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18200000004

第4章 出则悌

“原文”

兄道友① 弟道恭②兄弟睦③ 孝在中④

财物轻⑤ 怨何生⑥言语忍  忿自泯⑦

“译文”

哥哥姐姐要友爱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兄弟姊妹能团结和睦相处,父母心中也会很高兴,这就自然地尽了孝道。

把钱财之物看得很轻,从不因此而斤斤计较,怨恨就无从生起;与人讲话时多包容忍让,不说伤感情的话语,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就会消失不生。

“注释”

①友:相好,亲近。

②恭:恭敬。

③睦:和睦。

④中:其中。

⑤轻:轻视。

⑥生:产生;发生。

⑦泯:消灭;丧失。

“评解”

兄弟姊妹本是一乃同胞,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人,因此兄弟姊妹之间要懂得相互礼让,不要讲很伤人的话,更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人生短短几十年很快就会过去,要好好珍惜兄弟姊妹之间的情谊,只要家庭弥漫着这种兄友弟恭,相信家族一定会兴旺发达。

人很有钱,又很有权势的时候,但他如果没有原则,家道必然在几代之内败掉。钱财本是身外之物,不要把钱财放在第一位,认为有钱就拥有了一切,这种想法是很不可取的。当你把钱财看轻了,把情谊看重了,你会觉得很快乐;否则你就会变成钱财的奴隶,而感觉活得很累。

“忍”字心上一把刀,可见忍字的功夫要深厚。要做到时时忍、事事忍、处处忍,为大局着想,从长远着想,不要为了一时的痛快去争吵,甚至动手,更不要认为忍让是胆小、是懦弱,这其实是一个人有素质的表现,待事情过去之后,对方醒悟过来时,就会觉得自己很惭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国学小百科”

古人之“悌”

“悌”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是儒家的伦理范畴,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

“悌”字从心,从弟,本义作“善兄弟”讲;又心中有弟,则如同兄弟间彼此诚心相友爱之意。且以“弟”又有“次第”意,即有顺的意味。因此“善兄弟”者,弟对兄当恭顺,而兄对弟亦当爱护,顺其正而加以诱掖之。其义有:

1.敬重兄长、善事兄长。

2.悌友,兄弟笃爱和睦。

3.悌睦,友顺和睦。

4.与“弟”通。

5.简易曰悌。

6.发曰悌。

至亲者莫若骨肉,而手足之情,既长且久,当兄弟姐妹犹在之时,更要珍爱,相互勉励、扶持,切莫伤和气,毕竟“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还应心常怀有兄长、弟妹之情,则敬亲爱亲之情油然而生。

“相关链接”

司马光爱兄

司马光一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人们除了对他的德行备极推崇之外,他发乎真诚的友爱兄弟的情怀,更是流传千古。

司马光的哥哥,字伯康,名旦,兄弟两人的感情特别地好。当司马光退居在洛阳的时候,对伯康既敬重又倍加关怀。

当时伯康已八十岁了,而司马光也年岁不小,但侍奉兄长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因为伯康体质羸弱,消化不佳,常需少食多餐,所以照顾起来颇为费神。每当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司马光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关注伯康,就如同照顾婴儿般地无微不至。

李绩煮粥

在唐朝有位大臣叫李绩,原姓徐,是位忠臣,因为对国家非常有功劳,所以李世民赐他国姓李绩。李世民是一位开明的国君,他非常地尊敬贤德之人。有一次李绩生病,御医说需要人的胡子做药引,唐太宗听完,马上拿刀子把他的胡子削了一段下来,拿给御医。这件事传到李绩的耳中,李绩非常感激皇上能这么对他推心置腹。

李绩是忠臣,还是孝子,他对兄弟姊妹也非常友爱。李绩那个时候年纪也很大了,他有个姐姐,刚好姐姐生病,他去探望姐姐。看到姐姐正好在煮粥,他就把这些仆人支开,亲自为她煮。因为风很大,不小心火烧上胡子,赶快把火灭掉。他的姐姐在旁边看到了,就说:弟弟,你这是何苦!家里的佣人这么多,你就要他们做就好了,不要自己在那里这么辛苦。李绩却回答说说:姐姐,你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机会能够为你服务。

正是由于李绩的忠孝,使得他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延伸阅读”

学会忍让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的矛盾,遇到矛盾时,如果不愿意吃亏,步步紧逼,据理力争,死要面子,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的升级,不断的激化。俗语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双方在发生矛盾时,都各退一步,那矛盾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但有人觉得忍让吃亏、窝囊、受气、丢面子,是懦弱的表现,所以一定要一争高低,一决胜负,甚至连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肯放过。其实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也是一种美德。

忍让是理智的表现。当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特别是当个人的人身权利和经济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理智的人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有克制,耐心地讲道理,进行说服和规劝,及时化解矛盾;即使对方仍然蛮不讲理,我行我素,但也毋须恶语相加,更不要轻易地采取过激行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非法手段对付不法行为,这样做不但不理智,而且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忍让是大度的表现。人的一生之中,会遇到许多不愉快的、难堪的事情,有时甚至会感到很气愤,很窝火。此时此刻也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胸襟。“小不忍则乱大谋”,因此历史上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以大局为重,忍让、制怒,以柔克刚者向来为人们所称道。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终成为刘邦成就伟业的得力将帅;蔺相如能忍,才有了将相和的佳话。楚霸王项羽不能忍,怒火烧咸阳,终不能成就霸业;三国时张飞不能忍,怒打小卒,结果招来杀身之祸。能忍者能成就大业,不能忍者贻害无穷。因此历史上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以大局为重,忍让、制怒,以柔克刚者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忍让也是一种美德。为人处世,只能进不能退,只能得不能失,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的做法,不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十分有害的。有的时候,为了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他人利益,个人作一点让步,受一些损失,付出一点代价,也是非常必要的。每个人让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进步一大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往中,要互相谅解,互相帮助,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走得更近,社会才会和谐。

《古今医统·杂著类》说:先用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字,将两味和匀,用不语唾咽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这剂和气汤喝下之后,会将心中的怒气变为平和之气,变成快乐之气,变成开心之气,变成勉励之气。

忍让,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修养、道德品质的表现。中国有句古话叫“和为贵”,“和气生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往,应该互相谅解,互相帮助,而决不能强人所难,以邻为壑,勾心斗角。否则会一损俱损,两败俱伤,不仅对方得不到便宜,自己也要吃亏。更何况金钱、名利、地位都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人生短暂,不必计较太多。

“原文”

或①饮食 或坐走 长②者先 幼③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译文”

日常饮食起居中,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居后。

长辈有事呼唤某人,应代为传唤、寻找,如果此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情,能帮忙则帮忙,不能帮忙的则代为告之。

“注释”

①或:或者。

②长:音zhǎng,年纪大。

③幼:年纪小,未长成。

“评解”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代代相传,并渗透在言行举止、衣食住行中。

晚辈在长辈面前,一定要有礼貌,尊敬长辈,要懂得长幼的次序,事事要先考虑到长辈,懂得礼让。

长辈如有事相求,若能办应当马上去办,若帮不上忙就如实相告,不要勉强。人都有老的时候,只有现在去尊敬、礼让长者,将来才会得到晚辈的尊敬、礼让。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座次、席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古代贵族出行常乘马车。车上座位以左为尊。古人为了迎接尊贵的客人,便让车上左边位子空着,即所谓“虚左以待”。其中最典型的要数信陵君迎接侯赢的故事了。侯赢是个看门的,又老又穷,而身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却亲自驾车,“虚左自迎夷门侯生”。隐居多年的侯赢终于被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诚意所感动,替他出谋划策,以窃符救赵的锦囊妙计,解了信陵君的燃眉之急。

“相关链接”

杜环代人养母

杜环是唐中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随侍父亲杜一元远游到江东作官,于是就在金陵定居。杜一元本来就是位好人,他所交往的人都是各地方的知名人士。杜环特别好学,专精书法;个性谨慎而又有节制,很守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

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去世,家庭破碎。常母张氏,年纪六十多岁,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年纪老迈,就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正是常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投靠,他看到了您,顾念和常允恭的旧交情,必定不会抛弃您。”常母照那人的话去做,搭船去见谭敬先,谭却谢绝而不肯接纳。

常母处境大为困窘。常母想到允恭曾经在金陵作过官,那儿也许还有亲戚、朋友活在世上,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再度哭哭啼啼随人到金陵。打听过一二人都已经不在了,于是就向人打听杜一元家在那里,路上的人回答她说:“杜一元己经死很久了,只有他儿子杜环还活着;他家就在鹭洲坊里头,门内有两株橘子树可以辨认。”

常母穿着破烂的衣服,淋着雨走到杜环家里。杜环正与宾客对坐,当她看到常母,大为吃惊,似乎在那里曾经见过面。于是就问她说:“您不是常夫人吗?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常母哭着告诉杜环原因,杜环听了也哭了出来。

杜环扶着常母坐下,向她礼拜行礼。再把妻子叫出来拜见她。环妻马氏脱下衣服让常母更换淋湿的衣服,捧粥给常母吃,又抱出棉被让常母休息。常母问起允恭这生所亲近、交情深厚的老朋友近况,也问起她的小儿子常伯章在那里。杜环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没有一个在这儿,(常母)不能够托付给他们,又不知道常伯章是死、是活,就姑且安慰她说:“现在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后,我再替您老人家去找找他吧!如果真没有人事奉您老人家的话,我杜环虽然贫穷,难道就不能事奉您老人家吗?况且先父和允恭交情好得像亲兄弟一样,现在您老人家贫穷困顿,您不到别人家里去,而来了我杜环家里,这真是他们两位老人家在冥冥中引导的啊!希望您老人家不要再多想了。”

当时正是战争过后、饥荒的岁月,百姓连亲身骨肉都以保全了。常母看杜环家境贫穷,雨停后,就坚决要出去找找常允恭其他的老朋友。杜环就叫丫环跟在她后面。到了傍晚,常母果然没找到任何朋友而回来了。这时常母才定居下来。杜环买了些布帛,叫妻子替常母缝制衣裳。杜环全家人都把常母当母亲侍奉。

常母的个性急躁而又狭隘,只要稍稍不顺地她的心意,往往就发怒骂人。杜环私底下告戒家里人,尽量顺从常母,不可以因为她贫穷困顿,就对她轻视、傲慢,和她计较。常母患有痰疾,杜环亲自替她煎药,还一匙一匙地喂她喝;因为常母的缘故,杜环家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经过了十年,杜环担任太常赞礼郎的官职,奉诏令去祭祀会稽山。杜环回来路过嘉兴,正好遇到了常母小儿子常伯章。哭着对他说:“太夫人在我家里头,因为日夜思念着你而生病了,你真应该早点儿去看看她老人家啊!”常伯章说:“我也知道这件事情,只是路途遥远不能去。”

在杜环回家半年后,常伯章才来。这天正好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了小儿子,两人抱在一起痛哭了起来。杜环家人认为这样不吉祥,就去劝阻他们。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有什么不吉呢?”

后来,常伯章看母亲年纪老迈,怕她无法远行,竟然拿其它事情欺骗常母就走掉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看她。杜环更加谨慎地事奉常母,然而常母更加想念小儿子伯章,病情突然加重,三年之后就过世了。

常母去世前,举起手对杜环说:“是我拖累了你呀!盼望以后杜君您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像您一样的好。”话说完就断了气。杜环替她准备了棺木,举行入敛安葬的礼仪,在城南锺家山买块地给她安葬,逢年过节还去那儿扫墓、祭拜。

“延伸阅读”

如何尊老敬老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上每个公民所应尽的职责。人人都自觉的尊老爱幼,那家庭就会和睦,社会也才能稳定和发展。

怎样才能做到尊老敬老呢?

首先,要先从身边的人做起,那就要从家庭中的父母、长辈做起,在与老人相处时,说话要和气、有礼貌、体贴入微,给老人准备可口的饭菜,注意气候的变化,及时给老人更换衣服,生病要及时给老人看医生。

其次,在老人生日、各种节日时,若要抽出时间和老人一起过,若相隔较远,就一定要通过电话问候。

再次,在尊重、爱戴自己的父母长辈的同时,也要爱戴、尊重其他的老年人。

“原文”

称尊①长 勿呼名对尊长 勿见②能③

路遇长 疾④趋揖⑤长无言 退恭⑥立

骑下马 乘下车过犹待⑦ 百步余

“译文”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上遇见长辈,应主动向前行礼问候,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恭敬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先走。

不论骑马或乘车在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长辈,并等到长辈离开约百步之后,自己才可以上马或上车离开。

“注释”

①尊:地位或辈分高。

②见:同“现”,表现的意思。

③能:能力,才干。

④疾:急速。

⑤揖:拱手行礼。

⑥恭:恭敬。

⑦待:对待。

“评解”

晚辈在长辈面前,不要直呼其姓名,而要用敬称,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教养、没素质。同时也不要在长辈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干、学识,展露自己的锋芒,这会被认为很轻浮,甚至会招来别人的嫉妒,对将来的前途和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

一个人在尊敬长辈的同时也是在尊敬自己,若不懂得尊敬他人,就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不论何时何地遇到长辈都要主动走上前去和长辈打招呼,若长辈没有理睬也不要责怪长辈。

长辈在没离开的时候晚辈的千万不要先离开,如果有要紧的事情,要先与长辈说明,以征得长辈的同意,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表现。

“国学小百科”

古代对长者的敬称

古代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外舅也是岳父之意。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对尊长者敬还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另外还有用“高寿”问老人的年纪;用高龄称老人的年龄。

“相关链接”

张良拾履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落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很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十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十三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延伸阅读”

学会正确使用称呼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的风尚,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随便乱用。

使用称呼时应注意:

其一,要合乎常规;

其二,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

其三,是要入乡随俗。

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不可肆意为之,大而化之。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

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称呼时,一定要回避以下几种错误的做法:

1.使用错误的称呼

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两种:(1)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者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

2.使用过时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贻笑大方。在我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若将它们全盘照搬进现代生活里来,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不伦不类。

3.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进行“婚外恋”的“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这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

4.使用绰号作为称呼

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的对方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另外,在外交场合,更应该正确使用称呼,如果称呼不当,是有失身份的事情,也极易引起误解,影响双方正常交往。

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所,一般称男子为“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如无法判断女方婚否,用“小姐”比贸然称之为“太太”更安全。在外交场合,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可以将女性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市长先生、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一般可称“阁下”;对军人一般称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名;对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在职称前冠以姓氏,但称呼其学位时,除博士外,其他学位(如学士、硕士)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德国人十分注重礼节、礼貌。初次见面,一定要称其职衔。如果对方是博士,则可以频繁地使用“博士”这个称谓。

同美国人打交道时在称呼上不必拘礼。美国人在非正式场合,不论男女老幼或地位高低,都喜欢直呼对方名字。但在正式场合,如果与对方初识,还是先用正式称谓,等相互熟悉了或对方建议直呼其名时再改变。

日本人习惯用“先生”来称呼国会议员、老师、律师、医生、作家等有身份的人,对其他人则以“桑”相称。在正式场合,除称呼“先生”和“桑”外,还可称其职务,以示庄重。对政府官员要用其职务加上“先生”来称呼。

阿拉伯人对称呼不大计较,一般称“先生”、“女士”即可。但是由于受宗教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同阿拉伯妇女接触时不宜主动与之打招呼,多数情况下可以微笑或点头示意。

“原文”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①却非宜②

“译文”

与长辈同处,若长辈还站着,晚辈不应先坐下来,得到长辈的允许时,才可以坐下。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但如果低到听不清楚,那也是不合适的。

“注释”

①闻:听见。

②宜:合适。

“评解”

如今交通便利,乘坐公交出门比较方便,在乘车的时候经常会遇见长辈或年老体弱的人,此时应主动给长辈或有困难的人让坐,不要装作没看见或低头装睡,这样做有违做人的良知。

在家对待长辈也应如此,见到长辈要有礼貌,主动打招呼。长辈来做客,要热情招待,主动端茶送水、拿水果。

在回答长辈的问话时要吐字清楚,说话声音大小适宜,说话要有分寸,不能没大没小,随心所欲地回答,这样做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若长辈之间在谈事情,这个时候应保持安静,不要去看电视或放音乐去打扰长辈,也不要打断长辈的谈话。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不懂得去尊敬人,目无尊长,长大后在社会上就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就会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设置很大的障碍。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坐礼

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古代席地而坐,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跪。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相关链接”

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曾子的“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孟尝君说父

孟尝君田文出生时就不讨父亲田婴喜欢,因为他出生在五月五日,当时的迷信说法是:他将会长得高过大门,会克父母,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

田文五岁那年,他恳求母亲带他去见父亲,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走上前磕了头,然后说:“父亲,人是活的,门是死的,孩儿将来如果长得高过家里的大门,只要将大门改高一尺不就行了吗?”父亲见田文如此聪明,大喜过望,他一把抱起了田文。后来田文果然不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延伸阅读”

言谈中的礼仪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语言的表达是很重要的,同样的一句话有多种说法,一句话的表达可能会让人很高兴,也可能因为这一句话,使人由喜转怒,这就是语言中的艺术。所以,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重视言谈中的礼貌。

1. 说话或听人说话时,要诚恳庄敬,集中精神,注视对方。不可嘻笑诙谑,萎靡不振,心不在焉,更不可搔首弄姿,摸头整发,抓耳挖鼻,东张西望。

2. 说话声音要高低适度,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原则。吐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在讲话时,语速要快慢适中,语速过快、过慢或忽快忽慢,都会影响效果。

3. 坐着谈话,如有长辈在座,不可翘腿交足,交叉双臂,歪身斜靠,宜正坐,两腿平伸下垂,双手自然放置双膝或腹部。妇女还要注意不可将两腿外跨,宜双膝并拢。

4.不可打断对方说话。他人讲话时,不要插嘴打断。听人讲话,要耐心倾听。即使要发表个人意见或进行补充,也要等对方把话讲完,或得到对方同意后再说。对陌生人的谈话不要打断或插话。

5.不要抬杠。交谈中,与人争辩、固执已见、强词夺理的行为是不足取的。自以为是,无理辩三分,得理不让人的做法,有悖交谈的主旨。

6.别人称赞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应该表示谦让,用“好说”、“哪里”、“不敢当”、“托您的福”等谢词,或者和“谢谢”连用。

7.希望别人帮忙做事时,少用直接命令语,多用请求语,商酌语,表示尊重对方,让对方有所抉择。如“你看这样做行不行”“明天去好吗 ”这类商量语气的词很多,又如“能不能”,“可以不可以”,“怎样”,“会不会”,“是不是比较好”等。

8. 别人有求于己,有所建议,少用“不!”多用“好的”“是的”。如“好的,我试试看。不过要请你包涵,我恐怕做不好,不能让你满意。” “是的,你的意见不错,我们会列入考虑的。”

9.有女士在座时,男士言谈更宜谨慎,不可谈论有损女性尊严的话。在女性面前少评头论足,适当的赞美可以博得对方喜悦,不适的评述很容易伤害对方。

10.不要多用“我”字,和别人谈话的时候,除非对方要求你谈谈自己的事,否则不要老是以“自已”为中心,句句不离“我”字,应该适当地关心对方和对方的亲友,多谈和对方有关或对方所感兴趣的事。

11.礼让对方。在交谈中,应以对方为中心,处处礼让对方,尊重对方。要多给对方发言的机会。不要一人侃侃而谈,而不给他人开口的机会。不论交谈的主题与自己是否有关,自己是否有兴趣,都应热情投入,积极合作。

12.内容简明。在交谈时,应言简意赅,要点明确,少讲、最好不讲废话。罗里罗嗦、废话连篇,谁听都会头疼。而且尽量不用方言,在公共场合谈时,应用标准的普通话,不能用方言、土语。

13.不要用不雅的字眼,言语是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一句不雅的话出口,身份立刻被人看低三分。有些人有口头禅的习惯,也易令人暗自窃笑,所以应改正口头禅的毛病。

语言特有的魅力往往可以吸引住别人,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协作。驾驭语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让自己的话受到欢迎,除了要掌握言谈的技巧,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让说出的话言之有物,具有高度的可信性,才能打动对方。所以,平时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学习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

近必趋① 退必迟② 问起对③ 视勿移④

事诸⑤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译文”

进见长辈时要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这样的动作才合乎礼节。长辈问话时,要起身回答,眼神注视长辈,认真聆听,眼睛不要东张西望,左右移动。

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孝顺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尊敬。

“注释”

①趋:快走。

②迟:慢。

③对:回答。

④移:移动。

⑤诸:众。

“评解”

在与长辈相处时,晚辈的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谈吐,长辈在问话时,要彬彬有礼,温和地目视长辈,并一一回答长辈的问题,不要心不在焉,东张西望,答非所问。若长辈离开要主动开门并送长辈出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对待所有的长辈都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叔伯一样去尊敬;对待别人的兄弟姐妹要向对待自己的亲兄妹一样,去关心、去照顾、去爱护。每个人都能以这份真心、真情去对待他人,这个社会便会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天堂。

此外,能时时以一颗感恩的心,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光明、喜悦和快乐,也会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国学小百科”

古代礼仪的发展

中国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作为人类祖先的圣贤唐尧、虞舜、夏禹都是讲究礼仪的典范。传说尧年轻的时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辈之间,礼让三先。每次把打回的猎物平分给众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时还把那最少的一份猎物再分送给年迈体弱的老者。他的德行受到众人的称颂,所以大家都推选他为首领。虞舜讲究礼仪也是历代的楷模。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重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把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春秋时期的孔子,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为了宣扬古代礼制,他不远千里,从鲁国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学礼。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方机构。

古代礼仪学著述,在汉代有《周礼》、《仪礼》,西汉人戴圣编纂了《礼记》,尔后又先后出现了《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礼说》、《礼记集解》等数以千卷的礼学著作,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关链接”

海神妈祖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传说她从出生到满月都不啼不哭,所以取名叫“默娘”。

林默小时候非常聪颖,八岁时“从塾师训读,悉解文意。十余岁,喜静焚香,颂经礼佛。”林默秉性聪颖,善观天象,救人济世,治病救人,拯救海难,是福建莆田湄洲的一位传奇式人物。

相传有一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深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求停雨,但祈求毫无效果。当地请求林默解害,林默说:“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林默,地方官于是向朝廷为林默请功并获准得到褒奖。

还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林默有解难的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林默,林默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莆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

林默的父亲、哥哥都是船夫。有一次出海,父亲、哥哥的船遇到了海难,虽然经过林默和大家的努力父亲得救了,而哥哥却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林默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遭遇哥哥那样的悲剧,经常冒着危险去救助那些过往的船只。

有一次,乡亲们要出海,由于林默会观天象,就告诉他们海上有大风不便出海。可是,乡亲们为了养家糊口,坚持要出海。林默无奈,便告诉他们,如果真发生了海难,你们一定看哪里有亮光,就往哪里行驶。当天,真的发生了海难,狂风大作,风起云涌,所有的航标全部失灵。这时,林默为了解救乡亲们,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家的房子点着了,熊熊大火将海面照得通亮。由于她的慈悲和大爱,乡亲们看到光亮后都得救了。

由于操劳过度,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林默在湄洲岛过早地去世了,传说林默“羽化升天”了。为了纪念林默,人们在莆田湄洲湾的湄洲岛上修建了一座雄伟辉煌的庙宇——湄洲妈祖庙。

如今妈祖已成为中国、中国台湾、东南亚甚至欧美等很多地方的人们特别是渔民、船民、舟商、华侨、华人所敬仰和崇拜的偶像。

“延伸阅读”

生活中的常用礼仪

礼仪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对交往对象尊重的具体手段和过程,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包括哪些呢?

一、 握手礼仪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是上级在先、主人在先、长者在先、女性在先。握手时间一般在2、3秒或4、5秒之间为宜。握手力度不宜过猛或毫无力度,握手时要注视对方并面带微笑。

二、电话礼仪

1.接电话的礼仪

(1)电话铃声响起,应在3声之内接听,并告知自己的姓名。如电话铃声响起超过3声以上时,要向对方表示歉意。

(2)在电话机旁准备好记录用的纸笔;接电话时,音量要适度。

(3)听取对方来电用意,必要时应进行记录。

(4)记录下的时间、地点、对象和事件等重要事项,要和对方进行核实确认。如是传言必须记录下电话时间和留言人。

(5)结束语。如:“清楚了”、“请放心……”、“我一定转达”、“谢谢”、“再见”等。

(6)放回电话听筒,切记等对方放下电话后再轻轻放回电话机上。

(7)若打错电话要有礼貌地回答,让对方重新确认电话号码。

2.电话的拨打也是如此

(1)准备基本用语。注意事项: 确认拨打电话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准备好要讲的内容、说话的顺序和所需要的资料、文件等,明确通话所要达的目的。

(2)问候、告知自己的姓名。

(3)电话内容。应先将想要说的结果告诉对方,如是比较复杂的事情,请对方做记录。

(4)结束语。语气诚恳、态度和蔼。如: “谢谢”、“麻烦您了”、“那就拜托您了”等等。

(5) 放回电话听筒。等对方放下电话后再轻轻放回电话机上。

四、名片的使用方法

名片是工作过程中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交换名片时也应注重礼节。使用的名片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标明你所在的单位,另一个是表明你的职务、姓名及承担的责任。总之,名片是自己(或公司)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使用名片时要格外注意。

1.名片的准备。名片不要和钱包、笔记本等放在一起,名片可放在上衣口袋,原则上应该使用名片夹。要保持名片或名片夹的清洁、平整。

2.接受名片。必须起身双手接收名片。接收的名片不要在上面作标记或写字,不可来回摆弄,要认真地看一遍。不要将对方的名片遗忘在座位上,或存放时不注意落在地上。

3.递名片。递名片的次序是由下级或访问方先递名片。递名片时,应说些“请多关照”、“请多指教”之类的寒喧语。互换名片时,应用右手拿着自己的名片,用左手接对方的名片后,用双手托住。互换名片后,要看一遍对方职务、姓名等。遇到难认字,应事先询问。在会议室如遇到多数人相互交换名片时,可按对方座次排列名片。

五、公共场所行为礼仪

1.不在他人面前整理衣服或化妆打扮:例如在客人面前解开衣扣、穿脱衣服、打领带、化妆和补妆,左照右照,挤眉弄眼、敝嘴皱鼻,自己可能觉得是爱美、为了美,而在他人看来很可能会被误解为“爱表现”,也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这类不雅的修饰动作,特别需要避开他人的视线。

2.不在他人面前抠鼻子、剪鼻毛、挖耳朵、抖脚、脱鞋。

3.有礼貌地处理无法控制的行为:如打喷嚏后、咳嗽、擤鼻涕、打哈欠时,应用手帕、纸巾捂住口鼻,面向旁边,而且立即与旁边的人说声“对不起”表示歉意。

对个人而言,礼仪体现了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拥有礼仪意识和掌握更多的礼仪知识是符合时代要求、顺应潮流发展的。掌握礼仪已经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参与激烈竞争的附加值。

同类推荐
  • 著名战役

    著名战役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起名高手

    起名高手

    本书重点讲解了作者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签名实例,介绍了姓名吉祥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 天津漕运研究(1368——1840)

    天津漕运研究(1368——1840)

    本书从天津运河,天津漕粮,天津漕船,天津海运漕粮,漕运对天津商业的影响等七方面介绍了天津漕运1368-1840年间的历史。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
  • 中国风水文化地图

    中国风水文化地图

    本书内容包括:风水基本知识、室内方位,布局与宅运、风水与住宅、恋爱婚姻与风水、财运与风水等。
热门推荐
  • 为狗

    为狗

    只是只狗的故事……誓者入之、以魂约束,以力助之、净气回哺,侍魂不灭、侍体不消。
  • 亡灵玩家

    亡灵玩家

    未来世界人类死亡之后,肉体虽然消亡,但是精神却可以生存在一个叫《永生系统》的地方,这些人则被称之为“亡灵玩家”!《求生之路》《鬼泣》《刺客信条》……在无数精彩的游戏当中,看夏飞怎么完成一场来自死者的逆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玄天风录

    神玄天风录

    人性复杂的修炼世界,少年的成长与挑战,机遇与冒险,坚持不懈是否就能见到曙光?
  • 婚后蜜爱:慕少的娇妻

    婚后蜜爱:慕少的娇妻

    结婚两年,李心艾却在两周年结婚纪念日上被丈夫设计,还被婆婆抓奸在床,名声扫地!坚持离婚,李心艾一心只想摆脱这段无爱的婚姻!遇到林暮寒,李心艾不知道是救赎还是灾难;林暮寒的霸道,让她无处可逃!“李心艾,你只能是我的!”“想逃吗?没问题,房子归你,车子归你,林氏归你,我……也归你,通通都归你!”李心艾傻眼:林总,暮少,这样真的好吗?
  • 快穿攻略任务打开手册

    快穿攻略任务打开手册

    顾沧舒认为当年自己太冲动了,就被拉着加入一个奇怪的组织。按理来说,自己是女主才对。但是,这么多次任务下来,女主光环都是别人的。 “我可以不干吗?”经过深(shui)思(kou)熟(yi)虑(wen)后顾沧舒开口。 【当然可以了亲,我们是文明组织,爱干不干,不干就滚。】 “真的?” 【当然了,不过您老请先考虑考虑后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找对人,做对事,签大单

    找对人,做对事,签大单

    本书立足销售中与客户沟通困难,销售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现状,以“找对人”、“做对事”、”签大单”为三个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销售工作中的两大利器-找对人,做对事,给销售人员指出了一条签大单的正确道路。书中提供了许多销售建议、实用机巧、策略,让销售人员能够避开歪路,找到方向,在销售的康庄大道上财源滚滚。
  • 腹黑老公别乱来

    腹黑老公别乱来

    因为走错房,被他无情地夺去初吻……霸道总裁,无尽凌厉,她彻底迷失。死而复生,她华丽蜕变,冷眼对着昔日的男人:腹黑老公,别乱来!
  • 据说陛下要成仙

    据说陛下要成仙

    玉狐逐月为寻内丹,不得已帮他稳江山打天下,可帮着帮着,陛下突然变了性情。“陛下,你追了我三界了,内丹我不要了。”“朕后宫空虚。”“可我是男人。”“男人也要。”(女主女扮男装,宠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