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行位差別至三明行相。
釋曰聖人之大寶曰位若無此位行無由成故此次前種性修習之後也言差別者約總則五教差別約別則當教差別以諸位不同故於諸下開章總示。
初者依小乘至廣如小乘說。
釋曰言初者牒位相也有四下列位方便有七種謂總想念別想念五停心并煖頂忍世第一亦分遠近之異見則須陀洹道修謂二果向已去及究竟乃羅漢功圓十二住者即合四果等共成十二住十二住者一聲聞自種性住二入正未越次取證方便住三越次取證住四得不壞淨味聖戒轉上漏盡住五依增上戒增上意學出生住六七八得真諦智增上慧學住九觀察生無相三昧住十究竟無相住十一解脫學相住十二一切種阿羅漢住十一地者一五趣雜居地此即欲界二初禪生喜樂地三二禪定生喜樂地四三禪離喜玅樂地五四禪捨念淨地上四即色界六空處地七識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處地此即無色界更加未至定地與滅受想地也廣如下指說處則毗曇等論也。
二不退者至彼諸論說。
釋曰謂諦緣伏斷或定或慧種種現相等。
問何故小乘至不待說也。
釋曰原其分教葢為混濫故指陳聖意且小乘異大居然不同更何分訓故此略明。
若依初教至故不在後也。
釋曰言施設迴心教者謂轉彼小心令希大果故明位相多分影同令其欣趣有不同者貴圖勝進故也於中亦但下影同又亦說下勝進又彼下出勝進所以乾慧等十地義見古今立教中言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者釋其乾慧等十佛地之意所以其佛不超地中葢為引小故云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何以故以二乘人下釋是故二乘證聖既即現身故佛果不超地外方為引攝耳。
又此位相至彼毗曇等耶。
釋曰瑜伽等據三乘而說毗曇約愚法而明未窮此理故此而問。
答不同相至聲聞乘也。
釋曰有二義意下示義正答初一隨根後一引攝故此既下進退揩定且退非愚法聲聞進非大心之士定屬權乘分位故云即知等也。
二為直進人至前四方便故。
釋曰不涉小乘而來故云直進言十地差別者謂歡喜地等又以十地通前以為十二住義者瑜伽云一種性住謂彼菩薩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任持一切佛法種子二勝解行住謂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菩薩行是三極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慧分成三種謂六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七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八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九無相有功用十無相無功用十一無礙解十二最上菩薩住十三最上如來住言十二住就菩薩說加後如來為十三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也何以故者徵其十二住之由為影似小乘故者釋良以小乘亦有十二住故此既引攝故影似彼又彼地前下總將資加二位影同方便四位。
是故梁攝至見等同前。
釋曰如須陀洹下以菩薩四十心影彼道前四方便證成前義又亦下通將大乘五位影彼小乘五位何以故欲迴彼心故作如是說。
問何故此教至小乘等耶。
釋曰名數相影有不同者故云多分謂總同而別異也。
答為隨方便至彼不名引故。
釋曰為隨下總答若全下出同異之相引攝之意也。
問若引二乘至假似彼小耶。
釋曰印小疑大義極相違葢由相混大小寧殊。
答有二意至此為始教也。
釋曰一以下義含與奪與故機淺似彼奪故而義理仍別所以別者謂造修伏斷顯理皆殊也。
即如何義至得般涅槃。
釋曰瑜伽此云相應心境解行因果悉相應故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數數取於餘趣故言云何已成就者問其進修之人也謂諸下約三品成就以答言下品者是七方便人故有猶往惡趣之說未能證入等中品者初登見道加行不退即能證入猶未究竟故不般涅槃上品者修道已上終至無學非唯證果亦般涅槃耳涅槃此云圓寂。
如說聲聞至三種成就。
釋曰影似正立言亦者對彼之辭也。
故彼論云至上品成就。
釋曰言勝解行地名下品者即是三賢十二住中當第二勝解行住此教所譚賢位有退故次云猶往惡趣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者即從初見道至于遠行地終住墮決定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者八地至畢竟位也其行不退故云決定也。
若菩薩住至可準而知。
釋曰賢位加行但能伏惑未登見道猶有退期此盡下約三無數劫以配三品成就如是下例餘分品故云上意也。
二不退者至三乘人也。
釋曰聲聞至苦忍者謂見道位中苦諦之下忍智起時即證生空更不退轉緣覺至世第一法者為根稍利故方便終心即便不退菩薩至十迴向者謂加行智智起勇猛趣求即無有退也當知下通妨謂有妨云二乘菩薩歷然不同何以皆就一處而論不退耶此通云當知等也。
亦可菩薩至劫如是等也。
釋曰前據佛性上賢不退此約瑜伽三賢皆退何以爾者謂前約勝行此論見真故各成不退之義耳。
三明位中至名勝解行住。
釋曰勝解行住菩薩者正明三賢造修之行相也言轉者從種性轉入此中也何行何相者問或時下示相總名順決擇分善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者謂四尋思觀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也於其義理堪能悟入者謂如實徧知名等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故也或於下順解脫分善也故唯識云所修勝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種謂福及智又云且依六種波羅蜜多通相皆二大乘法師解云竝名為福皆名為智與智俱行助成智業皆名為智與福俱行助成福業竝名為福此依助伴通相出體既以六波羅蜜而為其體故此中亦不出六度之相也或於一時不能如是非定也或於一時具足憶念而定也或於一時成於妄類下非施也如實引發下而施也或時虗棄下非智而智也或於一時於大下精進非精進也由內意樂下智慧也或於一時聞說下忍辱非忍辱也亦是五怖畏故如是等類者通結菩薩六波羅蜜之相皆有進退之相者唯識云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止觀力微故也。
解云此是至皆如彼說。
釋曰指中間而例初後也如上行相望前則勝望後則劣何以故比證不同故。
若依終教至見修等名說。
釋曰此教熟故不影似小乘但直明菩薩十地之差故不分便見修之異耳。
又於地前至未得不退故。
釋曰又於下分行位之別三賢名位隣極亞聖故十信名行不入位者有四義故一進退不定故二雜修十心無定階降故三未隨法界修行廣大行故四未得法身顯佛種性故問始教劣十信尚得名位此教漸勝翻名行耶答前教權影彼小故得稱位此教稱實要分行位之殊故但屬行也。
本業經云至廣如彼說。
釋曰未上下先定其非位何以故但十心雜修故也又云下正明信相言始從凡夫地者悠悠中也值佛菩薩發菩提心者方名十信觀行菩薩是人下示其行相言信想者謂希欲觀想言未有其所證故次云亦名假名等也謂信進等者更等取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為十住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耳。
又仁王經至及凡地耶。
釋曰仁王云習忍者彼經說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十三法師依持建立經文牒釋繁廣此忍之相即發無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故無有退今此忍前行十善者正當十信未獲所證故有退謂值勝緣則進值劣緣則退故喻隨風東西耳在此下定其未入僧祗入十住位下克不退位同初習忍準知。
設本業經至得不退也。
釋曰設本下縱難釋通也謂有難云本業經中第六正心住猶有退轉何以上云故十住初即不退墮此是據經縱難起信下約論釋通云為慢緩者策勵其心故故示現退也若乃克實則初住即便不退。
其行相者至廣如彼說。
釋曰此是解行發心之行相也於初位中破無明分證法性故云少分得見法身能於十方八相成道顯其化用由體而興又以願力受身者謂三心大願顯現勝身故不同凡愚隨業繫縛受種種身又位三昧亦得少分見於報身佛者言其未得自在也是故定善則覩勝相散心祇見應軀故不同地上長居受用每覿報身耳其所修下順性行檀可知。
又梁攝論至倍前準知。
釋曰十解名聖人菩薩者謂十住以解為體聖者正也冥同正理故又無漏正法得之於心故名聖也由是證知此位菩薩分有所證驗彼十信名凡定當觀行耳。
是故當知至差別顯矣。
釋曰將此中教之地前挍初教之地前優劣天隔也。
問此教豈至不假似彼也。
釋曰初問二答答中所引二乘亦是純熟等者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皆成佛既皆成佛故不分品位各令證也故不似彼。
若依頓教至即是顛倒故。
釋曰若依下約教遣拂以離相故者出所以一念下示證入若見下斥情見決不可以立位也。
若寄言顯至如是等也。
釋曰若寄言顯者謂寄託無次第之言顯彼離相絕階差之教故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此語略而未周故彼經第四長行云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云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五為第六無所有何次解云初之七句約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都泯十地則為初者同證如矣初則為八地者初地不為煩惱所動同不動矣第九為第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矣七亦復為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矣第二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為第五者同順忍矣第五為第六者第五地中獲三慧光第六地中得勝般若同慧義矣無所有何次者頌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今此文中上句略舉約義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則據理都泯莫見寄言便認有位思益文顯易了。
若依圓教至此方便故。
釋曰初依教開義一攝下列而釋之謂前之四教所明行位或大或小或漸或頓竝是隨機阿含施設皆為此教之前相故此中同時該攝耳。
二據別教至故圓融故。
釋曰初約教標位謂始下正名行布圓融行布故六位不同言六位者若前開十信後合等覺若後開等覺前合十信皆六位也圓融故隨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者徵圓融之相申以下就義釋通每一故字即為一義初六相義二主伴是十玄義三相即約體四相入約用五圓融約法界總以融通故諸位歷歷而相收也。
經云在於至是此義也。
釋曰據經示義初據經是故下示義又以下明因果交徹於一一位上者彰其融通自在是故以因取則皆因故即是菩薩以果取則皆果故即是佛純雜無礙隱顯齊成耳。
二約報明位至性起品說。
釋曰對昔因而顯現事故云約報明位相但有下別列而釋相謂無盡法門約法成金剛種舉喻如性起品說者彼云如人食少金剛終竟不銷不與肉身同住要穿肉身至金剛際如來圓滿無盡法門亦復如是若有見聞不與煩惱同住要穿妄法至無為際等此即見聞位也。
二成解行位至亦是此義也。
釋曰成解行位者由昔因種勝故今生造解成行也謂兜率下指人以示相從惡道出者謂此天子當時聞法由戒緩故墮阿鼻獄因乘急故從惡道出生兜率天天鼓發聲即便懺悔頓超十地故云即得離垢三昧等此即地中之正受耳小相品說者同唐經隨好說也又如善財始從十信等者即寄位修行相也一生一身下謂因位窮終最後之善友故清涼云入普賢之玄門曾無別體。
三證果海位至說當見我也。
釋曰證入生也謂如下約人示相則是善財攝德成因之友既攝前差則之德以成一因便表果居後位故云我當來成正覺耳當知下約義以釋準前可知雖後位屬其果海為對因位以明故竝皆報位攝也。
三約行明位至世界海等。
釋曰正明勝相顯其智用也謂自分則據其當位勝進則趣後高深此門下指人位其身等者謂依正竝顯言依報則世界性上顯相彌多論正報則位顯輪王福分不少皆表其勝也得普見者彰其智用窮于無盡耳。
若三乘肉眼至皆亦如是。
釋曰舉劣顯勝也若三乘下舉劣又彼下顯勝言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者謂三乘宗中所論肉眼但見障內色故故古德云肉眼礙非通若見下返質言又彼能於一念中等者謂示智用難思攝機成大益故故皆至離垢定前耳一念既然餘念皆爾故云念念斯乃益物無窮方見普賢之行。
其福分至因門示故。
釋曰前智皆福二足齊彰是以定為福體故眾德咸成言感一錠光玻璃者謂此菩薩福智既備故一即具多若彼玻璃明鑑遠近齊照故還源中有錠光玻璃顯現等事也當知下克位以約因門示故者揀彼果海位是不可說示耳。
若約信滿至乃至廣說。
釋曰若約信滿得位已去者謂行成入位也所起行用皆遍法界者謂顯一證一切證故行用無方如經下示福分又云下明體用謂不離是其體能現等是其用又於下現微細八相等事已見上文竝可思之。
是故當知至如是說也。
釋曰畢竟而揀也言是故當知者指上一乘行位與彼三乘者對權揀顯也何以故者徵其不同以三乘下釋成逈異則隨機攝化安立教相有此差別若乃究其實證唯在一乘圓融具德故清涼云前四教因中則有至果全無此義學人不可不思。
問前終教至與此何別。
釋曰用同一位而起故躡終以難圓請試陳之。
答彼於此位至該六位故。
釋曰答其位同而用別是故終教雖不退位中以三昧定冥同真際依證起用八相示成由分顯故於後諸位未得自在言以未得故者謂與之則當位當教分用奪之則阿含施設故云未得但是暫化耳此則不爾下明其圓教一證一切證故同時起皆以得故者言其實證初心正覺是實行歟一舍多德該六位焉。
問義既不同至起此用耶。
釋曰躡上終圓之異還疑信成就發心位中同時用起。
答為欲方便至先作此說。
釋曰良以一乘之道高不可仰深不可窺故寄彼乘同位發用令其信伏後趣上乘故作是說。
問既一位至後諸位耶。
釋曰牒上圓融疑後行布故云何須更說。
答說後諸位至初後亦爾。
釋曰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謂行布不礙圓融故上一位中有一切位圓融不礙行布故說後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下以初例後也意謂初既具後後亦具初前後相收方顯融通位相矣。
問若初即具後至不得初耶。
釋曰若初下印初具後亦可下難後具初既不下例難初後得則初後皆得不得則後初皆不得何以故初後不相離故。
答實爾但以至而不得初也。
釋曰初印許問辭故云實爾但以下答初具後是故下答後具初也。
問若爾云何至階降次第。
釋曰由上前後互具則降次難分故有斯問。
答以此經至不相違也。
釋曰初總標一約下別列但以下雙融無礙言安立諸位者據其因門緣起說故不同諸教權設安立耳一約相就門者謂約其差別義相就彼教門不乖諸說故云寄同三乘等二約體就法者謂約其實體就于本法實德圓彰故云前後相入是別教也此猶分相但以下顯其該攝融通準知。
問若爾是初至滿心等耶。
釋曰躡前具後難初信心意謂若初具後應是初心何故第十滿心方論具後。
答若自別教至但是行故。
釋曰約本乘寄位以答是以本乘則初心正覺念念皆成寄位則十信道圓行成入位雖寄彼位成乃頓成故云一時得此一切諸位既同彼位故約滿心方得位名。
問若爾應言至何名信滿。
釋曰躡前得入位處名佛之義。
答由信成至餘義準之。
釋曰雖登初位功由行成故約功能但名信滿。
第四修行時分至三僧祇劫。
釋曰上來功成歷位且位必涉時故此次之若依下約教辨三根中下有遲速上根唯三祇言謂於一生種解脫分者小乘資糧時也解脫即涅槃分即是其因此時種因故也隨順決擇分者加行之時也決擇即見道之智分亦因也此時加功用行隨順趣入故也第三漏盡得果者謂無學究竟之時也此是其疾若有遲延者經六十小劫中根獨覺根利時迪故涉四生百劫上根之佛劫滿僧祇方顯殊勝耳。
此中劫數至三阿僧祇也。
釋曰示上劫之數量言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為一數者謂轆轤小劫八十增減壞劫之中前十九劫壞有情後一劫壞器界故劫章云十九從多壞有情二十一劫唯論器爾時大地竝炎耀三千世界猛火聚此中本數則是八十增減之終有水火災然後十十倍增至千六十為一僧祇餘二例此故云依此以數三阿僧祇。
問何故下根至乃多時耶。
釋曰下局三生上經無量此極相違故成此門。
答能於多時至是故多也。
釋曰根勝時延方顯難行之行耳。
又依婆沙至餘如彼說。
釋曰先標二釋釋中謂戒定慧等者更等解脫知見即見五分法身欲證此身須經時劫故列四時阿僧祇此云無量劫波云時分言有漏四波羅蜜者謂漏是失漏也不足之義四波羅蜜即六度前四也顯此教劣故不能六度齊修二於百劫修相好業者此教偏修福分也三出家苦修禪定者六度後一亦智分偏修餘可準知。
若依始教至經三僧祇。
釋曰明時定雖三祇同小而數量乃延促不同故示之云。
但此劫數至三阿僧祇。
釋曰初揀二徵此取下示相言此取水火等大劫者更等於風三災重複而論故言大也故劫章云先生後捨故應知日月歲年小劫收增減二四六中攝方名大劫將為量水火風災漸次行七火災後一水災七水災後一風災初二靜慮風飄訖風火能壞第三禪第四靜慮無能壞水火風災以為數數不能及僧祇量即此大劫三無數菩薩將登正覺時以百千水火劫為本數展轉倍倍增起至於無數文中顯然可知矣。
仍此教中就至阿耨菩提心。
釋曰約佛明劫以顯遇聖進修之時不局水火之數也。
又依本業經至一劫即成佛也。
釋曰百劫修相好業者云同小乘福智偏修故故云但是變化又以一偈者偈云天地此界多聞室梵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偏無等精勤說此一偈故超慈氏九劫以先成。
問三無數劫至就化身說耶。
釋曰身違實行得不疑乎故伸茲問。
答由此始教至作是說也。
釋曰三祇練行乃就化身者有四所以每一故字是一所以。
若依終教至不約化說。
釋曰標儀指實感報湛然不同權宗約化相說。
故法華云至阿僧祇劫。
釋曰證成實義故時劫難量義含不定耳。
又經云我於至分別故也。
釋曰顯權方便故託授記今此不然故上云經於無量劫耳。
又亦無百劫至仍是化也。
釋曰揀其權小也初揀二徵三釋釋中以小下明小乘行偏始教下引攝影似示化可知。
此終教中至無別修也。
釋曰定為福體觀為慧基依體發用定觀雙行因成果滿兩足齊圓故不假更修相好耳。
二不定修至不可計數。
釋曰不定僧祇有二義者初義謂界類不同時劫亦別故不止於三也二據佛德無邊時亦無限若言三祇葢應權該化者也。
解云此中至定不定耶。
釋曰躡權難實窮不定所以也。
答前教生至故作此說也。
釋曰前教機生故限三祇而安心趣向此教根熟故示不定而勝進一乘是知聖人巧便也如此。
若依頓教至餘可準思。
釋曰時無別體依法而立此教法既離相故無別時分初正明一念者下釋相。
若依圓教至餘準而思之。
釋曰初標二徵三釋謂諸劫相入等者即大劫與小劫相入長劫與短劫相即體用無礙念念圓融重重涉入如帝網珠以此之時徧彼之處故云該通耳仍各下示其行布歷歷之相也。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
釋曰標章也然則上文雖論行位履踐時宜究其所依豈離身器故此次之。
若依小乘至是實非化。
釋曰分段者謂分限形段未能兼亡此教從因至于果滿皆此身故縱其化主亦是此身何以故依煩惱種而現故。
若依始教至是化非實也。
釋曰此教聲聞雖希心廓落留意大乘但以煩惱未除故受身麤顯故亦說分段如來隨機影似同受此身而非實報。
若依直進至上有變易。
釋曰不經小聖徑發大心故云直進言寄位等者謂七地已前皆屬有為功用修習據此為麤故言分段八地已去無為法爾功用沉蹤據此為細故言變易因移果易故言變易亦變麤為細易短為長故。
二就實報至者是此義也。
釋曰初據惑正立二既有下約惑質定三故十下引經證成既言中陰豈非分段之身乎。
問八地已去至分段之身耶。
釋曰前實報論其分段通貫十地故約八地以上菩薩永伏煩惱現行與羅漢而無殊應當變易焉得更受分段之軀。
答若是凡夫至用以受生。
釋曰種子現行揀異凡聖受身故無違伏惑耳。
故雜集論至留彼種子。
釋曰皆以隨眠力故者種子也經生相續者分段生死也又梁攝下雙揀凡小可知。
解云聖人至身通諸位也。
釋曰解云下約其雙揀凡小定其受身若言下牒難返質留惑為何彼既下挾彼順此却成正義若約下縱其迴心受身變易自屬所知亦非煩惱種子。
問若爾何故至受變易身。
釋曰躡上八地已上亦依煩惱種子受分段身此與仁王聖教八地已上義極相違故茲問也。
答此等為欲至略辨十門。
釋曰總答標章也。
一說羅漢至約小乘教說。
釋曰一說下明因果同成位無差別何以故此教所談於佛現老比丘相故如律下示出處度五人者謂始於鹿苑先度陳如等(云云)即云通別者六者皆比丘故又同坐等者同踞解脫床故當知下結教。
二亦於佛地至分大小也。
釋曰初分大小如對下引文釋成此中下約惑引攝言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者謂從初留惑終至果滿其所知障最障菩提大智故於地地中分分而斷直至菩提方究竟盡故比云頓也惑滅果成故云頓成羅漢及如來故或曰二障雙斷應獨成佛何言羅漢此中下約惑示引攝之意云。
三第十地至迴二乘教說。
釋曰初分大小如涅槃下指所說即四依品也此寄下示其所以令其因位生不及之心欣趣大果故也兼取上門皆屬引攝。
四七地已還至及變易身。
釋曰初分大小如仁王下引經示相初示小相八地下示大相言遠行菩薩者即第七地從初地住心遠行至此功用邊際故伏三界習者謂煩惱習漏現行永滅因亡果喪約此以同羅漢地權教大乘悲增者留惑祇至此地故分段身但齊於此便亡因果耳此寄下約位功用無功用而斷大小也此約下依教顯寄對據二障論二身也。
五初二三地至出一乘法故。
釋曰該羅眾行顯位階差初三地寄同人天四五地寄同聲聞六地寄同緣覺七地已去寄同三乘菩薩既云已去該後諸地葢就彼權乘通相寄對說故爾也此知下指經料揀。
六世間二乘至分相而說。
釋曰此章寄對大同前又但於八地已去約無功用道寄同一乘顯前七地皆屬有為功用未得自在例皆三乘也如梁攝下指文示相。
七於初地至比證分齊說。
釋曰約其證入超凡越小謂初地之人真俗雙證故不同世間修禪伏惑亦不同二乘三昧偏折故如地論下指文揀顯既言比證定知唯地上有證二乘之徒皆比觀也。
八地前三賢至退不退說。
釋曰實教三賢圓斷惑染不同二乘偏真趣寂故云已過如起信論者指彼文明三賢之相也又仁王下却屬十信之人故彼文云善男子初發信想恒河沙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性十心謂信心精進心念心等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清涼釋云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為十住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知直達妄故過二乘此約終教退不退說者謂起信約不退超二乘仁王據退超過也。
九信滿心至約一乘說。
釋曰謂圓教十信功成頓該佛地逈異三乘故云即過一切等如賢首品者謂談德業該收因果交徹故結云此約一乘說耳。
十初在凡夫至及三乘說。
釋曰初發大菩提心遂即悲智雙運已超小聖如智論說下指說處即是沙彌與羅漢同道而行沙彌忽發大心羅漢知其殊勝遂推讓在前此通一乘及三乘者此二皆越小聖故也。
由有如是至準此而知。
釋曰結上十門例餘一切故云諸說等也此等寄對雖答受身之問其間亦有位超小聖而依止身同如本業七地受分段身等準知。
若依終教至下斷惑中說。
釋曰地前留惑受身者謂其賢位願智劣故假惑受生資其智願若至初地大悲攝化自在無方不假更留惑種即受變易亦不分彼分別俱生者謂妄惑無體焉可指陳麤細品類故起信束六染為二礙等若爾何故次云於所知障中又斷一分等斯乃以通規而格其無斷而斷也此之麤品正便即是無明耳故深密以無明為麤重故。
問若於地上至同事攝生。
釋曰菩薩受生益物葢由煩惱惑種資持既言初地永斷故今難云云何大悲同事攝生則全乖四攝也。
答若於地前至自在同生。
釋曰菩薩修因務於兼濟若或教權位下願智未充要資惑種今此希奇無方設化不復更存耳。
問如說八地至此義云何。
釋曰權教菩薩初地已去悲智不同悲者留惑潤生受分段身智者伏斷進求受變易身若至八地悲智無殊故今但云如說八地已還也彼既偏增與今何異故云此義云何。
答如此所說至何名增上。
釋曰約實彈偏故曰良恐未然何者下徵釋偏失先釋悲增之失失於愛見縱悲下先縱悲智雙運次奪云尚不名增上何況劣慧所資乎若智增下釋智增之失失於沉空合有縱奪之破文略例前故也。
以諸菩薩至有增減耶。
釋曰以諸下明無住大行如車下約喻顯雙修言菩薩從初等者謂始自發菩提心即悲智雙運由是有悲故異小乘之滯寂有智故異凡夫之漂流不同斯二故行成無住耳。
當知由此至互增上也。
釋曰約教定二死言始終麤細異故有二生死者謂但約煩惱之麤受其分段所知之細受其變易非于悲智之互增矣若爾非唯實教雙修抑亦權宗亦不可偏上也。
若言彼智至無差別也。
釋曰牒救縱奪謂此救云向彈不可論其悲智增上且智增菩薩有小乘習怖畏舊習以智永伏故說增上有何過耶若於下約地前此觀劣行以縱之初地已上下約證智勝行以奪之與夫彈偏義成一揆皆地上故故起信下唯證實教可知。
又此教中至亦如下指。
釋曰言亦如下指者寄惑顯位第八門中明也故彼文云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等(云云)。
若依頓教至室利分說。
釋曰位既不立身又不存意唯靈寂耳。
若依圓教至於因位故也。
釋曰此教所談不分變易分段身相者謂愽地圓機頓除障染圓造難思惑無漸破之殊身無麤細之異故善財一生窮因究果也。
問何故此中至餘準而知之。
釋曰初問二答答中指世界性等微細身相類同變易何故唯論分段但以下克教示迷悟迷則一迷一切迷故總就過患以為一際悟則一悟一切悟故信滿頓翻彼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