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孩子说话时,避免居高临下的姿势,应表现出有兴趣的姿势,如尽可能弯腰或蹲下来与孩子平视,最近距离地倾听,同时注意与孩子眼神的交流,用眼睛来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愉悦。
3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专注
在倾听孩子讲话时,要把父母的专注传达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每一句话,父母都认真倾听了。此外,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对孩子讲话的重视,父母还可以用语言或者表情来回应孩子。当父母时而夸奖、时而询问孩子时,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讲话很感兴趣;当父母表现出时而微笑、时而吃惊的表情时,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讲话内容非常在意。
帮孩子说出他们的心里话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也会像成年人一样愤怒、忧虑、悲伤、消沉、羞愧和激动,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只是由于年龄小,语言能力尚不完善,他们无法像成人那样流畅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造成了父母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之间逐渐出现了代沟,父母开始不理解他们的行为。
因此,在倾听孩子心声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只是简单的倾听,还要理解孩子的感情,与孩子产生共鸣,并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更应该耐心地倾听,分析孩子的感情,如果感到孩子的这种感情是正常、合理的,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表达出这种情感,使孩子体验语言的魅力。
一天晚上,乐乐不停地在房间里徘徊,有时会不停地到客厅接水。看到孩子不安心做功课,爸爸猜想儿子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于是,爸爸切了点儿子最喜欢吃的水果,端进了儿子的卧室,关切地问:“乐乐,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爸爸怎么看你心神不宁的,是心里有事吗?可以跟爸爸说吗?”乐乐红着眼圈对爸爸说:“爸,我们班上的牛牛前阵子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班上说好了周末一起去看看他,可是还没等到周末,牛牛就大出血去世了。我心里觉得好难过、好后悔,要是早点去看他,可能……”乐乐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大哭了起来。爸爸明白儿子现在的心情,搂着儿子说:“乐乐,在你身边发生这样的事,爸爸心里也感到很难过,但是有一点你应该记住,‘男儿有泪不不轻弹’,人应该学会坚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可以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儿子擦干了泪水,与爸爸谈论起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从乐乐与爸爸的谈论中,乐乐渐渐地放下了心中的负担,懂得了人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也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物。
上述案例中,乐乐的爸爸是一个很会与孩子共鸣的爸爸,在儿子心神不宁时,他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直接批评孩子,呵斥孩子“为什么不认真写作业,跑来跑去干什么,找揍吗?”而是用倾听孩子心声的方法,帮助孩子说出他的
心里话,抒发他的感情,及时地化解了孩子内心的困扰,使孩子真正体验到父亲对他的理解。
一味责备只会让孩子封闭自己的内心,让孩子徒受委屈而又得不到引导,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更是如此。不管孩子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影响,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考虑事情的方法,都是十分单纯、幼稚的,这时父母切不可妄下结论,轻视或嘲笑他,而是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孩子表达出他们想说的话,理解他们,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爱心指导体会孩子的感受
1当发现孩子情绪比较低落时,父母可以猜想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然后以一种关切的态度询问孩子,让孩子说明原因,然后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情,帮孩子说出他们心里的委屈,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2当发现孩子情绪稳定时,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孩子表示理解,帮助孩子说出他要表达的感情,让孩子学会表达情感的方式。
3如果孩子最近脾气比较暴躁,有时还会出言不逊,父母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训斥孩子,而是应当询问一下孩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总是发这么大的火?”因为当孩子完全被情绪控制的时候,头脑是混乱的;但当他们清醒过来时,心里又非常的害怕,希望父母能宽恕他们的言行,并得到父母的安慰。父母可以在此时,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情,并与孩子探讨有关生气的心态,这样也许比你大声训斥孩子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4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教孩子在纸上画图,通过画图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让孩子表达对太阳的感觉,妈妈可以说:“让我们一起画太阳,你画一个,妈妈画一个。”当孩子完成后,妈妈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询问孩子“为什么太阳是这样子的?”,根据孩子回答,了解孩子内心。
5当孩子一时表达不清想说的话时,父母也不要急躁,可以通过与孩子玩游戏,让孩子自由地表达。在玩游戏期间,父母可以简单地询问孩子,如“你做了什么?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直接的问题,都能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注意孩子的“潜台词”
对于许多演员来说,潜台词是不陌生的,它是人物形象的灵魂,在行动过程中潜台词可以真实地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如果演员找到了潜台词,也就找到了人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也就能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只要你理解了潜台词,也就能理解一个人的内心。
其实,孩子也有许多潜台词。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尚不完善,所以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并不能像成人一样流畅清楚,因而他们有时会采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向父母暗示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父母在倾听孩子心声时,一定要细心,注意孩子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事情,理解孩子的“潜台词”,这对洞察孩子的内心非常有帮助。
约翰·查理斯的母亲是一位孤儿院的院长,每天都和孤儿院的孩子在一起。
一天,约翰·查理斯问母亲:“在我们这个地方,每年有多少孩子送进孤儿院?”听到儿子的问题,母亲感到很诧异,她想:儿子今年才8岁,怎么会对社会问题感兴趣呢?是因为我的工作引起了孩子的同情心了吗?如果是,我感到很高兴。母亲抱着怀疑的态度,带孩子来到了档案室。为了让儿子更好地了解,母亲耐心地给儿子查找了有关数据,讲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儿子并不很高兴,他皱着眉头,继续问母亲同样的问题:“在咱们市里被送进孤儿院的孩子有多少?是不是各个地方都有被抛弃的孩子?”
母亲看着孩子认真的表情,先是感到奇怪,后来她终于明白了儿子的意思。约翰·查理斯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对被
抛弃的孤儿感到同情,也不是真正想得到一个社会问题的数据,而是想对母亲说:“你们将来会抛弃我,把我送到孤
儿院吗?”他是在为自己担心。
母亲仔细想了一下,蹲下抱着儿子,说:“孩子,你是在担心我们会像这些孤儿的父母那样将你抛弃,送进孤儿院吗?我向你保证,我和爸爸永远不会对你做那样的事,我们是爱你的,请你相信我们。”约翰·查理斯听了母亲的保证,幼小的心终于安静了下来。
上述案例说明,家长只有注意到了孩子的潜台词,才能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孩子在与父母沟通时,也许是出于自卑或其他原因,他们都不会明显地表示出他们的想法或需要,而是将真实想法隐藏在问题下面,此时父母应该细心揣摩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注意孩子的“潜台词”,然后有针对性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这样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促使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
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注意孩子的“潜台词”,这样才能从孩子的倾诉中真正地
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希望得到些什么。分享孩子的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用父母的体贴有效地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温馨的家庭环境。
当孩子发现父母懂得自己的“潜台词”的时候,就会真正感觉到父母的友谊与理解,因此也就更加尊重父母,更听父母的话。
爱心指导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1当孩子问你:“妈妈,今天你要不要去买衣服?”这时的孩子其实并不是想真正知道你要不要去买衣服,也许他是想跟你一起去逛街,也许他想趁你出去的时候看一会动画片。尽管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孩子的潜台词是不一样的,不过,只要你细微地体察,真正关注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不难察觉的。
2当孩子回到家中告诉你,他的同桌受到了表扬。一方面,孩子可能是在向父母
传递自己做得很好,但没有受到表扬,但另一方面,孩子则是希望你能给他一些安慰和鼓励,而不是长篇大论的说理。
3当父母让孩子做事,孩子总说“不”时,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真正意图,获得孩子的认同,而不是与孩子赌气,训斥孩子。
4当孩子经常对父母使用“潜台词”时,父母也可以对孩子使用潜台词,在这种语言游戏中,快乐成长。
5如果孩子希望跟你一起去逛街,或者希望能在逛街的时候给他买一个小玩意儿,你不妨对他说:“要去吗?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如果你表现出色的话,我可以考虑给你买个小玩具。”相信孩子一定会很兴奋,这时候的孩子会非常听从父母的话,他会努力地做一个好孩子,希望获
得父母的奖励。
6如果孩子想趁你出去的时候,看一会儿动画片。这时,孩子的眼光通常会有所躲闪,他不希望你直视他,怕父母看穿他的心思。这时,你不妨对他这样说:“妈妈是要出去买衣服,但是,妈妈希望你能在我出去前,把作业做完,这样,我出去的时候,你就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了,而且妈妈还会考虑给你买点好吃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