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354年~1390年
人物:明太祖VS李善长
核心提示:明太祖在给李善长的授封制词中,将李善长比作萧何,可见褒奖之意已登峰造极。李善长头脑若清楚,就不应忘了当年汉高祖功成名就之后对萧何的猜忌,更不应忘了萧何为保性命自毁名节的无奈。恰恰相反,后来的历史事实说明,李善长并没有从萧何身上吸取教训。
李善长的眼光
朱元璋,原名重八,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朱元璋只读了几天私塾,家中就没钱供养,只得叫他给地主家放牛,后来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徐达、汤和等人就是朱元璋放牛时的同伴。至正四年(1344),淮北大旱,不久又发生蝗灾,闹起瘟疫,百姓死伤无数,朱元璋的父母、哥哥也在半个月时间相继死去。朱元璋走投无路,只得到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在皇觉寺,朱元璋其实就是个杂役,整天辛苦不说,还常常受到责骂。朱元璋窝着一肚忽必烈创立元朝,不过短短90多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就激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全国上下虎狼当道,法纪败坏,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纷纷举起抗争的大旗。浙江一带农民在义旗上书写这样的口号:“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寥寥数语,尽现元王朝衰亡的迹象。就在这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有个叫朱元璋的人,不安心清净法门,毅然脱去袈裟投奔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子火,整天还得赔着笑脸。不几年,主持打发朱元璋云游化缘,朱元璋得以接触各地的贫苦农民,起义造反的思想渐渐融入他的头脑。后来,红巾军大起义爆发,还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不断打听外面起义军的情况。不久,朱元璋接到汤和写给他的一封信,鼓动他参加红巾军。就这样,朱元璋投奔了濠州郭子兴部红巾军,不久升任为军官。
至元十三年(1353),朱元璋率领红巾军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州)。在这里,朱元璋遇到了对他后半生影响极大的李善长。李善长,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少时头脑聪慧,喜欢研读法家学说,史书记载他推断时事“多有所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身处乱世的知识分子,要想实现心中抱负,就得像当年萧何投靠刘邦、诸葛亮投靠刘备那样,追随一位志高远大的风流人物。这时,朱元璋出现了,消息很快传开,李善长跑到朱元璋的军营求见。朱元璋见李善长神采飞扬、谈吐不凡,就请他到幕府做掌书记。李善长听后,大喜过望,收拾好行装跟随朱元璋上路。
随着交往的深入,李善长发现,朱元璋和其他武夫一样,走到哪打到哪,心中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所幸朱元璋从善如流,又和他谈得很投机。于是,李善长在闲谈中给朱元璋灌输远大的政治理想,要他树立打天下、做皇帝的信念。李善长说:“秦末大乱,刘邦也是穷苦百姓出身,可他历经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其成功的秘诀无外乎三条: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现在元朝已土崩瓦解,您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天下就非您莫属!”朱元璋听了,当然高兴,遂请他为参谋,主管后勤,十分亲信。郭子兴恐朱元璋权势过大,稍夺了他部分兵权,又想把李善长留下作为自己的辅助,李善长推托不去。由此,朱元璋对李善长愈加地信任。
位列六公之首
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攻下和州(今安徽和县)不久,郭子兴称滁阳王,命朱元璋总制诸将。三月,郭子兴病死,其子亦战死沙场,朱元璋遂接管了郭子兴的所有部队。六月初,朱元璋渡江攻取了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当时军中已缺粮多日,将士们想抢掠百姓的粮食牲畜。李善长见情况紧急,立即找到朱元璋商议。不多时,朱元璋让人传话出来:“乘胜攻取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那里有更多的财物,攻城的将士可以随意掠取!”将士们一听,以为发财的机会来了,争先恐后地投入战斗。可是,待将士们攻破城门,正要大肆抢掠之时,却发现四处贴满了李善长书写的告示:“不许掳掠,违令者斩!”将士们慑于军法,只好悻悻然缩回已伸出去的手。城内百姓长期以来遭遇的都是如狼似虎的军队,见朱元璋的军队秋毫无犯,如此的军纪严明,不由得拍手称快。许多百姓主动拿出粮食,慰劳将士,并鼓励自己的亲人投军。朱元璋亲眼目睹李善长所献计谋取得的成效,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朱元璋遂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不久,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以李善长为参议。一天,朱元璋问李善长:你常常把我比作汉高祖,把你比作侯,可留侯张良在哪里呢?李善长答道: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宋濂博闻强记,又兼通象纬,可担当此任。朱元璋说:据我所知,通象纬者莫如青田(今浙江文成县)刘基。其后,朱元璋将刘基、宋濂收入帐下。
随着朱元璋势力日益壮大,李善长建议他自立为王。朱元璋听过李善长的分析,深以为是,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旦自称吴王,并拜李善长为右相国。此后,朱元璋领兵出战,都要让李善长留守后方,宛如当年萧何的角色,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李善长等人的拥立下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为明,朱元璋即是明太祖。明王朝建立,李善长虽然没有像武将那样血染杀场、出生入死,但明太祖心里清楚,李善长心中的谋略远远胜过千军万马,而且他善解圣意,有拥立大功,又是同乡,今后依然是自己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为此,明太祖诏命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等诸多官位。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又加授李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等职,并进封他为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准许子孙世袭,同时赐铁券,本人犯法免死二次,子孙犯法免死一次。当时得到国公爵位的一共六人,李善长位居第一,因此被称为“六公之首”。
翘了尾巴
明太祖在给李善长的授封制词中,将李善长比作萧何,可见褒奖之意已登峰造极。李善长头脑若清楚,就不应忘了当年汉高祖功成名就之后对萧何的猜忌,更不应忘了萧何为保性命自毁名节的无奈。恰恰相反,后来的历史事实说明,李善长并没有从萧何身上汲取教训。
明王朝建立后,李善长出任中书左丞相,徐达出任右丞相。只是国家初建,徐达是统帅还要不断地出征打仗,所以朝政大权实际操纵在李善长手中。当然。明太祖让李善长掌控大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明太祖出生在淮西(今安徽凤阳县一带),跟随他左右、最让他信任的这一群将士幕僚也基本是淮西人,他们在明王朝建立后,大多占据重要官职,形成声名显赫的淮西集团,而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表面上看,李善长性格宽和、大度;可与之交往深入的人,都会发现他内心极其刻薄,打击异己分子毫不手软。毕竟明太祖建立的是全国性政权,朝中除了淮西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僚,其中与李善长功劳不相上下的刘基(刘伯温),也是明太祖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他身边也围拢了一群官僚,形成浙东集团。两者相比,浙东集团显然处于下风。这从明太祖给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待遇上,就能看出端倪,李善长受封韩国公,位居六公之首,岁禄四千石;刘伯温只得了诚意伯的爵位,岁禄区区二百四十石。
别看明太祖出身放牛娃,困窘中还出家当过和尚,可他的头脑不糊涂,深知治理国家单靠淮西人远远不够。为此,明太祖开始平衡各方力量,重用宋濂推行文化教育;重用杨宪协助处理政务;典章制度方面,明太祖考虑重用刘基,甚至有任命刘基为宰相的念头。明太祖把这些想法说与李善长,李善长脸色微变,没有像往常那样畅所欲言。明太祖心里“咯噔”一下:眼前的李善长,已非昔日那个公而忘私的臣下!
随着权位的巩固,李善长越发骄横专擅起来,颐指气使,将自己凌驾于百官之上。凡是淮西集团的成员,即使犯法,李善长也要想尽办法庇护;反之,李善长就会使出秋风扫落叶的手段,排挤出朝。那些反对他、被明太祖器重的异己分子,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然,他认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刘基。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朝末年进士,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后来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请下出山,成为朱元璋的军师。洪武元年(1368)李善长的亲信李彬犯了贪赃枉法的案子,落入时任御史中丞的刘基之手。李善长救人心切,三番五次向刘基求情,谁知刘基铁面无私,硬是将李彬就地正法。李善长心中恼怒,立即向明太祖告状:刘基专断独行,竟在祭坛下杀人,对上天不敬!淮西集团的成员也纷纷上书,要求明太祖严惩刘基。明太祖无奈,打发刘基回了老家。虽然李善长在与刘基的斗争中取得表面上的胜利,却引起明太祖的疑虑。
明太祖碍于李善长的劳苦功高,不便当面发作,就暗示他主动引退。李善长不傻,次日就上书托病请辞。明太祖连慰留的话都没说就准了奏,并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回到故里的李善长虽然失落,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就这样大约过了一年时间,明太祖突然下诏,命李善长督建临濠宫殿。李善长知道明太祖猜忌心极重,如果有半点怠慢都可能惹下灭族大祸,于是兢兢业业地履行诏命。
果然,明太祖是以此试探李善长,当听到暗探回报的消息:李善长尽心尽力地督建宫殿,对皇上没有半点怨言。明太祖听后,反而过意不去,于是把李善长召回朝中。为安抚李善长,明太祖不仅把李善长的胞弟李存义擢升为太仆寺丞,还把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琪。这样,李善长不仅咸鱼翻身,还与明太祖结为亲家,声名更加显赫。
为声名丧命
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多久,李善长恃宠而骄的老毛病又犯了,连带着儿子李琪遭受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的弹劾:李善长恃宠自恣,皇上都生病不上朝10天了,他也不来探视;驸马都尉李琪接连六天不上朝,宣至殿前也不谢罪,犯大不敬之罪,请皇上处置!为此,明太祖遂削减李善长岁禄一千八百石。李善长很是郁闷,却又无处发泄。
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暴发,推荐胡惟庸为官的李善长受到冲击。甚至有传言称,胡惟庸用二百两黄金贿赂这位同乡,才谋得在朝为官的机会。此前受到李善长排挤打击的官员落井下石,齐声说李善长是胡惟庸的死党,纵容胡惟庸谋反。
没有掌握确凿罪证之前,明太祖并不想触动李善长。那些视李善长为政敌的人,岂肯善罢甘休,挖空心里罗织李善长的罪证。洪武二十三年(1390),他们揪出李善长的家奴卢仲廉等人,污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勾结、串通谋反。明太祖得知怒不可遏,以“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李善长处决,其妻女弟侄家口70多人无一幸免。
今人看来,李善长之死,并非因为他有多大罪恶,而是取决于明太祖的好恶;明太祖的好恶,则取决于何种作为能维护他大明王朝的万世江山。基于此,明太祖对功臣大开杀戒,以致民间有火烧庆功楼的传说,就不难理解了。
免死铁券
铁券是皇帝分封功臣时颁发的凭据,最早始于汉朝,《汉书》就有汉高祖刘邦与开国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的记载。因为铁券上的字是用丹砂书写的,因此汉时有“丹书铁券”的叫法。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伪造,铁券还被一分为二,皇帝和功臣各持一半。明朝建立后,有所谓的免死铁券,由皇帝颁发给功臣。但并非犯了什么罪都能免死,而是有条件的,如果触犯了谋反大逆罪,就不能免死。因此,功名显赫的李善长即使手持免死铁券,到头来还是被明太祖以“大逆不道”罪赐死。