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康有为《孟子微》
周处知耻改过
在中国历史上知耻而改并最终有所成就的典型事例,莫过于周处从一个不学无术、鱼肉乡民的无赖之徒,最终成长为晋朝的清官良将和著名文人。
周处是三国时东吴著名将领周瑜家族的后代。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年少时父母就去世了,他身体强健,喜好骑马打猎,但却没有德行,纵情肆欲,成为地方一霸,为乡里众人所憎恶,避之唯恐不及。但他自己却不知廉耻,继续祸害乡里而不自觉。有一次,他碰巧在大街上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扶拐杖,满脸愁容地蹒跚独行。周处见状走上前去问道:“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你应该高兴才是,为何满脸愁容,闷闷不乐呐?”老者看了他一眼,说:“虽然是丰年,但有三害未除,还是无法高兴起来。”周处问是哪三害。老者回答说:“南山上有一只凶猛的老虎,河中有祸害人的蛟龙,再加上你,并称为三害。”
老者走后,周处深受触动,认识到过去各种不知廉耻的所作所为,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为此,他主动提出要斩蛟擒虎,为民除害。父老乡亲们知道后,都高兴地说:“你要能真正为民除害,大家就集会来庆祝。”于是,周处来到了南山的密林中寻找老虎的足迹,找到并射杀了它。接着,他又跳到大河中与蛟龙拼死搏斗。蛟龙上下翻滚、或沉或浮,一口气游出数十里,周处始终揪住它不放,历经三天三夜,终于杀死了它。由于周处三昼夜未归,父老乡亲们认为周处和蛟龙已经同归于尽了,于是奔走相告,互相庆贺。当浑身疲惫不堪但内心异常兴奋的周处在回家的途中,看到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才更深切地了解自己过去那些不知廉耻的行为在大家心目中所造成的印象有多坏,以至于人们恨自己胜过猛虎蛟龙。这件事对他的教育更加深刻。经过几天的痛定思痛之后,他启程去了三国鼎立时东吴的旧地,找到当时以德操著称于世的陆云并对他讲了自己的详细情况,并说:“我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但是担心年龄大了,唯恐不会有前途了。”陆云鼓励他说:“古代的贤人如果知道自己有过错,早上闻之夕必改之。如果你树立远大的志向,就会有前途,而且会声名远播。”周处听后很受鼓舞, 于是立志改过向善,发奋读书并著书立说,先后出任过四个郡的太守,都政绩卓著,成为安邦定国之材。周处知耻并勇于改过,终于名垂青史,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一)知耻而勇于改过 辱,莫大于不知耻
知耻的反面就是不知耻,不知耻就等同于无耻,无耻很可恶,也很可怕。无耻可恶,是因为无耻是不好的品行;无耻可怕,是因为无耻的害处极大,它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一生,也可能摧毁一个国家的前程。不知耻之心一旦在一个人身上形成,就再也谈不上人基本的尊严和价值;不知耻之心一旦在一个国家形成,就谈不上好的民风和国风,也没有正气之风可言。孟子就曾说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知耻观念,没有知耻观念的耻辱,才叫真无耻。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曾留下过这样的诗句:“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宋朝大理学家陆九渊也曾写道:谁都懂得不要去做不好的事情这个道理,但做了不好的事情而且不知道去悔改,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种事情更可悲了。无耻是人生最大的毛病了,人到了无耻的地步,就不要做人了。古人这些话是非常中肯的,我们如果对照一下现实生活,对照一下历史流传下来的故事,每个人都会对此有同感。
翻开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我们都不难找到古人对不知耻害处的论述,但古人这些论述多是针对个人的。其实不知耻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悲哀。比如,当今社会上流行着一种不良的风气——“笑贫不笑娼”。一个人没有钱,大家都会耻笑他,看不起他;而一个人去做娼妓,只要她还能赚大笔的钱,却还能赢得某些人的高看。一些人不去追问钱来源的正当性,不再把人品、人格当作衡量、判断人的价值标准,而能否赚钱或者能否拥有财富却成为判断人的价值尺度。这种观点恰恰就是不知耻,而这种不知耻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对于官员来讲,他手中握有大权。如果不去贪污和受贿的官员被视为贫,被人耻笑,则无异于鼓励官员贪污受贿。如果学者不知耻了,无论是什么钱都可以挣,则无异于鼓励学术界粗制滥造学术成果,那么学术垃圾则比比皆是。如果商人不知耻了,那么就无疑鼓励他们做一切能赚钱的生意,他们可以盗卖军火,可以贩卖毒品,可以在股市上违规炒作,可以大洗黑钱。所以不知耻的危害很大。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日本侵华,但他们不但不反思自己的罪行,还恬不知耻地擅自篡改历史、抹杀历史真相,修改教科书。从表面上看他们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伤害了亚洲所有受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家的人民的情感,从实质上讲,日本本国人民却对此一定会付出代价。因为一个民族如果不知道自己历史的耻辱,就无法从耻辱中接受教训,更谈不上改邪归正,那么重蹈历史覆辙的可能性就还存在,这正是日本在侵华事件上不知耻最大的悲哀。中国的先哲们告诫我们:人最重要的是贵在知耻。王通曾说:“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勇于改过
我们常说一个道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讲的就是要把知错、改错当成一个人生的重要原则来对待。中学生们都知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为了治病,不惜疼痛,坚决除掉了病根。其实,对待错误也是如此,要改正错误就要痛下决心,痛改前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古以来,连开明的君主皆肯“下诏罪己”,知道了自己有过失,不去姑息,而是勇于改正,而成为人们千古传诵的美德。
勇于改过很不容易,但勇于改过却很重要。一个人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成功是离不开勇于改过的。小则生活,大则学习和工作都是如此。比如,一个学者要投一篇稿子,这个过程对任何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稿子写成之后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修改文章的思想、修改文章的结构、修改文章的章法、修改文章的逻辑、修改文章的语言、修改文章的标点符号。这些数次修改的过程,就是自己不断地发现自己文章中的不足而不断改正的过程。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记载了无数知耻而勇于改过的好品行的范例。孔子有个学生叫子骞,子骞出身于贫寒人家,他经常羡慕有钱、有势的人。每当有豪华的车子从他面前经过,他就久久地站在那里看着,直到车子消失为止。每当他看到有钱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心里就十分不平静,总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住上豪宅,吃上山珍海味并且穿着十分气派。但他自从就学于孔子后,孔子的谆谆教诲使子骞获益匪浅,子骞经过子骞像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认识到自己过去品德低下,实在是丢孔家弟子的门面。他在道义和富贵之间做出了最后的抉择,他决心终身以自己的老师孔子为榜样,以良好的品德修养作为君子人格的最高追求。当时鲁国的执政大臣季孙氏久闻子骞贤德,托人说服子骞做官。子骞是鲁国人,他很想为国家尽心尽力,于是就答应了。可是,当他上任后却发现他是在季孙氏私人的领地上任职,这份差使完全是帮助季孙氏本人效力。子骞立刻就向季孙氏辞去了官职。季孙氏认为子骞是个人才,舍不得让他离开,先后三次派人去请他。在无奈之下,子骞向季孙氏摊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