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其生理功能非常广泛,包括抗溶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防治神经病变;预防肿瘤等。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坚果、豆类、油脂之中,在麦胚油中含量最为丰富。不过,来自食物的维生素E通常数量不多,每天10~20毫克,临床上用以治疗脂肪肝的剂量通常是每天100~1000毫克。
维生素可以插入到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之间,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膜结构的一部分,并与结合在膜上的能产生氧自由基的酶(如混合功能氧化酶)紧密相邻,在氧自由基攻击多不饱和脂肪酸之前将其捕获和清除,阻断其氧化过程,防止和抑制了膜上脂质的过氧化反应。脂质过氧化在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视为脂肪肝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打击”(详见第二章“脂肪肝是怎么发生的”),即脂质过氧化可直接损伤肝细胞膜,且可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抑制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可阻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动物实验表明,维生素E缺乏时,肝脏小叶中央脂肪变性,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补充维生素E有抗肝纤维化、抗脂肪肝及肝坏死等作用;维生素E还能保护肝细胞免受化学毒物的损害。在一项初步临床研究中,11例有脂肪肝肥胖患者给予维生素E(每天400~1200毫克),所有患者转氨酶恢复正常。另外一项研究,给予1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维生素E(约每天300毫克)治疗1年,肝脏酶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总之,临床上用维生素E治疗脂肪肝后,部分患者转氨酶及肝组织学指标可以改善,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当然,单独使用维生素E治疗脂肪肝往往并不能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常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这也是建议脂肪肝患者把维生素E作为保健品应用的原因。
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不同,维生素E通常是无毒的。在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出的各种营养素的最高可耐受量(UL)中没有维生素E的数据,这说明维生素E是很安全的。一般认为每天服用维生素E在800毫克(或国际单位)以下,即使是较长时间应用也是安全的。不过,当服用高剂量时(每天多于1200国际单位),可引起反胃、胃肠气胀、腹泻和心脏急速跳动的不良反应。推荐的保健应用剂量是每天服用100~300毫克(或国际单位)维生素E。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在体内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像维生素E一样,维生素C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不过,与脂溶性的维生素E不同,水溶性的维生素C很难进入细胞膜的内部与氧自由基直接反应,它的作用是修复已经被氧自由基损坏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如此,维生素C和维生素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维生素E消灭氧自由基的反应是“自杀”性的,即维生素E与氧自由基反应并消灭它的同时,其自身被氧化,失去继续与氧自由基反应的能力。而维生素C则可以使“死掉”的维生素E“复活”——重新获得抗氧化能力,继续消灭更多氧自由基。因此,就抗氧化作用而言,维生素E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效果最佳。一般地讲,维生素C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时两者的比例为2:1,如每天服用400毫克维生素C和200毫克维生素E。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如果想通过蔬菜水果每天获得400毫克维生素C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胃容量有限,吃不下数千克乃至十余千克的蔬菜水果。如此大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也一样),只能通过补充剂来摄入。
目前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单独服用维生素C可以防治脂肪肝,推荐服用维生素C,主要是为了配合维生素E,使之抗氧化、清除过氧化脂质、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发挥至最佳。有研究提示,就防治脂肪肝而言,维生素E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的确比维生素E单独应用效果更好。
维生素C几乎是所有维生素中最安全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维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天1000毫克(美国相应的推荐是每天2000毫克),即只要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不超过1000毫克,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有害、有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脂肪肝患者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的基础上,可以每天服用400或600毫克维生素C(与200或300毫克维生素E配合)。
实际上,除维生素C之外,还有几种维生素可以与维生素E(或维生素C)配合,对脂肪肝(尤其是脂肪性肝炎)防治发挥作用,如β-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应用的原则是剂量稍大但又不要超过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出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茶多酚
茶多酚是天然存在于茶叶中的一组类黄酮物质,包括儿茶素、黄酮醇、酚酸和缩酚酸类以及其他多酚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预防心脑血管病、预防癌症、抑制病原微生物、抗辐射损伤和抗衰老等作用。这也是一直以来茶被视为最佳保健品的最好解释。
动物实验表明,茶多酚不仅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还能减轻肝脏脂肪积累,防止脂肪肝发生,是一种良好的抗脂肪肝药物。茶多酚对脂肪肝的防治功效,与其促进脂质转运和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密切相关。而茶多酚的降脂、减脂、调脂作用又与其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有关。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的多种儿茶素,占多酚类物质的80%左右。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对氧自由基的消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茶多酚通过自身氧化,抑制胆固醇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在动脉壁上沉积,促使不饱和脂肪酸对胆固醇的转运和清除,从而减轻脂类物质在肝细胞中的聚积,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试验还发现,服用茶多酚以后,微血管数明显增加,缺血区明显减少。红细胞聚集现象减轻,微血管血流明显加快,从而改善了血液流变性和微血管舒缩功能。肝脏组织微循环的改善,对防治和减轻肝细胞的脂肪变性的坏死有一定作用。
除降低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及改善微循环外,绿茶提取物茶多酚还可增加肝组织中肝脂酶的活性,有利于肝脏清除血中的胆固醇和肝细胞内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减轻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通过喝茶,特别是绿茶,可以获得有效剂量的茶多酚,对脂肪肝患者来说是最值得推荐的饮食调养策略之一。对于没有喝茶习惯的脂肪肝患者,服用茶多酚补充剂(每天1~2克)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在体内它不像其他氨基酸一样用来合成蛋白质,而是游离存在,在视网膜、心肌、肝脏等组织中浓度较高,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利胆保肝,调节心、脑组织和血管,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调节神经系统等重要生理功能。牛磺酸还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