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这一路上没有撞上什么“绿林好汉”,这一路上,他们避开了官道,挑小路走,若是到了村落,他们便向当地的人借宿一宿,若是运气不好没有村子,他们便在野外露宿,药草和干粮用完了,血煞和清影便易容去附近的镇子上采买,一行人就这么赶路,直到进入了封地。
东方凌云的封地是最初封王时先帝所赐,只是他一直担负重任,留在帝都,故而这座弗姜城一直是由他的亲信替他管理,这些年下来,倒也有几分模样了。
弗姜城远离帝都,东方凌风的爪牙还没有伸到此处,城中守备军三万,对于一座边城来说,已是不小的数目。
东方凌云入城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他的亲信耳中,原本对他的处境万分忧心的副将们立刻出城相迎,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跪倒在城门下,参拜大将军的那一瞬,沐千华才真正切身体会到东方凌云这个七国勇将的气魄。
他们被迎进弗姜府衙中好生招待,稍作收拾后,众人前厅议事。
帝都城的变故他们在边城也有所耳闻,听说东方凌云被关押在天牢生死不明,他们险些带兵前去营救,幸好军师公羊彦阻止,不然这弗姜城恐怕都难逃劫数。
现在看到东方凌云平安归来,众人无不欣喜。
血煞常年跟随在东方凌云身边,与这些副将也是旧识,一见面便热络地聊天。
东方凌云向他们详细说了此次的情况,事情远比他们了解的更为凶险,再这样下去,暗夜怕是要毁在三皇子手中。
在介绍沐千华的身份时,东方凌云有些犹豫,倒是沐千华干脆地站了出来,告诉了众人自己是谁,包括她以前的身份,端胤王妃武德公主,以及现在的令仪长公主。
在册封之日,东方凌风便昭告天下,令仪长公主的名号,在弗姜城中也传得沸沸扬扬。
只是他们不明白,大将军为何要将这样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女子带回弗姜城。不过,听到她是此次营救大将军的功臣之后,他们也不再说什么。
虽说这女子身份实在不好说,但看在大将军的面儿上,他们还是能接受一下的。
东方凌风在帝都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众人的愤怒,这暗夜岂是他这个皇子为所欲为之地,东方凌云拿出真玉玺之后,他们就更是群情激奋,更有甚者扬言要杀进帝都,为先帝,为大将军报仇。
在这样的时局下,东方凌云的脑子是清醒的。
以弗姜城现在的兵力,和帝都对抗,可谓以卵击石,况且弗姜城远在边境,若是盲目出击,万一被东方凌风趁机切断了粮草供给,他们只会一败涂地。现在最要紧的,是尽快招兵买马。
既然要扩充军力,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噱头,此时此刻,没有比讨伐逆贼更好的名目了。
东方凌云做出了决定,即日起凭借传国玉玺在此处自立为王,反抗东方凌风的****,此言一出,引得满座激昂,众人纷纷跪地宣誓效忠。
沐千华看着这一切,没想到他会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不过只要是他想做的,便也是她想做的。
她缓缓跪在了地上,只为他一人,宣誓效忠。
三日后,在弗姜城的祭天台上,东方凌云手捧传国玉玺,细数东方凌风谋杀先帝,残害兄长,不顾手足之情,不问是非黑白勾结江湖杀手篡权夺位的种种罪状,秉承先帝遗志,宣布弗姜城即日自立为国,国号为“姜”,他便是姜国国君,另,封军师公羊彦为丞相,辅佐政务,封先锋葛仪为骠骑大将军,主理军务,封中军慕云为长史,侍卫统领血煞为御前禁卫将军,守卫新皇城。
除此之外,东方凌云登基后,还做了一件令众人瞠目结舌之事——那便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册封令仪长公主沐千华为姜国皇后。
他的这一决定连沐千华事先都全然不知,直到他在登基大典上金口玉言说出册封二字,令在场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她站在祭坛下,他立于祭坛上,刚刚册封的臣子们跪了一地,丞相公羊彦劝说得嘴皮子都快破了,他却执意如此。
他说,萧儿,朕要护你一世周全。
她曾是别人的妻子,是不被人放在眼里的和亲公主,现在是姜国要讨伐的国君亲封的长公主,这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盼着她死,就连她的生母都要逼她走上绝路,她曾想过放弃一切离开这些是非纷扰,可是就在此刻,有一个人明明可以荣华一生地走下去,可他却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她,为她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皇宫,沦为阶下囚,现在他终于脱险,可以光明正大地讨伐仇人,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招兵买马,不是积蓄势力,而是娶她。
他要兑现他说过的话,他们没能完成的婚约,他现在要还一个给她。
这样的人,要她如何拒绝呢?
东方凌云走下祭坛,一直走到她面前,牵起她的手,一步一步走上高台,用不容置否的口吻高声道:“朕的命,是朕身边这个人救回来的,没有她,朕早已经死在东方凌风那个狗贼手里!这世上除了她,没有人有资格做朕的皇后!朕要打回帝都,夺回暗夜的百年基业!朕会与皇后一起,共看这万里河山!”
他执起她的手,高高举起,面对台下的众人,说出来问心无愧的话。
这一次,沐千华没有推开他。
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事,终于走到今天,在他身边,她已经不需要再考虑那么多的不得已,他说得对,她会陪他走完这段艰辛之路,陪他夺回他的一切,陪他共看万里河山!
人群中,血煞带头跪了下去,高呼着国君万岁,皇后千岁。
城中百姓也如梦初醒一般,陆陆续续地跪了下去,公羊彦他们见事情已成定局,也只好摇摇头跪下,认了这件荒唐事。
暗夜宣武元年小寒,就在暗夜新帝登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暗夜平衍大将军在边城弗姜自立为王,从那日起,便注定了暗夜国境内一阵腥风血雨的开始。
得到消息的东方凌风在上书房中狠狠掷碎了柜子上摆设的所有瓷瓶杯皿。
半月后。
自从姜国建立,东方凌云每一日都在与朝中大臣商议大事,时常直到半夜都无暇休息,眼看着最近找兵买马之事又出了诸多令人为难的情况,他更是寝食难安。
沐千华看到他在书房中日夜苦闷的样子,便亲手熬了一盅参汤端去给他。
“歇会吧,你这样人会先垮的。”她担忧道,绕到他身后替按摩,希望能缓解他的疲惫。
东方凌云扶着额叹息:“朕原以为治国比行军简单,没想到会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
她笑了:“行军要考虑的是当前或是近来几次的战局,如何取胜,可治国需要的却是要顾及上下几十年,乃至百年的基业,民生长安,天灾人祸,励精图治,不可谓不难,现在还不是太平盛世,要考虑的就更多了,你呀,别把自己逼得太狠了……”
“现在东方凌风还在虎视眈眈,朕怎能不急?”
她将参汤端给他:“可是遇到什么难处,同我讲讲。”
他指着近来的奏章:“还不是城中那些顽固商贾,眼下急需招兵买马,军中储备不足,却无人肯捐钱出来救急,这可如何是好。”
她拿起一份奏章看了看,大致明白了情况:“商贾多为刁钻精明之人,若是抓不住他们的痛脚,想从他们那儿拿钱,十分不易。”
她自己也算半个商人,也知道要他们拿钱有多困难,也难怪这些军中的大老爷们如此为难了。
“丞相可有建议?”她问道。
“公羊彦?”他摇了摇头,“朕派他去各处联络邻国,看能不能请他们出兵相助了,眼下他抽不开身,朕也不愿他分心,可其他人又拿不出有用的建议来,实在是为难了。”
他的亲信多为军中之人,不熟悉这些与人打交道之事,要他们带兵迎敌个个都是勇将,可要他们想法子去凑军饷,可就蒙了圈了。
沐千华点点头:“你给我五日时间,我来想法子凑出军饷来。”
“你?”他一惊,“你有什么法子?”
“这你就别问了,不是什么见得光的法子,这种背后放阴招的活你这个国君可不能干,便由我去做。”她道,“你把汤喝了,去躺一会,你已经是一国之君,要注意身子才行。”
闻言,东方凌云心中一动:“皇后这般为朕分忧,朕心甚慰。”
她从来不说做不到的事,既然她已经有了打算,他也可以稍稍放心一些,喝了参汤,他便去榻上休憩。
沐千华本想只是给他盖上被子便离开,不曾想却被他一把拉到了榻上,躺在了他身上。
“皇,皇上?……”她有些惊慌。
“叫我凌云就好。”他合着眼将她往怀里紧了紧,像抱枕头似的将她牢牢按着,“我还是喜欢听你唤我的名字,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