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中,礼貌用语看起来很简单,似乎可说可不说,然而实际上,正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让你给对方留下有修养、懂礼貌的好印象。久而久之,当礼貌用语成为你的习惯,你自然会成为社交中最受大家欢迎的人。可见,“谢谢”、“对不起”和“请”这些礼貌用语,如使用恰当,对调和及融洽人际关系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怎样真诚地说“谢谢”
在西方国家中,无论对方给予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人们都会诚恳地说一声“谢谢”。如今,中国人使用“谢谢”的频率也正大大提高。一声真诚的“谢谢”,往往会使对方倍感温暖以及受尊重。
然而在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而选择了沉默,那一声“谢谢”随之埋藏在心底。那么,怎样才能真诚地说“谢谢”呢?
其实最关键的诀窍还是在你的态度。说“谢谢”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言由心生,当你内心满是真诚的感激的时候,说出的“谢谢”自然会充满真诚。另外,说“谢谢”的时候要清晰自然,不要吞吞吐吐;一定要注视对方,不要眼神飘忽。如果能在“谢谢”之后附加上对方的称呼,那就更好了。
给别人造成不便一定要学会道歉
在社交场合中,当给别人造成了不便,及时的道歉很可能就会使即将爆发的冲突瞬间平息。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到了别人;走路时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吃饭时不小心打翻了杯子等等。这对有些人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却伤透了脑筋,甚至憋了半天也说不出口。因为在他们看来,道歉是很失面子的,是在自己脸上“抹黑”,会让自己在面子上输给别人。因此,即使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也要先强调一番客观原因,无理也要争三分面子。他们往往没有想到,这时候不道歉而无理取闹反而会失去更多面子。
人们多一声道歉,就多一分礼貌;多一声道歉,就多一些和解。道歉是和谐社交的“润滑油”,是礼貌待人的常用语。如果我们都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自身的失误而给他人带来的不便而自省、自责,放下架子,学会道歉,摒弃固执,说一声“对不起”的实心话,能为我们的社交增添多少和谐的气氛?
请人帮忙要说“请”
如果对方说:“快来帮个忙!”或者“喂!快把那个递给我!”你愿意提供帮助吗?大概每个人都不愿给予帮助,即使勉强帮了忙,心中定然一肚子的不满。尤其是请陌生人帮忙时,如果不说“请”,会让对方觉得你粗野无理,活该没有人帮忙。无论请同事、朋友还是长辈、晚辈帮忙时,如果不说“请”,都会让对方有受逼迫、被斥责的感受,万一对方较真起来,你不经帮忙完成不了的事情肯定就无法完成了。
在国外,几乎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地方,“请”都是必须挂在嘴边的礼貌语,比如“请问”“请稍候”“请原谅”“请留步”“请多多关照”“请多多指教”等等。在话语中频繁地使用礼貌用语“请”,能够使自己的请求变得委婉而礼貌,能够比较自然地把对方的位置抬高,把自己的位置降低,从而令对方欣然给予帮助。
雅语让你更有礼貌
所谓“雅语”,是指用一种比较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一些不便直言的事,令双方都理解、知道,彼此心照不宣但不点破。比如,用“我去一趟洗手间”或“我去方便一下”来代替“我去上厕所”,用“这件衣服不太适合您”来代替“这件衣服您穿起来真难看”,用“发福”代替“吃胖”,用“不新鲜”或“有异味”来代替“发霉了”或“臭了”,用“需不需要来一些主食”来代替“要不要饭”,用“几位”来代替“几个人”,用“哪一位”来代替“谁”,用“您贵姓”来代替“你姓什么”等等。
当然,雅语的使用不是死板机械、生硬固定的,应当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而灵活运用。
其他礼貌用语
表示征询:“您有什么事情吗?”“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这样会不会打扰您?”“不好意思,可以打扰一下吗?”等等。
上述这些话都表示征询,主动关心别人的语气,能够表现出既热情,又有礼貌的态度。
表示应答:“您不必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照顾不周,请多包涵。”等等。
这些话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或对对方的歉意表示应答,或对对方的谢意表示应答,或回答对方的要求等等,都是一种有礼貌的应答之辞。对方听了以后一定会深感愉快的。
表示赞美:“你做得很好!”“太棒了!”“这太美了!”
这类表示赞美的话很多,均表示一种赞美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说这类话时既要热情,又要坦诚,切勿使用言不由衷、心口不一、小题大做的阿谀之辞。
表示慰问:“您辛苦了。”“让您受累了。”“给你们添麻烦了。”“麻烦您了。”“让您久等了。”这些话是一种善意的关心和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