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地发展公办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结果很可能吃力不讨好,既分散了有限的财力,影响基础教育的投入,又不利于建立一种适时应变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同时,也挤压了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的空间,客观上造成民办教育的边际化,导致更多的不规范行为。福建省民办教育规模一直做不大,其中的原因应该好好找一找。明年国家将取消各类学历文凭考试招生,而福建目前筹办中的民办高职院校,恰恰大量的是依赖此类招生而生存的,将来如何转轨发展,看来又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民办教育走出窘境,需要政府超常规的扶持。笔者认为,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政府应该从福建省情出发,大力挖掘民间潜力,逐步将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让位于社会力量。政府的投入,主要体现为资金、政策的扶助和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与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重点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新的难题
加强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是今年福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加大力度积聚知识密集产业群,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省内各高校在面向福建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发展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方面步子迈得比较快。在这样的基础上,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今后4年内在正常安排的教育经费之外,每年另行安排1.5亿元资金,着重加强8所重点高校建设的决定,无疑给省内重点高校,尤其是省属重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省属高校学科建设经费向来比较紧缺。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在“九五”规划期间每年学科建设经费大约七、八百万元,这些经费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和已经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建设,又要支持新学科的发展,显得捉襟见肘,尽管如此,其学科建设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而今在重点建设高校项目之下,福建师大仅从该专项经费每年就可分得1500万,加上正常安排的经费,学科建设的力度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当前各高校正抓住这有利时机,加强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运作机制正在形成。可以预期,今后若干年这些高校都将出现跃进式的发展,并带动全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然而,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难题也不少。比如说,从今年开始,福州地区大学城建设体制和投资体制已发生变化,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投入,要全部由各校自行筹措资金。这对各高校是个不小的挑战。按照大学城建设进度要求,二期项目要在今年内全部开工。一些大学在投入机制转换之前建设摊子铺得比较大,如今在资金上难于应付,建设进度跟不上。省有关部门为此在协调上做了不少工作,从政策上予以积极支持,比如参照BOT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生活区建设成本,提高了有关后勤集团的运营能力。但是,新的建设模式还是给各高校的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据福建师范大学领导表示,该校大学城新校区二、三期工程总匡算,静态贷款得9亿元以上,每年光利息就要4000多万元。9亿元相当于去年财政给该校拨款总额(基建费除外)的6.4倍。可见,这一建设任务,对于各高校的确是个沉重的负担。此外,由于国家征地政策的调整,大片农用地的征用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城项目的审批也增加了许多技术性难题,如何顺利推进新校区的建设,看来还是一个颇费绸缪的问题。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框架下的教育战略思维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框架,为福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关键,在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长远,从宏观上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应该如何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在理论上的探讨已经见根见底,但实践上却往往又模糊起来。由于投入之巨大以及见效之滞后,教育总是被自觉不自觉地视为与经济建设相矛盾而难于落实其优先发展的地位;有人甚至从近年来中、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得出教育已经优先发展的结论。其实,我国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的比例,至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三个增长”只是在追赶一个比较合理的地位,如果连这样的目标都不能实现,还谈何“优先”?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之协调,既要看教育是否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更要看整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是否与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福建教育事业的发展显然还远未到位。
福建发展既缺乏本地自然资源,腹地又有限,山多地少,建设成本高,与其他区域经济综合体相比有许多先天不足的条件。要在新的经济区域化格局中成就独树一帜的增长“极”,必须避虚就实地发挥优势。福建的优势在哪里?在人文方面,福建人历来有从追求知识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传统,而知识是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内生变量。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契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能够成长和确立的依据。经济技术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告诉我们,尽管位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夹缝地带,但海峡西岸经济区仍然可以找到广阔的空间,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本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根据区域竞争力理论,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而国民素质竞争力的44项指标中有22项、科技竞争力的26项指标中有19项与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与高等教育有关。由此可见,从教育寻求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突破,是个关键的切入点。
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福建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几次发展高峰,都与教育文化息息相关。“保境安民”的闽国时期,“衣冠文物”甲于天下的两宋时期,海商经济称雄东亚的晚明时期,以及近代的人物之盛,无不以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先机,或者以教育文化与经济开发的互动为基础。这些经验表明,没有教育文化的发达,以福建先天不足的物质条件,要在全国舞台上占据显要地位,史无先例。因此,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先行”战略,协调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只有筑牢教育这个基础,才会有真正的经济腾飞;而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充分地回馈教育,才能形成教育文化持续繁荣的局面。
(二)实现人的发展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为发展经济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规划福建教育发展,必须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中心任务,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需求,当前离开了这个中心任务奢谈教育是不现实的。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过分强调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是不利于教育本身发展的,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务经济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的终归的目的。教育的终归目的,在于实现人的价值,也就是马克思说的“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经济的目的;相对于人,教育与经济都只是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与经济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非附从关系。只是在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上,经济由于其核心地位而被目的化了,教育也才有了服务于经济的职责。但如果因此而把教育当作发展经济的手段,那就是把教育“矮化”、“工具化”了。多年来,由于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这种将教育“矮化”、“工具化”的倾向是现实存在的,这也是造成教育事业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
因此,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教育,一定要处理好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经济发展两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明确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又要确保教育发展相对独立的位置;既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也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具体而言,在投入上,既要考虑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需求,把握教育发展速度和节奏,不影响经济发展大局,又要确保教育发展应有的力度,体现适度超前的定位;在功能的发挥上,既要注重符合福建经济社会特点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又要注重一般意义上的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在结构调整和重点培植上,既要适应福建产业发展要求,又要尊重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在人才培养战略上,既要立足本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又要放眼长远,造就一大批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高精尖人才。
(三)扩大总量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关系
福建2004年高考录取率高达75.7%,比全国平均线高出25.7个百分点;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15.61%,比全国平均线还低3个百分点左右。这种状况说明,福建普通高中总量严重不足,高等教育规模也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增速来看,从2002年到2004年,仅两年时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量就翻了一番。今后若干年内的高增长仍然显得非常迫切。尽快扩大福建“两高”教育的总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快速增长中的质量滑坡,是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当前福建“两高”教育的各类质量指标与全国相比,还处于不错的水平。随着升学竞争、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缺乏质量保障的教育必然遭到淘汰。因此,在扩大总量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评鉴体系建设,严把质量关,提高办学效益,避免造成可贵的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
与此同时,教育扩容的速度,应该密切结合本区域生源变化的规律,掌握好节奏,切忌盲目求大。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来看,福建人口出生率在上世纪80年代末达到高峰以后,90年代迅速下降,到本世纪初进入低谷。也就是说,目前正值高中阶段入学高峰,到2008年左右则是大学入学高峰。过了这波高峰,入学人口将迅速萎缩。到2010年,初中阶段入学人口将只有峰值区的三至四成,高中阶段约降为峰值区的六成左右,由此顺推,2015年以后,高等教育入学人口也将大大减少。有关部门应该密切依据这一人口变化规律进行规划,处理好扩容与改善教育质量的关系,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
(四)城乡教育发展关系
所谓科学的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中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城乡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城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是个必然的选择,城市教育容量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同时,新型工业化也在迫切地呼唤城市高层次教育的发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福建的现实状况是,基础教育的重心仍在广大农村,67.7%的高中生、85%的初中生、87.3%的小学生、72.6%的幼儿园都在乡镇以下就读,没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省教育的真正发展。在投入和资源流向的安排上,这是一种两难的、矛盾的关系。
从实际需求来讲,当前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都急需加强,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但是,城市化浪潮总是把人们的发展关注点更多地倾注到城市,极易导致行政主体有意无意间忽视或弱化农村而更多地满足城市的需求,从而导致一些政策理念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乐于在政策理念上强调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当城市的刚性需求突出时,却习惯地将农村教育资源当作可以弹性运用对象,随意抽取。这几年中心城市频频出现的向周边地区招考优秀教师就是典型事例。由此可见,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关系,在现实中并不是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当前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问题,普通高中总量严重不足问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难于提高问题,究其根源,无不与农村基础教育不扎实息息相关。因此,目前来看,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质,还在于进一步向农村教育发展倾斜,既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更要注重呵护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
(第二节)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改革解读
一、福建高中“课改”解读
在中小学基础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紧跟着进行,2005年秋季,福建省对此进行了改革试验。此次改革的情况怎样?
2005年秋季,福建省将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由于此次改革事关重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与以往教学改革的确不同,尤其是重点突出的“三位一体”的改革理念。
“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学科教育重心的转移;对于本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质”方面,省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指出“关注营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指的是课程内容质量高低关系乃至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课程如果有问题,谁越认真教,教学效果就越糟糕。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要努力做到科学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在“量”方面,南京师大课改专家刘军教授指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定出的知识“保底不封顶”,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方面,教师还是有自主权的。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实实在在的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