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曾对教育的内涵做过精辟的对话体形式的分析,他认为,“善”的教育是指一种灵魂转向的教育,一种追问“何为美好生活”的教育,但这种转向谈何容易啊!柏拉图在其著名的“洞穴之喻”中表明,灵魂的转向要经历三次,而且每次要经历痛苦和经受得住诱惑,才能摆脱束缚、逃离墙上的阴影转而看到火光和实物,进而看到洞外的阳光,教育就是要起到引导灵魂的作用,但“引导”是何意呢?教育是不是意味着把知识往灵魂里灌输?苏格拉底明确否认了这一点,他说,教育并不是像把视力塞入瞎子的眼睛似的是一种知识的灌输,灵魂之所以能发生转向,跟灵魂自身具有视力有重大关系。
柏拉图的教育是关乎灵魂转向的教育,是一种无功利性目标的教育,因此,柏拉图的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教育,这不仅是就教育对象而言,也是就教育原则、课程设计和教育方式而言的。柏拉图式的教育认为,教育的原则需要遵从适当的欢乐交往的规则而定,达到心灵的和谐。因此他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重在其对人的发展,是否具有终极价值而不是功利价值。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强迫学习,认为一个自由心灵的人不应奴隶般的被迫学习任何东西。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教育是指自由人的教育,并且是一种闲暇式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获得闲暇。他指出,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在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那里,经自由教育培养“自由”人,其目的在于实现美好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是,他们赋予了教育最高意义上的使命、性质与内涵。
心理学基础
关于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有人专门做过推论和分析,在这里,我想去繁就简,简要说明即可,有时候,“越简单的就是越科学的”。我认为以罗杰斯的人性观作为育儿的心理学基础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罗杰斯对人性显然执乐观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上积极的取向,简单来说便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朝向自我实现的、朝向成熟成长的、朝向社会化发展的等等。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来自其自身的许多不同层次的需求,人在不断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因此,育儿的目标应该与孩子个体的需要相一致,育儿必须尊重孩子个人的独特性,育儿方法和育儿内容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等决定,让孩子自由体验,自己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自我评价。
美育学基础
美育就是通过美的观念与美的形态来进行的一种情感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创造性的教育。美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以为,从广义上来说,美育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审美心的养成,即审美主体在个人审美经验和审美态度的精神渴求中产生非功利性的审美期望和向往,在审美知觉中发现某种新图式,产生好奇心并通过知觉本身的组织能力发现它的“完形”,从而获得一种关于眼前事物整体形象的独特经验,获得一种感性的愉悦,并进一步对知觉完形作进一步审视和欣赏,从而产生审美认识和审美快乐,并获得对事物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直至形成个人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美的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教学原则渗透到所有的家庭教育中,形成一个审美教育场:音乐教育不只是让孩子考级,而是开展综合乐感训练,语文的学习不是杂文选读、篇章结构分析与作文训练,而是对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欣赏与评论,美术学习不是单纯的美术技能训练而是学会观看与表现,让孩子在自由的表现中发现自我,促进心智成长;对孩子的品行教育不是说教而是通过令人心悦诚服的感人形象对孩子进行有灵魂感悟的人生哲学教育与营造美、真、善的行为规范的教育;使注重死知识灌输的认知教育,变成一种应用活方法把教学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激动人心的智力探索,使死板的记忆变为主动的想象与丰富的形象记忆,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变成人类探索自然的结构美与规律美的伟大发现;使注重运动技巧的体育活动,变成一种在体育美学精神指导下通过运动以强身健体并且磨炼意志、塑造勇敢顽强性格的训练;使劳动成为培养孩子审美的劳动态度与美化生活的生存训练。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高雅音乐的节奏与情感经听觉接触心灵来建立儿童最早的认知结构(元认知结构),开发孩子脑的潜能,并配合诗歌、文学故事、绘画、舞蹈、游戏、运动、玩耍、野外体验活动等艺术形式来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以培养美的人格、建构优良的智能,形成高水平的认知结构,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与创造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与认识基础,从而充满后劲、朝气蓬勃地走上追求卓越的人生道路,这是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个体人生是否幸福快乐的重要开端。艺术能帮助个人用艺术的知识与审美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使人生富有意义与充满生活情趣,并造就一个完整而和谐,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人。
审美心理学基础
审美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大约在18世纪首先在西方兴起,并先后产生了诸多流派,其中人本心理美学是当代西方新崛起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流派。他们主张应把着眼点放到研究健康人的心理,为人格的健康发展指出一条道路。他们努力去观察那些内心健康的、有迹象表明最大限度地运用了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因而堪称杰出榜样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它把这种人称为自我实现的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那种其基本需要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又受到更高级的需要——超越性需要——所驱使的人”。这种超越性需要包括个人责任、意志自由、探求真理、美的创造和观赏等,一旦得到满足,便会产生一种更深刻的幸福感和丰富感,我们可以用向往、献身、追求、钟爱、羡慕、赞美、尊敬、沉迷、入胜等词进行描述,有时候这种最高层次的愉悦是无止境的,难言的,也许渗杂着一种宇宙般的悲哀,带有一种虚静的和不带日常情感的禅思,它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的最激荡人心的深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因而是一种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最容易在审美中产生,又并不限于艺术和审美领域,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审美感受,来自创造冲动、创作激情和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于与大自然的交融,来自体育运动,来自翩翩起舞时……总之,“自我实现的人有一种惊人的能力,他们能够带着敬畏、愉悦、惊奇乃至心醉神迷的狂喜,神清气爽、天真烂漫地一次又一次地欣赏生活的原初的善,尽管这些体验对别的人们来说则可能是陈旧乏味的东西。”;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远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
审美心理学的另一重要流派就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中文把格式塔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追随者原籍德国现为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名誉教授的鲁道夫?阿恩海姆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和艺术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深刻揭示了视知觉的理性本质。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对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偏见”有所了解,这种偏见最早应该源于柏拉图对理性的推崇和对感性的排抑,将感知与思维之间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明确,认为知觉(或感知觉)属于获取经验知识的感性认识范畴,思维则属于理性认识范畴。感知是主体与客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思维则是在感知提供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在主体头脑中进行加工的产物,因此它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在长期的概念中往往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形象思维属于低级的思维,而逻辑思维则属于高级思维。
阿恩海姆用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他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提出了“视觉思维”这一重要概念,指出“所谓的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工具(或媒介),而且视觉思维的知觉特征不仅仅限于直接的知觉范围内,广义的知觉还包括心理意象,以及这些意象同直接的感性把握之间的联系。因而它也就有了一般思维活动的认识功能。视觉思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尽管亚里斯多德说过,“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视觉是智慧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源泉。”但从西方哲学史来看,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概念及其理论对西方传统的哲学认识论显然构成了挑战。因为视知觉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此,解剖生理学也证明了人的视神经实际上是脑神经的一部分,视神经与脑神经甚至有着一种一对一的联系。观看的过程,必然要伴随着大脑的话动。知觉意味着对事物意义的识别和判断。在这一判断过程中,阿恩海姆对知觉作了这样的解释:“所谓知觉,就是那些具有相对说来较为简约形态的模态和样式(我称之为视觉概念或视觉范畴),与刺激达到一致(或用之取代它)。”因此,知觉的过程必然包括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在背景中分离和突出某物等方法。
思维需要意象,意象中又包含着思维。因此,包含意象的视觉艺术乃是视觉思维的故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对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把握和合理应用,无论对当代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发展,都将是一个深刻的启示。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过于注重与鲜活的感性生活相剥离的抽象知识和概念,忽视了对孩子视知觉能力的培养,孩子的感受能力没有得到及时开发和训练,还常常被各学科抽象的知识所淹没,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创新能力的生长和培养。因此,重视对孩子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科学地运用视觉思维及其意象的创新功能,这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和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在阿恩海姆看来,系统的视觉思维训练,需要的是把视觉形状作为支撑我们整个存在的力的作用模式的意象的能力,这种力的模式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不管是精神活动、身体活动、机器活动,还是社会和观念的结构,它们都有着各自特定的力的作用样式。因此,在当代家庭教育实践中,充分引导孩子把自己的学习内容与对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力的模式”的发现结合起来,这是育儿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即使有些家长意识到这一点,热衷于将孩子送往各级各类艺术班,但在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中,孩子对“技”的训练与对“道”的体验相脱离,许多人把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对立起来,重感性的艺术实践而轻必要的文化素养,或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艺术实践及其感受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正说明了,我们的艺术审美教育长期以来还没有真正走出传统心理学思维理论的误区。从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来看,其实艺术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基于艺术感知、渗透理性内容而又回归“感性”的生命体验的教育,其中任何割裂感知与思维、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之有机联系的行为对审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来说都是致命的。
医学基础
日本著名的儿科专家内滕寿七郎在《育儿须知》中曾介绍过有关脑的工作机制,所谓脑的发育并不是指脑神经细胞变大以及数量的增多。一般认为,婴儿出生时脑细胞就有100亿或140亿个,此后数目不增不减,只是从脑神经细胞中长出轴突和树突,这就好比一棵树,神经细胞的本体为树根,由此长出的树干为轴突,并从树根伸出许多像胡须样的小根。这些胡须样小根数量很多,这些小根与其他树根长出的小根相连结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些连结的增多,才使脑的功能逐渐发育起来。通过神经细胞的连结而相互传送生物电刺激,这种连结称为突触。这种突触成为中转站,或接受刺激,或传送刺激。此时,分泌出生物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其作用是使传送刺激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如果不分泌这种物质,就不能传送刺激。在反复传送刺激的过程中,传送工作就会进行得越来越迅速,越来越顺畅。神经突触之间相互连接处变得易于通过信息,并使信息传递带有方向性,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学习”的神经生物学过程。一般认为,假若脑细胞的树突和轴突的连结方式全部发挥作用,可达到100兆之多。人们常说孩子具有无限的潜在能力,或许应当说具有100兆左右的潜在通路。令人担心的是,当20年之后孩子长大成人时,脑细胞的100兆通路中的相当部分因被阻塞或变狭窄而不通畅。我的愿望是,使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至少其脑子功能是现在成年人的10倍。
以上便是我整个育儿工作的基础,虽然有哲学、心理学、美育学、审美心理学和医学等方面的思想和理论为基础,但还存在如何施教才更有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