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吃了包子之后,开始七嘴八舌讨论当前的革命形势,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采药换钱这条路能够行得通。
赵十三和罗大娘合计了一下,觉得刚才郎中的说得对,待在这个小地方不是长久之计,要去吉安府找大药铺才有前途。于是一群人在罗大娘和赵十三的带领下向大城市吉安进发。
在进行途中,赵十三带着大豁牙和小疤瘌等几个乞丐在沿途的山里采集药材,罗大娘和小梅负责后勤供给,还将采集到的药材晒干后又进行了分级分类。就这样一边赶路一边采集药材,等他们赶到吉安府已经采集了不少药材。
吉安府古称庐陵,是江西省的一个重镇。这个地方有一种特殊的特产——人才,“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就是后世对吉安最好的总结。建文二年(1400年)的庚辰科和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头甲三人均为吉安人,这样的教育质量可谓空前绝后。
这时候的吉安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了,街道上车水马龙颇为热闹。赵十三他们这群人都没有见过这么繁华的大城市,个个都目不暇接地看着街道上的一切。
赵十三虽然对街道上的新奇事物很感兴趣,可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来这儿的目的。他一边走一边向街道上的人打听济世堂在什么地方。
好在济世堂在吉安府实在太有名了,而且去济世堂的人多数得了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路人见这么个小孩儿急切地打听济世堂还以为小孩儿家里的什么人得了重症,都很热心地给赵十三指路,还看着赵十三的背影一个劲儿摇头——这孩子真可怜!
顺着路人指引的方向,赵十三远远就看见济世堂的招牌。这济世堂果真不同凡响,别的不说,就说招牌上那几个大字,个个都大如斗。
到了济世堂门口,赵十三和罗大娘带着药材进去,小梅带着大豁牙他们站在门口候着。这儿毕竟是大药铺,一群乞丐涌进去,不知道还以为药铺改成慈善堂,里面在免费放粥呢!
进了济世堂之后,赵十三才发现这里面的空间实在大得很,前面接诊的地方就是好几百平米,光是接诊的郎中就是有十几个,完全赶得上一个乡镇卫生院了。在这儿看病抓药的人还很多,可见大城市无论是医疗条件和健康意识都是比农村高好几个档次。
里面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人理会背着一袋子药材赵十三和罗大娘。赵十三一时间有点茫然失措。
罗大娘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药铺,不过罗大娘也不是普通农村妇女,多少有一些见识的,她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形势然后叫着一个人问,“你是这儿的伙计吧!”
小伙计点了点说:“是呀,你瞧病去前堂找找郎中,我不会瞧病的。”
罗大娘说:“小兄弟,我不是来瞧病的,我没病。”
小伙计没好气地说:“不瞧病来济世堂做什么,还说自己没病,神经病!”说小伙计转身就要走了。罗大娘毕竟是一个农妇,明代正是封建礼教最盛行的时期,女人的地位在这时候正处于历史低位。罗大娘能和陌生人说话已经鼓起很大的勇气了,她实在没有勇气在大庭广众之后和一个男人争吵。所以被小伙计抢白了一通,罗大娘也只好低着头不说话了。
赵十三见小伙计这么不尊重女性,而且这个女性还是自己最亲的人,由不得火苗噌噌往上冒。不过赵十三的前世曾经在行政机关熬了好年,懂得隐忍的道理。他压住火气上前拉着小伙计说:“大哥,我们是来卖药材的,麻烦你帮我禀报一声。”
小伙计见赵十三说话客气,也不好再发火,毕竟从阶级成分上划分,大家都属于同一类人。“卖药材的呀!正好我们这儿正在收购药材,你跟我来吧!”
小伙计在前面带路,赵十三和罗大娘忙跟了上去。小伙计带着赵十三他们来到后院,果然这里有几个山民在卖药材,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坐在条凳上,一手拿着茶壶,一手抓着把药材和卖药材的山民说着什么!
小伙计带着赵十三和罗大娘走到中年人面前轻声说,“陆先生,这娘俩也来卖药材的。”
这位陆先生抬眼看着罗大娘和赵十三一眼,这两个妇孺也卖药材,他的眼神中闪现出一丝的惊奇。“把你们的药材拿来我看看。”
罗大娘闻言,忙将药材递上去。陆先生拿着药材仔细看了看,突然他拿起几根药材,眼神中满是惊奇。“这些药材是谁采的。”陆先生问道。
罗大娘说:“是我儿子采的。”
“你儿子他人呢?”陆先生问道。
“就是我。”赵十三回道。
“你!”陆先生一脸的不相信,“你认识这味药材?”
赵十三看了看说,“认识,这是金线莲。我不光认识,我要知道他的药性。”赵十三对察言观色还是颇有心得的,见陆先生的神情就知道金线莲在大明朝可能是种比较名贵的药材,而且一般山民难以辨认的,这时候可不能低调谦虚了,出来混的该卖弄的时候还得卖弄。
陆先生说,“哦!那你说说金线莲的药性什么?”
赵十三说,“金线莲性味甘平,有清热凉血、袪风利湿、强心利尿、固肾、平肝清热之药效。”
陆先生闻言一惊,要说知道金线莲的药性并不稀罕,可眼前这小孩不是十五六岁,而且衣衫褴褛,不像是读过书的人,他不仅能辨认药材,还知道药性,这就了不起了。
陆先生看看袋子里药材,除了金线莲外还有天麻,牛黄、石竹等上等药材,便说:“这些药材一共九两银子,你们去帐房结账吧!”
罗大娘一听说药材值这么多银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要知道九两银子够小户人家生活小半年的。
陆先生看着赵十三说:“小兄弟,你再有药材就拿到我这里卖,我不会亏待你的。”
罗大娘带着赵十三去帐房结完帐,拿着沉甸甸的银子,心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踏实了。她看着赵十三更是满心喜欢,没想到这孩子懂得这么多,而且他接人待物大方得体,简直就不是那个嘴巴上吊着两溜鼻涕的山里孩子了。可能是经过这么大变故突然开窍了吧!
罗大娘其实还有一层心思,当时为了让让赵家夫妇放心,她将女儿许配给十三。但是在内心深处她还是挺不愿意,毕竟女儿长的漂亮不说,还知书达理。要是一辈子跟着赵十三确实挺委屈。不过现在看来,这小子将来没准儿挺有出息的。
不想这么多了,眼前有了这些银子暂时可以让孩子们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