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辞掉丞相之职后,便把家搬到了自己封地绛地,准备在那里安度晚年。但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很长。
周勃不做丞相之后,朝中的丞相就只剩下了陈平一人。而汉文帝刘恒也觉得丞相之职不必要弄两个,这样对自己的威胁太大,所以也就没有再设丞相。左丞相陈平,因此也就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丞相了。
但就在汉文帝二年的时候,陈平因年事已高,因病逝世,丞相一职很快就空出来了。
陈平是个能力很高的人,他死了之后丞相的继任人选一下子就让文帝犯了难。由于汉初刚刚远离战火不久,人口较少,各项制度不太完善,因此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朝中的大小官职几乎都是从当年的功臣里选出来的,所以官员的平均年龄此时已经是很高了。
没有合适的年轻人能够胜任这个职位,文帝便没有过多的选择可以去选,唯一的办法还是得从老一辈的功臣中选择。于是,周勃再一次的出现在了文帝的眼前。
仅隔一年的时间,周勃重回仕途,但这一回他的表现不似之前那样了。史书中对周勃第二次担任丞相之事只是有着寥寥数笔的记载,这可见周勃在这段任期内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可以说是非常低调的,这是他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而做的进步,这一点值得赞赏。
但即使周勃此番做人做事如此循规蹈矩而且低调,但他的丞相之职还是没有做多久,就在差不多十个多月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刘恒突然在一天的朝会上说道:“不久前朕曾经下过一道诏书,让京城的列侯们都到自己的封地去,但有很大一部人至今仍没有动身,这一点很不好。丞相大人既然身为朕的左膀右臂,那自然要在这件事上给大家做一个表率,丞相大人请准备就国吧。”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是要让周勃交出丞相之位回家养老去了,只不过话说的文雅一点,理由也很正当。
刘恒为何要突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在之前周勃为丞相的时候,他骄横跋扈刘恒都没有主动开除他,此番周勃做事做人都收敛了不少,按理说应该是没什么事情得罪刘恒了,那为何刘恒还不“放过”周勃?
这主要是刘恒基于政治考虑和人才考虑的角度去做的。在政治考虑上,刘恒不想将丞相之位一直交到一些大功臣的手中,无论是从能力还是资历而言,他们的存在对刘恒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刘恒对此心中是有所顾忌的。
所以说,是时候该用的时候就用,不该用的时候就弃,是刘恒维稳的最好办法之一。周勃很悲剧的,成了刘恒手中可以拿来用去的棋子,他再也不似从前那样能够在朝中呼风唤雨了。
同样的,陈周的黄金组合也因为陈平的逝世而结束,刘恒对他们的顾忌也少了,自然就可以如此清晰明了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周勃没有办法左右。
从人才角度来考率,刘恒也的确是觉得该将丞相的年龄往下降了。周勃此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做起事来肯定不似以前那样精力充沛,这对他的工作影响很大。对刘恒而言,最佳的丞相标准应该是那种四五十岁的,而且能力又高的人,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处理政事。长期的让丞相年龄如此之高,而且范围就集中在那么一点范围里,这对国家不是很好。
因此,从周勃开始,逐渐改变丞相的任用条件,是为了将来人才官员的选拔机制做好铺垫。周勃卸任后,灌婴接替了丞相之位就证明了这一点。
周勃第二次丢了官职,心中更多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无奈和凄凉。他不断回想着自己过去的辉煌日子,再看看现如今赋闲在家,门可罗雀的状态,周勃心中可以说是空洞极了。这也是很多为官者晚年的感受。
周勃年事已高了,人也不似以前那样豁达与豪放,他变得为人疑神疑鬼了起来,处处都显现出了一种“小老头”的性格特点。
周勃在疑些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他在怀疑刘恒要杀他!
刘恒两次罢免了周勃,这让周勃从内心里感到对刘恒的不信任与不安全感,他隐隐感觉到,刘恒一直在将自己的存在视为眼中钉,想要除去。这种感觉在他的晚年越来越强烈,甚至他已经回到封地生活,不在京城了也有这种感觉。
基于这种担忧,周勃晚年做出了一件非常荒唐的举动,那就是每当河东守尉巡视各地县城之时(河东守尉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巡视各地是按照皇帝的指示查看各地的治理情况),来到绛县之后,周勃每次都要拿着兵器,穿着盔甲来接见他。而且不光是他这样做,他还强行要求他的家人也这样做,因为他担心,守尉这次前来是刘恒派人来杀他,他和家人拿着兵器接见是为了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够自卫。但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刘恒虽然心中对周勃有偏见,但绝对是没有发展到要杀他的·地步,而且如果刘恒真的要杀周勃,那也只能落得个忘恩负义的骂名,得不偿失,所以刘恒不会这么做。但周勃却神经过敏的以为刘恒会这样来杀他,除了用“老年痴呆”来形容此时的周勃之外,我似乎想不到其他的词汇。
如果周勃在这仅有的接见政治人物的时间里表现的安然自在,不对政治关心的话,那周勃也就会没什么事。但他偏偏如此“雄壮”的展示自己的“肌肉”,这让其他人怎么看?
和周勃没有过节的人顶多会一笑了之,但和周勃有过节的人却不会这么想,他们自然会拿着这件事大做文章。可以说,周勃的这个举动是自己送了一个绝佳的借口给了他的仇人们。
果然,不久之后,有人就利用周勃的这个举动上书刘恒,诬告周勃意欲谋反!
刘恒接到报告之后,并没有选择相信周勃,而是选择相信事实。他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将周勃“谋反”的案子交给廷尉去调查,务必查清楚,决不能错杀一个好人,但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廷尉接手这个案子后,便立刻派人去绛县要将周勃带到长安来“协助调查”。周勃得知这个消息后,是吓得个半死。他战战兢兢的来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后,周勃就进了“拘留所”,开始接受调查询问。但由于周勃自己根本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事,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再者他也太过紧张,所以他的回答十分的语无伦次,这让审讯的人十分反感。
其间就有一个狱吏对周勃如此模糊回答十分恼火,他不但对周勃恶语相加,而且还是不是有一些“肢体接触”。一世英雄的周勃此时竟被如此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羞辱,真可谓是世态炎凉啊!
周勃虽然无语伦次了,但他对一点还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出了事用钱来解决。所以,在这些审讯官无不对他恼火的时候,他拿出了千金礼物送给了这些狱吏们,请求他们多多“关照”。
果然,有钱就好办事,这些狱吏得了钱之后,对周勃的态度是立马大变,几乎是又把他当丞相来对待了。至于周勃的供词嘛,这一点也不用周勃来操心了,他们合伙商量了一下,给周勃找了一条绝佳的理由来证明周勃不反。这个理由,就是用一位公主的身份来证明。
这里的公主,是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周胜之。狱吏用公主的身份来证明,意思就是说,有着皇家血统的公主一直生活在周家,她对周家的情况知道的一清二楚,她的回答是周勃不反。公主既然是身为皇家之人,她的话自然分量很重,因此这样的证词一出来,基本周勃的案子就没事了。
但案子还得按程序来走,并且最终还是要过刘恒的那一关。周勃由于担心这个理由不太充足,于是就又用钱找了另一个人来帮忙,这个人就是薄太后的弟弟薄昭。
周勃拿出自己封地一大半的收入全部赠给了薄昭,希望他能在事情紧急的时候多帮帮自己,如果能找到薄太后来帮忙,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薄昭收了钱,自然是很爽快的答应了。
周勃做了如此详细的安排,于是就等着案子最终到刘恒的手中进行终审了。刘恒在接到审讯报告后,十分出奇的表现出了将信将疑的心态,他居然连自己的女儿都不太相信。
不过我想刘恒在心里还是清楚的,不过他可能想借这个机会除掉周勃,所以才没有马上释放他。
薄太后后来在知道刘恒没有马上释放周勃之后,于是就把刘恒叫了过去,对他说道:“别忘了,当初是周勃让你坐上了皇位,如果你此刻杀了他,你可就是做出了忘恩负义之举。再者,当初周勃掌握南北二军之时,完全可以自立称帝。但他没有,而是选择了你来继承,这就说明他对大汉是忠心耿耿的,你就别再难为他了。”
刘恒听母亲这么说了,也就打消了弄死周勃的念头,他回答道:“母亲说的是,刚才周勃的供词也到了,朕知道他是无辜的。”
不久之后,正当刘恒准备下诏释放周勃的时候,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刘恒仔细一看,原来是袁盎。
袁盎一见刘恒,便着急地说道:“陛下,周勃是无辜的,您为何还不释放他?”
刘恒听后很吃一惊,因为他知道袁盎和周勃的关系是不好的,但此时袁盎却在自己面前替周勃喊冤,这事不是很新鲜嘛!
“你怎么也说周勃是无辜的呢?”刘恒没有马上告诉他自己的决定,而是故作糊涂的反问了袁盎一句,他要听听他的看法。
袁盎于是滔滔不绝的说出了周勃一大堆不反的理由,意思和薄太后之前说的差不多,都是说周勃不在自己最佳的时刻谋反,而选择这样的时刻,不是太傻就是疯了,因此他绝对不会谋反,顶多是自卫。
刘恒听后哈哈大笑道:“朕正打算释放周勃呢!如果不是你在这挡着朕,周勃估计都可以从牢里出来回家睡觉呢!”
就这样,周勃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劫难,但周勃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除了白花掉那么多钱不说,自己的身心都受到了不小的折磨,以至于他在出狱的那一刻大喊的不是自己终于没事了,而是“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小小的狱吏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周勃身心俱疲,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周勃也知道了袁盎在自己出事的这段时间里为自己不断的说好话为自己洗脱罪名,他这才明白袁盎其实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人,他也为之前对袁盎如此粗鲁和不晓大义的举动深感后悔。于是他主动去结交袁盎,从此和袁盎成为了年龄相差甚大的哥们!
事情结束之后,周勃也完全对政治和官场失去了兴趣与眷恋。他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真正过起了安度晚年的生活。
十年之后,也就是孝文帝十一年,周勃在绛县逝世,从此走完了他跌宕起伏与意义不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