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学生中,总有一些性格内向、脑子反应较慢的。从心理上看这类学生要么胆小怕事,要么脾气较倔。这类学生违犯校纪后,被带到办公室后,不管你怎么说,也不管你说的什么话,他就是不说话,呆呆地傻站。你问他一句,他回答一句,你说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效策。所以,要做好此类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除旧推新,用新型的心理与德育相结合,用真诚和善良打开他们的“金口”。
上学期,九年级有一名学生孙某,学习成绩倒数第一,经常在班里说话,违反纪律,待到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一言不发,头一低,任凭班主任说教,他不作辩解,也不接受教育。班主任把该学生交给我后,我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以事论事,而是让他坐下来,就其专长一绘画展开话题。开始他不说话,一提到绘画,他的话多了,也愿意和我谈。接着,我们从绘画谈到前途、从前途又谈到学习,最后才谈到纪律。
一谈到纪律和学习,孙某就面带难色和悔意。他说,他经常违纪的原因一来是他的成绩差,不好赶:二来班主任看不起他,动不动就把他当作反面典型。我开导他:“你能认识自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势带动其他方面。你虽不能成为学习上最好的学生,但可以成为综合素质方面的优秀生,班主任老师那边的工作我来做。”
最后,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所犯的错误后,在课堂上也改了许多。后来,我又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为主题找他谈了几次话。在以后的学习中、课堂上他没犯什么错误,成绩也走出了后十名之列。前两天他还主动找我谈心,立志要在绘画方面闯出一片天地。
因此,教师要用爱心来教育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感情,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
对于“学困生”,我们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
习惯2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当学生处在智力、精力、情绪的兴奋期时,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学习成绩的最优效果,也才会更加积极而健康地成长。学生要时刻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主客观条件是很多的。尤其当教师将学生以友相待时,能与学生充分地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面向全体学生,时刻给学生以肯定和信任,其作用和重要性则是不言而喻的。
案例一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她很胆小,尽管一直很想与我交流却鼓不起勇气。直到有一次她在家跟她母亲吵架,她的奶奶到学校找我帮忙开导这个学生,我们才开始了第一次谈话,谈到最后她是笑着离开办公室的。
此后,她不再惧怕我这个老师了,学习上主动性也高起来了,成绩也渐有提升。当她再有什么苦恼时,总会来跟我说。有一次她还跑来对我说,妈妈叫她到外面去学英语,问我要不要去学。
我知道,她开始把我当成她的朋友了。
由此,教师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只要我们能真正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他们就会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有时比家长更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感受他们的真挚情感,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案例二
在我执教生涯中,曾有一位叫连某的同学,他长得人高马大,但性格有些偏执,不爱学习,上课捣乱,甚至有时让人“烦”,其他任课教师都不喜欢他。而我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从来不歧视他,一视同仁,上课提问他,让他慢慢思考积极发言,下课及时督导他让他做好巩固工作,生活上时时关心他,帮他排忧解难。
慢慢地,他就跟我“混”熟了,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那年我生日那天,他主动陪我过生日,我问他从哪儿得知我的生日的,他说是偶然问看到我的身份证,从我的身份证的日期上推算出我的阴历生日的!当时我非常感动,深感只要以心相交,以友相待,都可以成为知心朋友。
以友相待,热爱学生,不是指对少数学生、个别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全体学生。爱护少数学生、个别学生容易,关心爱护所有学生,恐怕相当部分的教师是做不到的。
案例二
作为一名教师,我把自己置于学生中去认识他们,体验他们的情感。开学不久要求每位学生给我写一封“跟老师说心里话”的信。
每位学生如约地给我写了信件,读完后,我非常激动。有的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有的学生批评老师过分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有的学生向老师透露了班上不遵守纪律,上课向别人递纸条的同学;有的学生很懂事,写道:老师,知道你身体有病,一定要按时吃药,请你注意身体。
还有一位学生是单亲家庭,从小失去了母爱,学习没有人管,因此成绩低下。他在信中说“我最讨厌老师,我从来没有接近过任何老师,我生活在仇恨之中,是仇恨让我活得这么好!”“以前我的数学成绩很好,直到三年级开始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因为那个数学老师总是打击我,同学们也欺负我,所以我的成绩下降到了这个地步。”
我读后很惊讶,该生竟然如此对待生活和学习,还在仇恨中生活这样快乐!与众不同的想法令人担扰。针对他的m理上存在的问题。我多次跟他交心谈心,叫他不要仇恨他过去的老师,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他的教育方法不对。你失去了母爱,我们这些老师就是你的父母。
通过与我多次交流,他树立了学习和生活上的信心,也的确活泼多了,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由这个案例可知,面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更应该走近他们的心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唯有此,才能将他们消极的心理解除掉,以健康轻松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习惯22做到言而有度
对待学生,若要做到严而有度,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文明修养。教育观念虽然无形,但在教育实践中却能改变教育的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制约教师教育活动的方向。
除此之外,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也非常重要,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遵纪守法。教师只有具备这种良好的形象和规范的行为,才能更好地把握严格要求时的“度”。
案例一
我曾经有一位同事,对学生很是严厉,学生见他就怕,私下里对他恨意浓浓,然而他依旧如往。不过他的这种管理方式却得到了学校认可,因为很有效:学生听话,成绩突出,最后高考取得大丰收。我曾为此苦恼,难道学生一定要在高压政策下才能自觉吗?难道一定要面无表情地面对学生才能出成绩吗?我不信。
我想,等我当了班主任,我一定要学习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教育”,以“爱”来温暖学生,让学生在爱的和风里快乐成长。
但是马上我的方式遭到了打击,先是有学生私下对我说“老师你太仁慈……”,后是有学生打架、寄宿生外出彻夜不归等违纪行为。一时我迷惑了,难道“爱”有错吗?还是学生不能给他们以“爱”?万般无奈下,我开始组织班干部制定奖惩制度,而重.最在惩罚上,班会课上展开了大讨论。许多学生反对惩罚,与班干部激烈辩争,班长在辩论中急得流泪,其他同学却无动于衷。下课了,但讨论没有结果,班长闷闷不乐地找到我谈心,而我也心情沉重……那段日子,我经常半夜惊醒。
后来,我终于想到尝试着用周记的形式与学生沟通交流,把自己对班级的感想、对社会的认识诉诸笔端,希望借此来改变学生对我的看法。慢慢地,学生有了改变,他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关爱,我也从他们的一些回复中看到了他们年少的世故。我认识到,爱没有错,但却不能错爱,泛爱滥爱换回的结果只能是失望和痛苦。
然而,道理容易明白,真正要做到却不易。在“爱”与“严”之间,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我自认为还没有掌握其中奥妙。
去年从高三下来,接手新班,内心一直在矛盾着,是继续以前的以“爱”偏重,还是以“严”偏重?我犹豫着。我想尝试日本电视剧《女王的教室》中的“女王”,对待学生冷漠一点。但却暗中留意观察,解决疑难;又想继续发扬以前的爱心教育。
在军训的第一次见面会上,学校里先放着广播,由领导讲话。我则紧锁眉头,看着眼前的新生,心中犹豫着自己的开场白,是热情洋溢的祝福,充满憧憬的期盼,还是冷淡如冰的话语打破幻想的利剑?最终我选择了冷冷的开场白,没有祝福,没有憧憬,给学生说了四个字“辞旧”、“迎新”。
在我说话的过程中,有个女孩居然一溜烟跑出了教室,蹲在教室外,似乎用这举动以示抗议。后来我找了她谈话,她说我的话很无趣,让他们对高中的憧憬瞬间破灭。我说早破灭早好,免得到时以为高中是天堂,结果落差太大反而受不了。我与她的谈话一直是冷冷的,没有多少情感。
我想,我是以冷漠开了头,先“严”后“宽”。回想以往,我开始带新班时对他们太宽松,结果学生有点肆无忌惮,班级虽不至瘫痪,但却没有朝“更好”发展,不能不说是失误。我想这次应该先“镇一镇”学生,而后在日常的交往中慢慢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关爱。后来那个女生成了我班的卫生委员,我和她关系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