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吗?”这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招呼语。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文化中,一直流传着“民以食为天”的俗语,大部分的黎民百姓追求的就是能吃饱肚子。于是,见面时问对方有没有吃饭成了一种对对方表达关心的方式。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饭问题早已解决,然而,这句问候语却流传了下来。这说明在中国自古就很注意招呼语的运用。不过,假若你现在出门还是见人打招呼就问“吃了吗”,未免显得你已经out了。新时代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学习一些打招呼的新礼仪。
打招呼,也可以说是日常交际中相互之间的问候和寒暄。指的是人们见面时说的一些应酬话或见面语,一方面向别人问好,另一方面表达自己的友好态度以及对对方的关心慰问。打招呼的礼仪也是一门学问,你会打招呼吗?
打招呼的方式
打招呼不能死板硬套,它没有既定的程式,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总体来说,不失礼的打招呼方式有以下两种:
◆语言类招呼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语言类的招呼语也很多,常见的有“你好”“早上好”“下午好”“晚安”“打搅了”“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好长时间没见了,真想你啊”“很高兴认识你”等等。通常情况下,微笑着说一声“你好”,既简洁稳妥,又不失礼仪。如果彼此之间是非常熟悉的,用平时常用的称谓称呼一下对方,也可算是打招呼,如“李阿姨”“张老师”等。这些招呼语看似简单,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礼仪与修养,并能促进双方进一步交谈下去的兴趣,而且它们听起来亲切舒心,是人们之间表达感情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
◆动作类招呼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偶然碰到认识的人后,相互之间不打招呼显得太失礼,可是打了招呼后又没什么可说的,没话找话只会让双方更尴尬,如果再加上双方关系一般般,甚至仅仅是面熟而已,或者双方距离较远的时候,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怎么打招呼?我们内心更加纠结。此时,我们不妨用动作类的招呼代替语言类的招呼,比如,用点头、微笑、招手、握手等动作向对方表示问候。
打招呼的礼仪
打招呼虽然讲究亲切自然,但也不是想怎样说就能怎样说,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有这样一个笑话:
某人在食堂吃饭,遇到同事老刘。因其公务繁忙,许久未见,于是此人上前随口打招呼曰:“老刘忙呢?”老刘随口答曰:“还行。”周围的人笑得差点喷饭,大家都笑此人喊老刘为“老流氓”。
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也提醒我们打招呼不能太随意,否则一旦引起误会就不妙了。如果你还没有认识到打招呼礼仪的重要性,不妨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
杨漠是某企业行政人员。休完产假来上班的第一天,在电梯中就遇到了段主任。
杨漠心想,遇到了领导,不打招呼太没礼貌,可是又怎样打招呼呢?说“您这是上哪去”有打探领导行踪之嫌,说“您的衣服料子不错”又显得谄媚十足,不自然……
想来想去,杨漠最后说:“段主任,这么久不见,您真是越来越有精神了啊。”没想到段主任面无表情,连看都不看杨漠,冷冷地回了句:“还好。”
后来,杨漠才知道,原来自己休产假期间,段主任被调到了最冷清的部门。这样一来,自己的招呼语一下子变成了辛辣的讽刺,杨漠后悔不迭……
可见,打招呼不是一件小事,这里面包含着大学问,招呼打得好,人见人爱,招呼打得不好,只会落得讨人嫌。那么,打招呼的基本礼仪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偶然遇到熟人时,应当主动而热情地和对方打招呼。这是最起码的礼貌,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故意把头扭到一边,制造擦肩而过的“效果”。但是也不应当纠缠对方聊个不停,耽误别人的事情。
第二,打招呼时应当面带微笑、语调温和、真诚自然,目光要注视着对方。不能冷若冰霜、粗声粗气、心不在焉,眼神也不宜乱瞟,这样不但达不到打招呼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和反感。
第三,被人问候之后,应当及时地回应对方的问候,不能无动于衷,令对方尴尬。当对方问候“你好”,我们也应当热情地回应一声“你好”;当对方说“很高兴见到你”,我们也应当回答“谢谢,见到你我也很高兴”等等。
第四,打招呼要注意分寸。主动打招呼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礼貌和教养,然而,如果打招呼不注意分寸,却是有失礼貌和教养的行为。因此,打招呼时千万不要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也不要涉及一些有可能令对方敏感、难堪的话题。比如,“你去哪儿”“你在忙什么”“你去干吗”之类涉及个人隐私的招呼语应当避免。另外,在洗手间就不要问对方“吃了吗”,如果对方最近身体有恙就不要恭维“最近气色真好”等等。
第五,打招呼不要厚此薄彼。向对方打招呼时,如果对方是一群人,那么千万不要厚此薄彼,只照顾自己熟悉的人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而对其他人“目不斜视”。虽然一般情况下,人们只与熟人打招呼,但是一旦对方处在人群之中,出于礼貌,打招呼时我们的目光也应当照顾到其他人,这不仅是对陌生人的尊重,也是对熟人的尊重。
第六,打招呼的时候还应当注意,如果双方相距较远,不要高声叫喊,即使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在公共场合大声问候也是不符合礼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