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心智启蒙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卢梭(法)
母乳,大脑发育的催化剂
女儿出生的第二天,天气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炽热的夏天一下子变得凉爽了。女儿从婴儿室被护士抱出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8、9点了。按日本育儿专家内滕寿七郎观点,婴儿生下来就应和母亲在一起,而且如果孩子啼哭,要立即抱起来,要以慈祥的目光向孩子传递母爱,有人提出“不抱抚育法”、“严格定时授乳育儿法”等,那是生搬硬套欧美的育儿方法,是不充分给予孩子爱的抚育方法。先生还强调尽可能要给婴儿第一口吃初乳,因为初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成分中含有免疫物质。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进行人工喂养。不管是喂养人工营养1毫升,还是只喂过一次,只要给予人工营养之后,再给予的这种母乳营养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母乳喂养,因为血液中已经形成了抗牛乳中某种蛋白的抗体。日本川崎博士认为,首次喂母乳与首次喂人工营养品,同样只是一次,但结果完全相反,不妨说得极端一点,若母乳喂养能坚持最初2周时间,即便其后再用混合营养,也已无关大局。
遗憾的是我错过了最好的和女儿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期,这可能和我后来开乳慢有关系,我变得焦虑起来。看到医院的新生儿室里,被褥旁都一一摆放着奶瓶,我认为这不是哺育而是饲养!想想连猪都是给刚生下来的小猪仔吃母乳,我总觉得这好像是在人为地制造爱打架斗殴的凶犯。美国为什么犯罪很多?我想或许就因为采取了上述那种机械而残忍的育儿方法,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人性。目前在美国出版的《虎妈妈的战歌》其实也是这种教育方式的翻版。我之所以这样说,目的是想让天下的母亲们彻底地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但我因刚从生孩子的生死边缘线上恢复过来,无力与院方抗争,也没有郑重其事地恳求医生和护士从一开始就让女儿和自己睡、吃自己的奶,只得听任他们的摆布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以致女儿在乳儿期引起过湿疹、“夏季热”等食物过敏现象,其结果很可能还牵连到她整个人生,女儿直到现在还有粉尘过敏症。我虽没有坚持让女儿第一口吃初乳,但也决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仍以足够的勇气,接受各种可能提供给自己的条件,从中做出最佳选择,始终对育儿工作充满信心。我想与其过分地伤神,搞得自己和女儿都焦虑不宁,倒不如落落大方,用满腔爱心照料自己的孩子,时刻铭刻:妈妈的笑容比什么都宝贵。
住院期间为弥补晚上不能和女儿在一起的遗憾,我抓住白天的每分每秒和女儿在一起。女儿出生第三天了,还是没有奶,我心里开始着急了,这种情绪可能也传染给了女儿,她哇哇大哭起来,坚决拒绝再吃牛奶,医生要我将女儿抱在怀中,让她自己找奶头吸吮,当女儿第一次将软软的小嘴碰触我的乳房时,一种强烈的母爱油然而生,平生才真正体会到人们常说的“吸奶的力气”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那么小的生命,却有那么大的力气将我那还凹陷的乳头吸吮出来,我似乎感觉到黄色粘稠的乳汁在滋滋地流入女儿的口中,生命真的很奇妙啊!那圆圆的眼睛、稚嫩的面颊、小巧的手足……,每当我让女儿用那双有力的小手抓握我的手指时,无意中禁不住下定决心要捍卫他们宝贵的生命。世界上所有的父亲、母亲都在为捍卫孩子宝贵的生命而努力,女儿用她旺盛的生命力度过了人生第二场考验。
一直到女儿5个月大,我坚持喂母乳,我认为母亲正确地摄取营养,身体健康,母乳自然正好适应婴儿大脑的发育。母亲在哺乳时各种光刺激、声音刺激以及其他环境刺激使婴儿脑细胞受到了刺激,所以其功能也随之不断发育起来。
小资料:为什么初乳如此宝贵呢?因为初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成分中含有免疫物质。
怀孕后期,乳汁就在乳房内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形成略带黄色的粘稠状初乳。虽然初乳的脂肪量比其后产生的成熟乳少,但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蛋白质中含大量对保护婴儿不患病、健康发育起重要作用的分泌型IgA(一种免疫球蛋白)免疫物质,为母乳所特有,在人工营养中几乎没有这种物质。分泌型IgA不会被消化、吸收和分解,婴儿吸进体内后,就如同涂抹油漆一般,把婴儿的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的粘膜表层包裹起来,防止大肠菌、伤寒菌及病毒侵入而患病。生后不到6——12周的婴儿,支气管和消化器官的粘膜不能自己制造分泌型IgA。只有初乳中所包含的分泌型IgA能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侵入。IgA的另一功能是能防止引起各种过敏症的抗原侵入肠内。在这个防御屏障形成之前,若不经婴儿吃初乳而给予牛奶等人工营养的话,那么,肠粘膜功能尚不成熟的新生儿就大量地吸入与人体蛋白质相异的牛体蛋白质。这种异种牛体蛋白质往往有时会成为抗原,根据婴儿的体质不同而引起牛奶过敏。
除上述外,初乳中还有许多物质能保护婴儿不生病。如:铁和蛋白质相结合所形成的乳酸吩咛能削弱或抑制细菌的活动,同时,初乳中含有各种酶,其中有一种酶叫溶菌酶,能阻止细菌和病毒粘结在婴儿身体上。“(日)内滕寿七郎著《育儿须知》”
沟通,与幼小的生命
有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视力,其实婴儿生下来就看得见东西。
当女儿出生后第二天抱来时,黑黑的眼睛睁开来安静地来回转动,我紧紧地盯着看她的小眼睛,竟然停了下来,瞬间凝神看着我的脸,我把眼向左移动,女儿也稍向同一方向转动瞳孔。我很惊讶,还听不懂话的刚出生的婴儿也能通过“目目相视”与大人对话,更令人惊讶的是第三天当外公外婆跟睡在摇篮里的女儿“讲话”时,女儿还真的“哦、哦”叫着,似乎在回应什么,手和脚不停地划着、蹬着,紧紧抓住大人的手指不放,原来,婴儿也需要交流和关注啊,我开始以温和善良的心情拥抱女儿,端详女儿,将她当做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她的人格,尽量满足她爱的需要。
这种通过眼睛的“心中对话”对女儿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既是传递母爱的重要手段,自然也是育儿的第一步。眼睛不仅对心灵的成长很重要,实际上,来自眼睛的刺激是女儿大脑发育的启动站。因此,只要女儿睁大眼睛,我必定把她抱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的眼睛,她一边微妙地转动着一边与我的目光相会,我发现,从这时起,女儿的大脑发育就已开始了。我给她的摇篮里铺上漂亮的花布,还给她看颜色鲜艳的图画、讲《婴儿画报》等,女儿似乎都明白,用手抓图画书,嘴里“哦、哦”叫着,我给她念画报上的故事时,她好奇地用手抓我的嘴唇,似乎再说:“妈妈这里怎么会有声音啊?”,我还给她玩报纸,女儿喜欢用力撕报纸玩,可能是用力的感觉和撕纸的声音使女儿觉得很有成就感吧!我想一切顺其自然,尽情地给女儿以母爱,这样的母亲所培育起来的孩子一定懂得热爱他人,也一定会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
音乐的力量
据说,在母腹中就常听莫扎特名曲的婴儿,出生2——3个月之后,一听到这种名曲,就会立即表现出很高兴的神态,因为听音乐时,孕妇乐滋滋的心情肯定会对通往胎儿的血流产生出良好的效果。还真是如此。女儿3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把女儿单独一人放在那儿,自己在收拾房间,女儿竟无缘无故地大哭起来,并非因为肚子饿、不舒服或什么地方疼痛,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撒娇哭”吧,是“希望妈妈照料自己”。我这时如果马上去抱起来,女儿肯定立即不哭了。但弄不好所谓“好抱癖性”便会从这个时候开始养成。如何对待这种撒娇哭闹才好呢?考虑到将来的育儿工作,在这个时期,完全受理和一概不理睬都不可取。一哭就抱,有可能养成好抱的毛病,丝毫也不能满足撒娇的心理,也有可能会对婴儿的心灵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既能满足女儿撒娇,又不致于使撒娇成癖,我轻轻走近她的身边,微微一笑,女儿以为我要抱她了,马上停止了哭闹,睁着眼望着我,但我却没有伸出手去,而是小声说:“妈妈在做事,你自己玩吧!”又走开了。女儿看我没抱她,又大哭起来,眼里却没有半滴眼泪,我偷偷一笑,“这小家伙!”,等她哭声小点了,我又走过去,悄悄打开了录音机,播放曾经怀孕时听过的莫扎特的音乐,女儿心情马上就平静下来,很快就不再哭了,一个人在床上跟着节奏一扭一扭,还发出欢快的笑声,音乐的力量真的很神奇啊!
可能由于胎教的缘故,女儿对有节奏感的声音特别敏感,这也许对她日后超强的语言学习能力有帮助。有一次2个多月大的女儿吃完奶,我把她抱在胸前,摇头晃脑地念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这个孙悟空……女儿一边看着我滑稽可笑的样子,一边咯咯大笑不停,这是我第一次听女儿不间断地大笑不止,我想这可能是女儿与他人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表现,这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性的微笑,证明女儿已有感知周围气氛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与女儿一起散步
散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极为有益。除日光中的紫外线外,自然界还有许多我们感觉不到的对人体能产生物理作用的珍贵东西。我从女儿出医院的第二天开始就带她出去散步。那时我们住在学校里的宿舍,热天酷热难耐,想不出去也不行,我也没有管什么坐月子不能出门之类的习俗。每当我抱着她说出去玩时,小眼睛马上炯炯有神;相反,要是哪天下雨整日闭门不出的话,女儿变得心情烦躁、睡觉不安稳、吃奶也无精打采。
中国人以前没有散步习惯,吃完饭后全家人喜欢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邀上几位好友搓麻将。我在一本育儿书中看到:俄罗斯人即使隆冬—15℃,也要把孩子带到室外。即使是婴儿也这样做,孩子的脸蛋变成了蔷薇色,有食欲,睡眠好。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居住在中国哈尔滨一带的许多人冬季几乎不让孩子外出,所以春天来临后,大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紫外线照射而患佝偻病。相比之下,俄罗斯人即使是在严冬季节,只要不刮大风,就把孩子领到室外玩耍,所以完全见不到有患佝偻病的孩子。另外,位于表皮附近的毛细血管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接触冷空气时,毛细血管就缩小,使血液流量降低;当遇温暖空气时,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旦人的皮肤能适应自然界的气温,就能适应严酷环境,而且内脏也会随之健康起来。
因此,我几乎每天以享受自然风光的悠闲心情,带着孩子一起散步。这对大人来说,也可借此活动全身的筋骨,吸收新鲜空气,提高新陈代谢的功能。我把她放在小车里,推着漫步,边走边说话边观察路边的植物,值得庆幸的是长沙四季分明,我们又住在风景很好的烈士公园旁,各种树木的颜色,公园里的花儿,午后的阳光还有到处乱刮的风,在四季中的变化都很明显。母亲身心处于良好状态,这是以爱心接触婴儿的大好时机。
多种感官体验
女儿是农历六月生人,俗话说“六月生的小孩没包手。”意思就是爱动。女儿抓住东西后,不管是什么,都爱塞进嘴里。要是别的母亲,每逢这时往往说:“不行!”遂将婴儿要放入口中的东西夺下来。其实,我觉得只要不是能咽进嗓子里的东西或掉颜色的东西,可任凭婴儿往嘴里塞。因为这是婴儿通过触摸和舔弄来感知各种物品的冷、热、软、硬;而且,由此所产生的各种刺激会不断地在大脑中留下记忆,促使婴儿通过亲自体验发展各种感觉,有利于大脑的发育。不仅如此,从月子里开始我还将女儿的光脚板放在粗糙的水泥栏杆上轻轻地来回摩擦,开始时女儿紧张地望着我,后来可能有点痒痒的,反而很愉快地和我一起玩耍了。我认为乳儿期积累的体验越多,婴儿就越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成一个感觉灵敏的孩子。虽然未必能说这与智力的发育有什么内在联系,但对艺术感受和运动神经的发育必然是一种磨练。
其实,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会通过嘴、舌头及其他感官来探索外界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从生命的开始,就有了感知的欲望。我就是让女儿通过目睹、耳闻、口尝、脚试,从中感觉到那个物品究竟与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就如同狗通过感觉器官中最灵敏的嗅觉来分辨物品一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事实上,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求知的渴望。我就是用这种最自然的方式让0岁女儿亲自体验每一件事,其实这些都是在为她日后的茁壮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