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周记和作文,我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和思想动态,特别是那些平时成绩差的学生在周记中写到了自己的理想和对父母的感恩。有的学生父母在外打工。他们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心理难免有缺失。他们那么小,却知道父母的辛苦挣钱是为了自己。他们想好好学习,也有考大学的愿望,看到他们写到家里穷,自己不能乱花钱等话语时,我的眼泪不由地流了下来。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非常了解农村孩子。想想自己以前上学的情况,感慨太多。从周记里可以看出成绩好的学生是比那些小混混型的学生懂事。他们知道学习的快乐,知道大人的不易,他们是多么希望和大人们时时刻刻团聚啊!他们这么小就和大人分别,有的一年都见不到一面,可想孩子们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谁不希望有父爱和母爱?谁不希望全家能团团圆圆?
我是流着泪把全班学生的周记和作文看完的。作为班主任,以前我是那么失职,竟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却总是武断地按自己的想法管理班级,好对不起他们!我的思绪很乱,我想自己应该重新审视他们,不能再这样下去。我要让有理想和希望的学生自信起来,努力追求他们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我也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我会做到的!
这是一位班主任教师的教育随笔,将自己平日里的不称职之处融成了文字,并砥砺自己要更加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同时,这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一个标识牌,一座里程碑。
习惯37注重仪表美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仪表、态度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行动的楷模,它会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否渗入教育对象的心灵和行动中去,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身的仪态。教师美的风度、仪表会使学生默默地接受、效仿,其高尚的思想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无形的表率作用,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教师在教学中的仪态要恰到好处地表现下述“三美”,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必须做到:
其一,要有美的情操
教师想要用自身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学生,就必须具备以下美好的情操:执着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力;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胸怀坦荡、豁达大度的浩然大气;艰苦朴素、勤奋节俭的生活作风。
其二,要有美的风度仪表
一个人的风度仪表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学问才识、性格意志、兴趣爱好等个体属性。
其三,要有美的语言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镜子,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理想、精神、情操和志趣。美的语言能使教师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完美。教师通过适当的运用词汇、音色、声调、情感、体态来创造美好的语言,去影响学生。
教师的话可以像一股清泉流入孩子心田,也可能像一把利剑刺入孩子内心。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反映着教师的能力水平。
案例一
一天,一名学生迟到,低着头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看看表都几点了,还来上学干嘛,还不如在家养着呢!
学生:老师,公共汽车半路坏了,我是跑着来上学的。
老师:公共汽车坏了,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单单你坐的坏?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
案例二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
老师看到学生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问:看满头大汗,出了什么事?
学生:半路上公共汽车坏了,没办法,我是跑来了。
老师:为了学习,为了班级荣誉,你能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由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同样一件学生迟到的事,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第一位老师,站在学生的对立立场,对学生讽刺挖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心理上已经和老师对立起来。把缺点作为缺点直接指出来,反而会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成长。第二位老师,有一颗爱护学生的心,站在学生的立场,说出的话让学生感到温暖。这样的做法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袒护、放纵,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迟到的尴尬中走出来,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还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
的确,一句鼓励的话语是爱的传递和情感的动员,能给学生自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而兴趣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
案例三
有一次,我上《两只小狮子》时提了个问题:“你愿意和哪只小狮子交朋友,为什么?”
这时候,我看到班上一个非常胆小内向的女生几次尝试举起小手。当我望着她时,她又赶紧把小手缩回去了。我高兴地点了她的名字。她站起来,不敢说一句话。
“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今天你能勇敢地站起来了,要是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快乐,那就更好了。”
没想到,她滔滔不绝地说:“老师,我愿意跟懒狮子交朋友。”这时全班同学都用诧异的眼光望着她。“我要跟懒狮子一起玩,我要让自己的勤快改变懒狮子,使他成为真正的狮子。”此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仅仅是一个课堂的小插曲,但是它却奏响了学生的兴趣、信心和勇气。以后,课堂上总能见到她那高举着的小手。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更爱动脑筋,更爱提问,更善表现。因而,教师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兴趣、有动力。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当然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滥表扬,要认准时机,善于表扬,深谙表扬的艺术。
习惯38做好人生计划
所谓人生规划,是指一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积极主动地确立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然后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时间就是履行人生价值的唯一轨道。古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及早规划人生大计,是延长生命、增值生命的重要方法。
教师成家阶段
规划“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教师工作第五至八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此时教师在教学业绩上提高不明显,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那点经验和技能。这个阶段的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并重视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规划“教师成名阶段”。教师工作到第八至十二年左右,是教师“成名”阶段。此时教师可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
规划“教师成家”阶段。教师工作到第十二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教师“成家”阶段:教师不满足于在教育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
案例一
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这次研修,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好好地规划一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其一,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是爱岗敬业,爱生是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环节。教师爱生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人。为此,教师应尽最大能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进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其二,提高科研能力,以反思促发展。
我要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教师,认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使自己具有综合的文化素质,并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我要不断养成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习惯。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还要有不断进修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反思、钻研,成为研究型的、自我发展型的教师。
其三,教师专业化发展。
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我要做到对教学专业知识的系统化掌握,达到教学技能的熟练化,丰富课堂互动技巧,积累教育教学智慧,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师专业气质。开阔视野,广泛阅读,积淀底蕴,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作一个“智者型”教师。
其四,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学生是有自己思想的处在发展中的独立的人,他们应该是活动的主体,而我要从学生的“施恩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探讨和研究如何管理学生,同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认真地工作,不断学习,用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充满激情的情怀去上好每一节课,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学校而言,如何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教师的人才理念、关注教师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好好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案例二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物理、化学和电脑三方面发展。围绕这三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作初步规划如下:
12008—2009学年: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度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2.2009—2012学年: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地尝试努力,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完成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专业技能熟练。物理教学方面再进一步提高,普通话过级,且提高自己的电脑知识和维修水平。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本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在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32012—2033学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
从这个案例可知,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教师,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习惯39丰富你的阅读
作为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博大而高远的精神、充实而圣洁的灵魂、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成长的精神呢?答案就是一读书。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有人说,人品即文品。对教师来说,人品也是教学的品位。“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乌申斯基语)“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语)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的确就失掉了“教师的一切”。
案例一
又值岁末,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一些场景,一些面孔,一些瞬间,串起了生命中一段依旧平凡却又值得珍藏的岁月,而那些最让人感到温暖的记忆,竟或多或少都与读书有关。
其实,这些年一直在读着。外出讲学,与老师们谈得最多的是读书;给孩子们上课,总忘不了推荐好看的童书;与徒弟们进行研讨,最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也是读书。我一直认为,不读书便无以做教师,而做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达到的高度。而要拓展知识的宽度,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不读书。于是,完善知识结构成了我读书的主要方向。
长期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占据了我大部分业余时间。有不少老师问我,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够忙的了,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外出讲学,也屡屡被人问及所谓成功的经验。我总是给他们讲这样一个故事:英国小说家斯蒂文森患病之后,自知不久于人世,可是他却说:“要是写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写第一页。”我想。读书亦如此: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
这一年,花了很多时间重读教育经典:《大教学论》、《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名篇精选》、《杜威教育名篇》等等。在这样的文字里沉下去,反思中国教育,反思自身教学,并试图从这些依然鲜活的文字里寻求更多的价值意义。
正如。我在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时写到:“从陶公的文章中,我们寻到了中国教育百年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到了教育界同仁百折不回的探索的勇气,也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连接从来都是教育研究的主题。那么,当岁月的长河过滤了流沙,我们再次细读陶公的文章,却蓦然发现,那些已经逝去的并非都是历史,陶公从来都未曾远离过我们。”
读教育理论经典,我的收获不仅在于了解了古今中外不同的教育思想及其源头,也不仅在于理清了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我的收获更多的在于学会了用一种宏观的综合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教育现实,思索教育的本质,寻求教育发展与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开阔自己的人文视野,这一年,我精读了大量国内外著名作家与学者的著作,也阅读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撰写了十几万字的读书随笔。如果说阅读教育理论著作是一种对思维和知识背景的挑战,那么阅读人文领域的书则常常会有一种内心被击中的感触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