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是一个宏大的愿望。
我们的老祖宗一开始就喜欢攻击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
于是便有了对人生的思索,对哲理的探求。
在老子的概念里我们一再遇到道德二字,
历经三千年,
我们今天仍然无法绕过这两个字。
何为道德?
道德产生于合作,有人际关系才有道德。
道德就是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老子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
人和人之间的常德。
【核心提示】
道德产生于合作,有人际关系才有道德。
大道无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今本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与)?故能成其私。(帛书本)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天地的存在是道的力量使然,因其不自生,所以能长生。不自生表明天地的存在是客观的,自然的,是没有自我的,不为存在而存在,也不谋求自己的存在,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谋取生存。因此,圣人懂得将自己的身体置身于他人之后,将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因而置身于后反被大家推到重要的地位,置身于外反而保存了自己。这难道不是因其大公无私吗。故而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从老子的辩证法来看,没有私就没有公,公和私是对立并存的。但在道的意义上来讲,大道无私。天地因道而生,就是因为能遵行大道无私,安于无私,不超越大道的轨则益生自己,所以能获得长生。
并不是因为凡是道所生的,都能被赋予无私的禀性。天地之所以能获得无私的禀性,还在于遵循大道无私。因此在天地运行的过程中,天无私履,地无私载,它能包容万物、承载万物,没有私之心,这也是“无为”。
在这“无为”之中,由于它包容、承载、滋养万物,故而呈现出利人的价值取向。因此,无私本身就是一种利人心态和行为。
圣人不同于天地,它有情志,有人格,有公有私,有欲有求。但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他能体合天道无私,把大公当作自己之私,因而,也就无私。这也就将公和私合二为一,融合于无形。当众人都在为名为利,为欲为求而争先恐后时,有道之圣人反而把自己置身于众人之后,当别人在争斗中被弄得伤痕累累,头破血流,回过头来看时,发现圣人无私的品德,就把他推为自己的代表,奉为自己的楷模,这样,圣人反而获得了“身先”的机会,代表众人处理一切纷争的事务。当众人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圣人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坦然面对,沉着应对,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结果正保存了自己。
后世儒家则不然,讲究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得势的时候兼济天下,穷困的时候只好善待自己了。而究其实,骨子里面渗透着一个大大的私字,一个“兼”字,一个“独”字,“兼”者,是在满足了自己之后,“独”者,是不顾公众的私,道出了儒家的虚伪和道貌岸然。他们虽然也讲什么公而忘私,舍身取义,但那更多的是为了猎取名誉,以便在青史上留下一笔。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以至于连皇帝们都看出了其中端倪,当儒生们敢冒逆鳞之际,皇帝们反而不杀他们,就是有意要打压他们猎取名誉的念头。这种一眼就被看穿了的“无私”,其实正是一种“大私”。
所以,为了避免被后人看出个中的奥秘玄机,就不断有人歪曲道家。如南宋大儒程颐就有意歪曲老子“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本意,说什么“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责老子在玩弄纵横阖之权术。认为老子是把“成其私”预设成自私的功利目标,把“非以其无私”作为达到成就自己的手段。另一个更著名的大儒朱熹甚至破口大骂老子是在搞“君人南面之术”“老子心最毒”。[7]
不过,好在天公地道,老子还是老子。每当世道太平(当然,历史上人们从来就没有过太平)的时候,就是儒家复活的时候,而每当世道衰乱的时候,总是道家在发挥作用。
天长地久。一个美好的愿望,原来就出自老子。
后世有人反唱之:天长地久有时尽。前者是老子对天地的自然描述;后者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咏叹。这恰好说明,人生一世,要以无私的心态处之。
当然,现实毕竟是现实,老子要求人们像圣人那样体合天道无私的精神,做到无私无欲,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现实生活中,利人的目的在利己。我们提倡服务他人,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交易的理念占了上峰,奉行的是经济的法则。经济法则是拔河的法则,两个经理谈判,每个经理都在争取自己公司的最大利益,而道德法则不一样。
道德法则是打桌球的法则,把球往对方那里推。家庭里父慈子孝,如果只有一杯水,父亲把水推给儿子,儿子把水推给父亲;两个经理谈判,只有一杯水,两个经理讨论来讨论去的结果是一人半杯,父子之间推来推去也可能是一人半杯,虽然结果一样,但是机制不一样。虽然都讲双赢,但经济法则下的双赢,赢得何其难也,赢得何其不爽,而道德法则下的双赢,赢出了一片更大的天空。
道德产生于合作。有人际关系才有道德;单个人不存在道德。马克思又讲:道德的基础是他律,有利益才有道德。
个人利益即老子所说的“私”,有三大原理:一是平等原理;二是制约原理;三是多层次原理。处理个人利益也有四种表现:一是自私的表现,损人利己;二是正当的表现,不损人而利己;三是高尚的表现,利人利己;四是伟大的表现,反馈社会。那么老子所说的“无私”正合第四种表现。所以,道德的实质是利他。
老子强调“无私”,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只是一种理想境界。然而,假如按照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勒庞的研究,老子的思想便显示出巨大的意义。勒庞认为,私人利益几乎是孤立的个人惟一的行为动机,支配群体的永远不是私人利益。所以,领袖人物如果有私,必然会激起群体对他的反感与抗拒。恰恰是群体对个人(领袖人物)有着这种道德净化作用。群体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却不时树立起崇高的道德行为典范,这一点,作为领导干部不得不铭记于心。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没有爱情,美丽有什么用?没有语言,智慧有什么用?没有道德,由人的智慧要素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又有什么用呢?它带给人们的,决不会是幸福。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任何民族情感和凝聚力的努力,都会被厌恶和疏离所代替。”
人们常常引用的“囚徒困境”也好,“公交困境”也好,涉及的都是一个公私困境。一个是招还是不招,一个是挤还是不挤,本质都是在处理公私困境上的吊诡,而忽视了一点,那就是道德同样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核心提示】
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老子则讲,人之初,性本朴。
常德归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今本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鸡(离)。恒(德)不鸡(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谷)。为天下【浴(谷),】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忒)。德不貣(忒),复归于无极。楃(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帛书本)
老子思想始终充满辩证法的智慧,可以说,他也深谙辩证法的奥妙,他所论之道差不多本身就是“辩证法”。
老子有太多的人生感悟,发人深省,启人至深。他的秘密在哪?就在道中。
本章依然论道,并通过论道,实际上告诉我们,常德也就是道,道之以德。
《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说阴阳互动,而不是静止的一阴一阳构成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有人说,雌是弱者,所以,明知什么强,宁守其弱。他可能不明白,柔弱胜刚强,雌以静胜、以下胜。胜利的是弱者吗?很多人看到的是一个“守”字,“守”字很容易让人们想起“保守”,受“改革”一词的影响,“保守”一词成了封闭落后、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老子虽然不讲攻守易位、攻守易时,而是讲“知守”,他确实不主张“攻”,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子是保守的,相反,他的“道”是开放的,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所以,老子讲“知守”,并非是讲知守对立,或知守并立,而是想表明知是守的前提,守的目的是为了知。知和守不是僵化的。老子讲知雄守雌,并不是要故意违反常识,别人不喜欢的,他偏偏喜欢。而是他从别人不喜欢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了奥秘,悟出了道的真谛。这就是老子的高明之处。
要知道雄,必须守住雌。雄雌构成一种张力,也就是相当于阴阳。雄是外向的,雌是内敛的;雄是进攻,雌是自卫;雄是有为的,雌是无为的。要进攻,必须先守好自己的本份;要管理教育别人,先得管理修炼好自己;要抗击外敌,先得搞好内部团结,攘外必先安内;要有所作为,先必修养好自己。守雌,就是把自己看得低一点,让自己内心弱一点,把驿动的心放平静一点,尽可能做天下之溪,先广纳百川,壮大自己。而后一旦能量积聚够了,便可以一泄千里,冲决一切阻隔,一鼓作气,直达东海。
马王堆帛书中出土的《黄老帛书》中恰好有一段关于“雄雌”的论述:“凡人好用雄节,是谓妨生,大人则毁,小人则亡,以守不宁,以作事不成,以求不得,以战不克。厥身不寿,子孙不殖。是胃(谓)凶节,是胃(谓)散德。凡人好用雌节,是胃(谓)承禄。富者则昌,贫者则谷。所守则宁,以作事则成,以求则得,以战则克。”[8]这段话正可以作老子“知雄守雌”的最好注解。
为天下谿(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帛书本作“恒德”。常就是恒。常德就是矢志不改的德。天下之溪,是顺乎自然大道的,因此也就不离自然之德性,不离德性,就能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状态。老子再一次使用了“婴儿”作为自然之道的比喻。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和黑是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也是最为抽象的两种色彩。白也可指光明、洁白;黑则可指黑暗、邪污。在哲学上,黑白所代表的含义远不止此,如黑可代表神秘,白可代表纯洁,甚至还可以用“黑白”指代“是非”“善恶”,我们常常说的“黑白颠倒”,就有是非颠倒、善恶颠倒之意。阴到至极就是黑,阳到至极就是白。所以,本句中的“黑白”是不好用其抽象义的,难道可以说知白守污、知是守非、知善守恶吗?知其白,守其黑,也可讲是知其黑,守其白。在老子这种语境下,无法确定其准确的含义。黑白在这里就是两种有着强烈对立而又统一的颜色。要知道一种颜色,必须守住其对立的一种颜色,这合乎辩证法。式,法也。古代的一种法律形式,《周书》《诗经》《周礼》都作此解。黑白是相对的,只有明确规定什么是黑,什么是白,才能形成一种为天下所共同遵循的法则,否则真的黑白混乱、黑白颠倒,你说黑他说白,你说鹿他说马,纠缠不清了。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忒,帛书本原作贷。忒,是差错、变更。相反,贷的含义很复杂,本义是施予,还可作借贷、还贷、推脱,易生歧义。改贷为忒,涵义就更确切。作为天下之法则、标准,当然不能出差错,也不能随意变更。为人处世也是这样,要想成为天下的榜样,就要常德不改,永远如此。“无极”,本是指无边际,就是无穷。后人据本章认为无极就是道。我们知道,道是无穷无边际的,但无穷无边际并非就是道,否则老子干嘛不直接说“复归于道”?可见,无极并不就是道,只是道的一种体相。黑白也是颜色的一种体相,是抽象而没有边际的,只有把它界定清楚,并且不改变它,其标准才置之四海而皆准。作为天下共同遵从的法,是抽象而没有边际的,哪里都适用,但必须常守其德性永不更易。这是一种什么德性呢?是让。界定黑白时,若黑不让白,白不让黑,黑白永远也界定不清楚,所以,黑白的界定是双方妥协的结果;立法的时候也是这样,法律也是妥协的结果。让一步海阔天空,无穷无尽,这就是无极的道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辱也是一对矛盾,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想荣耀于世,害怕耻辱。然而,要知道什么是光荣,必须守住它的另一面耻辱。要想得到人间的荣华,必须承受得起耻辱。像山谷一样谦卑一点,像山谷一样虚空一点。如果说,前面的知雄守雌,是指要懂得守弱,知白守黑,是指要懂得克让,那么,这里知荣守辱,则是要懂得克忍。忍是一种担当,如商朝开国之君成汤就是这样一个典范,他说:“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我一个人犯了罪,不要累及众人;众人有罪,罪在我一人担当。忍是德性之基。忍一时风平浪静,一切耻辱都会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