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败与成功永远风雨同行
大千世界,万千众生,人立于其间。每一个人都要度过的一生必有坎坷,坎坷就在人间!因而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不怕失败比渴望成功更可贵。
斯宾塞·约翰逊指出:成功者并没有超常的智能,也不是不曾失败过,而是自信必将战胜挫折迎来成功,甚至可以说,成功者大都是经历失败最多、挫折最重的人。
大凡弄文学、爬格子的新手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退稿恐惧症”。其实世界上许多名家大师的传世或畅销之作,起初也难逃退稿的厄运。如果你不怕退稿,坚持不懈,那就是走向成功了。
美国浪漫主义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其作品《白鲸》于1851年退稿。退稿信上讲:“十分遗憾,我等一致反对出版大作,因为此小说根本不可能赢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青睐。
作品又臭又长,徒有其名而已。”
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大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其作品《草叶集》于1855年退稿。退稿信上写:“窃以为出版大作当属不甚明智之举。”
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其作品《包法利夫人》于1856年被退稿。退稿信上写:“整部作品被一大堆甚为精彩但过于繁复累赘的细节描写所淹没。”
英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大奖的名作家约·罗·吉卜林,他的《无题》于1889年退稿。信上说:“很抱歉,吉卜林先生,您根本不知道怎样使用英语写作!”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他的《生活之法则》于1900年退稿。信上写:“令人生畏,使人沮丧。”
我们知道儒勒·凡尔纳,不仅是著名作家,而且是科幻小说之父。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投稿之后,竟被退稿15次,气得他差一点把稿子投进壁炉烧掉。
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在他的成名作《羊脂球》发表之前,已经写了多少没有发表的作品呢?其稿子累积起来足有写字台那么高。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失望。所有的伟大人物都是从来不对自己失望的人,林肯、丘吉尔都是这样的人。
丘吉尔的伟大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学生时代的学业却没有什么成就。他每科成绩都差,惟有作文曾得到过老师的赞赏。毕业时,老师们对他已经“盖棺论定”,公认他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父亲见他不行,只好送他到军校,随后他便从军了,随军到过印度、古巴等许多地方。他进不了大学深造,但军队却成了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大学。于是他明确了自己的志向,一头闯入了政治领域。
和平时期,谁提出战争的警告,谁就最容易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丘吉尔就吃过这种苦头。当希特勒抓军队时,丘吉尔喊出战争的危机,英国的政客们一笑置之;当德军侵入奥地利,英国首相张伯伦与希特勒签署了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欧洲和平的《慕尼黑协议》,得意洋洋地向英国人民宣布:战争不会发生了!但丘吉尔却警告说,战争快要来临了!政客们对他一怒斥之。丘吉尔因而竞选失败,他坚持己见,又引起公愤,以至于被报纸指责为“缺乏谨慎和判断力”。
丘吉尔的远见卓识竟被一些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的人当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这种失败足以使一个人垂头丧气或是气得发疯,可是丘吉尔依然衔着雪茄,悠然自得,还跑回家乡的别墅度假去了。他兴致勃勃地画画、看书、写作,好像他从未失败过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人们才想起有丘吉尔这个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是惟一能在和平时刻洞察战争危机的人,只是他的预言和警言被世人领悟得太晚了。于是1940年丘吉尔崭露头角,当上了英国首相。
丘吉尔成为战时的民族英雄,杰出的政治家,他以其精辟的演讲振奋了英国军民的士气,和苏美等国一起战胜了希特勒法西斯。
这就是一个遭受多次失败的人所创造的奇迹。如果他害怕失败和孤立,历史上便不会有一个丘吉尔。
2挫折和失败是成功的先导
成功与失败是事物发展的两个轮子,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先导。这些话人人皆知。但斯宾塞·约翰逊却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自信主动,心态积极,挑战失败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含义。
你做一件事情失败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无非有3种可能:一是此路不通,你需要另外开辟一条路;二是某种故障作怪,应该想办法解决;三是还差一两步,需要你作更多的探索。这3种可能都会影响你走向成功。失败有什么可怕呢?成功与失败,相隔只是一线。即使你认为失败了,只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自信和勇气,一定可以反败为胜的。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做了一万多次试验。在每次失败后他都能得到新的知识。当他把原来的未知变成已知的时候,灯泡就被制造出来了。所以他认为那么多的失败实质上都不能算是失败,“我只是发现了9999种行不通的方法而已。”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从自己“屡败屡战”的经历中总结出一条宝贵的经验。他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这么多行不通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不正是从失败中也能获益的道理吗?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怕失败,深知失败的意义的人才可能享受到成功。
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领导建造了世界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可这条电缆只用了一个半月就损坏了。经过7年准备又敷设了第二条电缆,但航船载放到中途,电缆突然折断。电缆公司已耗资数十万英镑,付出了9年时间的代价!把钱扔进大西洋,只有傻瓜才会再干!但汤姆逊终于说服总经理再当一次“傻瓜”,这一次他的事业终于成功。汤姆逊晚年时说过:“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50年内在科学上的奋斗,这就是‘失败’。”
在莱特兄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非常接近成功了。莱特兄弟应用了和别人同样的原理,只是给翼边加了可动襟翼,使得飞行员能控制机翼,保持飞机平衡。所以在别人失败的地方,他们多走了一步就成功了。
生活从它自身的逻辑出发,要求人们从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产生创造性的飞跃,化失败为成功的跳板。成功的生活经验告诉人们,补偿是一种有用的变通进取方式:在此受到挫折,到彼取得补偿,如爱情受到挫折就到事业上补取;自身有缺陷就到创造中补取。试想,生活中可供翱翔的天空是那么广阔,可供回旋的余地是那么广大,可供变通的途径是那么众多,这就像俗话说的:东方不亮西方亮,旱路不通水路通。
3害怕失败是注定失败的可怕心态
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着美好的憧憬,很想尝试新事物,攻克新课题,为自己开辟新的事业。
但他们往往是还没有开始做,或者刚一碰到困难就预想到失败,害怕出丑,或是担忧白白地耗费了自己的心血与精力,甚至是“莫名其妙”地感到事情不妙,于是束手不干,只好安于现状。
斯宾塞·约翰逊告诫人们:尝试新事物,攻克新课题会有失败、被人笑话的危险,但任何事情要等到有十足的把握再去干,那就只有永远等下去了,这一天永远不会来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新事物、新课题不经失败而一举奏效。你不去尝试和实践固然不用担心害怕什么,但也绝无前进的希望和成功的可能。然而这种心理本身就是“命里注定”的失败,就是自我贬低和丑化,就是自我束缚。
所以说害怕风险就是没有出息,害怕失败就会彻底地失败。
如当众演讲,你总担心讲不好,当众出丑;总觉得一站到大家面前,自我形象就会受到某种威胁和损害。其实,真正的危险不在于那么多人看着你,也不在于你有可能讲不好,而在于你自己吓唬自己。这种自我威胁才是主要的危险。
害怕失败心态的另一面是急于求成。在他们看来,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永远不能成功,就意味着自己不具备争取成功的条件。其实一次、两次失败,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没有巨大的潜能或者根本不行。
此事不成不等于彼事不成。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早就指出:“没有任何事物是一蹴而就的,连栽种葡萄和无花果也是如此。如果你对我说,我想要一个无花果。我将回答说那需要时间,首先要把树种上,然后才长出果实,最后果实才成熟。”
有这样一则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招聘营销人员,应考者很多。
发出录取通知许多天了,考试的第一名,一位叫罗杰斯的青年却迟迟没来公司报到。原来,他考试之后自己觉得毫无希望,竟然自杀了!于是公司内外都为他的错觉深感惋惜,而公司总经理却对此事淡然一笑,轻轻地说了两个字:“幸亏。”面对人们迷惑不解的神情,总经理解释说:“心理素质如此之差的人,如果进了我的公司,早晚会毁掉我们苦心经营起来的事业!”
也许这位总经理说得有点严重了。但却一语道破其中深义。
因为害怕失败还是不怕失败,确实是强者与弱者的试金石,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一条分水岭。
4找出失败原因:走向成功的保证
“失败”是个消极字眼。除了“死亡”之外,没有别的字眼更令人听而生畏。你听人说某人真是失败时,就会在心中浮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个贫穷潦倒的人,也许连朋友也没有;金钱、成功、希望、美好的将来,都与他无缘。
人们害怕失败,原因很多。斯宾塞·约翰逊分析认为:
(1)害怕冒风险
如果每一个曾经有过“杰出”主意的人都有勇气去身体力行,这世界的面貌就不是今天的样子了。可惜实际情况是,极少人能克服那种冒风险的心理。为了成功,你必须冒点风险。你必须心甘情愿身处逆境,毕竟那是果实累累的地方。
(2)害怕失去自信心
有些人害怕失败是因为他们以为失败会令人失去自信心,所以他们试图将自己置于万无一失的位置。不幸的是,这种态度也把他们置于一个不可能有创造杰出成就的位置。他们使自己的人生平庸无奇,这反过来也不利于培养自信心。他们原有的一切自信心,都会被那种“本来会是怎样”的疑虑所侵蚀。
如果你最终会有失去自信心的风险,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努力做到最好?如果你尝试后失败了,你没输掉什么;如果你经过努力成功了,那就比原来好。相反,如果你不作努力,你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3)害怕再没有第二次机会
许多人对失败的最大恐惧之一是,万一失败了,就再也得不到第二个争取成功的机会了。如果这些人知道很多著名的成功人士开始都曾失败过,他们就不会有那种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