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论道
赵十三对王守仁的回答丝毫不感到意外,他在前世所了解的王守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生都在为良知而奋战,一生都为了唤醒更多人的良知而努力。对于王守仁的思想赵十三还有很多的疑问,眼下正是他求教的好时机,于是他问道:“何为良知,何为正义?”
王守仁说:“珍惜所有人的生命,此为良知,捍卫生命的尊严,此为正义。”
赵三说:“如果有些人不愿意活着,因为活着比死去更加痛苦,有些人为了活着就要出卖他们的尊严,对于这些人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王守仁说:“活着不会比死去更加痛苦,痛苦和快乐都是以生命为前提的,没有生命就没有痛苦与快乐。而尊严也是以生命为前提的,生命是尊严的主体,对于那些出卖尊严换取生存权利的人我们无可指摘。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生命并非一具能够呼吸的躯体,生命的意义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追求生存的权利,不断地创造更好的生存权利。”
赵十三听了王守仁的回答,若有所悟。他在前世所受的教育都是强调精神的力量,强调生命的尊严,精神是超越生命的存在。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一个人宁死也不做俘虏,当了俘虏如果还能活着回来就会被耻笑,甚至会受到惩罚。想到这里赵十三又有一个疑问,“战争有对错吗?战争的双方都在杀戮,是不是战争双方都在亵渎生命?”
王守仁说:“对于一场战争而言,双方的目的是不一样,有人为了剥夺更多人的生存权利为目的,有人为了捍卫更多人的生存权利为目的。这样我们就能从参战双方的目的来区分孰是孰非。就目前这场战争而言,宁王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不惜以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他的做法就是不对的,对于所有有良知的人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阻止宁王,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赵十三说:“我们虽然捍卫了更多人的生命,但是我们在战争也剥夺了很多的生命,牺牲一些人的生命去换取另一些人生命的权利,这样的做法究竟是对是错?”
王守仁说:“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换个一个角度去考虑,如果你不杀死你的敌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死在敌人的手中,所以杀死他是对的。其实对待所有问题都是如此,要懂得取舍的道理。大道为先,为了实现大道,就不能拘泥于细枝末节。杀人虽然是恶,但是为了善而杀人,此便是善了。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是良知,为善去恶者是格物。这番道理你可以好好参悟。”
赵十三知道王守仁是在讲知行合一的道理,他对此番道理似懂非懂,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王守仁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前世所了解的矛盾论,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发生冲突,要取主要矛盾而舍弃次要矛盾,王守仁此刻想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赵十三说:“世间万物皆有联系,皆有矛盾。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问题,就拿宁王之乱来说,如果当今皇上勤勉于政事以民为本,辅宰之臣能够尽忠职守辅佐皇上,则天下大治,民心归天,奸佞之臣岂敢乱世!矛盾虽有共同之处,但由于矛盾主题体不同,矛盾不同,所以矛盾也有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个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世间万物各具其形,各行其道,没有普遍适用的真理,所以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这就是取舍的道理。”
赵十三前世读过矛盾论,但是只能理解大概的意思,并不能完全背下来,他一口气将能记下来的部分讲了出来。王守仁听完赵十三的这番理论,半晌无语。过了很长时间才问道:“十三,你的这番认识是何人教你的。”
赵十三当然不能说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他早就想好了说辞,“请王大人赎罪,我的师父说他的思想太过离经叛道,不宜传播于天下,只求有缘者知之悟之,所以师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名号。”赵十三这番谎言的灵感是孙悟空的师父那里学来的,悟空的师父就不愿意悟空说出他的名号。
王守仁听闻此言,颇有些失望,只听见他喃喃自语道:“高论,高论呀!”
赵十三暗想:“这可是五百年后的先进思想,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何止是高论,简直就是奇谈怪论了。”不过王守仁是识货的,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能领悟赵十三这番理论的高深之处,更能体会到这番理论的伟大意义。
王守仁说:“十三,你师父的思想境界不是你现在能够完全领悟的,你悟道的道路还很漫长,以后若有想不通的地方尽管来问我,我们可以一起悟道。”
赵十三虽然对悟道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如果能多听听王守仁的教诲定会受益无穷的,更重要的有王守仁罩着,他人生道路从此就是变得光明了,于是赵十三决定再撒一个谎言:“王大人,师父临别时曾对我说,他日若是遇见王阳明,定要拜他为师。王大人,我有幸遇见你,您若是不弃,我愿拜在您的门下,早晚聆听教诲。”
王守仁听了赵十三的话,思索良久才说:“既然你师父有此意,那我就收你为徒。眼下军情吃紧,等到平定宁王之****再行拜师之礼。”
赵十三连忙拜倒在地,谢过王守仁。王守仁微笑着让赵十三平身。在站起身的那一瞬间,赵十三突然发觉这王大人也个老狐狸,“他为什么非要等到平定宁王之日才让我拜师,这段时间应该算是对我的考察期,如果我表现良好他自然会履行承诺,一旦发现我不符合他的要求,必然说收回刚才说的话。”
不过赵十三对此并不担心,他相信他会让王守仁心甘情愿地履行承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