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诚意,只是表里如一。若外面白,里面黑,便非诚意。
——朱熹《朱子语类》
一次特殊的音乐大赛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当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据说,在小泽征尔没出名的时候曾参加过一次世界级的指挥家大赛,裁判们都是大师级的音乐指挥家。当进行到决赛时,剩下3名竞争者,小泽征尔就是其中之一。比赛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指挥一首著名的交响乐,乐谱是已经制定好的,要求参赛的指挥家们按照乐谱指挥演奏。小泽征尔最后一个出场,当他在指挥过程中发现乐谱有些错误时,他请求暂停,但是,所有的主考官都示意他继续指挥,表示乐谱没错。然而,小泽征尔还是不顾取消比赛资格的风险,勇敢而诚实地大声说:“一定是乐谱错了!”谁知,他的话音刚落,主考官们就立即站起来热烈地鼓掌。原来,他们故意将乐谱写错,以考验参赛的指挥家能否忠实于自己的判断,而之前的两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乐谱的错误,但是,由于裁判们的坚持,他们便不再坚持事情的真相。因此,主考官们宣布小泽征尔是这次比赛的夺魁者,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具有诚实品质的人才能成为真正伟大的音乐家。
诚信就是诚实讲信用。诚信的道德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诚实讲信用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诚信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一种基本品格,在我国乃至世界,诚信的品格都是为人们所赞扬和重视的。
(一)诚信待友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真诚,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最关键的要素。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一把钥匙,是吹开人们心扉的一股春风,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就是坚铁与顽石也会为之感化开启。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被其友李颂的真诚所感动。有一次李颂到蒲松龄家,蒲松龄不在,他便漫不经心地翻书看,在抽屉里无意中拿出了一个黄绫衬面的本子,刚要打开看。正巧蒲松龄此时推门而入,李颂突然悟到:这若是他的笔记,就会由于不尊重对方,造成误解。果然,蒲松龄看到黄绫本子,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一把夺过笔记,气愤地说: “从今日起,我不认识你!”李颂深知朋友的脾气,又不便多说,便悻悻离去。回家后写了一封致歉的信,然而蒲松龄收到信后,连看也未看一眼就将信扔掉了。李颂等了半月不见回音,为挽救两人的友谊,又亲自上门赔礼,蒲松龄拒而不见,李颂顶着倾盆大雨在门外等候良久,仍未见到蒲松龄。直到后来,李颂再次登门道歉,并主动为蒲松龄口述了两个新故事,表明了他的真诚,他们才恢复了往日的友谊。李颂对蒲松龄之所以如此执著,是因为他深知蒲松龄的性格和为人,所以他用一片赤诚之心开启了蒲松龄已封闭的友情之门。
三国时期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在刘备三次前赴恭请的诚心感动下,终于走出茅庐,以毕生精力辅佐刘备,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求才若渴,诚心纳贤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待人以真诚,做事讲求信用,这是古代思想家倡导的。《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常言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这个道理。有个“鸡黍之约”的成语典故,传颂的就是朋友间恪守信诺。东汉时,范式(巨卿)读太学时,与张邵(伯元)结为好友,二人学成就要回家告别时,范式对张邵说:“两年后,一定去拜望你的父母大人。”两人共同商定了相聚的具体日期。到了约定的那天,张邵禀告母亲:“请您杀鸡备饭,迎接范式。”母亲说:“两年前在千里之外的约定,怎么能兑现呢。”过了一会儿,范式果然如期而至,张邵母子非常高兴。
《糓梁传·僖公二十二年》中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这是讲,说话而没有信用,凭什么说话呢?古人把诚实守信视为伦理道德的基础,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对人不欺人,于己不欺心,内心坦荡,方为君子。
春秋时,流传着季子“心许”的故事,很让人感动。季札是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因封地在延陵(今江苏武进县),所以世人称他为季子。有一年,季子出使晋国,途经徐国,便去拜访他的朋友徐君。席间,徐君非常欣赏季子的佩剑,流露出爱慕之意。季子心已察觉,但因还要出使晋国,身上不能没有佩剑,因此暗自打算,事后再经徐国时,定将宝剑赠与徐君。不料,季子从北方回来再到徐国时,徐君已经去世了。季子非常悲痛,他找到徐君的墓地,把宝剑解下,挂在墓前的树上,再拜而去。随从人员不解地问:“徐君已死,还送他宝剑岂不是白扔吗?”季子说:“不,我已答应送他,不能因他死,我就失信。”随员说:“您并未答应过他啊。”季子说:“我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早已许给他了。”心里答应,就叫做“心许”。以后南朝诗人谢灵运曾有诗曰:“延州协心许。”就是称赞季子不违心许的事迹。
在今天看来,季子的行为似乎有些可笑,但他对朋友的真诚和守信却是值得称道的。
(二)有信于童
诚实、守信对于儿童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具有诚信美德的人,往往表现为品格的一致性,对周围的人都能够讲诚信,对儿童也不能相违相欺;另一方面,由于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时刻都在吸取新的营养,因此用良好的道德滋养他们,是对他们最好的哺育。古人是很懂得这一层道理的,大凡具有良好品德的贤人君子都十分重视有信于童。
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故事为后世所流传。郭伋是后汉人,在任并州牧时,一次到西河美稷视察,受到数百名骑竹马的儿童的欢迎。郭伋问:“孩子们,你们为何远来这里呢?”
儿童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很高兴,特在这里欢迎。”郭伋办完公事后,儿童们又到城外送行,并问他何时能返回。郭伋计算后,把归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在外视察结束时比预计的日期提早了一天,为了不失信于孩子,到达美稷后,他没有急于进城,而在城外住下了。第二天,他按预定的日期进城,又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司马光画像许多仁人君子的道德修养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就是严于教子的典范。司马光6岁时,一次,哥哥拿了几个核桃,想去掉上面的青皮,用石头砸,可是怎么也去不掉,就把它扔了。这时一个婢女看见了,拾了起来。她用滚沸的开水将核桃一烫,再用小刀轻轻一剐,皮就掉了,然后交给了司马光。司马光高高兴兴地拿起去了皮的核桃跑了出去,哥哥看见后,好奇地问他核桃皮是怎样去掉的,司马光撒谎说:“是我自己去掉的。”正巧,父亲司马池从官署回来,一打听情况,知道司马光撒了谎,就把他叫来,严厉批评他:“小孩子怎么能撒谎骗人?”司马光听了父亲的训诫,知道自己错了,就低声回答说:“孩儿再也不撒谎了。”司马池见儿子认错了,转怒为喜,疼爱地摸着司马光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一个人如果不诚实,人家就不相信你。失信于人,就不会有威信,也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司马光把父亲的谆谆教诲奉为准则,以诚信对待人生,对待事业,写出了我国古史海洋中闪闪发光的巨著《资治通鉴》。
(三)忠信以公
成语中有一个“解衣推食”的典故,记述了韩信不违刘邦之命的故事。那时正值楚汉相争,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军攻齐。齐王田广向项羽求援,项羽就派大将龙且去助战。结果田广和龙且都败在韩信手下,龙且也在战场上毙了命。项羽得知龙且战败后,便派武涉去劝韩信背离刘邦,怂恿他独立为王,并且说,替刘邦卖命没有好结果,将来打败了项羽,自己也得被刘邦灭掉。韩信拒绝了武涉的劝说,他回答道:“我以前在项王手下听命,并没有得到重用,所以我才改投汉王。现在汉王拜我上将军,让我率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脱下他的衣服给我穿,分出他的食物给我吃),这样信任我、尊重我,我怎能不讲信用而背离他呢!我一定要为他尽忠到死,请您替我向项王致意,谢谢他吧。”此后,蒯通也来劝韩信,同他一起分析形势,劝他以齐为根据地,独据一方,并表示愿意帮他筹划,共建大业。韩信说:“汉王待我如此优厚,‘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我怎能图私利而背信弃义呢!”蒯通说不动韩信,只得离去。以后在韩信的忠心效力之下,及其他文臣武将的共同辅佐之下,刘邦终于夺得了天下。
韩信画像《论语·为政》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儿(古代大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无(古代小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车儿,小车没有,它怎么能行走呢?这句话很能代表古代君子对诚信的认识,他们把诚信于人作为很高的道德规范,作为须臾也不能离开的东西,自觉加以奉行,许多人甚至不惜为此舍命。春秋时期,晋献公曾让荀息去辅助奚齐。献公患病后,召见荀息说:“我把奚齐这个弱小的孤儿托付给你,你准备怎么办?”荀息回答: “我愿意竭尽全力辅佐他,对他忠贞不贰。如果不成功,我将以死报答。”献公去世后,里克要杀死奚齐,提前告诉荀息,并问:“您准备怎么办?”荀息说:“我准备去死。”里克说:“死也没有用。”荀息说:
“我已和先君说过,我不能苟且偷生。难道既想实践自己的诺言又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