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安排生活、去学习,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孩子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常常反抗父母,与父母对着干,许多家长为此而感到苦恼。仔细想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家长只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
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
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安排生活、去学习,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孩子的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常常反抗父母,与父母对着干,许多家长为此而感到苦恼。仔细想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家长只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诚的关切是和谐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使孩子真正听从家长的教导。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对事情也有自己的认知,当孩子对某事有自己的看法时,你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甚至可以听一听孩子的抱怨或委屈,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
在一次亲子家庭活动中,活动主持者号召孩子们以纸条的方式向自己的父母“进言”,但不用写名字,孩子们在一本厚厚的进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一个女孩的诉说:“爸爸妈妈,我不希望你们太纵容我。因为我不能使你们有求必得,你们也不该对我有求必应,有时我的无理要求,只是对你们的测试,请你们不要答应我。”
一个男孩的诉说:“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再用讥笑和讽刺的方式对待我的过错,这样除了使我感到更加自卑和伤心外,什么也得不到。当我向你们提出问题时,请别嘲笑我的幼稚,更不要不理睬我,否则我会转而去问别人,同样不去理睬你们的意见。”
一个“小皇帝”的诉说:“爸妈,如果你们总是把我当小皇帝,那么你们就失去了对我的教育机会,因为皇帝只会命
令奴仆去做事,而不会听从奴
仆的教导。况且,你们是生我养我的父母,而不是我的奴隶。”
一个非常想自立的孩子说:“请别对我照顾得过细,保护得太多,因为小鸟躺在窝里,是永远学不会飞行的,既然你们说理解我,那就相信我一次,让我飞一次吧!”
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孩子说:“爸爸妈妈,请别为我的行为承担后果,我所做的应由我自己来承担,即使是痛苦的后果也一样。只有这样,我才能亲自去体验人生。”
一个顽皮孩子的诉说:“妈妈,请你不要总在客人面前纠正我的错误,如果你能等客人走后,单独对我讲,我会改正得更快些。”
一个腼腆女孩的诉说:“爸爸妈妈,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很多,但请你们不要过分为我的毛病担心,其实有时我是故意犯毛病,只是为了引起你们的注意,所以,请你们不要把我丢在一边不管,让我也参加你们的家庭谈话吧。”
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说:“妈妈,请您不要总在我耳边唠叨个不停,不然我会装聋作哑的,而且我也不喜欢您为我护短,因为我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越护越短,最后失去自我。”
一个优等生的诉说:“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的期望过高,我只想按着我能力办好我认为值得的事情,同样我也不会把你们想象成一个完美的人,因为我不想让你们失望,更不想你们让我失望。”
……
从上述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但是许多父母并不知道孩子的这些想法。孩子之所以会和他们产生矛盾,甚至出现了代沟,原因也正在于此。所以要想教育出听话的孩子,就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理解,才会得到尊重;只有尊重,才能认可孩子的想法。只有这样,家长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更乐意表露自己的感情,更乐意听从家长的想法,家长和孩子才能做到有效的交流,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爱心指导读懂孩子的心声
1当孩子兴奋时,父母应该询问孩子,并认真听孩子诉说,听完后,父母应该表现出自己也非常感兴趣。绝不能嘲笑孩子的幼稚,或者觉得无聊而斥责孩子;即便简单地应声“嗯”,也会让孩子拒绝说出自己的心声。
2当父母发现孩子委屈时,应该及时询问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疏导孩子不良情绪,绝不可大声斥责孩子的过错。当孩子觉得父母倾听了自己的诉说,并没有责怪自己时,他们就会非常愿意倾听父母的建议。因此这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
道理。
3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总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当孩子向你诉说的时候,父母应该通过孩子的语言洞察孩子内心的想法,发现问题。例如,孩子有时候会抱怨和同学、小伙伴的关系没处理好,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所在,是不是孩子的性格问题?是不是和小朋友之间存在什么误会?耐心地帮助孩子寻找原因,使孩子更好地与他人
沟通交流。
4当父母在倾听孩子诉说时,可以适当地提一些问题,引导孩子来表达他的想法,例如,“哦,是吗?你认为这件事他们这样做,对吗?”“对于这件事,你可以告诉我你的想法吗?也许我可以帮你”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弄清楚孩子的想法,又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倾听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艺术,《圣经》里曾说:“上帝赐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目的就是让我们少说多
听。”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倾听的态度,也许比对孩子不停地说教更有用。
倾听孩子说话,首先要做到耐心。人们往往缺乏倾听别人诉说的耐心,而对于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来说就更加不耐烦了。但是作为父母,只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你才能了解孩子的境况和心情,并及时地帮助孩子。
从心理学上看,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有时候,他们本想向父母倾诉内心的快乐、愤怒、恐惧、压抑和悲伤,而父母由于一时性急,却抓住了孩子的错误对孩子横加指责,而不是耐心倾听,导致孩子逐渐将自己的喜怒埋藏在心里,封闭了自我,不愿与大人进行交流。这样下去,孩子的情绪找不到发泄和化解的渠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突然爆发,变成对父母的一种对抗情绪。只有父母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才会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也才会使孩子学会以平等和尊重的心态去对待他人。
夏天的闷热让人心烦气躁,每个人的心都像被太阳烤干了一般,一点点摩擦就会让人发脾气。
一天下午,宋晓萌满身是汗地送女儿去学校。她骑着自行车在车流人流中艰难地穿梭着。女儿坐在妈妈的车后,诉说着前几日班里同学闹别扭的事,心烦意乱的她毫无反应地听着女儿的诉说。
女儿说着说着,见妈妈没有反应,心情很低落,渐渐地,声音变弱了下来。突然,女儿叫了起来,说:“哎呀,妈妈,我差点忘了,下午手工课,老师让我们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宋晓萌不耐烦地下车,将车调转方向,对女儿呵斥道:“刚才路过文具店的时候怎么不说,早干嘛去了!”她板着脸打算带孩子返回文具店,谁知她刚调好头,女儿竟然气呼呼地从自行车后架上跳下来,恨恨地说:“不买了,我回家了!”说完,头也不回地往家里跑。
虽然心里生气,但宋晓萌还是怕孩子出事,便紧跟其后。到了家,宋晓萌再也憋不住心中的怒火,冲着女儿开始质问为什么这么不听话,结果,女儿满脸泪痕地望着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小孩儿在家里太可怜了?”宋晓萌被女儿的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女儿哭泣着,哽咽着说:“妈,你们大人有心烦的事了,可以对我们发火,那我们就没有心烦的事了吗?你知不知道,我今天给你说的同学之间闹别扭的事,那个女孩就是我,我有时真的好难受,心里有话想对你说,你也不耐烦,还对我发火……”
女儿的一番话,让宋晓萌心中一时间无法平静下来,她知道她不该对孩子不耐烦,而刚才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经过反省的妈妈,终于理解了孩子的内心。从那以后,只要女儿找妈妈谈心,宋晓萌都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她知道不仅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孩子,更应该细心地去体味孩子那一颗渴望得到理解的心。
从此,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女儿也变得越来越听话。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有些时候父母跟孩子沟通交流,并不需要说一些什么,只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孩子就很满足了。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其实,孩子是喜欢对父母倾诉的,也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情绪上的安慰。因此,当孩子向父母倾诉时,父母不要打断孩子的话,或者表现出一种厌烦的态度,那样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时间长了,孩子还会对父母失去信心,对父母缄口不言,实行自我封闭。唯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父母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成为孩子无话不说的朋友。
爱心指导做最好的听众
1有兴趣地倾听
做父母的不应该只关心孩子的吃住、冷暖,还要关心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对于孩子的诉说,做到有兴趣地倾听,不要孩子才说了没几句话,父母就表现得极不耐烦,避免说一些让孩子扫兴的话,如“早知道了!早知道了!别烦我了!该干啥干啥去吧,没工夫听你啰唆!”。
2最近距离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