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只有像山谷那样谦卑有容,德性才会丰足起来,最后才能复归到像未加工的木头那样自然纯朴。朴,是指道的一种品性或品相。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老子则讲,人之初,性本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朴散则为器”,进一步表明,朴不是道。因为道是不可散的。孙以楷持相反的看法,他觉得道就是物质,它是万物本原,也是万物本体。请问:本原是物质吗?本体是物质吗?他还说,如果道不能散,天如何能得一?地如何能得一?人如何能得一?物质当然可以散,但本原可以散吗?本体可以散吗?他的理解是矛盾的。他还解释“散”不是打碎,分散各处,而是“见”的意思。“散”怎么有“见”的意思?恐怕是他的意释吧。“散”只有零散、杂乱,反而不便于“见”。说道存在于万物是可以的,说道散于万物是不妥的。这里,朴散为器,就是用木头做一个比方,说明道的本相一旦破坏,就变成了工具了。
老子是反对“朴散”的,他主张保持朴,即保持自然状态,保持自然本性,故而才有“大制不割”。制,规模。大制就是宏大的境界。一个人要想有宏大的境界就不要去作人为的有伤(损害)天性的事。“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帛书本少一“之”字。“用”,作介词,释为“因”,顺因。“官长”,不是“长官”,或“官”,而是“官之长”,即百官之长。圣人会顺因道之自然本性,就成为百官之长。至此,本章旨意就清楚了,为人处世、修身治国要明白返朴归真,谨守大道的原则。李零曲解此句道,要像高明的裁缝,自己不动手裁剪,靠伙计干。哈哈,真有他的,大概就如今天的博导一样,自己不用写论文,靠学生弟子写,这在李零看来,就是“高明的博导”了。难怪今天高校这种事情极其普遍,原来高校的博导们都读了《老子》,都深通老子无为之大道,故自己不用为了。不过我估摸着李零先生一定不是“高明的博导”,因为他的书都是自己写的,不会让学生去写。
【核心提示】
不要自视聪明,高估自己的智商,也不要低估他人的智商,其实大家智商都差不多。
抱朴归本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今本第十九章)
绝声(圣)弃知(智),民利百负(倍)。绝仁弃义,民复畜(孝)兹(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帛书本)
绝智弃谝(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三言以为文不足,或令之有乎属:视素抱朴,少私寡欲。(楚简本)
本章是承续前一章而来。前面讲到了仁义、孝慈,故这一章继续围绕着这些来阐发“守道”的本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智”并举,而且都被作为弃绝的对象,引起后世无穷的争论。要“弃智”好理解,因为老子认为,“智”是机巧、伪诈的代名词,当然是要放弃的,要行伪诈也是需要智慧的。所以执着于智不如弃智。
世人都喜欢标榜聪明,在某一方面比别人想得多,办法想得好,得到的好处多,就认为是聪明,这是典型的自作聪明,其实大家智商都差不多。现代科学家证明,智商有85%靠遗传,是天生的,某人聪明一点,没什么值得炫耀,这是基因。曾国藩说,凡天之所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老天生下我们这些人,绝顶聪明的不常见,特别愚蠢的也不常见。绝大多数都属于智商平平智力中等的。因此,不要自视聪明,智商高;更不要轻视别人的智商。
孔子也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就是具有了上等的智慧,而具有了上等的智慧也就是善守道的人,他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不会被环境所移动,因此他就能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从而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而失去了根本的人,不善守道的人,即使智商高,也会被环境所左右,被环境所移动,也就不能认识环境,更谈不上改造环境,从而也创造不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高明的人引领潮流,中等的人追随潮流,下等的人远远落在潮流后面被潮流抛弃。所以,聪明不聪明,要看其是不是善于遵循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聪明,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种人,就和“下愚”差不多。无独有偶,法国思想家拉罗什富科也有着与老子一样的看法,他说:“一个精明的人要想不受到欺骗,有时只需不精明就够了。”
那么,这里老子要“绝”的“圣”是什么?众说纷纭。但可以断定,不是圣人,因为老子差不多“言必称圣人”,就好比后世儒者言必称孔子一样;五千言的《老子》中,圣人被称颂有三十多处。有的称“圣”是与善、仁、义、智等儒家推崇的东西,属于老子所言的“大伪”;有的称“圣”是“妄意”(见《庄子·胠箧》),即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有的称“圣”即“小聪明”。还有的称上述这些东西都不是老子要主张弃智的东西,包括对圣的理解,认为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都主张弃绝的,何待老子来绝弃?而作为一代思想家,他的深刻在于他习惯于逆向思维,他要绝弃的,往往是常人要维护的。[9]此见倒颇为“深刻”。老子善于逆向思维,这不错;然而,老子真的是常人要维护的,他就要弃绝吗?这不是故意要与世对立?常人维护吃饱穿暖,老子也要弃绝吗?显然,这观点过于偏颇,有失老子本意。
查词典,“圣”有崇高之意。看历史,对照现实,历史上有不少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上至帝王将相,王公大人,下至凡夫俗子,役夫走卒,自视高大、自视高明、自尊圣神者比比皆是。而实际上,这些人都不过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不知深浅的浅薄之人。但潜意识里面,他们都有一种成为圣人的欲念。一个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例子是,很多帝王,都不知深浅地问臣子,我比起三皇五帝来怎么样?或者我比起历代先王来怎么样?那么,臣子们要么不知羞耻地称颂他们的皇帝,或者当场作起歌颂圣明的诗来,死后,他的子孙他的臣子们还拼命地寻章摘句,为他送上一个谥号,算是圆了他成“圣”的鬼梦。我不想点名,因为案例太多,这些都是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的。最谦恭的莫如乾隆,他晚年没有称“圣”,自号“十全老人”,寓意自己的文治武功是“十全十美”,功高于天,恩深于海。并镌印曰“十全老人之宝”,还亲自作“十全老人之宝说”。其实呢,这“十全”,全是武的,不过是十次重大军事行动而已。有史家总结,这“十全”,有维护正义,有反击侵略,镇压民变,有平息叛乱,有扬兵耀武,有小题大做,有得不偿失,有多管闲事。国家真实的情况呢?是史上最大贪官和珅在他眼皮底下做了二十年的好梦;做了六十年皇帝,最后把国库花得干干净净,拍屁股走人,退位做太上皇;中间没钱旅游了,竟然卖官、以银抵罪。军事上竟然不知羞耻地出征缅甸,却被缅甸这样一个小国打得大败这都算作“一全”。乾隆手段倒也算高明,就是苦了百姓。百姓没官职可拿出来卖,都只有卖自己儿女了。如果说乾隆自尊圣明倒也罢了,到了21世纪竟然还有N多人在电视电影中为他大唱赞歌,大呼圣明,无非是以古喻今罢了。
可见,这个“圣”,就是人们潜意识里做圣人的欲念。天下有多少事是打着文明或道德的旗帜进行的罪恶勾当啊。特别提示:后面还有一个“利”,要“弃利”。
此句,楚简本作“绝智弃谝”,没有“圣”字。“谝”,一作“辩”,是花言巧语、炫耀、显摆之意,与我所理解的“圣”差不多。“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此一句成为后人认定老子反对儒家的仁义的依据。老子并不反对仁义,这在很多篇章都有体现,笔者也做了说明。楚简本出,根本没有“绝仁弃义”之语,而为“绝伪弃诈”。这只能证明老子本没有和“仁义”作对,更证明,老子并非要与世作对,别人赞成的,他就要反对。“仁义”也不是儒家的发明,即使《老子》成书晚,但至少在老子的观念里甚至话语里是存在的。老子即使反对仁义,也是反对脱离了大道轨约的赤裸裸的仁义。离开了大道统率的仁义,便会流于虚伪。孔子不懂“道”,儒家也不悟“道”,一味标榜仁义,自然逊于老子一筹,但后世儒家不服气,硬说老子反对仁义,未免有点“不仁义”。把“绝伪弃诈”改为“绝仁弃义”,或许是为了彰显与儒家的区别,其用意非常明显。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今本、帛书本、楚简本都同,只是顺序不同。前面提到老子主张“民利”,这里又要“弃利”,岂不矛盾?不矛盾:巧是机巧,利是利欲、私心。前面那个“利”是实,后面这个“利”是虚。孙以楷认为,“伪”“诈”是稍有良知和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反对的,怎么能把这样的命题安在老子名下,岂不是糟蹋老子?这样的观念很好笑。首先,知道反对和绝弃是两回事,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行不一的人天下多了去,既然知道反对,为什么做不到?老子并不是简单地反对伪诈,要是要求弃绝伪诈,这比那些只知不行,知行不一的人要高明得多了吧;其次,“巧”“利”同样是大家都知道反对的,为什么人们还要去孜孜以求呢?孙以楷把“巧”理解为“技巧”,也通,他说技巧是双刃剑,有正反两种作用,看他为私还是为公,那么,我想大家都知道,伪诈虽然是贬义,但他同样是双刃剑呢,也有两种作用呢?看他是为私还是为公。比如,我们知道在打仗的时候,要善于伪装、兵不厌诈啊,难道也要反对吗?要像许禇那样赤膊上阵才算光明正大?呵呵,孙以楷先生以为深刻的人总是深刻,伟大的人总是伟大,其实,深刻是蕴藉于浅薄之中,伟大是寓于平凡之中的。老子的思想很深刻,可老子的话语很平实。老子的思想很伟大,可老子阐述其思想的方式很平凡。
“此三言,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哪三言?绝了做圣人的欲念,放弃智者的自是,老百姓会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仁义的标榜,老百姓会子孝父慈起来;弃绝巧诈和对功利的追求,天下无盗。老子知道,上述三句话不过是阐述了一个很普通很浅显的道理,不全面,没有完全表达老子的思想,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何落实天道“无为”的问题,“以为文不足”,因为文采不够,“故令之有所属”,所以还要归纳深化一下主题。
这主旨就是“见素而抱朴,少私而寡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加工的木头。这两个字也很浅薄,然而,却很有象征意义。没有染色的丝当然是自然的,没有加工的木头也是自然的。二者都是合乎道的,是无为的。“见素”即所见者素,“抱朴”即所抱者朴。“见素”,楚简本作“视素”,意思一样,见和视,这里都不作看,而是指效法。“抱朴”,即抱道。“朴”在《老子》一书出现八次,是老子用来比喻“道”是无为自然,抱道之心就是合道之心,就是真诚质朴的心。因而,老子本章的主旨是为人要效法没有染色的丝,不沾染上人为的色彩、杂质,处世要永远怀抱着真诚朴实的本心吧!自然而然,你的私心就減少了,你的欲望也就降低了。治国也一样,为政不要唱高调,树大旗帜,提过高任务,像某********那样也学中央来搞大阅兵,结果却闹得个笑话,要朴实本色,求真求实。这样才合乎天道,才能体行天道,才能升华自我的境界。
老鼠对猫说:我爱你。
猫说:你走开!
老鼠含泪地走了。
谁也没有看到老鼠走后,
猫也流了一滴泪。
其实,有一爱叫做放弃。
网上有一个这样“搞笑”的段子,我倒觉得颇合老子有弃有抱的辩证法,录之以供一乐。
【核心提示】
人的一生千万不能被物化,自化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自化归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今本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静),天地将自正。(帛书本)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楚简本)
老子哲学,深谙自然无为之天道,故而老子针对世间万事万物,论述起来都是那么样的举重若轻。他的奥秘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天道证人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何谓无为?无为就是无目的、无意识。道生天地万物,却不干涉他,任其顺乎自然本性,该怎么变化就怎么变化。万物之为,就是道之无不为。中国十几亿人口,为什么真正成才的不多?就在于为人父母者不懂得道之无为而不为的道理。父母生下小孩,就把他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规定他吃,规定他睡,规定他学;什么时候吃,吃什么;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读什么书,读多少书,读什么学校,课外又读什么,全都代替他谋划好了。甚而至于还有不少所谓教育专家,发明了什么早教、早教之前还胎教。惟独不是顺乎他们的天性,惟独不是教孩子们效习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