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那些逝去的共同奋斗的日子
常遇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从和尚到皇帝,朱元璋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但是令他欣慰的是,他并不孤独,许许多多的好兄弟好知己与他患难与共,并肩作战。
在郭子兴手下的日子是不好过的。朱元璋除了要替郭子兴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还要忍受他的猜忌。可是无奈自己羽翼未丰,朱元璋此刻也只能韬光养晦。《易经》中有句话说得好:“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朱元璋静静地等待着机会的到来。而为了今后的日子,朱元璋也开始有意识地聚拢人才。在这段日子中,朱元璋除了娶了马氏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忠实的战友。
最先出现在朱元璋周围的,便是朱元璋在至元十四年(1354)南下定远时所带的24名随从。为了远离濠州,发展自己的空间,朱元璋毅然把手下700多人全部交还给了郭子兴,而自己只带着24人前往定远攻城略地,招收兵马。这24人分别为: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促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铨、周德兴。他们都是穷苦的庄稼汉,有的是朱元璋儿时一起玩到大的好友,有的是朱元璋的乡邻。凭借着好友与同乡的关系,他们与朱元璋情同手足,最重要的是,他们被朱元璋的才干所折服,对他深信不疑,唯其马首是瞻。从此次南行定远开始,他们便与朱元璋一起叱咤风云,为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朱元璋从家乡带出的这24个人,还有许多人在看清朱元璋不可限量的前途后,主动归附朱元璋。其中最先来投奔朱元璋的,便是定远县的冯国用、冯国胜兄弟。这兄弟二人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精通兵书,喜好刀剑。因为天下群雄并起,兄弟二人便靠着祖上留下的一点产业和自己的本领,也拉起了队伍,占山自立。兄弟俩自知仅靠小打小闹成不了大事,所以一直寻找明主,以成就一番事业。正在这时,朱元璋智取了定远县的驴牌寨,劝降驴牌寨秦把头,并收编了其下的三千军马。并用这三千军马夜袭横涧山,又收编了二万士兵。朱元璋的队伍,如滚雪球一般急速膨胀。一时间,朱元璋的名气传遍了整个定远。冯氏兄弟目睹了朱元璋所做所为,深深为他的才能所吸引,主动归附朱元璋。冯氏兄弟二人从此成为朱元璋最早的幕中参谋。此后,朱元璋听从了冯国用的建议,制定了向南京发展,并以南京为根据地,向四方扩张的战略计划,为朱元璋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朱元璋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攻克滁州。
朱元璋凭借手下的勇将和训练有素的队伍,一举拿下滁州城。但此行朱元璋最大的收获,不是得到这座城池,而是结识了他日后的左膀右臂——李善长。李善长原名元之,祖籍安徽歙县,长朱元璋14岁。李善长自小便饱览群书,成年之后经商有道,家中殷实富足。但李善长同冯氏兄弟一样,并不满足于眼前的安定生活,而是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想法,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辅佐一位明主,创出一番伟业。而今天下大乱,各路英雄并起,李善长没有盲目选择,他密切地注视着各路英雄的动向。直到朱元璋凭着胆识与智慧崭露头角时,李善长才决定舍家弃业,毅然投身到朱元璋的队伍中去。从朱元璋身上,李善长看到了他的潜力,他深信朱元璋能为他创造出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但李善长首先要做的,则是让朱元璋知道自己并非池中之物。毕竟出身卑贱的朱元璋,现在只是为自己的生存作努力,至于夺取江山的梦想,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奢望。李善长为朱元璋讲述了同样出身于草莽的汉高祖刘邦的故事。李善长对朱元璋说:“如今天下时局,与秦末颇为相似。只要主公效仿当年汉高祖知人善用、豁达大度、军纪严明,不贪图富贵享乐,就一定能成就一番帝王霸业。”朱元璋听后不禁怦然心动。此后,朱元璋时刻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李善长也成了他眼中的萧何,一切机密事宜都与李善长商议。并且他还让李善长负责起了协调诸将的责任。李善长也果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厚望,不但负担其军师的责任和后方供给的任务,还把诸将之间的关系协调得很好。因此,李善长在淮西诸将中有很高的威望。
朱元璋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虽然也曾几次遇险,但都能在大家的协助下,化险为夷。至正十五年(1355)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便成为这支队伍的实际指挥者。在朱元璋的盛名之下,更多的人前来投奔他。这时,朱元璋又收了一员大将,他便是日后的鄂国公常遇春。
说起常遇春的归附,颇具神话色彩。常遇春是定远人,身材奇伟,有一副好身手。至正十二年(1352),他也起兵反元。但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没有参加农民起义队伍,而是随本县一个叫刘聚的人到了山上,落草为寇。刘聚虽然让常遇春做山上的二大王,但这支队伍无非就是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称王称霸、烧杀抢掠而已。常遇春为此大为失望,后悔自己看错了人,急于另投明主。到了1355年,常遇春经常听大家在谈论一个叫朱元璋的人,说他兵强马壮,不杀不抢。常遇春因此便一路投奔而来。相传一日,常遇春走累了,便在和州城外的一块田地里睡着了。睡梦中,他梦见一个披甲金神用盾牌推他说:“还不快起来,主公到了。”常遇春随即惊醒,正巧朱元璋带着队伍走了过来。常遇春赶紧走上前去,向朱元璋表达了投奔之心。良将遇明主,二人一拍即合。从渡江攻南京,再到灭陈友谅,直至攻陷大都,常遇春成为朱元璋手下第二号大将,仅次于徐达。
§§§第六节 以德服人
宋濂
在朱元璋起事之初,李善长曾对他说过,要“豁达大度,知人善用”,方可成就霸业。朱元璋也正是以这八个字为信条,才使自己名扬四海,德服天下。
在刘福通、韩山童起义时,朱元璋还只是一个拿着粗钵到处讨饭的流浪和尚。在徐寿辉称帝,建立“天完政权”时,他也只不过是头上无片瓦遮蔽的半僧半俗之人。在陈友谅雄兵百万,张士诚富居江南时,他还只是郭子兴帐下的一个无名小卒。可在短短几年之中,朱元璋从发迹到拥有以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其时间之短,取得成果之大,不能不让人佩服。巨大成功的背后,除了靠朱元璋的个人能力之外,他身边的谋臣武将更是功不可没。面目丑陋的朱元璋能把一大批的谋臣武将聚集在自己身边,不能不说他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
朱元璋起家自郭子兴部,又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因此朱元璋一直觉得郭子兴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知恩图报是朱元璋的行为准则。所以当他听到郭子兴被孙德崖、赵均用绑架时,立即从淮北前线赶来救援。在他临行之时,朋友们劝他:“郭公已经被逮捕,你是郭公的女婿,他们之所以没有马上杀他,为的就是要引你回去,然后把你们一网打尽。你这一回去,等于自投罗网,千万不要回去。”朱元璋回答道:“郭公对我有厚恩。现在有难,我若不去搭救,非大丈夫所为。”朱元璋连夜赶回,救出郭子兴,令众将钦佩不已。
朱元璋对待为自己出生入死的武将,同样是豁达大度,一点没有大帅与天子的架子。徐达被誉为第一号武将,为朱元璋一统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也从不吝惜自己的赞誉之词,称赞说“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平日里对他更是尊敬有加,每当徐达凯旋班师回朝之时,朱元璋马上召见赐宴,亲切地称呼他为“布衣兄弟”。常遇春在北伐胜利后不幸病逝,消息传来,朱元璋拊膺恸哭,亲自率领大臣从南京出发,直至长江岸边,去迎接常遇春的灵柩。
对待降将降卒,朱元璋也拿出了非常人所能为的气量。至正十六年,朱元璋亲率大军,从太平水陆并进攻打南京。三月初三攻克南京的外围城镇江宁镇,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敌将陈北先部众共计三万六千人无一漏网。破城之后,这些被俘降卒害怕会被朱元璋杀掉。朱元璋当然能看出他们的心思,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他命令亲军统帅冯国用,在降卒中挑选了五百名彪悍的壮士作为自己的亲兵,当晚担任他的宿卫工作。当月上柳梢之时,朱元璋处理完一天的公务,宽衣就寝。此时,他原来的亲兵卫士已经全部离开,只剩下冯国用一个人,全副武装地站在朱元璋的卧榻边。而那五百名降卒亲兵,则被安排在帐外担任警戒。冯国用紧张到了极点,不无担心地说:“主公就那么相信他们吗?真的要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来收复这些降卒吗?要是出事了怎么办?”朱元璋以肯定的语气回答了冯国用的问题,然后倒头就睡。而帐外那些降卒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和冯国用一样的紧张?他们生怕这只不过是朱元璋的缓兵之计,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冲出来一队士兵,将他们全部杀掉。当他们心存疑虑时,帐内已经传出了朱元璋平稳的鼾声。这使人们已经绷得紧紧的神经逐渐松弛了下来。事实胜于雄辩,朱元璋把自己的生死都交给了他们,他们还需要害怕被杀吗?第二天,这个故事不胫而走,几万名降卒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中许多人日后都成了为朱元璋冲锋陷阵的勇士。至于那些降将,更是不用说。其中包括徐寿辉旧将黄彬,陈友谅江西行省左丞胡廷瑞和部将傅友德、丁普郎,张士诚中书左丞梅思祖,元朝都元帅康茂才、朱亮祖等,后来都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优秀将领,后来被封为国公列侯。
朱元璋礼遇儒士的事迹也颇值得称道。在徐达攻打镇江的时候,朱元璋特别叮嘱徐达道:“镇江有一名士叫秦从龙,一定要设法找到他,替我向他表达想见他的想法。”当徐达访得秦从龙的下落时,朱元璋得知后,特别派遣他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奉白金、丝绸延聘他出山。为了表示尊重,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这位老先生,并为自己未能亲自请他出山而连声道歉。更为难得的是,朱元璋并非只是作表面工夫,把秦从龙罗致在自己手下之后的十几年间直到他去世,朱元璋每日与他朝夕相处,事无大小,都要征求他的意见。这让秦从龙切身感受到朱元璋的知遇之恩。而且秦从龙并非特例。朱元璋对于每一位被他延揽来的儒士,都能做到人尽其才。
朱元璋把刘基、宋濂、叶琛、章溢四人请到南京,一见面,朱元璋就抱歉地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耳!”一句话,放低了自己的身份,又抬高了这些人的地位,并让他们感到自己对于朱元璋治理天下的重要性。这又怎能不让这些怀才不遇的才子们死心塌地地为朱元璋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政策的延续性,更让这些儒士感觉到自己找到了明君。朱元璋不仅特意为他们建了礼贤馆,而且在刘基为母亲奔丧时,他在写给刘基的信中,非常谦卑地写道“顿首奉书伯温老先生阁下”。宋濂同样受到朱元璋的礼遇,每次朱元璋请他共商国事时,必设座赐茶,到吃饭时,更是设御宴款待。在一次吃饭中,朱元璋亲自把甘露倒在了汤里,捧到宋濂的面前,恭恭敬敬地说:“据说甘露能够延年益寿,根除疾病,我希望您能同我一起分享。”这所有的言辞举措,又怎能不让他们感激涕零?
朱元璋这种豁达的胸怀、礼贤下士的谦虚,让所有跟随他的人都感觉到自己甘愿为其肝脑涂地,死而无憾。也正因如此,尽管没有陈友谅的兵强马壮、张士诚的富甲天下、刘福通的一呼百应,朱元璋却能够在强手如林的乱世中得以生存、发展,并逐渐壮大。如果没有后来的屠杀,也许朱元璋会成为如同唐太宗一般的圣主明君。
§§§第七节 张士诚的失败
郭子兴
元末的时势不仅造出了朱元璋这个英雄,也创造了张士诚这个徒有满腔热血,却缺少战略眼光的三分钟英雄。作为元末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的一份子,张士诚在最强盛之时,其势力范围北达山东济宁,南抵浙江绍兴,东至大海,西至安徽,所拥有的军队更是达到数十万之多,完全有能力与朱元璋一决雌雄,但他最终却失败了。
张士诚本在泰州以操舟贩盐为生。因其身份卑微,平时遭到富户、差役的凌辱,而刘福通所领导的起义给了他希望。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张士诚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壮士李伯升等18人,联合李华甫富户起兵,把曾经欺辱过自己的富户、差役统统杀死,以泄心头之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发动附近盐场深受重役的盐丁,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组织起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队伍,并成功地攻克泰州,队伍也随之扩充到万余人。
张士诚攻占泰州后,打败了前来镇压的元朝军队。元朝一见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前往招降。张士诚起义本来就不是为了反元,他只是想出一下心中这口闷气。所以在元朝“剿”、“抚”并施的情况下,张士诚动摇了。但张士诚既没有推翻元朝的宏远志向,也没有对元朝的忠心,他只是醉心于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了不让自己刚刚拥有的一切付之东流,张士诚投降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还主动提出参加镇压其他义军的战斗。但当元朝把他调往前线时,张士诚却又起了异心,害怕这是元朝为了消灭自己而采取的花招。当他看到驻泰州的淮南江北行省参政赵琏不作防备时,夜劫其营,将赵琏杀死,把官库抢夺一空,并趁机攻克了兴化、高邮两座县城。此时张士诚的力量也初具规模,自泰州至兴化,到处都是他的战舰。手中有了本钱,张士诚多次拒绝了元朝的招抚,用武力对抗前来征剿的元军。也许是张士诚运气好,而元朝派来的将领又均为腐败不堪之人。即使有几个骁勇善战的将官,也因为同行者忌其功而不予配合,最终归于失败,丧了性命。感受不到元朝的致命威胁,张士诚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周,改元天祐,自称诚王。
张士诚又很倒霉。他所占据的高邮,位处内河与海上运输枢纽。故高邮的丢失,严重影响江南财富和粮食通过运河运往大都,等于掐断了元朝的财源。所以元朝必须收复这座城池。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至正十四年九月,元顺帝命右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出师高邮,节制各路兵马,所率大军号称百万。十一月,高邮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张士诚连战连败。这下他可慌了神,马上准备投降,每天与手下商量议和之事。可惜脱脱把他视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岂会接受他的投降。幸好这时好运仍然跟着他,由于元朝朝臣之间的矛盾,在谗言面前,元顺帝竟下令削掉脱脱的兵权和官爵。临阵易帅,乃兵家大忌。脱脱被撤职的消息一经传出,百万大军顿时溃散。张士诚不战而胜。此时的张士诚,心花怒放,似乎感觉到天命就在自己的手上,开始有了非分之想,不断向外扩张势力,意图问鼎中原。至正十五年冬,张士诚遣其弟张士德率军自通州(今江苏南通)渡过长江,进驻长江三角洲,并把都城迁到了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