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用嘴巴跟对方交流时,请你千万记住,跟对方交流的决不只是你的嘴巴,你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一遍遍地跟对方述说、印证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它们这些不讲话的“嘴巴”说出来的话,有时比你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力量更强、感染力更强、味道更强。因此,千万别小看他们,别把你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放在眼里,它们能让你事半功倍,也能让你事倍功半。
人的行为举止与说话的内容,在对方的心中,产生的是综合的效果,然而,在行文中,我们却不得不分开来细说,以便让读者诸君有一个清楚的思路。
在肢体语言中,手是传情达意最有表现力的工具。在欧洲语言体系里,手势传达的信息有时占到整个信息传送的6/10.
当你跟对方交流时,如果你双手紧握,在对方的眼中,那是表现出你的内心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
很多人认为,你这时一定是精神紧张。
而你要表达你的紧张情绪吗?如果你不要表达这样一种含义,在你会见陌生的客户时,在你去见你的上司时,尽量避免双手紧握在一起。
当你坐着跟对方交流时,把手放在大腿上,就能显示出你的镇定来。
当我们需要做出某一个重要决定,而这个决定还充满风险时,我们需要信心来支持。这时,做一个双手指尖相合的动作,形成教堂尖塔,看一看,你的同事是否看得出你的信心来。
主动、热情、适时地握手,是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感谢、欢迎、鼓励、理解、同情、慰问、支持等的重要形式,它可以传达内心感情,有时还标志着某种交往关系的改善或建立。一个能保持交际美形象的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或身处什么样的状况,都能握手言欢。握手力度要适当。以紧而不捏痛对方的手为宜。握得太紧,或握不住对方的手,只是几个手指头和对方的手指头接触一下,都是失礼的行为;握手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女性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的人应先问候致意,需要待对方伸出手来再握,切不可先伸手去握。男女相见,应由女性先伸手,男性不要握得太紧,以轻握示意。握手时间不宜太长,三五秒为宜。如果戴着手套,必须取掉手套再握手,否则不礼貌。善于握手的人,总是一见面就能给人以好感,从而吸引和抓住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力。
当你跟对方在做长时间的交流时,当双方觉得有些疲倦之际,可以喝喝茶聊聊天休息放松一会儿;如果你要继续谈下去,这时,你无意中用手指敲打桌面,或偷偷地在一张纸上乱画些什么,对方的心中一定象吞下一只苍蝇一样不爽,因为你的那些动作无意中表现出你的“不耐烦”的情绪。
有时候当你说到某一个事态的真实情形,如果你下意识地用手抚摸你的脸或鼻子,或揉眼睛,你给对方的感觉是什么呢?对方很有可能认为,你是在说谎。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你可以试着看看电影里的某些镜头:
某位警察,他的案头摆着一个烟灰缸,一根烟在他的手头燃了一大截了,他还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突然,他将那香烟头使劲地往烟灰缸里按下去,将那没有抽完的香烟捻熄。
相信作为读者的你,已完全看出了那位警察的几个动作所表示的意思来。即使这是无声的电影镜头,你的眼中,已完全读出了全部的意义。
看一看站在你对面的人,他的腰是否是弯曲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对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样的人,在我的眼中,往往是缺少自信、消极悲观、甘居下位的代名词。而那些充满自信、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我注意到,他们的背脊总是挺直的。这样的人,有时还会将双手插在腰间。
再注意看一下你的旁边那些人相互之间的距离,你会发现,亲密的朋友,他们之间的身体距离总是很近,而两个意见有隔阂、观点分歧很大的人,总是把他们之间的直线距离尽可能地拉大。
我们很多的交流是通过“会议”——这样一种适合大多人交流的形式进行的。在这样的会场,坐的地方、朝向都很有讲究。当你镇定地坐在大家的中间时与你坐在会场某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或坐在会场的外围,给大家的感觉是不同的。当你面对着大家,让大家清楚你看着你时,你应该保持端庄,切不可斜靠在椅中,也不要盘起腿来,把手臂搁在椅背上,那样的话,会容易引起别人的轻视。
当着众人的面作正式的发言,要表现得自然。对于一位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来说,这实在是有一定的难道。这时,调整心态很重要。有的人把这严肃的发言在心底里当作与人闲谈,有人把自己当作一位讲师,把别人当作学员一样进行讲解,这样一些手段,不同程度上能排除发言者内心的惊慌与恐惧。
在人多的场合,碰到喜欢抬杠杠的人,即使你是领导,也不应该摆出领导的架子来训导他人;你若不能立即同意对方的意见,你也可以最低限度地表示可以考虑;你最不能做的事,是针对对方向你提出来的不同的意见,当着众人的面进行反驳——即使你是绝对正确的。正是你的“科学合理正确”的观点给你自己争了光,然而却无情地抹了他人的面子。换位思考一下,你不幸提出了一条错误的建议,你愿意当着大家的面,接受领导让你丢尽面子的现实吗?谁都不是圣人,谁都不想丢面子。
当你在听取他人的建议时,或跟别人就某事发生争议时,如果你举起你的手臂在空间使劲挥舞,让对方得到的信息是“绝对是这样的”,那样的话,你就没有给自己留点余地。在说话用词中,“总是这样的”“有时间是这样的”“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你的不同用词,配合你的手势,给人的感觉大不一样。
当别人说话时,你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肢体反应。或点头、或微笑,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如果对对方的说话没有反映,让人看上去你就象一段木桩子一样。当然,也应该避免对对方过分的恭维,或者唯我独尊、自高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