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不但是国家的标志城市,还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及经济中心,这三者的关系能否均衡发展,国都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大明王朝的兴起在应天,这里也是朱元璋称吴王时的国都,然而随着明王朝疆域的扩大,以经济为中心的应天,已不再适应北方军事上的变化,国都的选择成了这个崭新帝国面临的一大难题。
国都与国防问题
在朱元璋称帝建国之后,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一个是选择何处作为国都,第二个是用什么办法来维持朱家王朝的统治。
早在朱元璋的大军从和州横渡长江攻下太平的时候,太平府名儒陶安便认为应该再取应天,将其作为根据地。现在国都的选择成为大事,被提到朝堂之上由大臣们商讨。冯国用、叶兑都建议以应天为都,然后开扩江面,拓展土地,以增强国都的地理优势,进可以虎视两淮,支援北征,退可以划长江为天险。不仅冯、叶二人有此主张,文臣们也一致认为当以应天为国都。这个提议提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六月,朱元璋下令在钟山南面建筑新的宫殿,由于城中面积不够开阔,不得不扩大了应天的旧城,到第二年九月,全部完工,不过这仅是朱元璋做吴王时的都城。
从洪武元年(1 3 6 8)在应天称帝,到洪武二十年(1387)收复辽东,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在这二十年里,朱元璋的统治疆域由东南一角的江南扩大了数倍,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明帝国。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应天这个朱元璋做吴王时所选定的国都,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时局的发展。元帝虽然逃到北面荒漠,但仍是蒙古大汗,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随时有南下恢复元朝的可能。与此同时,沿海海寇的侵扰也成为了国防的大问题,国都应该是政治和军事的中心,也是国家安定的根本。国防与国都成为了这个时期朝野最受关注的问题。
郡国制度的产生
明朝建国以后,疆域辽阔,从辽东到广东,几千里的海岸线,一直是倭寇侵略的目标。在长城以北还存在着蒙古人的势力,他们也在寻机重入中原,恢复大元的统治,如不在险要处设置卫所,屯驻重兵把守,难保他日蒙古铁骑不会突然破关而入中原,到时黄河以北则无险可守。
屯兵倒是可行,但如若把边境军权交给他人,又存在藩镇跋扈的危险。只有派重兵扼驻在国防前线,才能使军需和指挥得到统一,为战事创造有利的条件。东南属全国经济中心,北方又是国防重点所在,如果将国都建于东南,倚重于经济为中心,则北部边防必然空虚,这样一来,若要防范蒙古的入侵,就比较困难了。如果建都于北方,便是以军事为中心,但粮食要靠东南供给,运输方面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摆在眼前的国都问题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国都以经济为中心,要么以军事为中心,要想二者兼顾几乎不可能。
这一时期,由大明帝国的国都问题引发出来的还有国家制度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秦、汉、唐、宋之所以衰败灭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较强的藩国支持并保卫中央。可是如果像周代那样分封诸多藩国,时间一久,又会支强干弱,使中央法令不能执行,进而架空中央。是效仿周代分封藩国,还是学习唐宋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大明帝国新制度选择的难题。朱元璋在这两个制度之间徘徊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个折衷的办法,就是仿效西汉初期的郡国制度,一方面立郡县,设官分治,将大权集中于中央;一方面又置藩国,分封土地给子弟,来保卫中央政权。这个办法把国家制度和建都问题合二为一,使它们同时得到了解决。设国都于东南财富的中心,封藩国于北边国防据点,使经济、军事和皇权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南北两个国都
洪武初年,定都应天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经济中心的问题。首先,江浙地区有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的大粮仓,应天的富庶程度堪称全国之最,早就有“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的美誉。其次,早在朱元璋打下集庆改名应天之日起,到建立大明帝国,风风雨雨历经十数年,文武群臣对这方土地早有了感情。即使朱元璋本人,长年看着吴王时代的宫阙,也不愿意就这样轻易放弃。另外,朱元璋为人节俭,考虑到要另行建都,在建造宫殿方面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建国后百业待兴,此事必然加重百姓的负担。除此之外,朱元璋的部下,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多数都是江淮地区的人,远走他乡,这是多数人所不愿意接受的。
雄伟的明长城
明代是中国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封建王朝。当时元朝统治者虽被逐出关外,但在北部边境仍然对明王朝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自洪武初年到永乐中叶,明朝军队曾在北部边境线上发生过多次激烈的战争。为了稳固北部边防,明政府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
明长城的修筑起于洪武元年(1368),终于16世纪末年,前后共历时200余年才算基本完工,而个别地段的城、堡、关城直到明朝末期仍在修建中。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1.27万里,是中国古代防御设施和工程技术从提高到完善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至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的一段长城。
以应天作为国都,是诸多备选城镇中理由最为充分的一个,但是从照应北方军事的方向出发,很明显应天的地理位置是不大适合北方战事的。洪武元年(1368),徐达的北伐大军攻下汴梁(今河南开封),朱元璋带领太子朱标及一些亲信重臣在汴梁进行实地考察。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汴梁位于北方中心地带,是不错的北方集散地,可惜四野空旷,无险可守,一旦敌兵来犯,势必四面受敌。从地势上来看,汴梁也大不如应天。可是为了西北方面的战事,在北方不能没有一个军事上进行补给的基地用来屯饷和补足军力,于是朱元璋与大臣们商议之后决定模仿古代的两京制,南方地区以应天为都城,称为南京,北方地区以汴梁为都城,称为北京。
迁都大业
洪武二年(1369)八月,陕西地区的反明势力已被荡平,北方全境归入大明王朝的版图,建都问题重又成为朝议的要点被提了出来。在朱元璋心里,长安、洛阳、汴梁这些古都战乱多年,百姓还处于恢复阶段,如果大肆新建宫殿,重建国都,迫使百姓服役,显然不得人心。北平(今北京)虽说有旧的宫室,可难免有所变动,也耗费国力。如仍以南京为都,地理上有长江天堑,地势险要,而且还可以作为经济中心城镇,可以立国。
在诸多备选国都中,毫不起眼的临濠也被列入了国都之选。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令迁江南十四万户富户于临濠,以图发展当地经济,并不许移民擅自返乡。满朝文武均知朱元璋大建临濠,乃是光宗耀祖之意,却无几人敢于直言,最终刘基再度谏言,坚决表示反对。朱元璋也意识到此举不但劳民伤财,而且还会助长淮西功臣居功自傲的风气,惹出事端,这才下令停工,放弃了在临濠建都的想法。研究了近十年的建都问题,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才正式确定为南京。
可是,朱元璋并没有放弃迁都西北的想法,首选的两个城市仍然是长安和洛阳。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他派太子朱标亲自带人巡视西北,针对迁都一事进行实地考察与比较,并根据实地绘图。太子朱标返京后,将地图献给了朱元璋,哪知第二年四月太子朱标就去世了,迁都大业又一次被搁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