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玉是一名高一女孩。最近她感到心脏不好受,总是胸口发闷,透不气来,非常压抑,睡眠也不好。最重的时候是期末考试之前。考试过后放寒假了,也就好一些了。可是,新学期刚开学心脏又不好了。自己和家人以为是心脏病,已经去了两次医院。可是专家的诊断是没有任何心脏病,建议看看心理医生。于是,晓玉来到了心理咨询室。晓玉急切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您一定要帮帮我。
既然医生确诊没有任何心脏病,那么晓玉的心脏不好受是为什么?她说问题太多了,都有什么问题?
随着我们的沟通,我知道了晓玉的故事。
初中的时候,晓玉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中考却出了意外,没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而择校上了重点高中。入学后,就自我感觉状态不好。由于状态不好,期中考试成绩更不理想。于是,感觉脑子乱了一样,许多很简单的东西,学起来也感觉非常困难了。转眼,期末考试又要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心脏不好受的症状。她说,我知道不单是这些问题。
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原来,晓玉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
她说,我父母的婚姻多少年来一直不好,总在闹离婚。我很少得到父母的照顾,基本上是和奶奶长大的。由于父母的婚姻,让奶奶七十多岁了,还要操心家里的事,还要唠叨我的学习,说一定要争气。我的学习压力是主要来自奶奶。奶奶还让我管管父母的事,让我劝他们,可是我真不知怎样才好。本来学习问题对我就压力很大了,家里还有这么多事情,让我心里总是很乱很乱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感觉心脏开始闹病的。自从我闹病之后,全家人对我比过去好多了。回到家里,奶奶不再唠叨我的学习,更多的是关心我的身体。妈妈也对我多了几分温情,不让我干活,让我多注意。爸爸更是吓坏了一样,陪我去医院,百般地照顾我。总之,好多年来,我没有这样温暖的感觉了,心里也就好受了许多。但是,我隐隐地感觉自己这样好像在逃避什么……
“与教师一起思考”晓玉的感觉很准确。她的闹病确实是在逃避什么。她和很多的中学生一样,都面对着学习的压力。而她作为初中的尖子生,到了强手林立的重点高中,一时找不到感觉了,这又增加了一重压力。更重要的是,面对压力别人还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作为一种精神的依靠,一种心理的后盾,这对青少年的心灵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力量。而晓玉却没有这样的来自家庭的支持力量。而且,还要承受父母婚姻困境带来的心理压力。
如此的重重压力怎样面对?一个女孩的心灵真的难以承受了。于是,开始逃避,开始扮演病人。于是,“心病”跑到了身体上。一般规律是,心病最容易跑到心脏、大脑、肠胃上,让人感觉这些地方不好受。这在心理学上叫躯体化现象。这样的扮演病人,是人们心理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是潜意识的一种心理活动。
扮演病人,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心灵的避难所,让心灵可以获得暂时地庇护。这,不仅可以逃避了面前的压力和困境,而且还会获得一些附带好处。晓玉闹“心脏病”之后,得到了家人的关爱和温情,就是最大的获益。于是,学会了扮演病人。但是,扮演病人只是暂时地逃避,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所以,心灵依然在困扰之中。于是,新学期开学不久晓玉来心理求助了。
晓玉的悟性很好。沟通了上面的意思,她说:您的意思是说,我可以确信自己不是心脏病,那么,我怎样面对眼前的现实呢?
“与教师一起思考”许多生活的现实是难以改变的。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帮助求询者改变对现实的态度。确认自己没病,这本身就会促使人更积极地面对现实。具体说来,晓玉需要调整心态,面对两个方面的现实。
首先是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家庭问题。
父母的婚姻是儿女难以说清的,怎样选择是他们的权利,子女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干涉。只要父母担负着养育子女的责任,只要他们爱子女,子女就该感恩他们。因此,我建议晓玉不去干涉父母的婚姻关系。至于奶奶的唠叨不过是对自己的关心。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比起那些没有父母没有家的孩子,自己不也是幸运的吗?更重要的是,自己就要长大,也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对家庭对父母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如此,家庭的问题也就不再困扰自己的心灵了。
再有是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学习问题。
就学习来说,一般规律是,只有保持适度的情绪紧张度,保持适度的动机状态,才有助于提高用脑的效率。所以,对学习和考试需要有平常心,别太拿考试结果当回事。应该关注眼前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关注眼前的一个个小目标。用一句话说,叫作“但看脚下,莫问前程”。这样心灵才会安宁下来。心灵安宁了,脑子才好使,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期中考试过后,晓玉第二次来到心理咨询室。她说是来报喜的。原来,她这次考试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更重要是心脏病的感觉没有了,家庭和学习的压力减轻了好多。她说,我尝到了调整心态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