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陕西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首先,陕西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2007年全国人均GDP排名,陕西在全国31省份自治区中排名第21位,还处于落后水平,这直接制约了陕西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陕西处于内陆地区,人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故步自封的思想比较严重,加上汉唐灿烂悠久的历史,使人民沉浸在历史的荣誉中,在陕西这片皇天后土的广阔地域中,缺乏一种敢拼敢闯的精神,客观上制约了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再次,虽然陕西的科教育实力强大,属于科技强省,但是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进而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战略企业家。大多数的文化资源尚处于未开发和浅开发的状态,专业的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还比较短缺,导致目前陕西文化产业规模、效益还相对低下。最后,文化资源和市场的结合度尚浅,换句话说,陕西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小作坊运营状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挖掘力度都还不够。
归根结底,制约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体制落后,缺乏优秀企业家的生产机制,缺乏合理的项目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机制,缺乏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等等。本文在此基础上,拟对陕西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发展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面对体制“瓶颈”对陕西文化产业的制约,笔者拟从以下十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积极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
积极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完善和优化,还可以提高整个文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文化竞争能力,它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从更高的层次深入到市场机制里面。一项积极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对于陕西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再建,社会文化结构的现代化变革;现代文化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为此,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5〕3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72号)、《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但是,陕西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从总量上来说,陕西文化产业总产值只是北京的1/15,山东的1/6,广东的1/4,人均更低,而且还存在宏观管理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分散化状态,文化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等问题。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力度,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加快陕西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积极优惠的文化项目引进政策首先应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人,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准人程序。允许和鼓励文化单位、机构和企业以及各类社会资金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国家未禁止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动漫、电子、网络游戏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数字电视、音像制品业,演艺、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等领域的文化企业发展壮大。
其次,加快有关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相关立法。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网络,如重点支持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西安临潼文化旅游产业区、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西部影视城及延安革命文化园区的发展。提髙产业集聚和解化功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提高文化产业区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再次,要尽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相关政策。对进人文化产业区域的项目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以增强对相关文化项目的吸引力。
最后,还应该完善相关的财政优惠政策、税金减免政策、税利返还政策、差别税率政策等等,以吸引优质的文化项目,以促进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2.制定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首先应该重视人才环境的优化,树立现代的市场经济意识,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则,营造一种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加大引进既懂意识形态,又懂经营和现代管理,既能把握国内市场,又能把握国际市场的复合型文化产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发展文化产业急需的高科技专业人才和创意人才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文化经纪人才。
再次,还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法规,再分配体制上,要按生产要素,建立市场经济原则的分配制度,并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使人才的流动无后顾之忧。
最后,还要简化人才流动的相关手续,精简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缩减所需要的相关行政时间,并且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以加快人才的快速流动。
3.制定充分发挥陕西历史民族文化特色的政策陕西历史悠久,积淀丰厚,文化遗存丰富,但由于陕西经济的相对落后,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单一,行业限制过多,造成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所以要加快制定充分发挥陕西历史民族文化特色的政策。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有选择的开发相关的文化资源,并且·加快文化资源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因此要制订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政策,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还要制订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贴息信贷等方面对该地区进行文化方面的扶持,充分挖掘该类地区的文化资源,引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
二组建陕西省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产业,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对进人文化产业的资金有着较高的门槛。尽管有着较高收益的诱惑,但是由于投资的匮乏,陕西的文化产业在整体上缺乏规模效应,资本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制约,必须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组建相关的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以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是常规经济政策,如技术创新促进政策等因素的3倍。像亚马逊、雅虎、eBay、Google等这样的大型文化类企业,都曾在创业初期受益于风险投资基金的资助,并在创业成功之后发展出自己的风险投资部门或机构。
放眼全国,风险投资在中国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从大多数人还不了解风险投资的概念,到随着新浪、搜狐、网易的出现,很多企业开始了解并涉足风险投资,再到随着携程网等十几个网络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的成功登陆,创业投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也随之步入一个高潮时期。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已形成年投资额100亿人民币左右的规模。但是除了网络传媒外,风险资本对文化产业领域的介入还不深入,还存在着较多的限制。因此,组建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从根本上来说,还要从以下两点人手。
首先,从文化产业自身来说,需要进一步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如果文化产业的产权结构调整能够提供明晰的产权界限,那么大规模的风险资本进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另外,要想将风险资本引人文化产业的领域,必须先为风险资本创造出高收益的前提。如美国的In-tel(英特尔公司),Microsoft(微软公司),和APPle(苹果电脑公司)等这样以数十倍的增长率增长的企业,都曾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和帮助,是完全按风险投资的思路与模式发展起来的。但是陕西省从事文化产业项目的企业成长较慢,增长率、企业规模和生命周期都相对有限。除此之外,陕西省从事文化产业项目的企业还不具备规模效应,小规模的髙增长性是不足以吸引风险投资的,形成具有行业主导者或垄断者地位的经济规模,就不能有效放大风险资本的杠杆作用,也就实现不了高收益。因此,只有当具有品牌价值和规模化市场的文化产品涌现的时候,中国的文化产业与风险资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将会全面地兑现为事实。
其次,从政府这一主体层面来说,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扶持力度,从以上的论证也可看出,目前,陕西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存在较高的准人门槛,文化产业项目和风险资本的结合还和薄弱,对于风险资本还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看得见的手”作用,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大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对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批准,以及设立风险资本的准人门槛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保证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实现真正的结合。
三以西影集团为中心,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以西影集团为中心,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把创意、技术、营销等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陕西影视文化加大发掘力度,使其原创价值,逐步转变为有广阔市场的商业价值,同时实现传承文化遗产和推介陕西文化的社会功效。我们应力求在坚持地域性的同时,寻找到地域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连接点,并将人物与故事根植于多重的文化平台和多元的文化语境,使作品能够反映出人性在深层次上的共通性之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范畴。影视精品的创作生产是繁荣文艺创作的重要途径,它对陕西文艺创作和西部文化强省的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内容选材方面,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文化历史剧陕西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汉唐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意义深远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对外交往文化和现代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汉唐文化系列影视剧,关中文化系列影视剧,红色文化系列影视剧等,形成具有鲜明“陕派”风味的电视作品,即一种具有厚重的黄土地气息、古朴的城市风韵、粗矿的关中风情为主要美学特征的电视剧艺术流派,做到真正的“内容为王”,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展受众市场,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2.在生产运营方面,建立影视产业园,大力扶持民营影视产业,寻求规模效益建立一个集中影视产业主要生产要素,以拍摄制作为核心的影视产业园,在影视企业经营上给予政策及税收方面的优惠,并提供良好的政府配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好莱坞模式,使影视剧的拍摄达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同时集中力量宣传,吸引国内外资本。同时大力扶持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不断壮大影视生产队伍。
3.在市场发行方面,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采用多窗口策略在市场发行方面,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通过掌握需求、控制多种营销渠道,实现影视产品的风险分散化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在后期制作、宣传以及衍生产品方面,加强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通过陕西卫视、西部电影频道、陕西四套影视娱乐频道作为播出的第一层窗口,通过版权授予,将其他省市台作为第二层窗口,网络为第三层窗口,最后通过衍生产品如光盘、图书等实现发行效益最大化。
四以华商报和陕西卫视为龙头分别组建陕西传媒上市公司新闻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是一个传媒强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且灵活的传媒市场,如何突破资源发展瓶颈,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早在2001年,陕西省成功剥离原分属省、市、县三级的广电网络,组建了全国首家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陕西省传媒业纳人到了一个正规的发展渠道,陕西省的传媒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挥势头。如何做大做强陕西省的传媒业,加快陕西传媒公司的组建和上市速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迎合现有的市场,应当将组建以华商传媒集团和陕西卫视为龙头的陕西传播上市公司提上日程来考虑。借助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类企业改制整体上市的支持政策,打破华商集团和陕西卫视之前传媒主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瓶颈,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升级,为陕西新闻传播发展带来长期而广阔的空间。
其次,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借助政府对文化传媒资源的倾斜政策,整合目前处于市场化发展初期的广电资产和媒体业务。如华商传媒集团,其作为国内唯一在多个区域运营都市报的传媒集团,它以西安《华商报》为基础快速发展,拥有七报、四刊、三网和多家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传媒产业链。其业务涉及都市报、周报、期刊、互联网和报刊印刷、城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领域,并且拥有完整的报纸产业链。而陕西卫视作为陕西的窗口,其利用相对独立的运营体制为改革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支撑。在报业产业经营经验丰富的华商传媒集团和“以人文为特色”节目要求的陕西卫视,如果他们能联合上市,无疑可以在打破报业与广电行业的竞争壁垒,产生规模效益,降低外部交易费用。在提高传媒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从而带动陕西省整体文化产业迈人发展的新时期。
根据戴维尼提出的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观点,持续优势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打破现状才能获得一系列短暂优势,因此长期的成功需要动态战略,不断地去创造、毁灭——————————·20D8文化产A发展研究二n二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