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在实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会用到许多非语言的交际工具作为语言的辅助。其中,手势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也许你不曾留意手势语言的丰富表现力,那么语言学家提供的下面这个数据可以让你对此有个大致的了解:据语言学家统计,表示手势的动词有将近200个,如拍手称快、挥手告别、合手祈祷、举手赞同等等。也就是说,单是能够列出名目的手势语就有200种之多,更别说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手势语了。
可见,在社会交往中,手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掌握正确的手势礼仪则显得至关重要了。
手势的基本礼仪
首先,在社交中,为了增强说话者的语言感染力,人们往往会使用一定的手势作为辅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否则会给人以“指手画脚”或“手舞足蹈”的感觉。
第二,打招呼、致意、告别、欢呼、鼓掌等动作均属于手势范围,但应该注意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例如,鼓掌本是表示欢迎、祝贺、赞许、致谢等的礼貌举止,在观看文艺演出、重要人物出现、听报告、听演讲等场合,都需要用热烈的掌声表示钦佩、祝贺等感情。但是一旦鼓掌过于夸张,甚至“忘形”,鼓掌的意义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成了“喝倒彩”、“鼓倒掌”,有起哄之嫌,这样是失礼的。鼓掌的标准动作,应该是用右手掌轻拍左手掌的掌心。另外,鼓掌时不应戴手套。
第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或用手指指点他人。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那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用手指指点他人的手势是不礼貌的。
第四,一般来说,掌心向上的手势有诚恳、尊重他人的含义;掌心向下的手势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等。因此,在介绍某人、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请人做某事时,应该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上身稍向前倾,以示尊敬。这种手势被认为是诚恳、恭敬、有礼貌的。
第五,有些手势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域和各国不同习惯,不可以盲目乱用。因为各地习俗迥异,相同的手势表达的意思,不仅有所不同,而且有可能大相径庭。如在某些国家认为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夸奖,但澳大利亚人则认为竖起大拇指,尤其是横向伸出大拇指是一种污辱。用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圆圈,其他三指伸直,就是“OK”的手势,这一手势在欧洲表示赞扬和允诺的意思,然而在法国南部、希腊、撒丁岛等地,它的意思恰好相反,甚至在巴西,人们打“OK”这个手势表示的是“肛门”。
第六,要杜绝不雅的手势。当我们忽视手势礼仪的正确使用时,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产生某些不雅的手势,常常会令人极为反感,严重影响交际风度和自我形象,应特别注意避免。如当众搔头皮、掏耳朵、抠鼻孔、剔牙、咬指甲、剜眼屎、搓泥垢等,餐桌上更应注意这些不雅行为。
六种引领手势
在各种社交场合都离不开引领的动作,比如请客人进门、请客人入座等等。这个手势在社交中的运用率较之其他手势来说是相当高的。同时,这也是一种礼仪,要注入我们的真情实感,调动全身的活力,才能做出这个手势的美感。引领手势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规范的引领手势应当是手掌自然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并拢,拇指自然稍稍分开,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以140度为宜。在做出这个手势时要讲究柔美、流畅,避免僵硬死板、缺乏韵味。同时应当配合眼神、表情等其他姿态,才能使手势更显协调大方。
横摆式引领手势。在表示“请进”“请”时,常用到横摆式引领手势。具体做法是五指并拢,手掌自然伸直,手心向上,肘微弯曲,腕低于肘。开始做手势应从腹部之前抬起,以肘为轴轻缓地向一旁摆出,到腰部并与身体正面成45度时停止。头部和上身略向手伸出的一侧倾斜,另一手下垂或在背后,目光平视宾客,面带微笑,表现出对宾客的尊重和欢迎。
前摆式引领手势。如果右手拿着东西或扶着门,而又必须要向宾客做向右“请”的手势时,应当用前摆式引领手势。具体做法是左手五指并拢,手掌伸直,从身体一侧由下向上抬起,以肩关节为轴,到腰的高度再从身前向右方摆去,摆到距身体15厘米,并不超过躯干的位置时停止。同样应当目视宾客,面带微笑。
双臂横摆式引领手势。当来宾较多时,表示“请”时可以动作做大一些,最好采用双臂横摆式。具体做法是两臂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方抬起,两肘微曲,向两侧摆出,指向前进方向一侧的手臂应抬高一些,伸直一些,另一手稍低一些,曲一些。也可以双臂向一个方面摆出。
斜摆式引领手势。请客人落座时,应当运用斜摆式引领手势,使手势摆向座位的地方。具体动作是手要先从身体的一侧抬起,到高于腰部后,再向下摆去,使大小臂成一斜线。
直臂式引领手势。当需要给宾客指方向时,应当采用直臂式引领手势。动作要领在于手指并拢,掌伸直,屈肘从身前拾起,向抬起的方向摆去,摆到肩的高度时停止,肘关节基本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