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向孩子解答问题,孩子就会非常尊重父母,并且越来越喜欢听父母的话。
孩子为什么爱提问?
如果父母能够耐心地向孩子解答问题,孩子就会非常尊重父母,并且越来越喜欢听父母的话。
每个做父母的都深有体会,孩子从3岁开始,就很爱问为什么,而且孩子的提问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经常会弄得年轻的父母焦头烂额,但孩子还是一个劲地问,例如,为什么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海洋里?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等等。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爱提问,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希望从提问中满足他们好奇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孩子心中,父母无所不能。在他们看来,快乐时,父母是他最好的玩伴;伤心时,他们可以在父母的怀抱里得到最真诚的抚慰;恐惧时,父母的怀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最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孩子可以在父母那里,寻求到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东西。
丽萨4岁那年,爸爸买了一辆新车,因为要去外婆家,爸爸一大早就把丽萨叫了起来。这是丽萨第一次乘车,心里感到好兴奋,坐在车上不停地东张西望,对外面的事物感到很新鲜。
当她看见前面的汽车冒烟时,丽萨拽着妈妈的手,疑惑地问:“妈妈,前面的车子怎么会冒烟,咱们的车也会冒吗?”
妈妈觉得丽萨的提问很普通,但是却不好解释给孩子听,因为对她来说汽车的原理太深奥了,她肯定听不懂,妈妈陷入了沉思。
这时,爸爸看出了妈妈的难处,为了打破这种局面,爸爸微笑着对丽萨说:“咱们的车当然也会冒烟,只是你现在看不见罢了。”爸爸接着说:“汽车就像小孩子一样,例如,你会吃饭、喝水,但当你运动之后,你会把不要的东西变成‘尿’和‘大便’排泄出去。”
“可是,汽车它不会吃饭啊!”丽莎没等爸爸说完,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爸爸接着回答道:“车子确实不会吃饭,但是它会‘吃’汽油,给它装上汽油以后,汽车就像人吃了饭一样,有力气跑了。这时,人们发动汽车,汽车会消化汽油,消化后的汽油就会变成黑烟,从车后排出来,就像是你‘尿尿’一样,有臭味。所以当汽车排出黑烟时,要把窗子关上,这样才不会闻到臭味。”
丽萨立刻关上了车窗,高兴地说:“真开心!今天我又弄明白了一件事。爸爸,真的谢谢你啊!”
显然,案例中面对丽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爸爸的做法比妈妈要高明得多,沉思只会让孩子在等待中放弃对未知的探索,而依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利用形象、通俗的说法给孩子讲解,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有关的知识,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很显然,这比父母一本正经的说教要实用得多。
专家指出,提问是孩子智力水平和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鼓励孩子提问有助于促进孩子智力水平、语言能力、知识结构的建立以及性格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父母应该学会做一个“问题”家长: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寻找答案,而不是用简单的话语拒绝孩子的提问。
孩子的问题当然是他关心的问题,如果父母给予认真解答,那么父母也就成为孩子的兴趣点,他会觉得父母真是太厉害了,因此也就会很喜欢听父母的话。
爱心指导如何鼓励孩子提问
1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不予理睬,甚至不耐烦,其根源在于家长早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站在大人的角度,没有问的必要。所以,要鼓励孩子提问,家长要有一颗童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鼓励孩子提问,而不再是打击和厌烦。
2尽量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尽量将圆满、正确的答案告诉孩子,并且不失时机地表扬孩子善于开动脑筋的好习惯,这样做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而且更能激发孩子爱提问的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善于抓住机会,为孩子设计问题,让孩子动脑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提问,这样孩子才有兴趣与父母交流。假如问题比较专业,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翻看资料,或上网查找资料,达到学习的目的。
4允许孩子“捣乱”,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家长总是很反对孩子的“捣乱”行为,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都有刨根问底的天性,他们的“破坏”过程,其实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十分有利于孩子大脑思维的发展。
孩子提出怪问题怎么办
“人为什么要吃饭?”“太阳为什么会落山?”“什么是时间?”……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面对大千世界,他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冲出成人思维的轨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一些令成人瞠目结舌,甚至百思不得其解的怪问题,为此,不少父母被孩子各种各样古怪问题折磨得头痛。
其实,这些问题虽然令人头疼,但是绝对不是孩子不听话的证据,而是孩子爱动脑筋的说明。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而感到高兴。因为孩子那些看似幼稚、好笑,甚至“有伤大雅”的奇怪问题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表达情感的开始,更是他们与父母沟通的信号。在孩子心中的一些怪念头、怪问题是可贵的好奇心驱使着孩子主动观察世界,展开发散思维或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也是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表现。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巧妙地解答,那么孩子会感到很高兴的,因此也就会更喜欢听父母的话。
一天晚上,珍妮与妈妈躺在草地上,夜空中繁星点点,黑暗中一轮明亮而美丽的月亮挂在天上,珍妮兴奋地说:“妈妈,我要月亮,帮我把月亮拿下来。”
妈妈听了,微笑着对珍妮说:“是呀!月亮看起来真是很漂亮,如果能够把月亮拿下来,真是太好了,那样咱们家就不需要电灯了!”
珍妮好像受到鼓舞似的,一股脑地站了起来,冲着月亮大声地喊:“月亮,你快下来吧,我要你!”珍妮不停地挥舞着小手,似乎真的能抓到月亮似的。
妈妈看着珍妮兴奋的样子,亲切地对珍妮说:“宝贝,你真的想要月亮吗?”珍妮点了点头。妈妈接着说:“月亮挂在天空中,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够看到,花园中的花朵也会因为看到月亮而感到高兴。咱们还是把月亮留在天上吧,这样大家都会觉得高兴的。”妈妈摸着珍妮的头。
珍妮抬起头,疑惑地问妈妈:“如果拿下来,别的小朋友就看不见了吗?”
妈妈回答道:“是呀,如果月亮被你拿回了家,其他的小朋友就看不到月亮了,他们也会因此不喜欢你了,你想让别的小朋友不喜欢你吗?”
珍妮想了想回答道:“我不想,我喜欢和小朋友玩,那我不要月亮了,还让它挂在天上吧。”
妈妈摸着珍妮的头,说:“我就知道,珍妮是世界上最懂事的孩子。那么,现在我们该睡觉了,回屋吧!妈妈给你讲关于月亮的故事……”
上述案例中,珍妮的妈妈很聪明,她并没有因为孩子的怪问题而感到幼稚可笑,漠视孩子的提问,而是根据孩子的问题特点,抓住孩子的心理,恰当地回答了孩子的问题。
其实,面对孩子提出的怪问题,父母要善于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回答,而不应用厌烦的态度对待孩子,训斥孩子,或者漠视孩子的提问。不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只会让父母在无意间错过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放弃了教育孩子最好的机会,限制了孩子的求知欲。
爱心指导如何对待孩子的怪问题
1首先要理解孩子,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提出的怪问题。无论孩子的问题多么“怪”,家长都耐心地予以回答。与孩子进行沟通时,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提问的意图,然后再根据该意图,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这样父母才能进一步拉近与孩子的情感距离。
2有时孩子的一些怪问题只是想得到某种承诺。例如,当父母让孩子去照相时,孩子问父母“为什么要照相?”其实孩子是想让父母告诉他照相是可以留作纪念的,当他长大了以后,可以从照片上看见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如果不照相就没有小时候的照片了。因此,当孩子问父母的时候,父母可以向孩子承诺“会留下照片,并好好保留照片”,这样孩子会非常顺从地跟父母去照相。
3如果孩子问的怪问题是父母不懂的,父母可以参考儿童百科全书之类的书籍,尽管书里提供的有些答案对学龄前的孩子
过于复杂,但只要父母略作调整就可以让孩子理解了。例如,孩子问小鸟为什么会飞,如果父母不懂,就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不知道小鸟为什么会飞,但妈妈可以陪你一起在书中查资料一起学习,如果你愿意的话。”这样也许比训斥孩子或根本不理会他要好得多。
巧妙回答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