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知识分子屈服了
朱元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朱元璋在完成了从劳力者到劳心者的转变之后,内心颇为惶恐,唯恐自己伪知识分子的身份被那些清高的文人识破。因此他既需要知识分子忠诚地帮助他治理国家,也担心他们内心出现的思想异动,这种矛盾的心态直接导致了明初知识分子们的悲惨命运。
朱元璋设计了如此精密、完备的国家权力机构,任何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可能性,都被扼杀于萌芽之中;任何官员妄图从中渔利,都成了痴人说梦;朱元璋非常自信。在这一整套的模式下,人民必然会从中获利。可是说来说去,必须有一批为他工作的官员存在,国家机构才能运转起来。如何寻找这些官员,却把朱元璋给难倒了。
朱元璋首先想到的就是元朝旧吏。这些人熟悉典章制度,对机构运作有着清晰的了解,是现成的人选。但是,朱元璋自幼受尽了这些元朝旧吏的欺凌,看够了他们鱼肉百姓的行为,所以对他们的任用,朱元璋慎之又慎。之所以明朝针对吏治迭兴大狱,与这些元朝旧吏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弟兄们,是另一个选择。可是他们先天不足,多为斗大字不识几个的粗莽武夫,根本无法胜任。加之功臣武将的居功自傲,让朱元璋彻底伤了心。
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只剩下一种选择,就是广搜各地儒生。因为在战争年代里,朱元璋从刘基、李善长他们身上,已经充分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吴元年(1367)三月就下令设科取士。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首开科举,下诏设科取士,重新恢复了科举。洪武四年,朱元璋取中了明朝第一批进士120人。这120名进士连同会试录取的举人全部授予了官职,立即充实到官员队伍中。可是随着科举的施行,朱元璋也发现了其中的弊病。首先开科取士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明朝庞大官僚机构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前来应试的多为后生少年,他们缺乏官员必备的素质,而那些怀才抱德的士大夫们则很少参与科举。这样的结果与朱元璋的初衷大相径庭,他不得不考虑改变取士的方针。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正式下诏,认为所录取的进士都太过年轻,根本无法把所学的圣贤之道应运于公务的处理中。宣布刚刚实行三年的科举考试被停罢。这项决定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才被改变,规定此后3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停止了科举的同时,朱元璋提出了新的选人办法。命令各级官吏荐举人才,希望让现成的知识分子参加到政权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培养新的统治人才,朱元璋还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早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就在南京创办了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改名国子监,作为全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地方上,还设府、州、县学。洪武八年(1375),朝廷甚至下令在各地农村设学。同时,朱元璋对这些学生还特别地优待,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授以官职。国子监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可以直接做官,或者再通过考试做官。其中有些人甚至被授以地方大员或朝廷官吏。至于州县地方官,更是大批地从各级学校中选用。另外,在学的监生还被赋予各项职责,如奉命巡行、监督水利、清丈田亩、在各衙门实习办事等。
很可惜,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愿意入仕,有很多人瞧不起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朱元璋自幼失学,没有多少文化。虽然在戎马倥偬之中,朱元璋虚心向身边的文士学习,到了登基之后,朱元璋已经能够粗通文史、操笔成文了。但是,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仍把他当作一介武夫看待,对他的努力学习根本是充耳不闻。文人的鄙视,让朱元璋敏感的神经更加脆弱。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洪武一朝,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文字狱。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因为文中有“作则垂宪”之语,被诛。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以“垂子孙而作则”被诛,因为“则”有“贼”的嫌疑。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以“体乾发坤,藻饰太平”被诛,因为“藻饰”与“早失”音相近。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以“遥瞻帝扉”被诛,因“帝扉”与“帝非”相似,有指斥朱元璋的嫌疑。亳州训导林云,为本府作《谢东宫赐宴笺》,以“弑君父以班爵禄”被诛,朱元璋怀疑暗讽他杀死韩林儿。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为本府作《贺立太孙表》,以“永绍亿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被诛,怀疑暗指朱元璋的过去。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表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元璋以“光”寓意为光头,“生”是“僧”的谐音,暗指他当过和尚,被诛。一连串的杀戮理由,都是很牵强的无稽之谈,但却是事实。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神经已经敏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
朱元璋如此恩威莫测,加之大狱迭兴,官员成为主要的受害者,这让许多的知识分子望而却步,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采取自杀、自残肢体、逃往漠北、隐居深山等办法,躲避朱元璋的征调。甘愿老死山林,也不愿每天战战兢兢地当官,但朱元璋却不允许。朱元璋还特意发布一道命令:“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这就是说,在我大明的国土内,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子民,应该为我所用。如果你不为朝廷所用,就是欺君之罪。这道诏令并非是空头文书。元末举人钱仲益,是一位读书过目成诵的奇才,元末供职杭州路录事。朱元璋几次征召他不到,就派人将他锁进京城,将他的右手钉在木板之上,造成了终身残废。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俩,斩断手指,誓不入仕。朱元璋亲自把他们带到南京审问,最终处以极刑。苏州人姚涧、王谟,因为不肯奉诏入京,被朱元璋砍了脑袋,抄没了家产。士大夫想隐逸都不行,仅有的一点点的自由,在洪武朝也消失了,所有人都被完完全全地成了朱元璋的私有物。
朱元璋还特别留意江浙一带的文人。江浙原为张士诚的根据地,许多文人曾是张士诚的座上宾,这使得朱元璋对这一地区的文人一直持有特别的偏见。朱元璋需要文人对他的支持,所以大批地招揽江南才子。但这些人的下场,往往都十分悲惨。吴中诗人杨基、张羽、徐贲、高启被称为“明初四杰”,在明初都被征入仕。杨基官至山东按察史,因为一件小事被罢官、戍边,最后死在戍所。张羽被任命为太常寺丞,后被贬到岭南,走到半路时,朱元璋又传圣旨招他回来,张羽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何用意,在恐惧之下投水而死。徐贲做到河南布政使,朱元璋说他对西征军队疏于犒劳,就把他逮捕入京,徐贲最后死在狱中。高启被征召修纂《元史》,后来又被任命为诸王的老师,可惜好景不长,苏州知府魏观把府衙修在张士诚宫殿的旧址上,被人告发,由于府衙中的《上梁书》为高启所做,朱元璋马上命人将高启逮捕入京,处以腰斩极刑。
文人们最终屈服了。面对皇权的威力,他们渺小的身躯根本无法同屠刀相对抗,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在各种大狱中被杀掉。而与此同时,更多的知识分子在利禄的诱惑与屠刀的威逼下,步入仕途。面对这一切,朱元璋笑了,皇帝的权力是谁都无法抗拒的;知识分子却哭了,没有了脊梁,他们成了朱元璋手中摆弄的工具。
§§§第二节 官员的大杂烩
姚广孝墓塔
纵观太祖一朝的用人政策,朱元璋可谓是不择手段。恩威并施,用“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迫使文人为明朝服务。不可否认,朱元璋成功了,游离于国家机构之外的文人少之又少,面对朱元璋的屠刀,文人只能引颈就戮。但是由于朱元璋选人途径的多样性,用人标准的随意性,这让后世君主摸不清头脑。翻看护持朱棣登上宝座的功臣们,我们看到了和尚,也看到了武将和太监,更是看到了方士的身影。千奇百怪的群体聚集在成祖朱棣的周围。
拷问朱棣成功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及大明第一奇人——姚广孝。历史上的姚广孝,有诸多怪异之处。他出身医学世家,却偏爱出谋划策;他生活无忧,却自幼出家为僧;他既遁入空门,却又醉心政治权势;他不辅助洪武朝和建文朝,却偏偏选择了当时尚为藩王的朱棣;他未受十年寒窗之苦,却主编了文化巨著《永乐大典》;他无书不精,无事不晓,每言必中,算无遗策……正是这位本为方外之人的政治家,在明初的风云中,以其卓越功勋而留名青史。
1335年的春天,姚广孝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医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希望这个孩子可以继承祖志,做一名郎中。但是,小小年纪的他,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姚广孝很清楚,自己既不想应试做官,也不想行医为生,只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14岁时,他放弃了自己从小学习的儒家经典,开始专攻佛学;17岁,他就自作主张在杭州的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又以“逃虚子”自称,以后,人们都习惯叫他“道衍和尚”。
皈依佛门的姚广孝,开始了他四处游历、四海为家的生活。他学习过《易经》和方术,研究过内外典籍和佛儒之道;更是爱诗好文,学佛访友。但是,这种叩钵吟诗、恃才傲物的生活,最终让他感到厌倦了。因为他看到了天下太平,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江山稳如泰山,自己辅佐明主、建立不朽功勋的梦想,已经成为了泡影。难道自己注定要平平凡凡、碌碌无为地了此余生?不,他不甘心,他相信上天一定会给他这个机会,而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有一天,姚广孝正在嵩山少林寺游览,巧遇著名相士袁珙。他一见到姚广孝,大为惊讶:“这是哪里来的怪异僧人?你看他三角眼,面似病虎,骨子里还透出杀气,这绝对是一个刘秉忠之流的人物。”姚广孝喜出望外,因为他知道刘秉忠是元代一个很有才能的高僧,曾经辅佐元世祖成就帝业。这一番话,再次点燃了他内心的激情。
很快,姚广孝盼望已久的机会来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十日,马皇后病逝。朱棣和他的兄弟们纷纷赶往京师,为马皇后送葬。葬礼过后,朱棣和几个已经就藩的藩王准备动身回去了。他们余哀未尽,为表示孝心,就请他们的父皇派高僧随他们回到属地,继续为马皇后诵经祈福。朱元璋看到儿子们对马皇后如此真情,心里十分高兴,就命僧录司推荐僧人。姚广孝也在被推举之列。
第一次见面,姚广孝就在心里给朱棣打了满分,他看朱棣相貌堂堂,器宇轩昂,生来就是帝王之相,于是暗暗地拿定了追随燕王的主意。然而燕王对姚广孝的第一印象却不怎么样,三角眼,体态臃肿,怎么看怎么不像和尚。但姚广孝却用自己的本领征服了朱棣。当四周无人时,姚广孝偷偷对朱棣说:“如果你能让我追随你,我一定奉一顶大白帽子给大王戴。”话虽隐晦,含义却很清楚,“王”字上面加个“白”字,不正是皇帝的“皇”吗?对于这种寓意,朱棣自然心如明镜。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朱棣立即请求朱元璋把姚广孝派给自己。就这样,两位有远大抱负的杰出人物终于走到了一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共同主宰了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朱元璋病逝,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朱允炆。姚广孝感到,一个绝好的游说机会到来了。他想方设法帮助朱棣树立信心,不断怂恿他尽快起兵夺取皇位。有一次,燕王让姚广孝为自己占卜。他交给燕王三枚铜钱,让燕王掷。在仔细研究完卦象后,他一本正经对燕王说:“殿下怕是要做皇帝了!”燕王马上说:“别胡说。”说归说,但是对于这种预示自己要当皇帝的卦象,燕王还是从心里感到高兴。还有一次,燕王写了个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广孝马上对道:“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从姚广孝对的这个下联来看,他怂恿燕王起兵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这场战役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姚广孝始终留守北平,对战争全局进行统筹谋划。虽然姚广孝并没有亲临战场与朱棣一起出生入死,但朱棣仍然认为“靖难之役”的首功非他莫属。为此朱棣封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专门奖励他一处大宅院,并送给他两个美貌的宫女。姚广孝婉拒了皇帝给他的诸多封赏,仍旧以一身僧衣示人。
朱棣即位以后,姚广孝又为他亲自操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修改洪武和建文两朝的实录,即政府档案和官方文书,意在为朱棣的登基寻找合理的借口;二是主持修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全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和平的年代里,姚广孝充分展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超群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永乐十六年(1418),积劳成疾的姚广孝不幸去世,享年84岁。成祖悲痛万分,下令“辍朝”两日,以示哀悼。并追封他“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等多种称号,谥号“恭靖”,并亲自书写碑文表彰他的功绩。作为一个方外之人,这可算是荣耀到了极点。
大将张玉也是要浓描重写的一个人物。在投靠朱棣之前,张玉本来是元朝枢密院的都知事。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深得朱棣的信任。在靖难之役中,他身先士卒,在几次最关键的战役中都立下大功,身兼将相二职。朱棣曾经感慨地说:“打天下,有张玉就足矣。”一个帝王,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足可见张玉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张玉后来不幸战死,朱棣非常悲痛,流着眼泪说:“一场战争,是输还是赢,我并不是看得很重,但是失去了张玉实在是太可惜了。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偏偏又失去了最好的助手啊。”朱棣登基以后,追封张玉为“河间王”,谥号“忠武”。后来又让张玉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朱高炽,做了皇后。张玉的三子一侄,也都是明朝中期的重臣和显赫人物。
大将朱能,也是朱棣的亲信。朱能的父亲做过燕山护卫副千户,后来朱能接了父亲的班,继续任职。纵观朱能的前半生,可以说,从朱棣作为藩王到他做皇帝的几乎每一个战役,朱能都参加了。洪武二十二年,随朱棣远征漠北;建文元年,与张玉率先攻下北平九门;靖难之役中,攻蓟州、袭雄县、战真定、克大宁、夺灵壁、入京师,一路从北到南,他始终紧随朱棣左右,所向披靡,为朱棣夺取帝位建立殊勋,后进左都督,加封成国公。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真诚、英勇的年轻将领,永乐四年(1406),任征夷将军,在领兵进攻安南的途中,不幸病逝了。
还有一个功不可没的特殊群体——太监是不能不提的。朱棣最初起兵之时,以一省之兵对抗全国之兵,处处都落于下风。为了弥补实力上的不足,朱棣就在知己知彼上下足了工夫。他趁着建文帝对太监管束颇严而引起他们的不满的时机,收买了大量建文帝宫中的太监,让他们充当自己的耳目,汇报建文帝的动向。当燕王的大军逼近南京时,更多的太监逃入了燕王的军中,把朝廷机密倾囊相告。正是如此,朱棣才果断地下令直捣京师,得登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