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作诗,偏好议论。若是直奔主旨,阐发见解,未免显得枯燥乏味;若是引类联想,比兴寓意,则是情趣盎然,意味悠长。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思想高深,学问广博,时常设喻作比,阐释道理,自有一番情趣风调。其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谈的是读书体悟,写的却是生活图景,饶有意味,引人深思。
不看诗歌标题,读者很难猜到诗歌内容是在谈读书体验,看了标题之后,又会觉得朱大诗人谈书论理的确新颖别致,独具特色。特在何处呢?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艺术天地吧。
半亩方塘,如镜铺开,碧水清亮,波光闪闪。天光云影,倒映其中,彼此交融,徘徊不定。诗人一开篇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如此清新明亮,如此充满活力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灵妙的感觉。池塘曰“方”,方方正正,规规整整,可见它的小巧可爱。落一“开”字,不但状写方塘如镜,平展铺开之形态,更写出方塘开阔大度,接纳万物的气度。天光云影不但倒映塘中,而且还“共徘徊”。注意这个“徘徊”,赋予天光云影以人的生命和情态,似乎它们也迷恋半亩方塘的优美风光而游移不定,不忍离去,以致留下了自己的动人倩影。“共”字又写出了天光云影融为一体,难舍难分的情态。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同样用“徘徊”,有情有韵,恋恋不舍,从一个侧面烘托词人对山月的喜爱和痴迷。朱熹先生,作为一个理学大师,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多是刻板、庄重、学究老朽,但是读他的这些源自生活的小诗,你会发现,你的感觉大错特错了。诗人对自然如此热爱,对景物观察如此细致,如此会欣赏,的确是有灵有性,有情有趣的诗人。
写景不是目的,诗人的旨意在于议论说理。诗歌后面两句,诗人别有心裁地发问,你想要问问这口方塘何以如此清新明亮吗?原因是它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补充。俗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吐故纳新,活力无限。方塘之水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清亮。方塘风光永远清新,永远妩媚,永远生机勃勃,全都因为源头活水的加入。在这里,诗人看到了池塘活水的清新可爱,更找到了它们之所以可爱的原因。
一口塘如此,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读书人要让自己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学问渊博,思想深刻,当然也要不断地吸收来自书本和生活的源头活水。不断积累的阅读经验,不断拓展的生活阅历,不断开阔的知识视野,始终是最重要的源头活水。李白一生游历名山大川,考察风土人情,才有才华横溢、诗情喷涌;司马迁阅尽古今典籍,探究制度沿革,才有煌煌巨著《史记》问世;郦道元跋山涉水,攀岩越岭,考察水文生态,才有《水经注》的诞生;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才有旷世医典《本草纲目》的问世。此类例子,数不胜数,一言以蔽之,源头活水成就了一个读书人的思想智慧。思想智慧犹如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半亩方塘,令人迷恋,令人向往。全诗主旨在于阐发读书体悟,但不是抽象议论,而是就近取材,设喻作比,通过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来启迪读者心智,使读者思而得之。这种手法,避免了直接议论带来的枯淡无味,避免了刻板说教。诗人把翻开的书本比喻成半亩方塘,进而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纤尘不染的镜子,把书中内容比喻成映现塘中的天光云影。诗歌后两句议论也是比喻,为什么书本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像半亩方塘一样清晰明亮呢?原来是有活水--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为根底作为源头。全诗比喻构思,让读者在欣赏美丽风光之时引类联想,思而悟理,这种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的运用,有力地反击了人们对于宋诗的偏见。有人认为宋诗不懂形象思维,不懂比兴,单用赋的手法作诗,尤其是宋代的道学家们,专以诗去说教,读起来味同嚼蜡,诚然,宋诗中有此毛病,但从朱老夫子诗歌观之,却不可一概而论。
秋风黄叶满目空
数日
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病人看世界,满目衰朽,因为身心憔损,病弱不堪。曾经生病的宋代诗人赵师秀对此体验尤深,其诗《数日》,用空灵清苦的笔调记录了诗人生病期间对秋天独特而新奇的感受。
全诗写景,风云变幻,山林出没,无不染上浓浓秋意,无不折射病夫心态。标题“数日”看似从诗歌首句拈来头两个字,漫不经心,轻松随意,实则暗藏心机。诗人生病,受冷怕凉,受不了秋风侵袭,一日尚可,数日更加难以忍受,结合首句中的那个“欺”字来看,这“数日”秋风冷峻,分明对诗人身心病体构成了一个挑战。因此,平淡平静的“数日”之下蕴含寒凉冷峻,令生病之人厌倦反感,也表明诗人心态的冷清落寞,伤感烦闷。这袅袅秋风啊,何日才结束呢?
诗人一上场就责怪秋风寒凉,欺负我这病弱身体,埋怨落叶无情,飘满庭院,致使整个院子一派荒芜。秋风无情,黄叶无意,日子无知,这些景物的自然变化与人无关,倒是诗人苦闷无聊,落寞烦恼,多愁善感,开口就是一顿责骂,一通牢骚。其实,读者也正是通过对这些秋景的品味来体察诗人衰颓沉沦的心境。秋风冷峻,瑟瑟有声,欺人太甚,而且不止一日,连续几日,生病怕冷的诗人又如何承受得了?“欺”字后面是不满和抗议,是愤怒和指斥,同时也是无奈与悲凉。弱不禁风,心凉如秋,诗人似乎比林黛玉还虚弱,还无奈。
当然更远远没有唐代诗人刘禹锡那份喜秋之情:“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高亢豪迈,积极乐观,那是因为刘大诗人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和一颗健康的心灵。赵师秀写黄叶,满天飞舞,飘落庭院,愁惨悲苦,无以复加。
注意一个“尽”字,“尽”乃“全”、“都”之意,天地万木,无不如此,无不凋落,可见秋风扫落叶,残酷无情。黄叶,是生命枯黄凋零的颜色,离开枝头,扑向大地,退去翠绿,沉落生机,备受贱踏,破败凄惨,处境可怜。它们也曾有过翠绿枝头,笑傲春风的时候,可是今天却沦落如此,这不免引起诗人的联想:疾病缠身,虚弱不堪的我,何尝不是袅袅秋风中的一片树叶呢?渺小、卑微、脆弱,经受不了生活中沉重的打击,随时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从本质上讲,一片树叶的飘零和一个诗人的离去都是一样的,无声无息,落寞无助。
也许是庭院落叶太萧索,太枯萎了吧,也许是诗人的心境太悲凉,太冷清了吧,诗人极目远山,开阔视野。他看到另外一番奇异的景象,而且这种发现又引发他对人生的诸多联想。原本繁密茂盛的林木,被秋风吹得稀稀疏疏,将枝叶遮盖的远山,遥遥放出,一下工夫,却又被秋云遮住,半有半无。林木疏朗空阔,远山轮廓清晰,秋云缥缈空灵。秋山秋云,秋风秋叶,整体呈现一种清远、疏放的格调,像素描,轻描淡写,简笔勾勒,不着色,不敷彩,一派天真,一派灵动。远方这幅图景,不像诗歌一、二句那样肃杀悲凉,倒是无比空灵、疏朗,给人以欣慰,给人以惊喜。应该说,从这种清秋远眺中,诗人找到了一种疗救心灵病体的方式,至少心因秋高气爽而空阔,情因云卷云舒而旷达吧。
诗中“放”和“遮”两个字特有韵味,林放山出,空阔疏朗,云遮山没,虚无缥缈,两种意趣,两种生机,自然变化之气韵,诗人体察之精细,诗人心情之轻快,和盘托出,生动感人。“半”字状写云遮山隐,若有若无,半隐半现的情景,朦胧而缥缈,空灵而多变,的确写活了山云相依的万千姿态。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自然的神奇景色足够用来疗治诗人那颗冷落、颓衰的心。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赵师秀常与僧人来往,作诗颇有禅意,这首诗也不例外。佛家认为,若要得道,则先去妄念。耳根清净,心无尘念,方可皈依佛门。林放山出,云遮山没,自自然然,无欲无念,冲淡平和,暗藏玄机啊。佛家又认为,有无相生,有无相因,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循环往复,如此而已。诗人笔下,林疏山出,转瞬即逝,云遮山没,稍纵即改,风光景物变幻迷离,没有恒常,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一切都不能久住,山也无常,云也无常,那么诗人呢?又何尝是真我?又何尝是永远不变的我?生老病弱,自然之道,不可更改,不可阻挡,还是达观一点,随缘任远,顺其自然吧。
一次秋日眺望,近处看,看到了秋的肃杀萧索,闻风堕泪,望叶伤心;远处看,看到了秋的疏朗空阔,看山是山,看云是云;内心想,一切随缘应道,无可逃遁,体悟有无相生,来去无痕。诗意、禅趣相融,悲喜、忧乐相生,这就是《数日》给予我们的心灵启示吧。
溪声不改旧时音
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