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9400000007

第7章

第六斷惑分齊至寄惑顯位相。

釋曰所論斷惑分齊者謂依覺故迷依迷云悟既惑分麤細故智有優微隨教之異也若依下分章初是約人實斷二即別位淺深。

初義者若依至煩惱所知。

釋曰良由此教談其顯了三乘故具足三乘惑相迴心直進之殊也障下指惑體雖品品斷除要即唯二也。

先辨二乘斷至十戒禁取。

釋曰初中者指其名數分別俱生者分其麤細通有十種言一貪者三界愛為體生眾苦為業生眾苦者謂愛力五取蘊生故二瞋者於諸有情苦及苦具心憎恚為體不安隱住惡行所依為業不安隱住者謂心懷憎恚多住苦故三無明者謂三界無智為體於諸法中邪決定疑雜染生起所依為業謂由愚癡起諸煩惱四慢者依止薩迦耶見心高舉為體不敬苦生所依為業不敬者謂於師長及德所而生慢傲苦生者謂生後有故五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體善品不生者止為業於諦理猶豫者亦攝於寶善品不生者謂由不決不造修故六身見者於五取蘊等隨觀執我及我所諸忍欲覺觀見為體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七邊見者於五取蘊等隨觀執若常若斷諸忍欲覺觀見為體障處中行出離為業處中行者謂離斷常緣起正智八邪見者謗因謗果謗作用或懷實事或邪分別諸忍欲覺觀見為體斷善根為業及不善根堅固所依為業九見取者謂於諸見及見所依五取蘊等隨觀執為最為勝為上為玅諸忍欲覺觀見為體執不正見所依為業十戒禁取者於諸戒禁及戒禁所依五取蘊等隨觀執為清淨為解脫為出離諸忍欲覺觀見為體勞而無果所依為業戒禁者謂惡見為先勞而無果者由此不能得出離故。

於中四種至六通二種。

釋曰分別麤而顯現俱生細以難知是故與身俱生與心同事於十使中此四唯麤唯局分別餘六麤細兩兼故通二種。

五識得起至分別起也。

釋曰此下揀諸識具惑使之分齊言初三者貪瞋無明也此三是不善性故五識有之由下出分別之所以邪師等三因者更等邪師邪教邪思惟既因三引故屬分別。

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

釋曰意識起過彌廣仍資餘識故茲通具。

末那唯四至是故唯四。

釋曰初句正明次句揀除以瞋下出所以末那者此云貪污意即第七識此識既但有覆故無於瞋又以下出除邊見之所以言一類相續緣第八識者應有難云既有我見執緣賴耶須有我所之邊見故今通云剎那剎那執我無暇邊邪故無邊見也又以後三下揀餘四使藉三因生者定屬分別此識無彼者唯是俱生故不起分別也又有難云既屬俱生前五識亦有俱生與此何別故今揀云又由恒相續緣故非第六所引等。

其第八識至無記性故。

釋曰八識白淨無垢無有惑使故總不起唯是異熟者但唯總報之主耳。

此分別俱生至百二十八也。

釋曰約界地定其品數以通迷四諦故異小乘初明分別次明俱生通前下總合品數竝可知。

問何故前愚法至通一切境也。

釋曰通局之問初問二答問中由小乘俱舍頌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除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故今難云十使不通迷四諦也此即以局而難通也答中二義初約惑廣二據唯心境由心變故通迷也意揀小乘心外有境也。

第二斷惑至得不還果。

釋曰斷惑得果者謂除惑品之多少獲證入之階差先斷分別入真見道三類不同第一類者於初果向後一剎那間頓斷三界迷諦分別一百十二品即證初果第二倍離欲者此從外道中來於外道中曾以六行事觀伏欲界修惑九品中前六品然後迴心歸佛發生空慧入真見道斷除分別并斷先伏六品修惑即證二果故云兼斷倍離欲得一來果言倍離下釋相更明則兩事雙除故曰倍也第三已離欲者此類亦從人天外道中來但是於彼道中曾以六行事觀齊伏欲界修惑九品然後迴心歸佛修我空觀入真見道斷除分別并斷所伏九品修惑即證三果故曰不還由不還故云已離欲也。

如瑜伽說至證三果故。

釋曰上文三類小乘入證本出瑜伽故引此三為證也。

次斷俱生至阿羅漢果。

釋曰其七識俱生最後地方斷故今云第六識俱生九地九品謂三界九地每地九品共有八十一品又進修道人者將此帖前見道第一類人說之則前見此修正當漸出離者餘如常說。

二頓出離者至更無餘果。

釋曰不備歷階漸故云頓也謂此一類人由根勝故將三界八十一品修惑束成三九纔斷欲界一品將****一品無色界一品一時齊斷故云頓斷三界然後却斷第二品第三品等故云漸除九品此之二三等亦三界同斷但於初果身中修此斷證直造無學不更經二三故云更無餘果。

何者以彼至云漸除也。

釋曰徵釋頓漸也言竪論者不乖次第九品之除。

若爾何故至經等如彼說。

釋曰若爾下問以於下答故對法下證成言若爾者牒前頓出離難其漸除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者正答所問意顯根劣固守漸次既不頓緣焉能頓斷對法文顯言依止未至定者謂欲界未至****根本故也。

其末那煩惱至而斷故也。

釋曰七識恒行故煩惱細從其頓出離人智行殊勝亦不能頓緣故於第九地中與其修惑一處齊斷故瑜伽下證成非如下揀顯準知。

問何故前愚至此中有耶。

釋曰愚法聲聞但分界別斷無此頓超故躡而難之。

答為顯前劣至斷煩惱障。

釋曰初勝智引攝轉彼小心二例況末那顯教陿劣此謂下結分齊。

其所知障至非擇滅也。

釋曰此所知障但能障定故入無餘時須斷又滅其智獨顯無餘故唯非擇滅也。

其餘一切至如瑜伽說。

釋曰先雙標慧解脫下列二類此乘所知既獨障定不障智慧故慧解脫人不斷也言俱解脫者謂定慧雙修定既被障不得解脫故須分斷謂八下示所斷障與能斷智也。

又諸解脫至心得解脫故。

釋曰初句指八定次句離障顯由聲聞下約人體障明其深入耳。

當知此始教至斷種子故。

釋曰此中結意料揀有其二義一以所知料揀謂小乘但斷煩惱此則兼斷所知二小乘唯斷煩惱此則兼斷種子何以故謂彼小乘既不談八識含藏故無種子設爾經部所談即屬大乘故也。

直進菩薩至二障俱斷。

釋曰此教菩薩雖五位伏斷之殊皆二障故不同聲聞更分界地也。

又煩惱障至約界分品。

釋曰菩薩之人觀智勝前不假委細分其品數唯一伏斷也。

但於二障至頓斷彼種。

釋曰地前伏障者謂資粮位中伏二障現行加行位中伏二障隨眠皆用加行智為能伏纔登初地見道入心二障分別種子剎那頓斷。

其俱生中至大菩提故。

釋曰初明留惑何以下徵釋所以潤生攝化則資其智願不墮二乘則護其沉空其所知障既障大智菩提造菩提者分分而斷。

是故攝論至證佛果也。

釋曰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者謂資成大悲殊勝之行悲智相導得至無漏佛果。

又梁攝論至金剛位。

釋曰據論定留惑窮因何以故論云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故。

其所知障至方得總盡。

釋曰正障菩薩道者謂與大菩提而歒體相違故地地斷終至佛地方究竟。

由此即說至俱至佛地。

釋曰由此者指前所知若然者則煩惱修惑故留所知修惑故斷以是義故俱至佛地也。

故對****至及如來故。

釋曰證成二障俱至佛地也修道位中唯修所知對治道者良以此障障其菩提是故修其法空之智而對治之其煩惱障不障菩提仍資大願故不斷之但至盡得果一時俱亡頓成羅漢及如來者謂約煩惱盡邊成羅漢所知盡邊成如來斯乃寄對引攝之義也。

其末那俱生至佛地盡也。

釋曰七識俱生偏障佛地故至彼盡。

問其二障至現行有何同異。

釋曰二障修惑既通諸地於六七二識之中或起現前時還同耶異耶。

答其煩惱至不起過患。

釋曰合盡而故留焉成患害加以智控用成大悲。

猶如毒蛇至而成餘用。

釋曰舉喻也毒蛇喻惑呪力譬智御餘喻助成願行下合法云。

菩薩善巧至皆得自在。

釋曰初引證是故下結意言或現者助勝行故或種者斷而不斷故由是皆得自在也。

其第七識至觀智為間故。

釋曰受生三界非七識煩惱能為故非潤生既不潤生攝化故不更留行相細故者謂四惑俱生也惑既微細觀智纔虧即便現起故云七地已還有時暫現由觀智為間斷故。

其所知障至地地分斷故。

釋曰二識所知最障菩提欲證後地入心須於前地出心而斷故云皆後地惑於前地起等。

問若爾何故至有漏心等耶。

釋曰若爾者躡上地地分斷以問也意謂若分分斷應無漏失何故下正難相違。

答若約第六至即似有漏。

釋曰六識煩惱留故起似無乖所斷。

若約所知至此二通十地。

釋曰二識所知貫其十地若起有漏正當所斷復何問哉。

若末那煩惱至餘義準知。

釋曰七識煩惱既非所留即實有漏於七地有無七識煩惱恒行無明從初入雖二智雙緣決定別照照真則寂然不動照俗乃識妄差殊葢不定者但在觀智之斷續耳。

又此教中至對法論說。

釋曰惑滅智起初法二喻如秤兩頭低昂時等故對法云又此中有於所生處如秤兩頭低昂道理有本云如昂即押押即昂等或云築即押押即築等恐傳寫之訛也以違論故。

又此障法至是其障義。

釋曰且法相大乘見有實惑可斷惑滅智起故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今以點示意順性宗故說障既依識本自無性無性即空妄說為障義也若更深而究之所依之識亦無有性故圭山云識如幻夢此中依識無性之言亦含斯義思之。

如維摩經至準彼知之。

釋曰了苦之無苦故曰洞達空無是苦義今此障義亦準彼知者則彼而曉此達惑障之本空耳。

若依終教至能斷所知障。

釋曰此教所斷須達惑體之本空知真性之本有方諸二乘唯存忻猒三昧屆懷未曉妄源故但能忻伏斯乃以實奪權作如是說。

故彌勒所問經至亦如上說。

釋曰原其迷真執妄二相普周若彼二乘希心既寡焉斷妄情何以故能所不相應故清涼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既不如斯但能折伏而矣。

問此說何故至愚法故不同也。

釋曰初問二答問中初教二乘有斷此教但伏伏斷不同故須成問答中初權二實權中言以上就下者謂寄對引攝故說煩惱障與二乘同佛地而斷也又以下同上者謂令具勝進許悟大途故說所知分有所斷也今此就實等者究彼造心未能契實既不悟心焉能盡妄故但折伏又亦下從容之說亦自不同。

其菩薩人至究竟清淨。

釋曰此教行人知真達妄無斷而斷無斷故惑性即智性而斷故不礙迷真體惑既然故不分俱生及與分別之麤細也何以故不同法相見有實惑可分割故但有下克示惑相唯有此二正使者二障現行兼所依無明習氣者唯無明故地前伏使現者伏即是斷謂留伏煩惱除斷所知若但有伏何名為聖初地斷使種者自在攝化不復更留是故地上但除微細無明習氣至於佛地違離微細念故得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如此除斷亦不同他宗歷破四十二品之殊也。

然彼地前三賢至所知障等故。

釋曰此三賢菩薩一者超權二者越小若乃三觀澄明真俗不二即是超權故留惑種偏斷所知即越小聖故曰不墮等文中但有越小義含超權何以故達法之異故。

是故梁攝論至皆此義也。

釋曰引茲一經二論雖皆證地前亦有增勝且攝論證異小仁王證留惑起信明證入增勝經論雖爾其實舉一兼餘也。

以此菩薩至正使俱盡。

釋曰以此菩薩唯怖智障者此障障其菩提是彼菩薩所求之果是故畏之修唯識真如等觀者能治之智也所言唯識者謂觀名義自性差別等相真如觀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以斯二觀治彼所知則惑散空明唯一真際然於下故留資行初地下雙除二障不分見修者地上已去但除習氣故無可分也。

故彌勒所問至此文為證。

釋曰初引小例大問以不同二答以證真觀機益物由是煩惱障真有違同體大悲利益眾生故見道中一切俱斷。

其末那煩惱至後除殘習。

釋曰初地斷麤者使種也後除殘習者地上已去但斷餘殘習氣也。

故無性攝論至更不云斷也。

釋曰意顯初現觀時已斷七識使種自後但除殘習故有轉言也。

若云此是入至何名轉淨。

釋曰牒難返質斷義極成也。

若依始教容如彼說。

釋曰約權縱難何以故權教七識佛地方斷故。

是故當知至但除習氣。

釋曰約實奪破不容初地更說暫伏決知是斷後除殘習耳。

故寶性論至習氣障故。

釋曰論明三類皆先標過次約人指惑第主一類證成上文地上習氣也。

解云論釋至無間生習氣。

釋曰位彌高惑彌薄故云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言習氣者謂無明熏習氣分也。

問云何地上至彼失此中無也。

釋曰初問二答問約惑盡類小答據二障雙除如始下舉小聖之頓超況薩埵之殊勝言猶尚不得彼一來果者謂直登無學故不證一來也。

又此教中至十地論說。

釋曰知起惑滅非初非中後者謂無斷故相緣性而本融而斷故惑迷真而要除云何下徵喻惑空如太虗之本淨也。

又此教中至宜應知之。

釋曰迷真妄念生則真隨妄轉是故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如起信說者彼文盛談熏習隨緣之義也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者即光明淨名等經故光明云唯如如獨存淨名云凡夫如草本如至於彌勒亦如也法既皆如煩惱亦爾故煩惱即菩提結業即解脫是故下結揀權實以語學者。

第二明寄惑至一十八門。

釋曰此章大意但是寄惑之麤細顯位之淺深偏收經論差別之談與前約人實斷之全異也學者須知不可強執翻成矛盾此義他宗未之有也。

一寄二障至論亦同此說。

釋曰初標章謂分下顯義故梁攝論下據文此門之意但寄斷煩惱障顯地前為比觀所知障顯地上證觀言惑智二障者即煩惱所知也據文可解。

二寄皮等至斷心煩惱。

釋曰初標法喻二引文釋成謂寄法喻三惑以顯三祇三位之淺深謂初僧祇從三賢至初地麤故如皮二僧祇從二地至八地細故如肉三僧祇從八地至地盡至細故如心皆言煩惱者約通相喧動故也。

三以此三惑至出心除心等。

釋曰每地三心難見優劣故寄此三煩惱以顯之如梁攝下據文言三十三僧祇者後開等覺共十一地每地三心故成三十三也。

四以二障至地上及佛地。

釋曰標章據文示位可知。

五以染心至是賴耶識。

釋曰初標義二據文三解釋言染心麤細者六七八識之別寄於三位者地前地上金剛後心以顯三身者化報法之三身謂地前約事識第六識盡得現化身三類之異地上約末那七識盡得現報身今言應者即是報故應字平呼故真諦名報身為應身與法身相應故或但去呼以應十地故地盡約賴耶八識盡得現法身以遠離微細念故餘如文解。

六寄於三障至能顯法身。

釋曰煩惱障菩提故清淨而顯應身結業障解脫故清淨而顯化身智障隱法身故清淨而能顯現。

七以迷三性至真如修令淨故。

釋曰初標義二據經三解釋於據經中一切凡夫下指迷何者下徵列如是下示悟一返二順言三者成就相者則是圓成實謂圓滿成就故餘如文解。

八寄四障至金輪王報。

釋曰以約使現四障寄顯十信三賢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之異皆滅障顯位依位成行依行為因依因感報謂障之與位歒體相翻行之與因因之與德至順善成唯四報輪王寄顯攝化之優劣耳。

又翻前四障至故名佛子也。

釋曰初標翻初障下釋成四義有法有喻言種子如父者傳體相續故般若母者交搆資成故初地已上諸佛家故者紹隆佛種是其真子非同小外之子也。

又此四種至四義應知。

釋曰又此四種和合者謂四行之相應故悲智雙運能轉生死而至菩提故云如車輪能運能轉至解脫處如處如聖王輪下將車之四事以配四行可以意會亦共成運動之義也思之。

第二以四障至常德無有生死。

釋曰此終教地上除習以顯四位等殊謂初之三地滅闡提習寄同世間正受法性性淨成德報滅因緣仍受變易二四五六地滅外道不正之智寄同二乘定為德本德現無方敺和利樂報除方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二乘怖畏之習寄同大乘至順護偏以為三昧定成顯德八苦不拘報除死生細中之細故云有有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果滿因圓一切究竟堅固以為正定定成顯德寂然不動報無餘惑故云無有生死。

四德圓故至攝論等說。

釋曰初解第四生死此上下指所據經論也。

又此四中至亦誠證也。

釋曰料揀惑次正使下通揀八位仍證上文約人實斷中終教二惑之義也。

九於十地中至是出世故。

釋曰此中寄正使習氣世間出世間以顯十地之別此且約凡夫之一分也。

是故十地經至先已除斷。

釋曰三界正使此地齊除證成初義皆言微薄者更有微習證成次義初義者前三地次義者四地已去。

地論釋曰至故云同也。

釋曰初是世親釋前地經解云下大師却釋論義分其二障種習也。

是故當知至約終教說。

釋曰近結此門遠結前九言多分者有通始教故。

十又於十地至心習煩惱。

釋曰言又於十地別相中者牒前分地於出世間分其大小之二位也所寄惑相本文次釋云。

解云以三地至以顯彼位也。

釋曰七地已還猶同煩惱正使八地已上方論習氣無明。

十一於此菩薩至二習無明故。

釋曰於此菩薩位中者牒前出世間中第二位也於此位中又分二位七地已還寄滅色心正使顯有功用未自在位八地已上寄滅微細習氣顯無功用於色自在也。

故本業經至無明滅盡。

釋曰七地已還二習果報滅無遺餘者謂與無漏相應超出世間故無果執八地色習無明盡者無現相也九地心習無明除者無轉相也十地二習無明者無業相也。

十二依三無性至故言不見。

釋曰初立義二據文於立義中寄滅分別性以顯見道寄滅依他起性以顯修道次據文中見道言不得者故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則分別亡而無得也修道言不見者唯識云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使證得轉依由證轉依二無上果故言不見。

十三依雜集至二位差別。

釋曰以分別煩惱寄顯見道以俱生煩惱寄顯修道既皆以煩惱麤細以顯二位故次問云。

何以得知至非實斷者。

釋曰既屢言惑種兼對位次何故非斷故茲問也。

如分別我見至非入見道耶。

釋曰初顯邪見謂三緣分別如佛下明正教之凡初希佛道此人下約無邪非證以返質意成寄惑顯非是約人實斷也若是實斷此既無邪何不證入。

若言雖無至非入見者。

釋曰彼又計云此中無邪之人不入見道為有邪種故故此牒之。

既無現行至返以顯之。

釋曰既無現行者縱計即應入資粮加行者約位以質義既下翻成寄顯也。

又以任運至通二位斷之。

釋曰俱生細而難除故寄修道顯其差殊如實義下經而示之如末那下顯七識惑細故通見修二位以斷除。

如無相論至故得知也。

釋曰第二執識等者謂末那執第八故故言執識此識惑細故至羅漢方得斷盡亦可通六識俱生對其分別故言第二執識言若見識肉煩惱等者謂見道緣真得出世道十六心時者八忍八智此時斷盡但是分別正使餘殘未盡但是思惟者即是俱生末那故云是第二識無性下指同說也。

十四於分別至迴心二乘說。

釋曰將分別三緣寄顯三賢謂十解等除邪師等如次應知者更等十行除邪教十迴向除邪思惟此約直進說者結上三賢菩薩又以下約引攝二乘迴心教說故地前約伏也。

十五於俱生至故作此說。

釋曰俱生六七約現行寄顯七地已還觀心有間俱生永伏寄顯八地已上無為相續此上二門都從十三中分別俱生來而更開此寄顯也。

十六又以至作此說也。

釋曰初約惑寄顯此亦下示凡小大乘可知。

十七為顯至返寄顯之。

釋曰每地斷一障終至佛地故成十一正當深密十一種麤重也。

十八為顯至知寄顯也。

釋曰前門顯諸地之差故寄麤重此門顯真俗之異故寄諸愚如深密下引經雙證二門或曰法相大乘以此麤重正為斷證何以此中却為寄顯答據彼云斷今此帶實指權但是安立何以故有教無人故阿含施設故。

此諸義廣如至準思可見。

釋曰初約教門正結何以下徵釋所以意顯入證之甚深識情難造若不顯之將為絕分故茲寄顯意有三焉一護十地二離慢心三令生信。

若依頓教至及與不斷。

釋曰此教惑本空而性本顯更不可擬議斷與不斷縱說一念即無念也。

如法界體性至文證之準知。

釋曰初佛問發心文殊下以義頓酬故見即是道歇即真趣故佛頂云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若依圓教至一切斷也。

釋曰初明惑性本融故不可說其體性等以所障下彰不如是知義分能所雖分能所真妄亦以議徹故云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下據本融以頓證頓斷也。

故普賢品至是此義也。

釋曰引文雙證圓障圓除也。

又此斷惑至廣如經說。

釋曰四義料揀前三雖一斷一切斷猶約寄乘第四約本教故說法如此也此義請思。

又前三乘至此約別教言。

釋曰全揀教宗也由全揀故緣起即成性起故即入此教若乃不壞行布即是三乘等也。

若約攝方便至斷惑門竟。

釋曰全收諸教宗也由全收故方使同歸以是下明本末融會例餘通結。

同类推荐
  • 东国僧尼录

    东国僧尼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证道歌注

    证道歌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鸳鸯配

    鸳鸯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湾郑氏始末

    台湾郑氏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宅女的艰难爱情

    宅女的艰难爱情

    宋晓云是一个很平凡的女孩子,她希望能够拥有一段浪漫的爱情,可是她却爱上自己的姐夫粱正仁。面对疼爱她的姐姐,她应该如何去处理这段错乱的感情呢?初恋男友的回来,又该如何收场呢?
  • 竹马兄,我很靠谱

    竹马兄,我很靠谱

    世界上最靠谱的事就是相信左以曦从来不靠谱;每逢考试必然抓住简安辰,认定名言“咬定辰兄不放松,考试过级很轻松”她靠谱是分场合的,每次受伤烂摊子都是他收拾,一边抱怨一边说,我还能参加战斗,无视他的瞪眼和焦急;他和她原本都以为,他们不再会有变数,直到她遇到另一个人……
  • 戈壁明珠玉门

    戈壁明珠玉门

    本图书从基本县情、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介绍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门市的生态建设总体情况和取得的各方面实效,以及探索今后的一些发展理念和举措等。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在学术和实践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我是青楼老板

    我是青楼老板

    【内容简介】太有钱了也是麻烦!阴间的国库亏空了,也打起了我的主意。即使真的打了主意也行,送我回阳间啊?却因为黑无常和当差小鬼儿的仇恨,把我给丢到了明末清初去了。秦淮八艳!我一看她们就流口水了,我抓,我再抓,让她们都投入我的怀抱。我可真是太有才了,和李自成结为兄弟,拜洪承畴为干爹,帮助朱由检杀了魏忠贤。我有自己的兄弟,我要建立自己的王朝!我要在古代建立一个庞大的青楼连锁店。是携众女归隐?是稳坐王位?跟我来瞧瞧。【友情推荐】《网游之三国守护者》-书号150479-洛阳人氏《无赖神话》-155682-偶不是妻管炎《混混圣人》-153143-大洋《极乐登仙》-154974-萧四哥
  • 士兵制造工厂

    士兵制造工厂

    它们来了,这是一个新时代!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干什么?!吾命由吾之所控,无人能安排吾也!三岁金丹,七岁神丹,十二岁突破不灭之境!十六岁时成就圣域之妖孽?“大佬,你好!大佬慢走。”装X?挑衅?挽回面子?“强行装X是不可能装X的,平平淡淡才是真,要脸又何用?只要皮厚仙境打我动不疼!我是不会告诉你们我是因为钱不够造不出来大帝级士兵才怂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之宰

    世界之宰

    盘古开天辟地,万物生灵骤然苏醒。居心叵测的世界,妖魔纵横的世界,巫族频现的世界,为了修仙成神而不断修炼灵力的天才们书写着一段又一段叱咤风云的故事。有血有泪有真情,亲情友情爱情纵横交织,谱写出一首华丽的人生之歌。且看庶出的废物公子欧阳千尘北如何一步步拼搏奋斗,华丽蜕变并站在世界巅峰。
  • 感恩,敬业,责任

    感恩,敬业,责任

    《感恩·敬业·责任》从感恩、敬业、责任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述,并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在现代职场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懂感恩、讲敬业、负责任的员工以及怎样做到懂感恩、讲敬业、负责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感恩·敬业·责任》的经验,成就你的事业,充实你的人生,实现你的价值,是《感恩·敬业·责任》的初衷。希望各位读者朋友通过阅读《感恩·敬业·责任》掌握职场生存的精髓,真正做到懂感恩、讲敬业、负责任,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优秀员工,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可以活很久

    我可以活很久

    你没看过的全新修仙模式,借鉴老传统等级划分带大家走进不一样的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