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又称阉人、寺人、内竖、内官、中官、中珰、内臣等,是在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宦官起源何时,已无从考证。先秦典籍《诗经》、《左传》中已有“奄人”、“寺人”的记载。宦官并非一开始就是清一色的阉人,只是到了东汉,才必用阉人,不再杂用他士。
宦官是一批生理上遭受伤残的人。他们是男人,又不是男人。说他们是男人,是因为他们都是由男子阉割而来;说他们不是男人,因为他们没有男子的第二性征。男子去势后,一切男人的性征都消失了:喉结没有了,嗓子变得细声细气,胡须也没有了,即使原来有过,也会在两三个月内全部脱落,皮肤变得细腻起来。他们甚至不如孩童,因为小男孩的生殖器是完整的,他们的却是缺损的。
宦官是官,是皇帝的奴仆、家臣,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伴生物。不论宦官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于何时,它只有与君主专制联系在一起,才构成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宦官现象。专制君主之所以要用宦官来做奴仆,首先在于他要独占后宫数以千计的美女;同时,阉割了的人不能传种接代,也就不能谋夺皇位,传之子孙;他们的第二重使命就是监视百官群臣。
宦官这一残缺人的存在,体现了专制君主对人性的蔑视和践踏。
宦官由于与皇帝有异常密近的关系,便有机会干预国家的政事,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大宦官,他们口含天宪,甚至玩弄皇帝于掌股,成为皇权的异化物。明代虽然没有出现像汉、唐宦官废立皇帝的事情,但宦官对国家政治的干预更加全面,更加放大了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