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兵行险着
第二天,赵十三带人将战死的将士们掩埋了,这已经成为猛犸军的一个传统——不让战死的兄弟曝尸荒野葬身虎狼走兽之口。
经过昨夜的苦战,叛军已经认识到这支援军的强悍战斗力,所以宁王不敢放手攻城,安庆的形势有了改观,整个战局陷入了僵持局面。只不过这种僵持局面正是赵十三所希望看到的,而宁王却不能容忍僵持局面持续下去,时间拖得越久宁王胜利的希望就越渺茫。
宁王虽然急于改变战局,但他并没有命令洪都驻军北上增援,洪都是他的老巢,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他是不会动用洪都驻军的。洪都驻军不动,围城打援的第一步就无法完成,对于赵十三而言,眼下正好可以利用宁王急于改变战局的心态诱使宁王动用洪都驻军。
赵十三很清楚,只有两种情况出现宁王必然会动用洪都驻军。第一种情况是宁王本人陷入绝境,非洪都驻军不能解救。第二种情况是王守仁的大军主力已经出动,决战的时刻到了。
眼下要使宁王陷入绝境基本不可能,也就意味着只能设法让宁王相信安庆城外的援军就是王守仁的主力部队,决战的时刻到了。
如何才能让宁王相信王守仁的主力部队就在安庆城外呢?赵十三决定下一招险棋——向宁王正式宣战。
宣战是西方骑士文化的产物,1907年海牙第3公约即《关于战争开始的公约》规定开战前需经宣战,该约第1条规定:“缔约各国承认,除非有预先而明确无误的警告,彼此间不应开始敌对行为。”。
中国兵法的要旨是兵者诡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会有人在开战之前还跑去给敌人说一声“我准备攻打你了,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现在赵十三以王守仁的名义主动向宁王宣战,那么对于宁王来说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官军有绝对的把握战胜他,那就意味着王守仁的主力大军到了。
当然了,宁王肯定不会轻易相信王守仁的主力到了,他肯定还需要更加充分理由,现在赵十三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宁王一个充分的理由。
赵十三以赣南巡抚都御史王守仁的名义给宁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宁王朱宸濠,你不受臣道,图谋叛乱,使无数苍生陷入战火,上愧对天地圣祖,下愧对黎民百姓。我王守仁奉旨讨逆,替天行道。现在十八万大军陈兵安庆城外,只要我一声令下,定将尔等碾为齑粉。念在宁王同为高祖武皇帝之血脉,叛乱之事受奸人蛊惑,只要你交出奸佞李士实刘养正等人,自缚受降进京请罪,吾皇定会对你从轻发落。如果你执迷不悟,那么三个时辰之内,我军将会发动进攻是,希望你能做好迎战准备。”
赵十三派人将信送至宁王,赵十三相信这封信一定会在叛军中有所反响,因为他这封信其余说写给宁王,还不如说是写给李士实刘养正。赵十三在信中将宁王叛乱的罪过推给了宁王的左膀右臂李士实和刘养正,而教唆宁王叛乱的罪名是李士实和刘养正的命门。
当今皇上虽然昏庸,却是一个讲感情的人。宁王毕竟是他远房叔叔,他轻易不会杀宁王的。一旦宁王失败,皇帝总得杀几个人解解气吧,这时候李士实和刘养正就派上用场了。
赵十三正是看到这一层关系,所以他才会将宁王叛乱的罪名全部算在这两个人的头上,还在信中为宁王开脱。可想而知,李士实和刘养正必定会惊慌失措,他们一定会死劝宁王拼死一战。
宁王造反到今天这个份上,心中的信念不可能不动摇,他定然也希望皇上宽恕他造反的罪过,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已经开始排斥那些劝他造反的人了。
但是宁王也知道皇帝不会饶过他的,他眼下只能拼死一战以争取那十分渺茫的胜机,所以他很愿意相信王守仁的主力到了,因为他期盼着决定命运时刻的快点到来。这就好像一个赌徒,输的越多越是希望早些亮出底牌。
信使走后,赵十三便命令所有人员做好战斗准备,三个时辰之后准时发动进攻。赵十三知道指望宁王主动投降那是痴人说梦,宁王必定不会全然相信信中的内容,所以赵十三就实现信中的承诺,在三个时辰之后发动进攻。进攻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宁王相信官军是个守信用的,说一不二,信中内容童叟无欺,王守仁的主力真的到了。如此一来宁王必然会相信王守仁的主力大军到了。
午时刚过,宁王并没有回信。这个结果在赵十三的意料之中,这也说明宁王帐中并无高人。赵十三按照预先制定的战术开始进攻,由于杨大柱行动不便,不能冲锋陷阵,赵十三亲自带着两千人马进攻,杨大柱带领两千人马接应。
这是赵十三第一次独自带兵冲锋,冲锋和坐镇指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坐镇指挥是看着别人杀人、看着别人被杀,冲锋则要亲身面对敌人的刀剑,时时刻刻死神相伴,不管你是小兵还名将都可能在顷刻间命丧黄泉。
赵十三带着人马逼近宁王大营,却丝毫看不出宁王有防备的迹象。赵十三明白了,原来宁王还是不相信王守仁大人的人品,以为王守仁在使诡计骗人。赵十三的嘴角不由得扯动了几下,原来当个有诚信的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宁王没有做好防备,赵十三可不会站在这儿等着宁王准备好了再进攻。
赵十三高举战刀,大声命令道:“列阵,进攻!”两千猛犸军列成进攻阵形向敌营冲去。
这时候宁王已经得知官军如约前来进攻,惊恐之余,他一边命王纶迎敌,一边和刘养正李士实商议调动洪都驻军前来增援的事情,在这一刻宁王已经相信王守仁的主力部队真的到了,否则官军不可能主动进攻的。
王纶带着主力部队前来迎战,总数在三万左右。算起来王纶已经第三次和猛犸军交手了,前两次的失败在他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他对这支战法独特的部队心存畏惧。但是当他看见眼前这支部队只有两千人马,不禁大大松了一口气。任凭你们再厉害,我这么多人都能淹死你。
真正交战起来,三才分立阵形的威力就彰显出来了,三万叛军围攻两千猛犸军,但是猛犸军的阵型丝毫不乱,叛军根本占不到半点便宜。
作为指挥官,赵十三明白,猛犸军不能被敌人包围,眼下一定要且战且退,为撤退留下退路。
这次作战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宁王相信官兵主力到了,两千人马显然不可能是官兵的主力,这一点宁王肯定能看得出来。所以现在必须要及时撤退,将叛军引导埋伏地点。根据昨天的作战经验是,只要遇到伏击而且有路可逃,叛军必然会逃跑。一旦叛军遇伏败走,宁王就会踏踏实实地相信官军主力在此。
赵十三见猛犸军基本上脱离了叛军的包围,于是果断下令猛犸军向南撤离。为了顺利撤离,赵十三亲自带着一队人马断后。
王纶见官军开始撤离,条件反射般想到昨天中伏时的情况,于是他果断下令停止追击。
就在这时候他身旁的一个将军站了出来,只见此人身材魁梧,相貌凶煞,脸上满是麻子。此人是宁王帐下的骠骑将军刘镇山,鉴于他的长相,人送外号刘麻子,刘麻子此人心里有些变态,他不禁不排斥这个外号,还常常自称刘麻子,破有些自我解嘲的幽默感。此人以前是个山贼,血洗罗家坪就是他的干的。
刘麻子和昨天死于杨大柱枪下的凌十一是拜把兄弟,今天一战他正憋着一口气为凌十一报仇,所以当他听见王纶下令停止追击,马上站出来说:“敌军已经溃败,此时正是追杀良机,尚书大人为何在此刻退兵?”
面对刘麻子的诘问王纶无言以对,而且他也不想应对,他心里极其反感此人,巴不得此人早点去阎王爷那里和凌十一相会。于是王纶冷笑道:“刘将军骁勇善战,此时正是立功良机,你可带着一支人马前去追击,我在后接应。”
刘麻子冷哼了一声说:“好,我带着五千人马前去追击,你现在就可以回营歇着了。”
说完刘麻子带着人马追了上去,一边追击一边大喊:“刘麻子在此,还不下马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