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务实的“仁宣之治”
明宣宗
随着成祖逐渐衰老,皇位继承问题成为困扰他的心头病。长子朱高炽,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早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14岁的他便被太祖立为燕世子。但是朱高炽不仅性格文雅,而且身形臃肿,在各个方面都不类于自己,根本就得不到成祖的喜爱。成祖心目中的君主应该像他一样,能够以武功定国,次子朱高煦在这方面颇合他的胃口。不仅身材魁梧,而且武功盖世,在两军阵前斩大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更为重要的是,朱高煦曾三番两次救过自己的命。从各方面来说,朱高煦都深得成祖的喜爱。
可惜朱高煦恃才傲物,不满文臣放在眼里,结果作茧自缚。在文臣的心目中,他们需要一个温文尔雅的皇帝,能够以文治国,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他们梦想中的盛世。面对把砍砍杀杀放在嘴边的朱高煦,文臣们一点都不喜欢他。于是满朝文臣向成祖痛陈废长立幼之害,支持朱高炽继位。为了摆脱文臣的聒噪,永乐二年(1404),成祖最终把皇太子的位置给了朱高炽。
此后,虽然成祖不再被继承人的问题所困扰,但是如何保证明朝能够长治久安,又让朱棣坐卧不安。特别是永乐十九年,成祖突然中风,他深感自己所剩时日不多,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连续三年对蒙古用兵。为了弥补皇太子功绩不足的缺点,他把希望全部放在皇太孙朱瞻基的身上。朱瞻基自幼跟随成祖长大,深得其宠爱。成祖在永乐九年(1410)又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孙。自永乐十二年(1414)开始,成祖就让16岁的朱瞻基随军出征,让他熟悉军务,接受战火的锤炼。
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带着未能扫平蒙古的遗憾,带着对“肥仔”朱高煦的不放心,在第五次北征的路上逝世了。忍受了近30年煎熬的朱高煦终于即位,是为仁宗。在他和儿子宣宗朱瞻基手中,明朝终于远离了枪林弹雨的战争硝烟,开始朝和平年代迈进,通过父子俩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明朝走上了正轨,终于开创了明朝建国后的第一个盛世——仁宣之治。
仁、宣二帝在位前后不足11年;相对于延续了270多年的明朝来说,不过只是转瞬即逝的瞬间。与太祖、成祖相比,他们既没有祖辈开疆拓土的气魄,也没有异域扬名的壮举,在威望、才能和治国经验上,都要相差很多。但正是在这二人统治时期,明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一改以往注重军事的政策,转而强调以文治国,遂使明朝逐渐从创业阶段向守成阶段过渡。
仁、宣掌政之后,首先从安抚官员入手,解决以往的遗留问题。经历了太祖、成祖的肆意屠杀,官员们始终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处在被屠杀的恐惧中。在朝堂上,官员们噤若寒蝉,时时刻刻要看皇帝脸色行事,阿谀逢迎而不敢“逆龙鳞”。这样固然让皇帝的耳根清净,却也限制了官员为直言进谏。
仁、宣二帝针对这一弊端,一改祖辈轻辱大臣的做法,对大臣采取宽仁的态度。仁宗继位后不久,就下令宽宥建文诸臣的家属,每家只留一名男子戍边,其余全部放还为民。宣宗更进一步,凡是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功臣家为奴”的建文诸臣的家属,通通赦免。不仅如此,仁宗一再宣称“方孝孺辈皆忠臣”,宣宗也称他们“忠贞不已,为国良臣”。他们都希望大臣能以方孝孺等人为榜样,为明朝尽忠。这实际上是为昔日的政敌平反昭雪,从根本上否认了成祖的滥杀。这些举措,为大臣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促使他们甘心情愿地为皇室卖命。
与此同时,仁宗在用人上起复一批忠直老臣,如被罢免的夏原吉、杨溥等人纷纷官复原职。历史证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明朝的中流砥柱。同时,仁、宣二帝还选任了一批贤臣。况钟任苏州知府长达13年之久,为政清廉,一心为民。为解决苏松地区的重赋问题,他蠲免了各种苛捐杂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况钟几次升官,都因为苏州民众的挽留,而继续留任。后官至正三品,仍任知府事。顾佐长期任职于监察院,疾恶如仇,执法如山,不论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只要违法乱政,他都当廷弹劾。时人把他比作为包拯再世。
为了让这些大臣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仁、宣二帝还鼓励大臣劝谏。成祖晚年固执己见,听不进大臣的直言,朝政一度出现混乱的局面,贿赂公行。仁宗继位之时,就下诏要求大臣上言时政之得失,并指出“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恶闻直言,臣下相与阿附,以至于败”。他敏锐地察觉到,正是由于言路不畅,才导致明朝没有起色。为了促使风气的转变,仁宗特意赐予杨士奇等人“绳愆纠谬”的图章,鼓励他们见到政事有所阙失,即用此印密疏上奏。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宣宗时也未改变。皇帝多次下诏,号召群臣上书谏诤,不必有所顾虑,并指出这是报答皇恩的最好方式。纵观仁、宣两朝,虽有个别大臣因直言进谏而获罪,但总体而言,仁、宣二帝在重大问题上还能采纳大臣的建议。
在刑法上,这个时期也改变了原来用刑过重的情况,废除了惨无人道的“宫刑”和“连坐之法”。对于司法的公正性,也一再加以强调,要求官员要秉公执法,不得擅自法外用刑。对于死刑的判决,更是要慎之又慎。而对于贪污官员,则是进行严惩。
在军事、外交方面,此朝也一扫成祖好大喜功的作风。郑和下西洋,虽然显示了中国的富强,促使远方国度慕名来朝,但由于航行只有单纯的政治目的,带不来任何经济效益,日益成为国家的经济负担。正如大臣刘大夏所言:“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从实事求是出发,仁宗在继位的诏书中,就明令“罢西洋宝船”。
军事上的穷兵黩武,也被扼制住了。虽然永乐时期五伐蒙古,削弱了蒙古的势力,巩固了明朝北部边防;但是后遗症也凸显出来。长期征战,导致军费开支膨胀,不仅大量消耗了明朝有限的财力,也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加之灾荒连年,在永乐末期,出现了民不聊生的局面。此外,远征安南,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军费,同时新占领的地区也日益成为中央财政的沉重负担。当时调运粮食的总量,远远超过了对南京、北京的数额。就此情况,宣德二年(1427)十月,撤去了交趾郡县,恢复了原有的宗藩关系。在蒙古问题上,也从战略进攻变为积极防御。宣德五年四月,放弃了开平卫(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等边防据点,收缩战线,加强重点防御。这一切措施,虽然使得明朝在疆域上有所缩小,却有效地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保持了边疆稳固安定的局面。
至于经济方面,更是仁、宣二帝的主要改革领域。永乐时期,成祖一直大兴土木。为了营建两京的宗庙、宫殿、王府,被役使的工匠数以万计,民众更是不可胜数。这既导致国库空虚,又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仁宗继位后,果断下令,停止了不必要的工程。洪熙元年六月,还召回了所有在外采办皇家物品的太监。宣德元年七月,“罢湖广采木”,五年二月,“罢工部采木之役”,停止了大规模伐木。可以说,永乐时期的劳民之举,大部分都被叫停了,转而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为了保证这些政策的实施,任用了一大批熟悉财政的专家。例如夏原吉,在永乐时期主持策划了五次远征、郑和下西洋、营建北京等一系列的后勤供应工作;仁宗一继位,即把因言事入狱的夏原吉官复原职。正是在他的指挥下,永乐以来的国匮民穷的局面才开始扭转,逐步走上正常的轨道。
在处理流民问题上,仁、宣二帝也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政策。永乐时期赋役繁重,民众勤勤恳恳耕种一年,到头来仍不免冻馁之忧,因此大量农民被迫四处流亡。而成祖不仅不加以赈济,反而用严刑峻法加以惩处,强令其回到原籍。直至仁宣时期,还有大臣采取这一暴力手段解决流民问题,如南阳府就派官吏抓捕流民,对于那些回到原籍的流民,追征历年所欠钱粮。仁、宣二帝并不认同这一做法,而是强调从源头上治理流民问题,对灾区及时而有效地加以赈济。
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永乐时期的战时体制终告结束,明朝重新步入正轨。不见了金戈铁马的杀伐,也看不到了健儿驰骋异域的雄姿,疆域的拓展也就此止步,但人民却真真正正地从中得到了实惠。不见了猛于虎的苛政,也听不到了催粮差役的凿门声,人民终于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稳定生活。明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民众的幸福,才是国家强盛的终极目的。
§§§第二节 皇帝也是人
明宣宗射猎图
与太祖和成祖的高压政策不同,仁宣二帝采取了相对温和而务实的政策,使得饱经战乱之苦的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而仁宣时期所开创的政治新风气,让所有的大臣为之欢欣鼓舞。前后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使仁、宣二帝成为大臣心目中的圣明君主。而后世大臣,面对一个比一个怠政的明朝皇帝,更加怀念那个君臣和睦的时代,仁、宣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高大了。然而当我们真正阅读史料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圣主”光环背后的种种瑕疵。
朱高炽在成祖的阴影下活了20年。为了保住皇太子的位置,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做事,不给成祖以任何口实。如今苦等了20年,朱高炽终于有机会用臀部亲身体会皇座的柔软舒适了。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了花样年华的岁月,如今他终于可以自己作主,满足一下个人的私欲。在朱棣尸骨未寒之际,朱高炽就大选秀女,其范围甚至远及江浙一带的建宁,这招来了大臣李时勉的劝谏。李时勉出于对仁宗往日的了解,很自信地认为,他会像先前一样虚心纳谏。可惜他忘记了朱高炽身份的转变。作为皇帝,大臣对他私生活的横加干涉,点到了他的痛处,这是他无法容忍的。当即廷杖,李时勉口吐鲜血,几欲死去。幸好仁宗去世得早,李时勉得以捡回了性命。即位的宣宗曾亲审李时勉,询问过程后,非但没有怪罪他,还称赞他忠心可嘉,不久就让李时勉官复原职了。宣宗的这种态度,事实上就默认了仁宗私生活的放纵。幸亏仁宗在位时间短暂,他高大光辉的形象才得以保全。
即位的宣宗,喜爱游山玩水,追求个人享受。他本人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登基后,宣宗经常在春秋时节,与诸大臣登山泛舟,赋诗唱和。此外,他还擅长书法、绘画,尤其是以山水、花鸟见长。现存的《戏猿图》、《花下狸奴图》,手法细腻,颇见功底。宣宗还喜欢把玩瓷器。为了满足自己对于瓷器的追求,他甚至违背了太祖禁止在瓷器上绘制帝王、后妃、仕女的禁令,对明代官窑瓷器进行大胆的改进。从此,宣德炉在中国瓷器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而太祖害怕子孙玩物丧志的良苦用心,却被搁置在一边。
如果说这里展现的是宣宗人性化的一面,那么他的其他嗜好却不太符合一个帝王的身份。宣宗颇好歌舞、戏曲,朝鲜的史料就明确地记载着,仁宗与宣宗都喜欢戏曲。当他死后,从宫中释放出来的教坊司乐工就达三千八百多人。宣宗还喜欢打猎,经常带着一大群侍从和军丁,出入于宣府一带,表面上冠冕堂皇地打着巡边、谒陵之名,实际上是为自己游猎找寻借口。斗鸡跑马、豢养鸽子也是他的爱好。更为离谱的是,根据野史记载,宣宗还喜欢斗蟋蟀。为了获得善战的蟋蟀,他不惜令太监远赴江南寻找,甚至用行政手段命令苏州知府协同专办。宣宗的嗜好之大,甚至连太后的劝说也不起作用,直到他去世之后,太后才得以把他的玩物一并扫入垃圾桶。从这些记载中,我们根本找不到圣明君主的影子,看到的只是一个贪图玩乐的皇帝。宣宗还像他的父亲一样好色。他曾经下诏让朝鲜进贡少女,并且明目张胆地向太医索要壮阳药。一日皇帝召太医钦谦入见,对他说:“你们南方人精于房中术,我想让你帮我配制一些壮阳药。”虽然这被钦谦拒绝了。但从中可以看到宣宗在私生活上也是纵欲无度。
宣宗对于直谏的大臣,也并不是都能容忍的。宣宗继位之初,召诸大臣入宫一起看戏。这一善意的表示,却没有得到大臣们的回应。户部尚书黄福当场表示:“我生来就听不懂戏。”宣宗退而求其次,要求一起下棋。黄福再次以不会应对;并摆出一副道德师长的面貌,劝谏道:“我自幼家教很严,只读书,玩物丧志的事情一概不会。”宣宗并未因此发怒,只不过是一笑了之。当大臣劝谏他不要饮酒贪杯时,宣宗也只是说:“纵情声色,固然是安逸的表现;但是古人留下的宴游之乐,同样也不可废。”可是,大臣并没有因为宣宗的优容而放弃自己谏诤的职责,他们继续对宣宗的个人生活横加干涉,于是宣宗也对大臣举起了屠刀。有武将李姓者,对宣宗宠爱太监提出批评,宣宗竟然命人割掉了他的舌头,并关进了监狱。
宣宗的老师也未能逃脱死亡的厄运。宣宗在做皇太孙时,好武事,喜欢骑马打猎,正是因为这一点,得到成祖的垂爱;而宣宗的老师戴纶、林长懋,却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他不宜荒废学问而终日畋猎。宣宗继位后,两位大臣又先后几次劝阻皇帝打猎出行,戴纶更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言指斥。这惹恼了宣宗,将其当即处死。林长懋则被关押数十年之久。由此可见,宣宗未能一如既往地实行仁政。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看到明朝盛事背后的阴霾。不可否认,仁宣时期在明朝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但正是仁、宣二帝本身所具有的这份欲望,开启了后继者荒淫的前奏。
但话又说回来,明朝大臣的命实在是太苦了。碰到仁、宣这样的皇帝,已经是他们不幸中的万幸了。没有了太祖、成祖手中经常挥舞的屠刀,也不像他们后世子孙那样长期怠政,这样的皇帝已经是不错的了。更何况大臣本身也有错误。他们太过苛求了,朝政要管,连皇帝的私生活也要品头论足,皇帝完全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毕竟皇帝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而且仁、宣二帝身上浓重的人情味,也是值得称道的。
宣宗在与大臣相处过程中,总是不拘小节。宣德四年(1429)十月,宣宗甚至亲自来到内阁所在地,与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大臣谈经论道。兴致所致,他随手拿出一部经史著作,便与大臣讨论书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而探讨治国之得失。天色已晚,宣宗仍然意犹未尽,便设御宴款待大臣,在席间继续讨论治国方法。对于那些脾气合得来的大臣,宣宗更是毫不吝惜,赐予大量的御用之物。如阁臣夏原吉每天都能得到宣宗的赏赐。为了拉近与大臣的距离,宣宗还经常与大臣开玩笑。工部尚书吴中家有“河东狮吼”,他的妻子因为他私自纳妾数十人,一怒之下把他告到官府。宣宗知道后并未加以怪罪,只是在宴请臣僚时,令戏子作惧内戏以笑之。比起另外两个多才多艺的皇帝——李后主、宋徽宗来说,他并不是亡国之君,这些大臣也该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