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到的,除了金字塔,就是尼罗河。有一部在中国观众中颇有影响的推理片,叫《尼罗河上的惨案》。大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些神秘而又宏伟的图景:艳阳下列队的公羊石雕、令人晕眩的石柱林……在赴埃及之前,我就从旅行社的介绍中得知,那些迷人的场面是在位于卢克索城附近的卡纳克神庙拍摄的。因此,在看过金字塔之后,我们就把下一个重点目标锁定在卡纳克神庙。
按旅行社安排的行程,我们是1月29日晚乘夜火车由开罗赴卢克索,30日上午游览帝王谷、女王神殿、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下午乘旅行大巴前往红海度假胜地赫台达。就在上火车之前,我们和“地陪”阿里进行一场交涉,要求把我们在卢克索游览的时间由半天扩展为一天。阿里说,去赫台达的旅游车队,一般是下午2点或6点出发,车程为四个小时。旅行社之所以选择下午2点出发,完全是出于为我们的安全负责。他严肃地说:“我想你们是知道的呀,那里发生过惨案哪!”他说的惨案,是指1997年11月发生在女王神殿广场六十四名外国游客惨遭枪杀的恐怖主义事件。从那时起,为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旅游业的复苏,埃及政府做出了派武装警察护送旅游车队的规定。我们对阿里说,既然按规定有下午6点出发的车队,就说明安全是有保障的,为了在卢克索能多看些古迹,我们宁肯饿着肚子赶路,晚间抵达红海……阿里终于做出退让,同意了我们的正当要求。
火车抵达卢克索时天刚蒙蒙亮。旅行大巴先将我们接送到著名的索菲泰尔冬宫饭店的大堂小憩,新的一天的游览,要等到在这里用过早餐后才开始。而此时,因打听到从饭店门前流过的就是闻名天下的尼罗河,我的精神不禁为之一振,便兴冲冲走出饭店,来到了美丽的尼罗河边。太阳尚未出山,晨曦初露,天如云锦。尼罗河仿佛还静静地躺在梦中,停泊在岸边的一艘艘双桅船也都没有起帆,水面平滑如镜,清澈见底,把对岸的排排绿树和橙里透红的山岗倒映出来,好一派醉人风光。在开罗我就问过阿里,尼罗河被污染没有?他回答:“没有,绝对没有。我们的自来水源,就是尼罗河!”这就是说,眼前这条埃及人民的母亲河,依然在用自己丰美的乳汁,哺育着这富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非洲维多利亚湖西的群山之间,全长六千六百七十公里,上游的白尼罗河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青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然后向北蜿蜒流经埃及而注入地中海。因埃及全境都处于沙漠与半沙漠地带,唯有尼罗河从南到北像一条绿色丝带贯穿其间,所以埃及文明的起源与尼罗河密不可分,用到过埃及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说,埃及人获得的膏腴农田乃是“尼罗河的赠礼”。在古埃及历史上,早王朝时期的首都建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孟斐斯,到了中王朝时期,即从南部统治者孟图赫特普一世统一埃及、建立第十一王朝起,就将位于尼罗河谷(开罗以南六百七十五公里)的底比斯定为首都。底比斯古城早已废弃,在它对岸建起的一座新城,就是如今的卢克索。中王朝时期的法老,几乎全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的一条狭长的山谷里,被人们称作为“帝王谷”。谷内藏有六十座陵墓。早餐后,我们只参观了其中的三座。因所有墓的建造都是同一样式,从墓葬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和珍贵文物,我们又大都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里见到了,所以就没在此多作流连,而是赶在中午前又参观了女王神殿,把下午的时间全留给了那两座我们神往已久的神庙。
我们先看的是卡奈克神庙。沿着两旁拱立着羊头斯芬克斯像的甬道,我们来到神庙的第一道大门前。这门高达四十三米,也就是说,它比高为三十四米的北京天安门城楼还要雄伟壮观。天安门城楼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而卡奈克神庙完全建成是在公元前1212年,早于天安门城楼两千六百多年,这怎能不使我们感到无比的惊奇呢!
走进神庙,一连几进门,将我们引入神殿。刚穿过第二道门,最具震撼力的建筑就突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一百三十四根擎天立地式的石柱组成一个气势磅礴的方阵。我从未见过这样粗的石柱。妻子绕着一根石柱走了一圈后告诉我说,绕柱一圈是二十三步。中央两列十二根石柱高二十四米,均由基座、柱身和柱顶三部分组成,从上到下,都刻有由红、绿、黄、蓝色象形文字(人、鸟、鱼、虫)组成的精美浮雕。如今,已无人能解读这些镌刻在石柱上的象形文字了。余秋雨先生曾将此认定为“一种把世间万物召唤在一起进行神秘吟唱的话语系统”,古埃及人驱使其爬上石柱,是“试图与上天沟通”。整个大厅曾有屋顶,也不知是在什么年代毁坏了,只在柱顶上留下了一个莲花状的大盘顶。当听到导游说每个盘顶上能集合一个连队,一百三十四个盘顶上就足可以容得下一个集团军时,我忽发奇想,假如让张艺谋、李连杰们到这里来拍一部武侠片,那将演绎出一场多么摄人魂魄的稀世大战呀!
在石柱林里,我和妻子不断选择角度,拍了好多张照片。就在我们将要走出石柱大厅时,一位埃及老人微笑着拦住了去路,领我们回走了十几步之后,才用手一指,示意我们以厅外的一座阳光下的方尖碑为背景再留一张影。当我看到那座方尖碑时,蓦然想到一本小说的名字——“亮剑”,在幽暗的石柱林里向外望去,它真的就像一柄拔地而起的长剑直刺蓝天,端的是一幅气韵非凡的标志性场景。怀着对这位埃及老人的感激,我和妻子连忙在此处互拍了几张照片。他这一指点太高明、也太及时了,不然我们定会后悔至极。
出了石柱大厅,我们就来到傲然挺立的方尖碑前。它高达二十九米五,是埃及最高的方尖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重达三百二十五吨的方尖碑是整块大理石切割磨制而成,像石柱大厅的每根石柱那样,上面布满美丽的浮雕和象形文字。有历史资料表明,它是哈采普苏特女王修建的功德碑。用导游的话说,哈采普苏特就像中国唐代的武则天,是埃及历史上唯一的女法老。上午,我们参观了她建在一个天然圆形露天剧场后面的神殿,有幸看到了记录她神圣降生和恢宏业绩的壁画,其中就有她远征索马里和开凿、搬运方尖碑的生动场面。当年她建造的方尖碑是两座,另一座已在几个世纪前被拦腰斩断,上半截至今躺在神庙南面圣湖的西北角上,碑上的浮雕依然在向人们诉说,她是由阿蒙(即太阳)神加冕的法老。
在圣湖边看罢折断的方尖碑上部,导游才领我们去拜见这座神庙的神像,即石雕的阿蒙神像。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石雕竟然形似一只甲壳虫!同伴中几个出生在北京的年轻人惊讶极了,连声嚷嚷:“呀!这不是屎壳郎吗?”这究竟作何解释呢?原来,这与图腾崇拜密切相关。古埃及人认为,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是人类生存最可靠的源泉,于是便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古王朝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全国最高神,国王被宣布为“太阳神拉之子”,象征着王权神授。到中王朝时期,由于底比斯统一了埃及,阿蒙神被奉为全国最高神。此时,埃及宗教发展出一种融合的观念,把两神合一,即把阿蒙神和拉神合称为“阿蒙—拉神”,被奉为全国最高的太阳神。一代代法老继位,都要由尼罗河乘船到圣湖上岸,来阿蒙神庙朝拜,并不惜倾其国力将其扩建,正是出于对太阳神的崇拜。那么,为何这神庙的神像是甲壳虫呢?这是因为甲壳虫最恋尼罗河。每逢尼罗河水泛滥,只有甲壳虫多起来,水才能退。而水一退去,土地便变得更加肥沃,种上庄稼就一准获得丰收。因此,甲壳虫就成了丰收的象征,愈是获得丰收,人们就愈加崇拜甲壳虫,把它尊作了太阳神的图腾。我们看到的这座甲壳虫雕像,正是阿蒙诺菲斯三世献给初生朝阳的礼物。这也再次说明,古埃及人的命运与尼罗河息息相关,企盼甲壳虫世世代代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卡纳克神庙从胡夫法老时代就开始修建,直到新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时代才完成,整个工程延续了近两千年,这在人类历史上该是空前绝后的了。拉美西斯二世在位六十年,是新王朝时期的鼎盛时代,他不仅最终扩建完成了卡纳克神庙,而且还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太阳神庙,也就是我们随后参观的卢克索神庙。至今神庙前还竖立着三座他的巨大雕像。卢克索神庙的建筑风格酷似卡纳克神庙,只是规模小些。这两座历经数千载风雨仍保存完好的神庙,前来朝拜的天下游客络绎不绝。可以相信,再过千年万代,这两座神庙也不会失去其绚丽的光彩,好比是尼罗河上不落的太阳!
2003年2月23日
迎着曙光,唱起“尼罗河上闪金光”
帝王谷梅农神像
在卡纳克神庙里
卡纳克神庙石柱上镌刻着彩色象形文字组成的精美浮雕
折断倒地的方尖碑
圣 湖
在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甬道一侧的羊头斯芬克像
在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方尖碑
女王神殿前,童心和阿拉伯女游客们玩得非常开心。1997年11月,就是在女王神殿广场上,发生了六十四名外国游客惨遭枪杀的恐怖主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