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题:
1你是一个聪明工作的人吗?
2怎样做才是聪明地工作?
分阶段逼近目标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做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
在美国陆战队里面,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有两个小组,分别沿着两条10公里的路向同一个村子前进。两个小组的差别在于:第一组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的远近,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而第二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请你来猜想一下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吧!
你大概想不到,第一组的人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走了一半时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情绪越低。
而第二组的人呢,他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会儿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这个实验对你有一定的启迪吧!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在特定的时限内完成特定的任务,你才会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调动自己和他人的潜力,从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如果一开始就盯着长远目标,任何人都难免精神涣散、松松垮垮,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只能是一句空话。1872年,“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来到美国。当地有关团体立即来访,请求他在波士顿指挥音乐会,施特劳斯答应了。但谈演出计划的时候,他被这个规模惊人的音乐会吓了一跳。
原来,美国人想创造一个世界之最:由施特劳斯指挥一场有2万人参加演出的音乐会。而一个指挥家一次指挥几百人的乐队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何况是2万人?
施特劳斯想了想,居然答应了。到了演出那天,音乐厅里坐满了观众。施特劳斯指挥得非常出色,2万件乐器奏起了优美的乐曲,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原来,施特劳斯任的是总指挥,下面有100名助理指挥。总指挥的指挥棒一挥,助理指挥紧跟着相应指挥起来,2万件乐器齐鸣,合唱队的和声响起。
有时候,我们碰到的难题无法局限在某一个层次进行处理,但分成不同层次就好解决了。
由此可见,“分”是一种大智慧,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心理上的压力,也能帮助我们将难解决的问题高效解决。
1968年春,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利浦·强生表达了自己的构想:
“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强生问他的预算,舒乐博士坚定而坦率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所以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人们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也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舒乐博士拿出1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了10行字:
1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2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3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4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5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6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7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8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
9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10卖掉1万扇窗户,每扇700美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富商约翰·可林,他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位倾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妻,捐出第一笔1000美元。
90天时,一位被舒乐博士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在生日的当天寄给舒乐博士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和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订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1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
1980年9月,历时12年,可容纳10000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这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参观的胜景。
水晶大教堂最终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就是我们要攻克的目标。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惧难心理,如果困难太大,很容易使我们因畏惧而裹足不前。若将困难划分为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继而有针对性地去攻破,那么,无论多大的困难都会被我们瓦解了。
阅读思考题:
1你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2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万事都要巧借力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韦伯斯特
不管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要忘记这样一句话: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万事都要巧借力,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成功。让更多的人帮助你成功,这是一种高效的社会智慧。
有一个小伙子,在一所著名大学念书。自从开始上大学,就立志要出国念法律,他为此考了“托福”,也考了“LSAT”,成绩很好,美国的哈佛、耶鲁的法学院也都寄来了入学通知书。但是,两个学校都只给他半奖。他还必须每年支付一万五千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虽然到美国后半工半读这一万五千美元可以挣来,可第一年去总得带上十万、二十万人民币。这个数字对他来说简直比天高。
在一次老乡会上,他认识了一位在北京做生意的老乡,这位老乡是个地道的亿万富翁。这个小伙子很有心计,专门到这位老乡家里拜访了两次,跟这位有钱的老乡谈人生,谈理想,虚心的请教人生经验,还专门把自己面临的问题——要么借钱去美国,成就一番事业,要么放弃出国的打算,在国内努力再求其他发展,与这位老乡探讨。
在知道这位小老乡的困难后,这位亿万富翁痛快地答应先让小老乡从自己这里借二十万,以后在美国混出息了再还他,如果混得不好,这二十万就算是资助了。有了这二十万,这位小伙子成功的去了耶鲁大学法学院,现在已经毕业,并在一个著名跨国企业——通用汽车公司任法律部要职。此时,二十万人民币,对他只是一个小Case,但是,如果当初他没有借助老乡对他的支援,现在,他也可能干得很成功,但他的美国梦或许就破灭了。
万事都要巧借力,如果你在工作中离经叛道、形影单只,那么最终只能导致失败。
某公司要招聘一个营销总监,报名的人很多,经过层层考试,最后只剩下3个人竞争这个职位。为了测验谁最适合担任这个角色,公司出了一道怪题:请3个竞争者到果园里摘水果。3个竞争者一个身手敏捷,一个个子高大,还有一个个子矮小,看来,前面两个最有可能成功,但正好相反,最后获胜的竟然是那个矮个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原来,这次考试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竞争者要摘的水果都在很高的位置,而且大多都在树梢。个子高的人,尽管一伸手就能摘到一些果子,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身手敏捷的人,尽管可以爬到树上去,但是树梢的一部分,他就够不着了。而个子矮小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形,二话不说就往门口跑。守门的是个老头,也是果园的维护者。他很谦虚地请教老头平时他是怎样摘这些树梢上的水果的。老头回答说是用梯子。于是,他向老头提出借梯子,老头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有了梯子,摘起水果来自然不在话下,结果,他摘得比谁都多。因此,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了总监的职位。
而不善于向他人借力的刘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刘芳应聘到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上司交给她一项任务,让她在本市做一下公司产品的市场调查,然后策划一份市场营销活动方法。
刘芳是第一天上班,工作又是上司亲自交代的,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一个人来到各大商场做了一番调查,然后带着手头资料躲进写字间,搞起方案来。很长时间过去了,她的方案还是没有做出来。
实际上,她收集的那些资料公司都有,她只要向有关部门借阅一下即可,而她却不懂得向他人寻求帮助,用别人的智慧来帮自己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只是一个人像没头苍蝇似的蛮干,当然理不出任何头绪。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问题难,是由于他只倚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懂得去获取别人的帮助。有的人甚至由于过于突出自己,把本来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赶走了。
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活在群体中的。所以员工在任务面前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现状,善于和别人合作,把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他人的智慧来帮助自己去迎接、挑战困难,这样才有可能避免陷入生存的绝境,并且能够取得工作的成功。
阅读思考题:
1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会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吗?
2谈谈和别人合作对自己的工作都有哪些益处。
把事情一次做对
我们要的,不是做得很不错,而是做得没有一点儿错。
——斯蒂芬·吉拉德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T)”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第一次做对同时也是我们提升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法则。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问题,无事生非,他们是在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他们永远在等待、拖延,什么都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他们是在没有目标的工作。
——10%的人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他们是“盲做”,“蛮做”,虽然也在工作,却是在进行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他们虽然努力,却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仍需要进一步地提高工作质量。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到位,半到位又不到位是最令人难受的。要我们执行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念。如果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现在又具备了把它做对的条件,为什么不现在就把它做对呢?
曾有人拿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工作方式来比较: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总是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没有必要做得很详细、很彻底,多浪费时间呀。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人家做的并不是无用功。比如修建一条马路,中国人可能就只把马路铺好,其他的事情不属于自己管,自己也不再理会,等到需要铺水管或者电线的时候,再一次次将马路挖开,浪费了大量的人才、财力、时间。但在德国却不会这样,他们在修建马路一开始就会将污水管道、水管、电线都铺好。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存在下次再来或会有别人解决的想法,那么,我们这一次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失败的几率就很大。
如果你到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进行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在车间门口的条幅——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当我们被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时,许多人会反驳:“我很忙。”因为很忙,就可以马马虎虎地做事吗?其实,返工的浪费最冤枉。第一次没做好,再重新做时既不快,花费也不少。忙要为效率忙,而不是在忙中出错。
有位广告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他们打错了一个数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给公司导致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后来因为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发现了这个错误,他不得不耽误其他的工作并靠加班来弥补。同时,还让上司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仁陪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幸好错误发现得早,否则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由此可见,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损失。
由此可见,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一位师傅手头需要一把扳手。
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