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十年的腥风血雨,一次次从生死关口闯过来的文武百官们,跟随着朱元璋终于走到了建国的这一天。北方的战事还在继续,西南川蜀还待平定,但是建国的时机却已成熟,一个新生的封建帝国——大明王朝就此创立。
百官劝进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二月,朱元璋的北伐大军已经顺利地扫平了山东,南征大军也已收降方国珍,进入福建境内。水陆大军并进,势如破竹,应天府捷报频传,文臣武将无不欢天喜地。当时的情形,西南并无强敌,北面元朝政府内讧不断,军力、人事得心应手,荡平周边敌寇指日可待。十几年惊心动魄的苦战,为的就是一朝封侯拜相,坐享使奴唤婢的齐人之福,金银绸缎享之不尽、用之不绝,从此风光舒服地过下半生,因此几乎每个人都盼望着早日迎来建国的这一天。
朱元璋一直严守朱升的“缓称王”这句话,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称王称帝,自己的虚荣心在这几十年来饱受煎熬,如今一统天下既成事实,再加上百官的劝说,他再也没有耐心等待下去,他要登上这个至尊无上的皇位,君临天下。满朝文武上下心思一致,前方的喊杀声未绝,应天这里就已经开始商议着如何筹备开国大典了。当文班首辅宣国公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时,只一劝朱元璋便答应了下来。
在劝进的第十天,朱元璋及其后宫搬进了新盖好的宫殿里。遵照旧礼,朱元璋宣读了祭告天地的祭文。这篇祭文的大体内容是:宋朝以来,蒙古人入主中国百年有余,到今天运数已经尽了。天下豪杰并起,上天赐给我贤明的大臣,使我逐步平定了诸雄,现在拥有土地两万多里,臣子们说天下黎民无主,一致推举我为皇帝,我不敢推辞,现在告知上天,将于明年正月四日在钟山顶上开设祭坛,昭告上天,如果我可以做皇帝,祭告那日天气晴朗,否则,天降狂风来告诉我。
这段祭文原本是登基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形式而已,可是末了两句却成了让朱元璋忧心的一块心病,万一明年正月四日那天天气真的不好怎么办呢?
奉天殿受贺
自宣读完祭文以后,应天地区的天气始终阴沉沉的,还连降雨雪,直到大年初一雪才停了,第二天天气有所好转,到举行大典这一日,竟然晴空万里,阳光十足,实在出人意料。朱元璋一直提着的心,直到此时才算放下。看着多变的天空,朱元璋忽然回想起当年陈友谅在采石五通庙登基的事。陈友谅脾气急躁,对于登基称帝这样的大事,也不愿仔细选个好日子,结果那天狂风骤雨,他的衣冠也被泥水溅污,而这一切则似乎预示着他的悲惨结局。看着大殿外刺眼的阳光,朱元璋又想到了刘基。刘基(刘伯温)不愧是个能人,前段日子那样恶劣的天气,他也能算到今日会大晴,开国大典之日选得好,将来就会更好,子孙万代也会好下去。此时的朱元璋心情极为舒畅,把将来所要面临的难题,全部都先放在了一边。
登基称帝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依照礼数,这一天朱元璋要先告祀天地,再到应天南郊即皇帝位,丞相率百官拜贺,观赏庆贺的舞蹈,大典之上还要选出有德望的老者,代表百姓参加观礼,之后众人连呼三声万岁。礼成后皇帝要去太庙追尊四代祖父母、父母,再祭告社稷。最后再回奉天殿受百官朝贺,天地社稷、祖先、百官和百姓们都承认了,朱元璋才算是正式成为了新一代皇帝。
皇宫里的正殿名为奉天殿,从此皇帝诏书的开头为“奉天承运”。明朝之前,皇帝诏书的开头一般是“上天眷命”,元朝则是说“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这种口吻朱元璋觉得不够谦卑,于是改为“奉天承运”,以表示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听从了上天的安排。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这天,朱元璋和文武百官依照早就规定好的礼仪,开始逐一进行,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府为都城。
在奉天殿受贺之后,朱元璋又立原配妻子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并修改官员排名以右为先的惯例,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其他文武百官也相继加官晋爵。皇室一族,不论已死的还是活着的,全部封了王。一时间朝廷之上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景象,一个崭新的王朝就这样开始了。
国号大明
皇族与新分封的大臣们构建成了一个新的统绐集团,维护着这个统治集团的机构是朝廷,而这个新生的朝廷又是为朱氏王朝服务的,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意见,给这个新王朝起名为大明。
每个王朝的名号均是要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多方面的思考,才最终确定下来的。历代王朝的称号根据意义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用起初受封的属地来命名的,这类比较常见,如秦、汉;第二类是用所封的爵邑命名的,如隋、唐;第三类是以当地的特殊物产来命名的,如辽(镔铁)、金;第四类则是以文字中的含义为根据来命名的,如大元。大明国号的由来可以归为第四类。
大明国号的含义取自明教。元末各地义军常借明王出世的传说起义,而且还有与之相关的经典“大小明王出世经”作为佐证。作为红巾军基础思想的明教,或是公开或是秘密,已传播了五百多年,而且老百姓们深信这个预言一定会变成现实。
这种传说又与弥
勒教所说的弥勒佛降生相关联。弥勒佛与明王两位教派的神使合二为一,成了深入民心、救民于水火的神主。韩山童自称明王起义失败之后,他的儿子韩林儿继承了他的事业,号称小明王,西系红巾军的分支也有明升自称小明王。而朱元璋原本是小明王韩林儿的部下,小明王死了之后,才建立了新的政权。国号大明,是听取了刘基的意见,意思是仍然遵从明王出世的说法,朱元璋就是大明王,是高于其他明王的真正的明王。
大明的意义
在朱氏政权之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文武两大派系。将大明定为新王朝的国号,恰好使这两大派系都无从挑剔,并且均会倾心拥护,其中的道理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武将方面来看,这些开国的武将多来自淮西,淮西地区曾是西系红巾军始祖彭莹玉主要活动的地方,百姓长年受到弥勒教的教化。还有一部分武将是由郭子兴的旧部和徐寿辉、陈友谅的降将组成的,这两个分支均忠于以明教信徒为骨干力量的红巾军。这样一来,朱元璋的武将班底几乎全是明教信徒。国号大明,对这些武将来说,一是表明新政权继承了小明王的系统,明教信徒都是一家,应以团结为重;一是告诉这些人,朱元璋才是真正的明王,谁也不能再以明王转世的传说,颠覆朱氏王朝。
从儒生方面来看,他们和明教并无渊源,甚至与红巾军敌对。这些儒生自从加入朱元璋的队伍起,就一直在想尽办法劝朱元璋背弃明教,建立新的王朝。最终朱元璋背叛了明教,但却起了大明这个国号。在儒生们看来,“明”是光亮的意思,是火,分开即为日月,古礼有“大明”朝日“夕月”的祭礼,千百年来大明和日月都是朝廷的正祀,无论哪种国祭,都为历代皇家所重视,这也是儒生们乐于讨论的内容。
此外,历朝起事皆是由北向南平定,而新朝与之前各个朝代起事的方向相反,是由南向北。拿阴阳五行之说来解释,南方为火、为阳,神是祝融,颜色为赤;北方为水、属阴,神是玄冥,颜色为黑。元朝建都北平,起自北方的大漠,那么以火制水、以阳克阴、以明消暗,正印证了玄门之说。
再有,历史上的宫殿名称早有大明宫、大明殿,远古神话里也有“朱明”一词,把国姓和国号联系在一起,成为新朝又一个玄门解释的巧合。儒生文人们爱咬文嚼字,国号大明,正给了这些儒生们一个嚼味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