利率,这样做同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一部分老百姓觉得有利可图,把想花的钱存进银行;二是可以提高银行运作成本,从而可以提高向企业的贷款利率,提高企业投资成本,降低投资热情。
第二,可以提高准备金率,就是所谓的“紧缩银根”,让企业很难贷款。
第三,如果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可以让自己的货币升值,萎缩国际市场,使国内生产降温。
第四,可以提高贴现率。它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商业银行针对企业的贴现率,一个是中央针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这样可以减缓货币的流动。
第五,可以提高信用要求。它包括降低信用限额、缩短信用期限、减少现金折扣、限制支付方式,减少商品流通,抑制生产。
第六,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通过融资平台抛售或者发行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有价证券,减少社会货币总量。
第七,特殊存款。中央银行可以命令商业银行把手头的一大笔钱存进中央银行,使商业银行没有充足资金向社会放贷,抑制生产。这钱可不白存,央行是要付利息的,不然商业银行也不干呀。
通过以上操作可以抑制生产,使人们收入不再提高,消费平稳……使经济降温,进入良性循环。
一句话总结: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应该多花钱,央行应该多放钱;经济过热的时候,政府应该节约花钱,央行应该回拢社会资金。
请大家一定注意,以上讨论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就一定是“间接的”,开始间接调控到显现效果需要一个过程,国家越大,社会越复杂,这个过程就越长,因此,不要急于求成。部分国家可能是缺乏对经济形式的判断能力,见一点风吹草动,就几个月内数次调节准备金率、利率等,这不但无助于恢复经济,反而会造成社会恐慌。
国家是个庞大的体系,宏观调控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必须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有效果。如果各行其是,就可能使调控效果相互抵消。
实际上,当个总理一点也不难,但是当个好总理可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