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94000000016

第16章 朱家天子们(2)

§§§第三节 情商极高的英宗

明英宗

明英宗是明朝一位情商极高的皇帝,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身兼数个明朝第一: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第一个冲龄登基的幼年天子,第一个被俘又被释放的君主。这些大起大落的事件,伴随了英宗的一生。

1435年,宣宗带着辉煌的政绩走了,其子朱祁镇在大臣的簇拥下登上了皇位,亦即英宗。英宗即位时年仅9岁,还不能处理纷繁复杂的朝政。不过他大可不必操心,父亲留下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还留下了几位忠诚能干的老臣,杨士奇(时年70岁)、杨荣(时年64岁)、杨溥(时年63岁)。还有一位太皇太后张氏。这位仁宗的皇后,一直在后台为明朝保驾护航。国事在“三杨”的运作下,前程一片光明。

但三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对于小皇帝的教育却相当的失败。他们根本不顾及9岁孩童的感受,剥夺了他所有童年应该享受的快乐,每天只是要求他学习儒家经典,学习如何处理朝政。从正统元年(1436)二月开始,他们便为英宗设立了专门的课堂——经筵,为英宗讲解儒家经典。首先从《尚书》、《大学》开始,讲官把书中深奥的含义翻译成白话文,告诉英宗书中所说的事情是什么样的,然后陈说大义,让英宗能够从中体会到治国的道理。10岁的英宗,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听到这些高深的道理,无异于天方夜谭,根本不知所云。他们的教育方式,完全不能引起小皇帝的兴趣。而宫中太监王振却一面教英宗识字,一面和他玩耍,扮演着集师、友、仆于一身的角色。他被英宗亲切地称作“王先生”,是小皇帝真正的知心人。他事实上弥补了英宗缺失的父爱。

与后世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专权太监不同,王振是儒者出身;他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未能高中,但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他却充当了学官,负责教导其他儒生如何读书。永乐时期,王振不甘心如此平淡地过一辈子,于是净身入宫,碰碰运气。事实证明王振没有选错,虽然他的文化水平在众多读书人中无法脱颖而出,但到了宫中却变成了鹤立鸡群。正是这相对不错的才学,让他深得宣宗信任,命其为太子陪读,这成为王振梦想成真的起点。他作为英宗的启蒙老师,与太子朝夕相处。他使出浑身解数,以迎合少年太子的心意。太子对王振自然也是尊重、爱戴,乃至于言听计从。两人终日形影不离。

英宗刚即位,王振身上便出现了专权的苗头。太皇太后张氏为了不让王振对英宗产生恶劣影响,引导皇帝学坏,有一次险些处死王振。正统元年(1437)正月,张太后召集三杨,以及英国公张辅、尚书胡濙于便殿,郑重其事地对英宗说:“这五个人是国之重臣,你制定的任何一项政策,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才可以实施。”接着又把王振叫来,怒斥道:“你一直在皇帝身边胡作非为,今天要赐死你。”但这次小皇帝不惜帝王之躯,下跪为王振求情,苦苦哀求祖母不要杀王振。张太后不忍自己的爱孙伤心,便放了王振。由此可见,英宗对王振的感情非同一般。后来,小皇帝还曾给王振一道敕书:“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二十几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裨益实多。”向世人宣告了王振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奉皇帝,尽心尽力。这就是王振在英宗心目中的形象。

虽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王振开创了明朝太监擅权的先例。利用英宗对他的信任,王振毁坏了朱元璋所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祖训铁牌,干预朝政,公开纳贿,并对“土木堡之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英宗曾也因此一度失去皇位。但英宗对王振却毫不记恨,反而在“夺门之变”后,在智化寺为王振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将其祠堂命为“精忠”。这一举措充分地表明,英宗根本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们固然可以说英宗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不过又有几个人没有被亲近的人欺骗过?自幼生长在充斥着谎言的皇宫中,英宗又怎能不上当?

英宗不仅对父亲一般的王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感情,对于自己心仪的女人,也是感情真挚。正统七年(1442),英宗和比他小一岁的钱氏结婚。并立其为皇后。英宗为人亲善,对妻子爱护有加,钱皇后也是对英宗情深意重。“土木堡之变”前,钱皇后百般劝说英宗不要亲征,但英宗没有听从妻子的建议。结果土木堡之役中明军大败,数十万战士惨死沙场,英宗本人遭俘。消息传来,钱皇后悲痛欲绝。她拿出自己全部的财物凑够巨额赎金,请求瓦剌放还英宗。

钱皇后的珠宝首饰送进了军营,但英宗却迟迟未归。软弱的钱皇后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只得为英宗哭泣、祈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眼泪哭干了,一只眼睛竟然瞎了;长期卧地,双腿受寒,一条腿也瘸了。昔日的白天鹅,成为了丑小鸭。也许是她的真心感动了上天!一年后,在大臣于谦等人的努力下英宗被瓦剌放还。此后,英宗和钱皇后被幽禁在南宫。高大雄厚的宫墙、冰冷坚硬的铁锁、凄凉幽暗的房屋,伴随英宗夫妇度过了七年岁月。其间,钱皇后坚贞不渝地守着英宗,百般劝解失意中的丈夫。钱皇后甚至用自己的针线手艺来为英宗改善生活。

景泰八年(1457),英宗通过“夺门之变”重新登上了皇位。钱皇后没有能给英宗生下一男半女,可是英宗并没有嫌弃她。皇帝没有子嗣,关乎国本;皇后因此被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朱祁镇的表现,令人看到了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温情。驾崩前,英宗怕钱皇后受委屈,还留下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土木堡之变”虽令英宗名声扫地,杀死功臣于谦的举措更为后世所唾弃,但英宗的所作所为,对得起恩师、妻子,可以说他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临死前,英宗还下达了一道让天下人叹服的诏令,禁止嫔妃殉葬。并且要求今后的历代子孙都要遵守。这一道谕旨,挽救了无数无辜女子的生命,简直是上苍赐给人间的福音。朱祁镇用这一“千古绝唱”,谱写了自己的生命中最后的乐章。

§§§第四节 过渡政权中的景帝

明景帝

明景帝是明英宗惟一的弟弟,是他收拾了英宗土木堡之变的烂摊子,是他将英宗从蒙古人手中救回,也是他成了英宗两次执政之间的过渡者。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人生,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也先率蒙古大军入寇,边关告急。不懂军事的王振,好大喜功,不顾群臣的反对,怂恿英宗亲率50万大军北征。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变”发生,英宗被俘;随军大臣,自太师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而下50余人、200余名高级将领,均死于乱军之中;几十万士卒也命丧黄泉。更为重要的是,王振把整个明朝拖到了灭亡的边缘。蒙古铁骑的兵锋日益进逼北京。皇帝被俘,国家将亡,所有人不禁联想起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明朝上下乱作一团。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稳定政局,选择谁来填补英宗被俘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为首要问题。按理说,英宗的长子朱见深是最佳人选。可他只有二岁,即使登基即位,跟没有是一样的。于是,宣宗的二皇子、英宗的同父异母弟弟——朱祁钰,当仁不让地被众臣推举为监国(监国的作用通常是临时的,救急的)。

“土木之变”后的第八天,景帝以监国的身份登殿主持朝政,接受百官叩拜。紧接着,一场政治清算运动在朝堂上打响。群臣纷纷指责王振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要求对王振余党进行清除。王振的死党——锦衣卫都指挥马顺则为王振辩解。结果以王竑、曹凯为首的文臣蜂拥而上,当场把他活活地打死;还将王振的同党毛贵、王长随从内宫揪了出来,杀死在朝堂。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左顺门事件”。

朝臣虽然抄了王振的家,解了心头之恨,但眼下的局面却让他们一筹莫展。也先以被俘的英宗为奇货可居,不断向明朝索要财物。边关将士碍于英宗的皇帝身份,不敢组织抵抗。形势还在继续恶化。也先竟然挟持着英宗,向北京挺进。若要死守北京,必须有新君的出现对抗也先手中的王牌,从而促使军民一心。于是自八月二十九日开始,群臣上奏,请求朱祁钰继承皇位。

历史把朱祁钰推到了前台。朱祁钰只比英宗小一岁。但在“立嗣以长”的时代,他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登上皇位。虽然在群臣的要求下以监国的名义管理国家,但这些都非出于他的初衷。尤其是刚为监国之时,朝廷上当场发生大臣群殴,并出了人命,这是亘古未有之事。面对这样的大臣,他怎能保证大臣不会对他有所冒犯?况且,城外有强大的敌兵,说不定哪天就会攻进紫禁城,自己做亡国之君,成为历史罪人。宋钦宗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这个皇帝位置,在这时可没有任何诱惑力。更何况英宗尚在人世,朝中自己又没有任何权势,不知哪天英宗回来,那时自己又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他认为这个皇帝不做也罢,于是坚决不肯继位。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在群臣的始终坚持下,朱祁钰被迫于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景帝,遥尊远在蒙古的英宗为太上皇,英宗的幼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在景帝和于谦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斗争,瓦剌的蒙古大军被撵出了长安城。北京平安了,国家保住了。当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喜讯传来时,朱元璋的子孙度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没有重演北宋末年的国耻。景帝成为抵御外侮的皇帝,成为了勇担重任、临危受命的明君。朝野上下一片叫好声,使得景帝的声望达到了最高值。

群臣的颂扬、万民的景仰,让景帝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感。即位以来,周围人态度转变,那种卑躬屈膝是他当藩王时永远体会不到的。他深深地被眼前的荣耀所吸引。可是,活着的英宗却让他不能安心地当皇帝。也先在军事上无法取得胜利后,便不断宣称要把英宗送还北京。毕竟,留着这么一个不值钱的过期皇帝,既不能换回钱财,又捞不到好处,在手中的贬值速度比血汗宝马跑得还快,这个鸡肋不要也罢。景帝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借口这是也先的阴谋,拒绝接纳。可是,大臣们却不理会景帝的感受,不断要求迎回他们的太上皇。在他们看来,英宗总在敌人手上,是国家的耻辱,有损国威。景帝急了,生气地说:“此大位非我所欲,盖天地、祖宗及宗室文武群臣之所为也。”也就是说,我本不想继位,当初是你们强迫我继位的。但气归气,大臣的呼声实在是太高了。景帝心里虽不痛快,但孤掌难鸣,也只得无奈接受于谦等人的建议,迎英宗回国。景泰元年(1450)八月初二日,英宗终于踏上了南归的行程。八月十九日,朱祁镇回到北京。景帝的心病还是回来了。

英宗、景帝这两位兄弟仅仅一年未见,却有隔世之感。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变故。“土木堡之变”,不可逾越的地位鸿沟,让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兄弟的温情。可是权力却改变了一切。同样的皇帝身份,让他们把对方都视为权力上的威胁,最后一抹柔情的面纱也被无情地撕掉了。景帝把他的哥哥当做一颗定时炸弹。为了保住权力,景帝把惊魂未定的英宗直接送入南宫软禁起来;并派王骥为南宫守备,率领一支卫队,严密地看守着哥哥。而政治上进行投机的大臣,更是在旁边煽风点火。御史高平上言:南宫树木繁多,恐生叵测,于是景帝尽伐之。这一切让软禁中的英宗时时刻刻地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

景帝登基之时年仅21岁,在他的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保住皇位,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景帝开始走上他的明君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勤政,改变大臣对英宗的怀念,奠定自己正统君主的地位。针对英宗时期王振专权的现象,景帝限制太监的势力;同时广开言路,树立朝廷新风;对国计民生更是关注,社会上呈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

当景帝的政策成功之时,也意味着他获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本。为了彻底清除英宗的影响,他开始对皇太子的位置动上了脑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取代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景帝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为了得到大臣的支持,朱祁钰不惜向大臣行贿。一场皇帝行贿大臣的闹剧开始了。卷进皇帝贿金丑闻的有首辅陈循、次辅高毂,阁员商辂、江渊、王一宁、萧锑等六位朝中大员。他们每人接受了皇帝黄金五十两、白银一百两的贿赂。善于政治投机的大臣,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他们纷纷上书支持景帝。连远在广西的小吏都为皇帝分忧,上书“永固国本”的奏章,要求更换太子。

在投机大臣的怂恿下,景泰三年(1452)五月,景帝的儿子朱见济顺利地登上了皇太子的宝座。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朱见济只享了一年多太子的福气,便仙逝而去。朝中的一些大臣又出现了复立朱见深的呼声。御史钟同和礼部郎中章纶,先后提出了朱见深复出的奏章。正处于丧子之痛中的景帝一见这样的提议,自然十分愤怒。盛怒之下,他将钟同、章纶关进了锦衣卫的监狱。二人历尽磨难,最后,一个死在大棒之下;另一个虽幸免于难,直到英宗复辟后才被释放。

皇权的诱惑,使得温文尔雅的景帝从拒绝皇位到留恋宝座;从害怕左顺门的暴力事件变成了暴力的使用者。自古以来,无限的权力总是导致无限的悲剧,无一例外。

权力改变了景帝,命运却改变了英宗。在儿子去世后,景帝自己也在景泰七年(1456)身染重病,到了八年正月,病情加剧,甚至出现咳血的现象。又是一些投机大臣,在正月十六日,发动了“夺门之变”,打开了南宫的大门,把英宗抬上了金銮宝殿,英宗复辟了。病入膏肓的景帝面对这突来的变故,只是连说了几个好字,便不再说话。二月初一,他被废为郕王。十九日便撒手人寰,年仅30岁。

不知道景帝在死前是否认命。他试图改变一切,结果,命运却让他和他的儿子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五节 过分宽厚的宪宗

明宪宗

宪宗的童年并不幸福。他亲眼见证了父亲英宗和叔叔景帝之间的皇位之争,而他本人也被他们深深地伤害了。景泰三年(1452),宪宗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被叔叔景帝废黜了。此时朱见深虽只有6岁,但权力的角逐已经让他尝遍了人世沧桑,过早地成熟了。《明实录》记载了朱见深被废后的表现,“年虽幼,举止如成人,气度非凡,不轻言笑。”我们看不到儿童应有的天真烂漫,却看到了成年人般的稳重。权力剥夺了朱见深的童真,同时也剥夺了父爱。英宗自蒙古南归后,便被径直送至南宫,父子7年不得相见,朱见深只能跟随祖母孙太后生活。

同类推荐
  • 西方上兵

    西方上兵

    故事背景黄巾之乱到三国归晋这段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时间跨度约70年,是一部以武侠江湖为主题的三国时期小说。各种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纷呈迭起,仗剑游走江湖的名士侠隐和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三国政权更是在这个合纵连横的大时代中悉数登场。
  • 水浒纵横破

    水浒纵横破

    陈氏兄弟得一真人指引,同赴水浒时代辅佐宋公明,替天行道,途中和不少好汉相聚一堂,又博得了不少名望,最后宋江死后,陈氏兄弟继位,进击朝廷,逼死高俅,杀尽贪官污吏,最后归隐幽山。有诗赠曰:陈门双龙,奇逢乱世狂潮;水泊行侠,仁系五海邻里;吞风吻雨,气压万里山河;卧虎藏龙,志傲几载英雄;义结金兰,冶尽天下桃园;归去来兮,言胜坛座百家!
  • 史上第一逆袭之刘邦心路历程

    史上第一逆袭之刘邦心路历程

    “刘季,休跑----”,项羽身着铠甲战袍,手持长戟骑着乌驹马追着我,我用余光斜视感觉他的兵刃就快抵住我的屁股,身边黑白无常拿着锁链等着索命,而我只能跑,骑着马跑或坐着车跑,心急如焚丧家之犬的跑,跑慢了随时就进了鬼门关。这一幕是我一生的梦魇,每每把我从梦中惊醒。
  • 长明天

    长明天

    鱼肉,刀俎,鱼肉是我,人为刀俎,为何?这是为何?前世,公子无愧于天下,今生,书生上路,只求长明天。罢罢罢我本性如此,求得,求不得,疯语焉……
  • 我不是佞臣啊

    我不是佞臣啊

    读者群:701475864何瑾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费尽心思将大明搞得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怎么就成了佞臣?难道是因为搞事情的过程中,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亦或者是个人魅力太大,跟皇帝的关系很铁?不就是边改革,边享受了下生活嘛……那些个家伙们,一定是嫉妒,红果果的嫉妒,才会诽谤我的!
热门推荐
  • 重生大上海

    重生大上海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这个地方,只有我能打人,别人不行!想污染一个地方只有两种办法,用垃圾,或者钞票!老子的路靠老子的双手打出来!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做流氓不难,做好流氓很难,有文化才能上档次!——本书主角的经典语录摘抄发生在平行世界的YY幻想,请勿与现实历史挂钩!
  • 时代潮

    时代潮

    本书作者是《武威日报》的编辑、记者,本书是他从事新闻工作20年的新闻作品集。
  • 第一仙姬

    第一仙姬

    尹离,一个势力庞大,一手遮天,打的仙门百家百年沉寂的奇女子,众人口中放荡成性的魔女,为了抓出幕后黑手躲避数年,临近收网之际,却死在最信任的人手中,一切计划付诸东流。重生一世,气息微弱,身无灵力,天生废材?这些都拦不住她,差点身死就咬着牙死命的活,无法修炼就破了这天,重建大道!她混天魔女的名号可不是白白得来的,与人争,与天斗,又有何妨?高冷貌美女魔头X风度翩翩九公子大型宠妻现场正在上演——兜兜转转,回头仍旧是你——
  •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技巧

    全书共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阅读理解概述、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四级阅读题型模式、历年阅读理解真题详解、全真预测试题。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阅读方法、技巧,帮助广大考生提高阅读能力,掌握临场解题技法,在进一步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的同时更能使其语言的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使部落格

    天使部落格

    被公主砸成青蛙状的倒霉王子李安哲,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砸他的原因是看见他就想吐!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令人觉得耻辱的事吗,嗯?好吧,把王子吐一身也就算了,为什么连倒滑旱冰都要把他撞飞?要说眼前这位胖公主不是故意的,谁信,嗯?
  • 冷酷少年爱上冷美公主

    冷酷少年爱上冷美公主

    一段感情让她伤透了心,于是她选择了逃避,转去了其他学校,她本是个漂亮的女孩,,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她在新学校化了丑妆把原本很漂亮的她化得很丑,后来在另一所学校本以为找到了真爱,可因为她的任性,失去了她所谓的真爱!!!!
  • 盛世乾坤腹黑王爷萌宠妃

    盛世乾坤腹黑王爷萌宠妃

    她,21世纪一个整天做白日梦,喜欢看各类穿越小说,希望做软妹子的女汉纸。他,天凌国冷酷、俊美、邪魅、强大、腹黑的宁王殿下。当腹黑男遇上神经女,当搞怪、逃跑、装可怜变成生活的旋律,当真处处鸡飞狗跳、精彩不断、宁王殿下优雅的扶额,看着刚刚被捉回来的小家伙,霸道的宣布“小东西,任你如何都跑不出我的手掌心,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敢逃跑,就要有接受惩罚的觉悟。”“不、救命啊·········”
  • 一盏茶的寂寞:英汉对照

    一盏茶的寂寞:英汉对照

    高压、快节奏是现代人,尤其是现代都市人生活的两大显著特点。黄昏时分,从任意一座写字楼的落地窗向下望去,车如流水,在错综盘旋的马路与高架桥间飞速穿梭;伫立道旁的路灯也瞬间警醒,垂着一尘不变的面具脸任由各色车灯从趾尖滑过;铮亮的灯罩散发出微暗的光华,像夜间茅舍中老太点起的蜡烛,照亮了飞速打圈的梭和线。都市人就这样使尽浑身解数紧扣着转盘上的一个点,努力使自己与外界保持协调,但时不时还是会向那股巨大的离心力妥协,被动无奈地游离于边缘之上。
  • 旁人的心动日记

    旁人的心动日记

    讲一些我生活中的小事,有时候也会以自己的身份套入别人的故事。生活嘛,总是用各种的故事拼凑而成的。有悲伤的,感性的,开心的…我用故事买你的酒,愿随心仗剑走天涯,遇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最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