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所以圣人说:“承受了国家的耻辱,才能称为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承受了国家的灾祸,才是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柔胜刚,弱胜强,这道理老子说了很多遍了。这里当然不是再重复,而是要从中更进一步阐明一个同样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能受垢,守辱。
弱之所以能战胜强,柔之所以能战胜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没有谁能够做到。因为很多人都是以自视聪明而实则愚昧的智慧来做事,都想以强大的力量来战胜比自己柔弱的人,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所谓的强大和坚强,其实只是表面上的,只能是暂时的,而且不可能是永远的。因为真正强大的力量在于生命,在于生长,在于运动,像道那样,周流不殆,布泽天下。那些看上去强大的东西,实则生命已经固化、钝化,生命力已经十分微弱、脆弱。
民心也是这样,为什么古代的圣人那么在乎民心向背?民心这个东西似乎平时看不出,似有若无,在崇尚强力、崇尚强权的面前似乎毫无意义,民心民心,总归是肉长的嘛,经得起砍吗?经得起刺吗?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以为是啊。然而,民心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的承载能力之强大和水一样,万吨铁船可以在水面上平稳前进;民心的颠覆能力之强大同样和水一样,万里长堤在水的面前如同无物。历史上哪一个王朝不强大?夏桀?纣王吗?秦始皇?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民心的力量。所以,古人讲,得民心者可以为天子,得天子心者只能为诸侯,得诸侯心者只能为大夫。如果能够得到民心,才是真正的强大。而想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则要依照人民的意愿,上益而后能自损而益下,上下相互益之;就要无所作为,就要慈爱、不争、不敢为天下先;所以圣人处理事情好像没有什么作为,实行不用语言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不崇尚、尊崇贤能,使人民不去争什么功名利禄;不珍贵难得的财物,使人民不去为盗;不显露出引起人民欲望的意愿,使人民的思想不被搅乱。用“无为”的原则,则没有处理不好的事情。这才能真正治理好天下,才能真正使人类强大。
总结一句话,真正的强大是要能承载,有包容。老子在这里引用了圣人说的一句话:“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句话来自于《周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思是说,不恒久地遵循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是要承受羞辱的。问蓍,有遗憾。老子转述的这个承受耻辱和灾祸,实际上就是说,统治者要承担起责任。因为只有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如果是一个害怕承担责任的统治者,凡事都要怨天尤人、诿过于人,那么他的下属、他的人民最终都要逃离他的。因为很多事情的发生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某个人所能影响和操纵的。因此埋怨和求全责备于别人,无济于事情的改变。所以,事情发生后,统治者能承担起责任来,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发挥。《论语·子路》中有一段记载: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意思是说,君子之和平共处的原则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即在他们手下做事很容易,因为君子有较宽广的胸怀,奉行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能够原谅并理解每个人能力的大小,还能根据每个人能力的不同而量才使用。他们不在乎你是否讨他们的欢心,他们只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而小人们同样的原则则是体现在讨他们喜欢上面,你尽心尽力做事,做好了,他认为你比他强,他不高兴,便百般挑剔;若是做得不好,他则会破口大骂,求全责备,要求与他们一样。然而你要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欢喜,却又容易了,比如用金钱用女人用小恩小惠等等。他们在乎的是个人心情的高兴与否,而不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这种人是决不会承担一点点责任的。
孔子这段对君子与小人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仍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君子与小人的存在。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听的人要会听。要会想,弱之所以能战胜强,柔之所以能战胜刚,这些话早就有人说过,天下人没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没有谁能够做到。就是因为人们听了而当耳边风,听了以为是反话,没有想清楚,没有弄懂这里面的道理,所以就没有人能做到了。
能够在国家蒙受羞侮污垢的时候,站出来承受污垢,这样的人可以为社稷的主人;能够在国家蒙受危急耻辱的时候,站出来承受耻辱,这样的人可以为天下的领袖。世人一般只喜欢承担名誉,而不愿意承受耻辱;愿意承担风险,而不敢承担责任。实际上,没有耻辱哪有名誉,没有风险哪有责任?后世的儒生就是这样,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天下平安时出来做官,天下有难时归山隐居,把好事都占尽了,既得了名誉,又避了耻辱,既享有了权力,又避开了风险。这是什么?这叫投机。真正的强者,往往在敢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南怀瑾说得好,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一个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而且他们都有一贯的作风,事情成功了,自己飘然而去。
【核心提示】
当人们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就会想起回过头来看看。
知古怀旧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今本第十四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致)计(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胃(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谓)【道纪。】(帛书本)
望过去视之不见,命名为夷,似乎平坦无阻;听上去无声无息,命名为希,似乎一片寂静;摸起来不得其体,命名为微,似乎隐秘无形。总之,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去了解,都无法探知。只好把这三个方面的感觉混合为一体。这个感觉混和为一体的东西,虽在九天之上,却不受皎然之光的污染;虽在九地之下,也不受晦昧之物的污染。绵延不断,无法确切命名,好像回归到宇宙洪荒天地未辟时期的一种“无物”。总之没有固定的形状,也不能用任何东西来比拟它的状态和形象,恍恍惚惚,不可捉摸。追上去看不见其尾,去也不知所踪,迎上去却也看不到它的头,来不知所从何来。只好用今天(古时)的道,来观察今天的世界,以便知道古代的事情,这大概就是道的纲领。
说实话,若不是前辈学者告诉我们,这个神龙不见首也不见尾,来不知所来,去不知所踪,又绵绵不绝,又恍恍惚惚,都无法用视、听、触三种感觉器官去把握的东西就是道的话,真会被老子这一番描述弄得堕入五里云中,不知所云。
老子说了半天,我们还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当然,他无非是要说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他告诉我们这些又是为了什么?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其实,此章的落脚点,恰恰不在前面那些描述,而在后一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论道的目的就在启迪我们要懂得执古之道,为今天的现实服务,能知道历史的由来,这就是道的纲领。然而,困难在于,帛书本这最后一句文字却大相径庭: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究竟是执古之道,还是执今之道,这涉及到到底是古为今用,还是通今知古?说到底,这涉及到老子思想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复古的,还是与时俱进的?
一般研读老子的,都根据帛书本在前,今本在后,断定是今本改窜所致。那么,改窜的理由是什么?再合理的理由都只是后人的推想,在没有文献佐证的情况下,只好存疑。也许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一样,楚简本是如此,是帛书本改为了“古之善为道者”,然后,今本再改过来。
但是,不管到底是执古之道,还是执今之道,老子“知古”的思想是没错的。
老子有一种深重的历史感,他大凡言必称“圣人”,或“古之善为道者”,说明作为周王室典籍室史官出身的老子对于借鉴前人历史经验是很重视的,因为熟知历史兴衰、前朝旧事,典籍镜鉴,老子的历史感还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忧思和关怀。这也许就是老子思想得以被后世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二十一世纪初叶,国学热重新兴起,老子哲学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尽管有人说,目前的国学热是虚热,也有人对国学热颇有微辞,或者认为大多是借国学之名糟蹋国学,或认为国学热会误导众生。不管怎么样,知古还是十分必要的。国学热至少说明一个真理:只有当人们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才会想起回过头来看看。看看历史上的人和事,看看历史上的我和他。看得真不真,是真看还是假看,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人们为什么看不清未来?原因恐怕就如老子所说的,是失却了道、失却了信仰的缘故!
【核心提示】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往来世间,通达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