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握手能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马上建立起友谊。更有人说,在日常社交中,握手的一瞬间,两个人就如同是两条原本平行的直线一下子有了交集。的确,握手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礼节,是人与人之间增进感情的润滑剂,并且通过握手可以从侧面断定许多问题,比如双方关系的远近、个人的礼仪修养乃至品性。因此,握手在社交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握手才能既有风度又不失体统呢?
把握握手的时机
什么时候应当握手呢?实际上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握手涉及到双方之间关系的亲疏、现场的气氛等等因素。然而有些社交场合是必须与交往对象握手的,否则未免显得太失礼,比如在社交场合中双方见面与道别时应当握手;与阔别多日的亲朋好友重逢时应当握手;向别人表示祝贺、恭喜时应当握手;自己在接受表彰,领受奖杯奖牌时,与颁奖人应当握手;参加各种红白喜事告辞时,同主人应当握手;对别人表示感谢时应当握手等等。
在这些场合中,不需要什么过多的言语,往往一个握手就能表达出许多感情。当然,也不能因为握手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就频繁地与对方握手,这样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招致对方的嫌恶。把握恰当的时机,让握手成为我们社交中的画龙点睛之笔、锦上添花之举,这才是懂礼仪的表现。
了解握手的顺序
握手讲究一个先后顺序,到底谁先主动伸出手,谁后随之迎接,这是有一定的礼数的。如果在这一点上弄不清楚,轻则闹笑话,重则妨碍社交顺利进行,因此千万不能忽视。
在社交中,握手的顺序应当根据双方的身份地位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来确定。男女之间握手时,男士要在女士先伸出手之后再握手,如果女士没有握手的意思,男士应当改用点头礼来表示礼貌;主客之间握手时,对待客人,不论男女老少,主人都应当先向客人伸出手去,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即便是女主人,也应当先伸出手;长幼之间握手时,年幼者应当等长辈或年长者先伸出手后再握手,并且作为年幼者来说,不论男女都要起身并脱下手套握手以示尊敬;上下级之间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之后方可握手,但涉及到主宾关系时,不论是上级还是下级,作为主人先伸手;当一个人与多个人握手时,同样要讲究先后顺序,应当由尊而卑依次握手,即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后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等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待来访者时,有这样的特殊之处: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表示“欢迎”;而在客人告辞时,就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表示“再见”。这一次序如果颠倒,很容易让人发生误解。
标准的握手方式是什么?
首先,不管用哪种握手方式,必须注意的是握手一定要用右手,即使是左撇子,也应当伸出右手来握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仪。
第一种标准的握手方式可以称之为“单手式握手”。这是日常社交中最为普通的一种握手方式,其标准动作为:双方各自伸出右手,手掌均呈垂直状态,四指并拢,拇指张开,肘关节微微弯曲,并抬至腰部,上身稍微前倾,目光注视对方,与对方右手相握,另外可以适当上下抖动以示亲热。这种礼节性的,为了表达友好而进行的握手方式,一般适用于与初次见面或交往不深的人,显得双方均不卑不亢,一般都会收到比较理想的交际效果。
第二种标准的握手方式可以称之为“手扣手式握手”。这种握手方式在西方被俗称为“政治家式的握手”。其标准动作为:主动握手者用右手握住对方的手,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手背。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能够令对方感受到热情与真诚,诚实与可靠。在朋友和同事之间,以这种方式握手很可能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然而,如果与初次见面的人这样握手,则很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因为对方也许会怀疑你这种握手背后的动机。
第三种标准的握手方式可以称之为“双手式握手”。这种握手方式能够向对方传递出一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因此,仅仅适用于双方感情非常深厚,极为亲密的人之间。其标准动作为:主动握手者的右手与对方的右手相握,同时左手移向对方的右臂。之所以这种握手方式能够传递更加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同时伸出的右手和左臂可以一齐向对方传递感情。一方面握住对方的胳膊肘时,要比握住手腕时表达的感情更多,而用手握住对方的肩膀时又比握住胳膊能传递更多的感情,另一方面主动握手者左手进入对方的亲密区域,这样他的左手和左臂就能给对方带来更多的温暖。
拿捏握手时的时间与力度
握手的时间通常要把握在二三秒至四五秒之间为宜。如果是挚友重逢或与贵宾相见时,握手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也不能过长。
握手的力度要适当,不宜用力过猛或毫无力度。一般说来,与女士握手时,时间应稍短,力度应稍轻。那种长时间地、用力过猛地握着女士的手不放,是十分“失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