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雲峰悅禪師小參。今時後生。纔入眾來。便乃端然拱手。受人供養。到處菜不擇一莖。柴不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懷。雖則一期快樂。爭奈三途累身。
梵網寧以熱鐵纏身。不受信心人衣。寧以洋銅灌口。不受信心人食。若恁麼者。直饒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供養上座。不為分外。若不恁麼去。滴水寸絲。便須披毛帶角。牽犂拽鈀。償他始得 無作之法。當於作處見無作。非徒然無作。若徒然無作。便是落空亡底外道。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故天地運行於四時。風以動之。雷以成之。乃至兩露恩澤。莫不各有所司。而生物焉。例而推之。即三賢十聖。亦皆為而無為。作而無作。我何人斯。敢無作。而坐食於天地間哉。
當惜眾僧物(詳見下文)。當隨知事者教令。不得違戾。
【箋】徵。教令出自師長父母之口。無不從命。知事教令。衲子安得克服。
訓。叢林事出浩繁。故請知事以司其柄。教令。乃奉大眾之命令也。得罪知事。即得罪大眾。然知事所司。亦當柔和調順。若逞麤獷之性。權挾衲子。使彼難忍去之。則有負所任。不得無過。
凡洗菜。當三易水。
【箋】本律。三易水者。謂初次。但去麤垢。二次。細垢未盡。三次。乃得清淨。今叢林醃菜不洗。謂菜有味。舉目皆噇糞之人。執事略不為恠。可笑。
燈錄。趙州問菜頭。今日喫熟菜。喫生菜。頭拈起菜呈之。師曰。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凡汲水。先淨手。
【箋】至水邊。另舀水先淨手。即以洗手水。棄之僻地。
見水偈 若見流水。當願眾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箋】流水者。源頭活水也。然其性相不二。動靜一源。若無源之水不流。即是死水。流得其源。則澄之不清。擾之不濁。而能旋香海載須彌。恩配三有。澤及羣靈。而不自伐為功。故三賢十聖。贊之不及。凡夫肉眼。孰能窺其大用哉。今此偈。全在發明見字。若見不徹。云何為彼當願。云何為彼滌惑耶。若見者。謂所見之水。情狀不一故。如人見之。清涼可悅。餓鬼見之。流變為血。魚龍見之。謂宮殿。沉溺者見之。謂死窟。究竟水尚強名。何況有如上等見。皆是眾生業惑所感也。若夫大解脫人見之。不曰流水。非流水。直下為彼顛倒眾生。拔其見刺。出其眼屑也。意欲者。非****之欲。若****。即是惑垢。當作願字看。正願清滌無始****之惑垢也。
徵。上文既有當願。云何欲字。又作願字看。
訓。上文是菩薩當願。下文意欲。是眾生當願。其猶啐啄同時也。若菩薩發願度眾生。眾生不發願出離。菩薩雖有願。亦無如之何也已。
附 勿令穢水入井。
【箋】天下井水。味有多種。詳水經註。
周易正義。雖汲水以至井上。然綆出。猶未離井口。而鈎羸其缾而覆之也。棄其方成之功。雖有出井之勞。而與未汲不異。喻人行常德。須善令終。若有初無終。則必致凶咎。
筆飡。吳湛為縣吏。所居臨荊溪。溪有清泉。眾皆賴之。湛為築籬遮護。不令穢入。忽於泉側。得一田螺。置甕中。每外歸。則厨中飲食已辦大異之。一日潛窺。乃一女子。自螺出。手自操刀。湛急趨之。不容歸殼。女大窘。實告湛曰。我泉神也。上帝以君敬護泉源。且知君鰥居。命吾為君操饌。君食吾饌。當得道矣。言訖不見。
李鄠為河山令。縣有河山巖。巖半有一脉清泉。次第淋注。逐處各有一岩斛。承之。如鐫出狀。鄠一日攜家出遊。無何雪兒就斛浣申。立為震霆所擊。視之其斛已碎。別安一斛於流下矣。是知井泉不可觸穢。
酉陽雜爼。臨井勿窺。
古井不可唾。唾與窺且不可而可越哉。
汲井偈 若見汲井。當願眾生。具足辯才。演一切法。
【箋】華嚴疏。汲取也。辯才演法。猶綆汲水。
五燈。趙州。在井上打水次。見南泉過。便抱柱。懸却脚曰。相救相救。泉上胡梯一二三四五。師少頃。却去禮謝曰。適來謝相救。
藍田真。因開井。被沙塞却泉眼。師曰。泉眼不通。被沙礙。道眼不通。被甚麼礙。僧無答。師代曰。被眼礙。
天衣懷。世漁。母夢星隕於屋。懷娠兒時。坐船尾。得魚輒放。父笞之。不為意。參翠峰覺。覺問汝名甚麼。曰義懷。曰。何不名懷義。曰。此當時致得。曰。誰為汝立名。曰。受戒十年矣。曰。汝行脚費許多草鞋。曰。和尚莫謾人好。曰。我也沒量罪過。汝也沒量罪過。你作麼生。師無語。覺打曰。脫空謾語漢。出去。入室次。覺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師擬議。覺又打出。如是數四。尋時翠峰為水頭。因汲水折擔。忽悟。作投機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峰頭獨足立。驪龍頷下取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覺聞拊几稱善。
觀水偈 佛觀一鉢水。八萬四千蟲。若不誦此呪。如食眾生肉。
唵縛悉波囉摩尼莎訶
【箋】水中生靈甚微。人之麤障覆故。不能觀察。唯佛五眼明淨。能見微細。以慈悲故。說此偈呪。大旨為水羅兼說也。
凡用水。須諦視有蟲無蟲。以密羅濾過方用。
【箋】會正記。用白[疊*毛]。東上用密絹。恐小蟲直下。取熟絹為之。此護生之法也。
若嚴冬。不得蚤濾水。須待日出。
【箋】嚴冬水寒。蚤濾則傷生。日出水得陽氣。則不傷生。
漉水囊賦。吾有漉囊。製造有方。緻練作底。熟鐵為匡。其用濾兮深須諦視。其還放兮切忌損傷。宜知我佛仁慈。尚不遺於微物。將使吾曹飲用。得幸免於餘殃。一化境中。上下皆制。半由旬內。往返須將。世多輕略。孰究不藏。或聞而不製。則嗤為外道。或製而不用。但懸於草堂。斯由內無慈愍。外恣疎狂。塞來蒙之津徑。害我教之紀綱。汝當存誠持守。竭力恢張。豈止四生有賴。抑使三寶增光。
凡燒竈。不得燃腐薪。
【箋】本律。炊竈有五事。一。不得蹲炊火。二。不得燃生薪。三。不得倒燃濕薪。四。不得燃腐薪。五。不得以熱湯澆火滅 凡腐薪中有蟲。若燃之。如毀其家。殺其身。故制。昔曾子不逆薪而爨。知其不為暴也。
禮記。荀勗在帝座。適膳夫進飲。勗云。此必勞薪所炊。帝不信。召膳夫問之。果以一故車脚供薪。
抱樸子。孟夏所以祀竈。竈神每月晦日。上天言人罪狀。大者奪紀。小者奪算。紀三百日。算一百日。
井與門戶竈中霤為五祀。又五財之一。利濟廣博。有神主之。名曰觀。狀如美女。井鬼名瓊。
凡作食不得帶爪甲垢。
【箋】寄歸傳。營供。必洗手。敕口。淨器。不者所作祈請。並無效驗。從陳饗祭。神祇不受。況奉三寶。若大小便。不洗手。皆不合作食。
諺。清齋方釋奠。剪爪宣侵肌。
感應篇注。嘉棟曰。作食不潔餧人。人必嗔之。神亦惡之。穢食委棄。均於暴殄。浪費水漿。委諸溝廁。殊為造業。有老秋婆。病死復蘇。言至一處。有兩船遺棄穢食。一鬼笞之曰。汝平生所耗者。豈容不食。婆強呷數口。便覺腹滿驚蘇。言訖隨死。
凡棄惡水。不得當道。不得高手揚潑。當離地四五寸。徐徐棄之 附。不得熱湯潑地上。
【箋】惡水高揚。熱湯潑地。微細昆蟲。何處迴避。水火毒身。如入鼎沸。以此劇刑。橫加無謂。我福無增。彼惡永記。故云徐徐。清涼如意。
凡掃地。不得逆風掃。不得聚灰土安門扇後。
【箋】逆風掃。風塵[土*孛]面。非但不善愛人。亦非自愛。掃地聚灰門扇後。其人有始無終。後來結果。亦可想見。故須掃除盡淨。置之僻處也。
根本部。給孤長者。每晨朝往逝多林。禮佛已。掃寺地。一日長者。他緣。不遑入寺。佛經行。見地不淨。即自執篲而掃。時舍利子等。悉皆執篲。共掃園林。佛及弟子。徧掃除已。地皆嚴淨。入食堂中坐。與諸苾蒭。說掃地得五種功德。一。自心清淨。亦名自除心垢。若人掃於寺地。因地淨故。心得清淨。是名自心清淨。二。令他心淨。亦名除他心垢。若人掃於寺地。因地淨故。他人見無塵垢。心得清淨。是名令他心清淨。三。諸天歡喜。亦名去憍慢。若人掃於寺地。即是去其憍慢塵垢。諸天觀見地淨無塵。生歡喜心。四。植端正業。亦名調伏其心。若人淨掃寺地。即是調伏自心。植端正福業。五。命終之後。當生天上。亦名增長功德。若人淨掃寺地。因淨地故。功德增長。命終當生天上。
優婆塞戒經。善男子。天下之人。誰現窮無其身者。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執役栖掃。亦得福報。
成實論。掃一閻浮僧地。不如掃一掌佛地。
五燈。世尊在日。有一比丘根鈍。無多聞性。佛令誦苕箒二字。日夕誦之。言苕則已忘箒。言箒則已忘苕。每日剋責。意念不休。忽能言苕箒。於此大悟。得無礙辨才。
曹山寂。問僧作甚麼。曰掃地。山曰。佛前掃。佛後掃。曰。前後一時掃。山曰。與曹山過鞋靸來。
雁山羅漢寺。證首座。目瞽。見道明白。每朝以掃地為佛事。有僧問。這片地掃得乾淨也未。證竪起苕箒示之又僧問。真淨界中。本無一塵。掃作麼。證亦竪箒示之。
拾得。一日掃地次。寺主問。汝名拾得。因豐干拾得汝歸。汝畢竟姓個甚麼。拾得放下苕箒。叉手而立。寺主再問。拾得拈箒掃地竟去。寺主罔測。寒山捶胸云。蒼天蒼天。拾得却問。汝作甚麼。山曰。不見東家人死。西家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去。
趙州。掃地次。僧問。善知識為甚麼掃地。師曰。塵從外來。曰。既是清淨伽藍。為甚麼有塵。州曰。又一點也。
趙州行脚時。問大慈。般若以何為體。慈曰。般若以何為體。師便呵呵大笑而出。大慈來日見州掃地次。問般若以何為體。州放下掃箒。呵呵大笑而去。大慈便歸方丈。
仰山。掃地次。溈山問。塵非掃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塵非掃得。仰掃地一下。溈曰。如何是空不自生。仰指自身。又指溈。溈曰。塵非掃得。空不自生。離此二途。又作麼生。仰又掃地一下。又指自身。并指溈。
雲巖曇晟禪師。掃地次。道吾曰。大區區生。曇曰。須知有不區區者。吾曰。恁麼則有第二月也。曇竪起掃箒曰。是第幾月。吾便行。
大慧問僧。道不用修。但莫染污。如何是不染的道。曰。某甲不敢道。師曰。你為甚麼不敢道。曰。怕染污。師應聲曰。行者將糞箕苕箒來。僧忙然。師便打出。
衲僧家拈起掃箒。不但掃除一室塵垢。當使天上天下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塵垢。祇消者把掃箒。一掃而盡目前。脫有不顧危亡底漢。道天上天下者許多塵垢。畢竟掃置何處。我便劈口與他一掃。令他向掃箒下瞥地去。
世說。郭林宗。常行宿逆旅。輒躬自執掃。及明去後。人至則曰必郭有道昨宿處也。
洗內衣。須拾去蟣虱方洗。
【箋】五燈。仰山慧寂。智浣衲次。躭源曰。正恁麼時作麼生。仰曰。正恁時。向甚麼處見。
定由神英。見首座洗衣。遂問。作甚麼。座提起衣示之。師曰。洗的是甚衣。座曰。關中使銕錢。師喚維那。移下座掛搭著。
夏月用水盆了。須覆。若仰即蟲生。
【箋】譬如空盆雖仰。虫無從而生。謂虫生於水。若水淨。虫亦不生。謂虫生於垢。若垢非水。虫亦不生。然則虫畢竟從何而生。當知虫之生也。三因和合而生。若一因不到。則虫無緣而生。然則虫之生滅。其在盆之覆仰而已也。
附 一切米麵蔬果等。不得輕棄狼籍。須加愛惜。
【箋】諺。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謂食物自有司庫出納。器具有藍收司執。然或見散漫無緒。即宜愛惜。置歸屏處。勿至狼籍暴殄也。
寶訓。混源。為紫[竺-二+鐸]庫司壁記。復題其後云。滴水粒米。盡屬眾僧。務悅人情。理難支破。當思披毛帶角。歲月久長。明因果人。幸宜知悉。遺墨歲久。漫滅殆盡。後一山和尚踵其席。粉壁親為書之。
感應篇註。天倉五穀。在二十八宿。乃危星主之。人以食為天。故聖人務農重穀。天子親耕勸農。春夏祈穀於上帝。豈五穀可散棄者。世人不知天地育養之恩。棄五穀。厭捨絲麻。使農夫織婦。日勤而不得飽。力竭而不得禦寒。又不卹其勞。曾無愛惜。所以為天地所厭。神明所責也。
續神仙傳。三川饑。有青衣童子語人曰。世人厭棄五穀。地司已收。五穀之神。可相率祈穀父蠶母。當致穰也。
陳僖敏公鎰父孟玉。登廁見鐺底飯一塊。在廁傍。淨滌食之。夜夢神告曰。翁好善。當福報。吾梓潼神。今將降生汝家。後果生僖敏公。仕至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累贈翁如其官。母一品夫人。
入廁第十二
【箋】優鉢祗王經。伽藍地。漫大小行者。五百世身墮拔波地獄。經二十小劫。常遺肘手抱此大小便處臭穢之地。
毗尼母經。諸比丘住處房前開處。小便污地臭氣。皆不可行。佛問之曰。從今不聽僧伽藍處小行。當聚屏猥處。若瓦瓶。木桶。埋地中。小行已。以物蓋之。勿令有臭氣。若登廁不洗淨。不得入大僧類。不得坐禪牀。不得登佛殿。
虗空藏經。若有毀重禁戒者。治圊百日。莫令人知。塗圊已。澡浴禮三十五佛。稱虗空藏菩薩。向十二部經。五體投地。陳說過惡。如是懺悔。經三七日。苦行力故。罪報永除。不障三種菩提業。
寄歸傳。凡僧坊。先須淨治廁處。若自無力。教化為之。供十方僧。理通凡聖。無多所費。斯其要焉。
錙門警訓。登廁之法。律制委明。蓋欲潔嚴身器。親近聖賢。洗淨洗手。各有軌度。儻未盡諳。則反污其手。禮誦燒香。合掌執捉。動輒得咎。可不慎歟。
五燈。僧問趙州。急切處請師道。州云。尿是小事。須是老僧自去。始得。
趙州上東司。召文遠。遠應諾。州云。東司上不可與你說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