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几乎是人手一部,而手机使用的礼仪却被很多人所忽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有手机依赖症,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就会缺乏安全感,即使是在短暂的会议上,他们也要把手机放在身边。如果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别人,那么,一部小小的手机就会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
每周一都是公司董事会的例会,李总每次都会亲自出席并主持例会。李总有两部手机,每次开会时,都会放在手边。也许是李总最近事情实在太多,会议刚开始没多久,其中的一部手机就开始嘟嘟嘟地振动起来,于是李总暂停会议,开始接听电话。似乎事情有些麻烦,李总说了几句之后推门出去继续接听,所有的人只好干等着。十几分钟后,李总终于回来了,会议继续进行。可是没过几分钟,另一部手机也不甘示弱地振动起来,李总看了看号码,又出去接听电话,大家无奈地继续等。就这样,一上午的会议,李总出去接听了四五次电话,大家等待的时间和会议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了。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员工都感到郁闷,会议的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
身为老总,业务繁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即便如此,在会议期间不停地接听电话也是对与会者极大地不尊重。其实,只要我们心中有讲礼仪的观念,稍加注意,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比如在开会之前可以分析一下,今天会有哪些重要的电话,如果没有是否可以不带手机进会议室;如果有重要的电话,是否可以暂时把手机交给秘书代为接听,并做好电话记录,或者等到会议完毕后再处理。很多时候,当我们分析之后就会发现,那种十万火急,必须马上解决的电话其实很少。
在国外,如澳大利亚电讯的各营业厅已经采取了向顾客提供“手机礼节”宣传册的方式,宣传手机礼仪。可见,在国际上,人们越来越关注手机使用的礼仪。
那么,在手机的使用上,我们还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使用手机时最基本的一条礼仪就是“要注意场合”。例如,在图书馆、电影院、歌剧院、音乐厅、会议室、医院、课堂、悼念场所等需要严肃、安静或者要求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应当关闭手机,或者将手机铃声设置为振动或静音状态,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实际上,即便是在公交车上大声地接打电话也是有失礼仪的。因为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地使用手机,反应了手机使用者的自私,以及对周边其他人的冷漠。作为一个懂得文明礼貌的人,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应该关机为宜。
第二,手机应当放在合乎礼仪的常规位置。手机最好应当放在随身携带的包内,或者方便掏取的裤兜,既方便又不失礼。有些人喜欢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未免太过招摇。还有的男士喜欢把手机别在腰间或者衣服的内口袋里,这样也不是十分合适,因为一旦手机响起,慌忙掀起上衣拿手机的动作,以及在衣服内口袋使劲掏的动作都很不雅观,有失礼仪。
第三,手机铃声的选择不能失礼。时下手机铃声越来越个性化,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古板的电话铃声,甚至猫儿狗儿的动物叫声也被派上了用场。然而在一些严肃、正式的场合中,这却是对周围人的一种干扰。
除此以外,手机铃声的内容不应当有不文明的内容,比如“有话快说,有屁快放”“鬼子进村了”之类的手机铃声;手机的铃声也不能给公众传导错误的信息,比如“有恐怖分子袭击”“抓贼啊,抓贼啊”之类手机铃声,可能会给公众带来恐慌,或者扰乱公共秩序;手机铃声应当和自己的身份相匹配,搞笑怪异的铃声出现在年轻人的手机中倒也无可厚非,然而一些长者或者有一定身份的人如果选择此类铃声,必定会损害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带来尴尬。
第四,在知道对方是身居要职的大忙人的情况下,拨打对方的手机时,首先应当考虑这个时间对方是否方便接听,并做好对方不便接听的准备。通常情况下,拨打手机的第一句话应当是“您现在通话方便吗”,由对方来定是否继续通话。实际上,在没有和对方事先预约或不熟悉对方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方便接听电话,因此,在有其他联系方式时,最好不要打对方的手机。
第五,使用手机时还应当注意公共安全。比如,在乘坐飞机时,飞机起飞之前应当关闭手机,以免干扰通讯,影响飞机飞行的安全。又如,在医院或者加油站,也应当关闭手机,以免手机发出的信号干扰治疗或者引发火灾、爆炸;在驾驶汽车、横穿马路时也最好不要接打手机,以免发生车祸。另外,开启手机时,应当注意周围是否有禁止无线电发射的标志。
第六,在使用手机发短信时,要注意称呼与署名。一般情况下,由于手机本身有来电显示功能,亲友之间,熟悉的同事、客户之间,对方发短信机主都知道是谁,不写称呼和署名也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是初识的朋友或者对方对自己不熟悉,这时候发短信务必要加上称呼和署名,使对方清楚短信来自何人,并方便以后的沟通和联系。
第七,不要制造、传播无聊、不健康或者涉及敏感政治问题的短信。通过你的手机所发出去的短信,即使是转发的,也意味着你赞同至少不否认短信的内容,它从侧面显示了你的品味和水准。因此,不要编辑或转发不健康的短信,特别是一些黄段子,或者讽刺名人、伟人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