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海南两次大的招商活动应该说令人感到空前欣喜。
那年夏天在广州举行的“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我省有53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284多亿元人民币,被称为“建省以来,规模最大、综合性较强的一次经贸合作促进活动”。与此相应,省里组织了600多人的大型代表团,这看来是值得的。
而那年接下来的“香港海南贸易与投资合作洽谈会”则更令人感到来劲儿,据日报报道:11月16日下午,在华润大厦举行的(香港)“海洽会”省情介绍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当场签订了九大项目,涉及金额270多亿元。其中海南农垦签约110多亿元,博鳌投资开发100多亿元。
上述“当场签订的九大项目”,当然还不包括赴港后第一天在君悦酒店举行的“海口推介会”上所签的40多亿元。
这样,本次“海洽会”应该获得了近千亿的签约,比计划中的400亿翻一番多。项目涉及热带农业、海洋渔业、新兴工业、基础设施、生态药业、旅游、房地产、高科技以及自然资源开发等领域。真乃可喜可贺!
短短4个月内,在两次招商引资上居然有此业绩,实在堪称海南经历多年沉闷后出现的一道亮丽玫瑰色。
然而,在欣喜之余,我却总感到纳闷,是一种什么样的纳闷呢?答曰:是一种巨资“签约”与尴尬处境带来的纳闷。
据我所知不多的经济类知识,这类洽谈会,应该涉及“落实投资”“达成投资”“意向投资”等几个不同性质的概念。而所谓的“签约资金”,则应该包括“合同金额”“协议金额”与“意向金额”几种。现在报纸上笼统说是“签约资金”或“涉及金额”,到底它各自的比例是多少?别说读者无从得知,就是媒体本身——甚至是担任报道任务的记者与执行发稿职责的编辑本身,不知有几人去作深究?
在现实中我们都知道,这里面的“意向投资”或“意向金额”,不可能最终都一一到位,肯定有最后不落实、不兑现而成为俗说“扯淡”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不知道这部分被称为“扯淡”的“意向投资”所占多少比例?
海南建省以来,种种“签约投资”的数额累加起来肯定叫你亢奋不止乃至引吭高歌:仅从最初的第一届“海南国际椰子节”开始,10多届椰子节,多届欢乐节,加上各种“海洽会”“展示会”“海交会”“冬交会”“北部湾招商周”“农产品交易会”“旅游专题招商”“科技专题招商”,以及种种大大小小的投资招商等,有人说,如果去对登在报上的“签约投资”数额做一下统计,数字恐怕早就超过上几万亿了吧?而巨大数额的“投资”,即使除却堆出一片疮痍的“烂尾楼”外,它与海南的发展现状、建设步伐以及在此之上相应获得的形象口碑相吻合了吗?
再说到我们的媒体,一般只对“签约投资”的数额感兴趣,所以数字堆叠起来是多多益善,从不犹豫,更不怀疑;至于最终不了了之—成为俗说“扯淡”的那一部分“意向投资”,还有巨资“签约”与尴尬处境之间形成的种种微妙关系,请问有谁涉及过或披露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