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记录的就是诗人赏画的观感。画面的内容很简单。竹林外边,三两枝桃花绽放。春水泱泱,三两只鸭子戏水。河岸滩头,蒌蒿满地,芦芽初生,这可正是河豚由海入江,逆流而上的早春季节。题画诗,当然充满诗情画意,画意为实,有姿有态,有声有色。诗情为虚,有情有韵,有趣有味。诗中桃花傍竹而开,鲜艳夺目,是静态描绘。群鸭戏水,自由自在,是动态直击。蒌蒿满地,芦芽初生是精描细绘。三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立体直观,形象生动。桃花夭夭,迎春绽放,诗人欢欣。游鸭戏水,水暖先知,诗人惊喜。蒌蒿满地,河豚垂涎,诗人畅想。春之勃勃生机,绽放在枝头,流动在水中,生长在草尖。人之迎春喜悦如桃花怒放,如水鸭欢畅,如野草旺盛,如春水荡漾。浓浓的春意,浓浓的诗情,融汇在画面之中,凝结在形象之上。完全可以说,此诗深得自然之生趣,景物之画意与诗人之深情。是诗画一体,情景相融的佳作。
诗歌毕竟是诗歌,具有绘画无可替代的地方。这首题画诗对于景物的精细传神的描绘,对于诗人的奇妙有趣的感觉的捕捉,对于自然景物的合情合理的推测、判断,都是绘画难以传达的。先看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百花之中,迎春开放,桃花较早,且伸出竹林只有三枝两枝。品种的设置,数量的选取,无一不突出一个“早”字,暗叩题中“晓景”,也折射出春之勃勃生机。要是改为“竹外桃花一树开”,或是“竹外桃花纷纷开”,则“早”意不浓,生机减弱。
叶绍翁有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出墙绽放,不早不迟,春意盎然,有满园春色作背景。此处“一枝”是强调红杏之突出醒目,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苏轼诗中的“三两枝”,亦有此意味,亮眼明心,过目不忘,春之来临,让人激动。唐代诗人齐己借梅言春早,“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枝先开,是为最早,生机最旺。看来苏轼的三两枝桃花,是开得及时,开出了精神的。
再说三、四两句写景,也是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诗人的观察十分精细准确,可谓至纤至悉,毫发毕现。你看,水边滩头蒌蒿满地,芦芽初生,两种植物都在疯长,蒌蒿早已生长了一段时间,达到十分繁茂的地步,而芦芽呢才刚刚开始,短短的,嫩嫩的,十分可爱,满地也罢,初生也罢,都是迎接春天,都是活力见证。正是由于蒌蒿疯长,诗人才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以蒌蒿为食物的河豚,它们由海入江,逆流而上,正想要饱餐一顿呢!河豚欢喜,诗人也高兴,高兴春天的到来,欢喜勃勃生机,诗人的联想很自然,诗人的体验很奇妙。
诗中写得最好,最为人称道,也最惹争议的是第二个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妙在何处?画面生动,形象直观,春意盎然,充满情趣。群鸭戏水,自由自在,情绪欢畅。春江水暖,水鸭先知,有情有趣。诗人妙用拟人,移情于物,借群鸭先知,自由戏水传达了诗人的迎春之情和赞春之意。“先知”很有意思,为何先知?先于谁而知?诗人又如何知道?“先知”何事?据清代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五记载:“与汪蛟门舍人论宋诗。舍人举东坡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不远胜唐人乎?予曰:此正效唐人而未能者。‘花间觅路鸟先知’,唐人句也。觅路在人,先知在鸟,以鸟习花间故也。此‘先’,先人也;若鸭,则先谁乎?水中之物,皆知冷暖,必先及鸭,妄矣。”清代诗话家王士桢在《渔洋诗话》中亦引述一次毛奇龄与人讨论此句诗歌时的观点:“毛怫然曰:‘鹅也先知,怎只说鸭?’众为捧腹。”显然,毛氏极力否定苏诗,认为苏诗所述“先知不先”,“鸭鹅同知”,认为水暖先知不仅属于鸭,他物亦知,鱼虾水鸟,花草水藻,无一不知,无不“先知”。毛氏论诗,胶着坐实,成为笑柄,其实艺术的真实性与生活的真实性有别,不可机械理解,一一对应。
笔者认为,苏子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先知”可作两解,一是与人比较,先人而知,鸭先知,而人后知,鸭欢跃,人高兴,同为迎春,同为生趣;二是鸭游于水,鸟飞于树,鸡栖于地,当然也是“鸭先知”;三是即便同水中万物比较,虽不能说鸭一定先知,但鸭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也是被诗人广泛歌咏的家禽,人们对春天的感知,当然是从最熟悉,也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说鸭先知,最能看出人们的迎春之喜,当然比较合适。
当然,如果有人要用庄子的濠梁之辩的难题来比附,问题又变得复杂化了。庄子和对手惠子在渔梁之上游玩,看到水中游鱼自在嬉戏。惠子说,鱼儿游得多么自由,多么开心啊,庄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儿游得开心,自由呢?惠子反问,你也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开心快乐呢?辩论没有结论,却留给人们有趣的思考。参照此话惠子的思维方式,反问作者苏子一句,你又不是鸭,你怎么知道鸭高兴快乐,最先知道春江水暖呢?对方可能会反问,你也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呢?其实,知与不知均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奇妙地表达了一种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心情。
清代更有格物学家认为“鸭之在水,无间冬夏,不知冷暖”,以此来否定苏诗的“先知”之说,显然这是不懂得诗歌创作精神,以格物致知,穷究道理的态度来对待诗歌,来理解心灵,岂不迂腐可笑?
总之,这首题画诗,无论从整体来看,还是从局部来讲,还是从诗画对应来说,都有很多地方可圈可点,可评可议,的确是一首充满魅力的诗歌。
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同为赏春,情趣有别。有人欣赏风起花落、笙歌曼舞的热闹繁华;有人欣赏人去影散、柳浪闻莺的清静幽远。宋代诗人吴惟信的情趣属于后者,其诗《苏堤清明即事》就通过形象而灵动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清静之美的向往和热爱。题曰“苏堤清明即事”,颇富内涵。苏堤,杭州西湖的一道堤岸,上植花草树木,尤以杨柳、梨树居多,春到西湖,这里自然成为一道亮丽清明的风景。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太守时筑苏堤,又称“苏公堤”。清明,不是清明节,不同于杜牧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指梨花绽放,柳枝吐绿,风光清丽明媚。几多风采,几多迷人。类同苏轼笔下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看得人生几清明”。即事,表明此诗属于触景生情,即事言趣之作。诗人游赏苏堤,有感而发,有心为诗。
苏堤有怎样迷人的风景呢?诗人写道,每当春风起处,梨花纷飞,杨柳抽叶,风景清明之时,全杭州城的人们,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漫步出城,寻春而去,游赏西湖。而且管弦呕哑,喧嚣一片,真个是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人声鼎沸,吵吵嚷嚷。天下游春,场面壮观莫过于此,风雅时尚莫过于此。风吹梨花,朵朵洁白如云,片片飘零似雪,如此情景很容易让人相起岑参的名句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杨柳呢,抽枝吐绿,丝丝下垂,缕缕飞扬,婀娜多姿,秀美迷人,又是一道奇异的风景。寻春的人们啊,沉湎其中,心花怒放。
诗人用“半城”来夸张游春人数之多,游春之热闹,写足了气势,也写足了西湖苏堤春事之旺盛。诗中“游子”非远离家门,辞别亲友,奔波天涯,辗转漂泊的客子,而是指心怀爱恋,迎春而去,寻春而乐的游人。人在花海中徜徉,歌在绿浪中回荡,风在苏堤上吹拂,春在心灵里欢歌,好一派热闹繁盛的景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对春天情有独钟,别有体验。他写过这样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也是寻春,不过非常幽僻清静。白诗人走进深山老林,参观古刹寺庙,突然发现几株桃花绽放,大放光芒。诗人欢喜万分,他感觉到春天像一个机灵淘气的小姑娘,正在和大诗人捉迷藏呢。你看,才几天的工夫,山外百花早谢,山中桃花才开,多么有趣,多么奇妙。诗人满心幸福。因为他找到了春天。吴诗中的寻春场面则热闹得多,艳丽得多,是全城人寻春、游春。还有笙歌伴奏,还有熙来攘往,场面火爆。这令人想起了今天的赏花场面。今春三月初,湖南省植物园万株樱花绽放,花海汪洋,光芒四射。相关管理部门还特别策划了一场樱花演奏会。一些小提琴、大提琴手站立花海,深表演奏,入夜仍然如此,外加灯光斑斓的效果,植物园花海灿烂迷人。一时间,游人如织,络绎不绝,赏花游春,煞是火爆了几天时间。今天的热闹和宋朝的热闹是相通的,一致的。
不过,在诗人看来,他更喜欢另一种味道,另一种风情的苏堤。诗人在三、四两句写道,等到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游赏西湖的人们纷纷离去,白天的弦唱杂音纷纷散去之后,苏堤又沉浸在一片清幽宁静之中,这个时候,万株杨柳之中,茫茫西湖之上,又传来声声清脆婉转的黄莺鸣唱,格外清亮,悦耳动心。
一个“流”字写出了莺歌之声的浏亮和谐,婉转动人,也点出了诗人的激赏、赞叹之情。一个“属”字妙用拟人手法,移情生辉,万株杨柳的清新绿翠,万株杨柳的万种婀娜,万株杨柳的旖旎风光,全属于流莺,全属于诗人。显然,诗人偏爱这份清新脱俗的自然美,诗人欣赏这种宁静幽雅的风光,诗人喜欢这种清静自然的味道。他厌弃庸俗繁闹,他反感同流合污,他决不追风赶潮,他就偏爱自然本色,情趣本真的风景。风景如此,心志亦然,趣味亦然。诗人这里不仅表露了自己的赏春、爱春之情,更表露了自己不同流俗,别有追求的心声,这或许就是诗人即事明志所在吧。
读者品诗,既要尊重并体会诗人的情志趣味,同时又决不能受诗人情思意韵的拘束。就拿这首诗来说,两种游春、赏春的风光味道,诗人偏爱宁静清新,厌弃庸常浮华,读者自然不必拘泥如此。在笔者看来,清静、本色是美,繁华、艳丽也是美,各显其美,各臻其妙,平分春光,同样灿烂。
菊傍重阳未肯开
秋斋即事
许斐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中秋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于诗人而言,总是有些感触的。对于花花草草,时光流逝,芸芸众生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和留意,可是诗人就不一样,他们关注时光的流逝转移,他们关注花香的浓淡变化,他们关注自我的心灵感受:一句话,节日的花开香散,蜂飞蝶舞都会在诗人敏感多愁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宋代诗人许斐的《秋斋即事》,笔者就有这种感觉,时序变化,节日更替,非常正常,不会引起正常人的注意和重视,可是许斐不一样,他总是有意无意地表露出一些体悟和感触。
中秋已过,桂花香散,重阳快到,菊花未开,这是自然现象。可是,诗人遗憾不满,他感慨,桂花飘香,倏忽易逝,历时太短,怎么中秋一过就消散无踪了呢?这未免太不近情理,太不懂人情味了。诗人希望,中秋佳节,丹桂飘香,长长久久,永永远远。诗人还遗憾,重阳节快到了,菊花尚未开放!菊花绽放,美酒飘香,这是中国人传统佳节的赏玩对象,赏花、喝酒,欢度佳节。可是,没有菊花的重阳节正如没有桂花的中秋节一样,总是令人感到不足和缺憾。
“未肯开”的后面寄托一种希望,希望菊花绽放,娱情悦意,赏心悦目。可是,现实不因诗人的向往和遗憾而改变,现实就是那么残酷,因此诗歌一、二两句,连提到两个节日,两种花香,均是不如意,均是不爽心。不该去的去了,应该来的却还没有来,字里行间流露出不满、不平、遗憾和不足。
在诗歌三、四两句,诗人则变换了角度,进一步表现这种惆怅、郁闷。几日来,自己书桌上的铜花瓶空空如也,无花可插,无香可闻,这对于一个爱花成痴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极为烦恼,极为痛苦的事情。据此反推,可以知晓,要是在平时,特别是重阳节、中秋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诗人肯定是该喝酒的时候喝酒,该赏花的时候就赏花,该登高的时候就登高,一切井井有条,按部就班,既是节日的所需,也是自己心意情怀的自然流露。可是,今秋的这两个节日,似乎有点不对头,桂香已逝,菊花未开,有心过节却无花作伴,多少有些遗憾和不满。
幸好,不幸之中有万幸,诗人发现,那个空了数月的花瓶,似乎上面还留有花香,敏感的蝴蝶闻到了香味,竟然飞入窗户,扑瓶而来!它们不知道会空扑一场,它们也不知道会过节无花。芳香已散,它们凭借本能,凭借它们对节日物候的经验来了,和诗人打了个照面,又悻悻而去。它们也遗憾,它们也困惑,怎么今年的重阳节,爱花的诗人书桌上的铜瓶里竟然没有一枝菊花?菊花到哪里去了?它们也会蒙受什么委屈吗?它们怎么也不事先跟我打声招呼呢?蝴蝶的懊恼从另一个侧面突出了诗人的失望和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