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申办工作顺利完成,接下去我们就要为2008年的盛会进行各项准备了。就在这时,一位网友在网上发表文章提出,为办好奥运会,除了体育场馆、道路等物质设施的建设,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在精神文明方面做一些努力,为2008年献上一个更加文明礼貌的北京?为此,他呼吁北京人首先要改掉不讲文明礼貌的十二个小毛病,提高市民修养和公共道德水平,展示“新北京、新奥运”的风采。这篇文章引起了北京市领导和市民的强烈共鸣。文明礼貌表现的不仅是个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注重礼仪
礼仪是在岁月中逐渐固定下来的,多少有些仪式化的文明礼貌习气。礼仪自古为人所重。孔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大意是说,君子严肃自己的表情,就可以避免别人粗谩无礼的对待;端正自己的神态,就可以使别人产生信任;谈话时注意言辞声调,就可以避免别人的鄙陋和错误的理解,说的正是一种对待他人的礼仪。《礼记》上还专门有这样的规定:“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意思是说,进入一国的国境,先要询问当地的法律禁令;进入这个国家首都,先要问该地的风俗习惯;进入别人家门,先要问主人有什么忌讳。
古人对各种礼仪都有详细的规定,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怎么做,大到宗庙祭祀,小到居家饮食,在很多文献上都留下了相关的记载。比如,在《论语》中我们可以读到,当孔子的儿子经过孔子面前时,就不能像平时那样走路,而是要“趋”(小步慢跑),“趋”就是当时后辈经过尊长面前的礼仪。这些礼仪一般都打上了宗法社会的烙印,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已不再适合我们现代的人。但是,注重礼仪作为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却永远也不会过时。有的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现代社会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却并没有降低,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尤其在社交场合,如果你的行为举止不符合礼仪,那将是非常丢脸的事情。
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如果不从小培养出很好的礼仪,长大了就不容易改正,那么当他踏入社会,要求参加各种正式社交场合时,就容易在礼仪上犯错误,举止失仪,行为失态,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作为一个现代中学生,至少应该知道以下几个方面的礼仪:
1.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几个方面。从仪容仪表说,主要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狐臭要擦药品或及早治疗。从仪态举止说,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提出要求,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型,忌讳无精打采、耸肩、塌腰、驼背;正式场合不能叉腰或双手交叉;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表情神态要求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自然微笑,忌讳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动作习惯;从谈吐方面说,要求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不能沉默无言,也不能自己喋喋不休,要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交谈时忌讳东张西望、翻看其他东西。交谈人多,不可只跟一人谈话而冷落其他的人。从着装方面说,要求干净、整洁、合体,忌讳皱皱巴巴。
2.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包括走路、问路、乘车、购物、在影剧院等方面。走路除了注意体态、姿势之外,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如见到熟人需要交谈,应靠边儿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行人互相礼让,青年人主动给长者让路,健康人主动给残疾人让路。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请再问问别人。”到商店购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礼貌语言,忌讳用“喂”、“咳”等字眼,购物之后也应说“谢谢”。在影剧院里,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乱扔纸屑、果皮;尽量提前一点儿到场、入座,如果迟到,入座时走姿要低,速度要快;看真人演出,要尊重演员,适时礼貌鼓掌;演员谢幕时,不能提前退场。乘坐公共电车、汽车、火车,人多拥挤,要照顾老人、小孩和残疾人;人与人之间互相挤撞,不要恶言恶语,要抱理解、宽容态度;要保持车上卫生环境,不乱扔东西;学生上车不要抢座。
3.待客与做客礼仪
家中来客人,要事先有所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迎接客人进屋,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问客人喝什么饮料,主动送上;要双手呈、接物品;要主动、大方地与客人交谈。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坐一会儿”、“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离,说“再见”、“欢迎您再来”。
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要谈吐文明。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时的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品;要请长辈先坐下,长辈动筷后再动筷子,双肘不能放在桌子上;饭后,坐好略陪大家一会儿,或者说:“我用好了,请慢慢用。”然后再离座去别的房间休息。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以上介绍了生活中一些基本礼仪,良好的礼仪意识要靠日积月累,逐渐养成。应多注意身边的人,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对照自己,学习他们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一个人能否成为举止得体的人,关键要看他是否崇尚礼仪,是否积极上进。即使他现在什么还不懂,只要有心,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三)谦逊礼让
想必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在他四岁的时候,父亲买了一些梨给孩子们吃,他让孔融先挑,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挑了最小的。孔融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哥哥比我年长,应该吃大的。”孔融让梨的事后来被编入《三字经》 (“融四岁,能让梨”),表明了古人对他谦让美德的认同与赞赏。
谦让是一种“礼”。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他认为人之所以有“礼”,就是因为人天生就有谦让的本性。辞让之心使人克服了天性中的自私,懂得去尊重和爱护他人,并且能够牺牲自我,从而超越了野兽的本能。孟子是主张人性善的,他认为“礼”是人性的产物,人性中有辞让,于是就有了“礼”。荀子和孟子一样,也认为“礼”中有“辞让”
之义,是人与兽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但他主张人性本恶,所以“礼”不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出来,而是由“先王”制定,先王教人学会礼,学会辞让,从而避免了人类本性中的争夺残杀。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礼让”既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美德,也是哲学家讨论的重要命题;但无论他们如何争论,在礼让对于人的重要性上,哲学家们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礼让,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是礼让;做好事不留名是礼让;司机开车,大车让小车,轻车让重车,互相礼让才能顺利通行。人与人相处,就有了礼让的必要。礼让令人际关系更加美好,令社会充满尊敬友爱的空气。
礼让是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对弱小的爱护,对同辈的友谊。礼让不是退让,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该争取的还得争取。有一个“退避三舍”的故事,说的是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时受过楚王很大的恩惠,他向楚王许诺说,假如有一天他能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一旦晋楚之间发生战争,他将命令晋国军队向后“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以此表示对楚王的报答。后来晋楚果然爆发战争,晋文公也依约命令军队后退三舍。退了三舍之后,晋文公就不再退让,他利用楚军轻敌,指挥军队反击,在城濮大败楚军。
另外,礼让应是有度的,过了这个度,一味地退让,那就不再是“礼让”,而是自暴自弃,是投降。如果不论见了什么车都让,那就别想在高峰时刻过马路。礼让是有原则的,不讲原则的退让绝不是礼让。“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
政策,无原则无节制地让步,几乎将半个中国拱手让给了敌人。
[操练]
正确理解明礼
1.每个学生讲一个自己身边的谦逊礼让的小故事。
2.五六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对本小组的成员所讲的故事进行讨论、评价、总结。
3.每个小组制定出一个具有个人礼仪的做事方案,经过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